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廣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內江人,我是樂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
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的《四川方言》我們走進內江,品品內江人的方言味道。
內江又叫甜城,早在唐代,內江就開始用蜂蜜浸漬果品,生產蜜果了。這個蜜果就是現如今蜜餞的雛形。
內江蜜餞(圖片來自網絡)
內江人對於自己說的內江話也是甜如蜜餞,聽起來倍感親切。
內江話大致分布於四川省內江市下轄的市中區、東興區,隸屬於西南官話灌赤片仁富小片。內江話和威遠、隆昌、自貢、富順一帶的話語較為一致,在省內方言中有著顯著特色。
不過,內江話和自貢話也有些微差別,自貢話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系統性的舌尖後音,也就是自貢人說話愛捲舌頭。而內江人的舌尖後音存在於r聲母以及zhi,chi,shi三組整體認讀音節之中(還有一些是以u、o為韻的或以u為韻頭的,但總的來說翹舌的範圍沒有自貢話廣),比如說「只要,吃飯,就是,日子」。
和鄰近方言比較,內江話在語音上還有的突出特點是,入聲歸入去聲,比如「一個蘋果」說成「yi4(音同「意」)個蘋果」,「七上八下」要說「七qi4(音同「氣」)上八ba4(音同「霸」)下」。
但是由於交通越來越便利,經濟、文化建設迅速發展,內江同外界的接觸越加頻繁,語言變化既迅速又顯著。語言打破了系統的單一性,摻雜了普通話詞語的應用範圍,總的趨勢是向共同語靠攏。這種變化在青少年中最為顯著。
(同期:採訪內江人:你去ji4哪幹前期飯喃?咹,你咋不說話喃?哈蹦蹦的硬是,說到說到我就想叨人了。
我們內江人說的這個「去哪裡」是很有特點的,一般我們說及哪幹前,ji4就是去的意思,哪幹前就是在哪裡的意思。吃飯要說吃qi1飯。哈蹦蹦就是說這個人很傻,一般我們說罵人就說叨人。如果你聽到對方說這幾個詞,那肯定是內江人沒錯了。)
內江市的威遠縣有兩大漢語方言:一是屬於官話的威遠話,以縣人民政府駐地嚴陵鎮為代表,是現在全縣普遍通行的方言;二是屬於客家方言的「廣東腔」,原來流行於新鄉(包括榮勝鄉和石坪鄉),不過這個客家方言和資中縣的客家方言島鐵佛場相鄰,現在正逐漸走向消亡,除了個別老年人偶爾講講外,中青年人大多數已經不會講了。
資中地區語言構成複雜,明清廣東、湖廣移民來到四川後,這裡的西南官話和湘語、客家話並存,經過長期雜處、散居的湘語、客家話居民逐漸放棄方言土語,和資中話漸漸趨於一致。
目前資中地區有四種方言:一是以重龍鎮為代表的資中話,大部分居民都使用,是資中的代表語言;二是內江、威遠接界的一些鄉村、場鎮說內江和威遠話;三是以鐵佛鎮為中心的廣東客家話,當地人叫「廣東話」;四是以新橋區為中心的湖南話,居民祖上來自湖南邵陽、湘潭等地。
資中話h、f不分,比如說把普通話裡的h讀作f:「開花」讀開fa1,「壞人」說fai4人,「結婚」說結fen1(音同「分」)。還有相反的,比如普通話讀f的,資中話又讀h,如「發現」讀hua1(音同「花」)現,「肥料」讀huei2(音同「回」)料,「吃飯」要說qi1 huan4(音同「期幻」)。
隆昌縣境內除了代表方言隆昌話,俗稱湖廣話是西南官話外,還有五種以上非西南官話方言,包括廣東梅縣客家話、閩南客家話和屬湘方言的永州話、麻陽話、寶慶話和衡州話。湖廣話是縣城集鎮共同的交際語言,其它方言人口大都會講這種語言,因為湖廣話又被稱作是「街腔」。
現在會地道方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覺得方言太土氣,比如一些內江年輕人已經不說「去ji4吃qi1飯」,而是說「去qie4吃chi2飯」了。其實,語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土洋之別。沒有鄉音,何處遣鄉愁?這些有趣的方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應當保護、傳承好方言,讓這一承載著群體鄉愁的文化記憶不致於在時間的衝刷中消失、堙沒。
結束語:
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四川方言》,讓你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特別鳴謝四川師範大學周及徐教授對節目的精心指導!更多精彩內容您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會!
本節目取材於《四川省志 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聯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