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代故宮人那志良:95年前,故宮博物院如何典守文物?
作為初代故宮人,那志良1908年生於北京,17歲便進入故宮成為一名職員,一直到1998年去世。他將自己畢生的時間都花在了守護故宮文物之上。那志良既是故宮文物的典守人,又是故宮博物院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
同屬中國三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居然是親戚!
我們都知道,南京有個南京博物院,臺北有個臺北故宮博物院。但關於這兩個博物院有什麼交集,卻少有人知道。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寫的便是與這兩個博物院相關的一個機構,叫中央博物院,它在當年是一個理想的時代產物。
-
故宮博物院「十一」黃金周開放公告
購票信息 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https://gugong.ktmtech.cn/),或通過微信搜索故宮博物院唯一官方購票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實名預約購票。
-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2)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5月1日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 5月1日,遊客在故宮西六宮部分開放區域內遊覽。 當日,故宮博物院有序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等措施,每日限5000人參觀。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預約購票。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宋畫,叩響生命的價值|水墨|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這件作品中不難看出,李成藝術的「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無不與他企圖展示其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關。《溪山行旅圖》 北宋 範寬 絹本設色 206.3cm×103.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範寬發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並能獨闢蹊徑,因而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在用筆上多採用「雨點皴」,再施以「搶筆」,在刻畫北方山水的風骨方面可謂得天獨厚。
-
北京故宮博物院「五一」恢復開放
來源:【中新網】 5月1日,遊客排隊準備進入故宮博物院。當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故宮此次每日限流從原本的8萬人次降低到每日5千人次。目前,故宮博物院門票只支持網上實名制預約購票,不支持現場購票。
-
...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
故宮博物院的兩次題寫,郭沫若的書法真的更勝一籌?老匾水平怎樣
給故宮博物院這種官方場地題字,並不是一般人能夠動筆的,它是由我國近現代著名考古學家、書法家兼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題寫的。追根溯源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故宮博物院先後共有過兩塊牌匾,它的第一塊牌匾是由民國時期著名學者李煜瀛所寫,當然,對於如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再次提起「李煜瀛」這位世紀老人的名字之時,或許沒有幾個人有所耳聞,因為幾十年前的那些故人,確實於我們現在而言,有些太過陌生了。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易培基: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為何後來卻成了「故宮盜寶案」主謀
1934年11月,張繼一紙狀書將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上訴法庭,指控其在1929年到1934年的5年時間裡,一共盜取故宮博物館中珍珠1319顆,寶石526顆,並且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用假的珍珠和寶石共計12000多顆將真的調換,並最終佔為己有。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世界四大博物館,為何沒有故宮博物院?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四大博物館,為何沒有故宮博物院?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眾所周知,世界四大博物館,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以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這四大博物館,卻偏偏沒有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承載的是五千年文化沉澱,可就是沒有評選上世界四大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民進黨當局更是採取了一系列極端措施,迫使臺灣民眾接受「臺獨」思想,其中就包括了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公開聲稱,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屬於臺「行政院」,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其言下之意,便是應該讓臺北故宮博物院歸屬於臺當局的文化部門。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易培基,後來為何會成為「故宮盜寶案」主謀
很快,北洋政府就下令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身為委員之一的易培基負責的就是籌備、整頓紫禁城,在這期間,易培基著手清點了故宮內的所有文物,並起草了一系列文件,將紫禁城正式更名為「故宮博物院」,而他本人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首任院長。任職期間,易培基的遠見卓識使故宮博物院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他將故宮分為古物、圖書、文獻三館和秘書、總務兩處,完善了工作機制。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新華社記者翟翔、施雨岑在午門外的觀眾服務中心掃碼進行健康核驗後激活門票、在工作人員引導下相隔一米排隊等候、通過自動測溫設備、刷身份證……1日早8時許,鍾華順利通過安檢,成為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後迎來的第一位遊客。
-
博物館和博物院有什麼區別?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級別一樣嗎
從級別上來說,博物院和博物館其實也是一樣的,並不存在高低。比如故宮博物院是中央部委級;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是省級;西安博物院是地市級;良渚博物院是縣級,它們都叫做博物院。為什麼有的叫博物院,有的叫博物館,這還要說到對它的英文名詞「museum」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