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檢察院堅持打造「五五五」未檢工作模式,實施「五心」工程,抓好「五個持續」,實現「五個提升」,不斷推進未成年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司法權益。
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堅持原則
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依法懲戒、強調恢復、預防再犯。
一、實施「專心」工程,
持續落實保護性辦案,
提升未成年人權益保障
寬嚴相濟,
認真落實特殊辦案程序和制度
堅持少捕、慎訴、少監禁,以未成年人成長與回歸社會為目標,將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貫穿於司法辦案始終,依法不捕 2人,不訴7人。聯合會籤分案起訴、社會調查等相關 規定製度,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20人次,開展親情會見4人次、社會調查23人次,進行犯罪記錄封存23人。
立足職能,
加強和提高法律監督實效
提前介入重大疑難案件5次,有效引導偵查取證。在審查餘某和劉某斌等人惡勢力團夥犯罪案件,主動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有效確保案件順利起訴,11名被告人均被判決有罪。針對未執行未成年人特殊程序等違法行為,向偵查機關發出糾正意見,督促其進行整改,有效維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規範管理,
加強組織機構和辦案場所建設
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嚴格落實「捕、訴、監、防、教」一體化工作由同一檢察官負責機制。建立了集合詢問訊問、心理諮詢、親職教育、司法救助等多功能一體化未成年人司法辦案專區。
未成年人司法辦案專區
二、實施「齊心」工程,
持續探索多樣化幫教,
提升未成年人糾錯能力
高度重視
高度重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積極引入青少年司法社工、心理諮詢師等社會專業力量,實現幫教形式多樣化。
開拓創新,
推進幫教工作規範化
分別與團縣委、縣啟航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籤訂《關於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引入司法社工的實施細則》和《關於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引入青少年社工的實施細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在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觀護幫教、心理疏導、被害人救助等工作中引入青少年司法社工幫教考察,對1名在校高中生和2名未成年人進行幫教,共有9名涉罪未成年人通過幫教改過自新、回歸社會。
健全機制,
完善社會化幫體系
加強與縣教育、團縣委、婦聯、社區、企業、社工等部門的聯繫與配合,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檢察」五位一體的幫教模式,建立由家長、學校、社工、案件承辦人等多方參與的幫教考察機制。如聯合建寧縣職業中學,通過義務勞動、心理輔導等形式,對2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了幫扶教育。
加強協作,
深化異地協作和交流
先後與廈門市翔安區檢察院和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檢察院建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異地協作機制。會籤《關於建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異地協作機制的實施辦法》,成立異地協作小組,就社會調查、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不起訴觀護幫教、社區矯正監督、法律文書送達等異地協作事項達成一致。
三、實施「熱心」工程,
持續深化修復性救助,
提升未成年人關愛模式
發揮力量
充分發揮司法和社會力量,採取多種方式,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全方位救助。
做實做好
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
主動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情況進行評估,根據需要提供經濟救助、身心康復、復學就業、法律支持等多元綜合救助。如為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人未成年家屬申請國家司法救助金2萬元及一起過失致人死亡案被害人未成年子女申請司法救助5萬元。
探索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
主動尋求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在全縣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理監護、相伴成長」關安保護專項行動,聯合縣啟航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60名單親、留守有不良行為的偏差中小學生進行了心理輔導和幫扶教育,通過幫扶促進其轉變成為優等生,取得良好的關愛效果。聯合縣婦聯出臺了《關於建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工作機制的意見》,推動建立困境兒童權益保護聯動機制,探索建立侵害兒童犯罪線索移送機制。
四、實施「恆心」工程,
持續開展多元化普法,
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識
貫徹要求
認真貫徹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要求,開展預防教職員工性侵害未成年在校生專項活動,推動未成年人養成規則意識、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建立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
工作機制
黨組書記、檢察長陳營擔任建寧一中法治副校長,其他黨組成員和8名年輕幹警擔任重點學校法治副校長,積極推動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創建活動。
開展以「關愛未成年人」為主題
檢察開放日活動
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教育局、團縣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負責人及學校師生代表參加開放日活動,深化檢校共建活動,凝聚合力,形成「社會支持一體化」新時代未檢工作模式。今年結合疫情期間防控要求,採取線上直播和現場活動相結合方式,製作宣傳視頻下發到全縣21所中心學,全方位同步開展網上檢察開放日活動。
紮實推進「法治進校園」
巡講和法治宣傳活動
抽調8名業務骨幹加入市檢察院「紅杜鵑法治巡講團」,採取線上直播和現場活動相結合方式,在全縣城鄉重點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在校生司法保護課」和「教職員工預防犯罪教育警示課」,對800餘名教職員工和3600餘名在校學生進行的法治教育,實現縣域中小學、幼兒園普法全覆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縣中小學「停學不停課」的情況,採取「網際網路+普法」方式,製作疫情安全防範和法律知識微信視頻講座5期,通過學校網上教育微信群推送至學生和家長。防疫防騙法治教育微信《建寧縣檢察院致師生及家長的一封信》的閱讀量大10000餘人次,首登福建省檢察機關新媒體「兩微五端」每周排行榜「微信篇」第6名。
五、實施「全心」工程,
持續推動社會化治理,
提升未成年人成長環境
綜合治理
立足職能定位,強化檢察擔當,主動出謀劃策,持續推進社會綜合治理。
全面開展
校園內外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撰寫的呈閱件《關於加強校園環境安全整治的調研報告》得到縣政府肯定。對學校在安全管理和法治教育方面的薄弱環節,及時發出檢察建議,助推機制完善。對校園周邊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健全管理機制,消除安全隱患。如針對城區中小學附近的小賣部存在無證銷售香菸的違法行為,部分零售店未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酒」標誌的情況,及時向縣市管局和菸草專賣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整改落實。
全面落實
在校生司法保護協作機制
結合《三明市人民檢察院三明市教育局關於建立在校生司法保護協作機制的意見》,聯合縣公安局、教育局組成檢查組,對16所城鄉重點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全方位、廣覆蓋安全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學校領導、責任部門進行座談,共商整改措施。
全面開展
預防校園性侵害專項行動
聯合縣公安局、教育局深入開展預防校園性侵害專項行動,切實加強教職員工隊伍和校外培訓機構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關愛保護幫教、常態化排查、強制報告等機制,推動形成性侵害一站式詢問制度,確保工作管理有度、預防措施有效、打擊懲處有力,促進預防校園性侵工作長效化,堅決防範和遏制校園性侵害事件發生。
建寧縣檢察院未檢部門在2018年、2019年先後榮獲市級「學雷鋒活動示範點」「青少年維權崗」「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供稿:鄧高彬
原標題:《「三明檢察·一院一品」|建寧縣檢察院實施「五心」工程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司法權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