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什麼企業更能突圍而出?

2020-12-22 騰訊網

那些年憑運氣賺的錢,這幾年憑實力賠光了。

這句話前幾年就在下行壓力逐漸增大的中國經濟背景下流行了起來。尤其今天突如其來的疫情攪動世界,大浪撲頭蓋臉地打來,對幾乎所有企業都是嚴峻的挑戰。

我們早已經進入了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的後疫情時代,只是陰霾仍未散去,許多國家抗疫不力使全球疫情遠遠看不到真正結束的苗頭,實在令人憂心。

關於未來的發展,大家都在做分析與猜測,而且很容易與17年前的非典疫情來比較。但其實兩次疫情的情況截然不同。

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2003年,80後剛剛進入社會,8090後的人口紅利剛剛開始

我國內需經濟和青壯年勞動者供給,在2003年的時候才剛剛開始發揮作用,改革開放了20多年,社會基礎和體制為他們鋪好了路,大學擴招為他們充好了電,一切的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候的中國是真正「八九點鐘的太陽」。

17個年頭過去,90後今年步入30歲,我國出生率持續下降,可以說,宏觀上的人口紅利已經進入後期,所有的消費行業特別是內需行業,在17年中,從暴漲的供不應求進入供大於求的存量競爭時代。

存量競爭的另一個說法,就是「淘汰」。

與2003年後的擴張戰略不同,新冠疫情後的首要任務是活下去,淘汰別人,保存機會和實力,這是戰略層面的差別。現實如此,無法盲目樂觀。

第二:2003年剛加入世貿,WTO紅利剛開始

我國在01年剛加入WTO,國民經濟三大引擎最強勁的賺錢發動機剛剛啟動。

改革早期,深圳香港一個窗口拉動了整個珠三角,WTO推倒了一面牆,國際市場像大海一樣敞開了懷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百舸爭流,萬象更新。在過去這十多年裡,外包出口的飛速增長支撐了投資基建和內需兩大增長引擎,社會高速發展日新月異。

今天,世界貿易進入轉折和調整期,單邊主義抬頭,貿易戰此起彼伏。外貿出口這個最賺錢的紅利增長乏力,甚至出現了下降,加上疫情影響,不確定性非常大。

第三:03年網際網路剛起步,用戶增長潛力大

隨著納斯達克崩盤,網際網路在2000年之後完成了一次泡沫破裂,2003年國內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正在從用戶培養到全面普及的過程中,2003年全國網民數量只有8千萬,今天已經超過了9億,這是10多倍的增長空間,更不用說在線時長的增長。

也許今天的創業生態更成熟,但是03年的創業空間和前景,毫無疑問遠遠超過今天。

比較兩次疫情後的復甦,以上三點是最顯著的背景差異,無論是業務重啟還是創業創新,都無法脫離大背景的約束,所謂「順勢而為」,這三個「勢」的落差決定了疫情後市場的大環境。

在後疫情時代,哪些企業容易活下來?它們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反應快的企業

疫情下,有些企業還在等,等著疫情過去,但在當下,企業必須放棄一切等靠要的幻想,不再張望,而是快速行動起來。

疫情,是危機,但也是商機,企業的使命,就是要找到一切可以找到的市場機會。疫情下,不是世界末日來臨,而是一次檢核自身面對危機時的快速反應能力。經營管理層要凝聚共識,及時調整組織架構,調配人員,凝心聚力,整合資源,形成強大的應對疫情的內外氣場。

拋卻悲情,積極振作,主動開拓業務,保證正常流量。

迎合境況的企業

時勢造英雄,疫情下,企業也是一樣。識時務者為俊傑,企業要快速梳理和整合營銷4P策略,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以變應變

注重服務的企業

疫情下,最考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種競爭力,更多的體現在企業的軟實力,比如服務層面。良好的服務,會產生營銷的效果。用心服務,會在相同品質的前提下,贏得更多的客戶青睞。

首先,企業要從流程式的機械服務到充滿溫度的人性化服務。

疫情下,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企業要儘可能地減少繁文縟節,能簡化的簡化,能合併的合併,少談主義,多做實事。總之,一切為了客戶,一切以解決客戶問題為導向。

其次,企業要實施超過以往深度、廣度、寬度及精準化的服務。

這種服務建立在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基礎之上,通過協議捆綁,採取無風險合作,協同抱團,服務多元,共同應對此次疫情困境。

沒有太大拖累的企業

現在,一些企業之所以危機重重,甚至積重難返,就是因為負荷太重,有氣無力,在短期內經濟無法完全恢復及疫情幹擾下,企業應該當機立斷,甚至扼腕自救。

把長時間虧損的項目砍掉。沒有人能夠知道這場頹勢能夠延續多久,企業要想更好地調整或復盤以往輝煌,就必須將「流血」的項目放棄,避免長時間「失血」而危及企業機體,從而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壓縮固定成本或費用。

疫情下,企業除了開源,還要注意節流,輕資產、供應鏈模式應當納入重點考慮範圍。輕資產模式,是企業掌握品牌、研發、營銷與服務,而把建廠及生產環節交給有專業能力的合作夥伴,這樣就可以沒有太多包袱運行。供應鏈模式,就是在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終端商中,只扮演其中一環,或只服務其中一環,體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規避全產業鏈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

學習型企業

學習,更多的是為未來做準備,不僅是為當下疫情及凋敝的經濟,它可以讓企業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格局更寬廣,甚至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學習,可以讓企業提高員工技能,更好地服務客戶;學習,可以激發士氣,讓員工一往無前。

建立學習系統。

大凡優秀而能抗風險的企業,都是學習型企業。這些企業建立自己的商學院或大學,有的還包括學歷教育,通過對研發、生產、經營、戰略、管理、財務、營銷、市場、服務等方面的全方位學習,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角逐與爭奪中處於領先及優勢地位。

學習需與時俱進。

經濟低速、疫情及網際網路形勢下,企業的學習,需要強化與提升,而不是削弱,學習,是企業能給員工的最好福利。通過改變學習方式,比如,有些企業通過網課、直播、視頻等等,學習前沿課程,頭腦風暴業績提升路徑與方法,研判未來發展趨勢,更好地應對市場的千變萬化。

提升心性,拓展經營,與森田直行關門弟子薛錦展老師一起學習落地正宗的阿米巴經營!突破發展瓶頸,把危機變為轉機!

點擊了解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南存輝:後疫情時代,中國企業面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機遇
    這次疫情為我國、為所有企業贏得了一次非常重大的發展機遇,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機遇。企業如何面對挑戰,轉危為機呢?南存輝強調,關鍵是練好內功,辦好自己的事情,要改革、要開放、要創新。南存輝還指出,後疫情時代,中國企業面臨著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機遇,「這個機遇,中國佔有了先機,有非常多的全球經濟刺激的紅利即將到來」。
  • 「後疫情時代」雲沃客賦能企業發展新方向
    隨著疫情得到較好控制,全國人民的生活、工作逐步回到正軌,破而後立的「後疫情時代」開始了。後疫情時代,所有企業主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企業恢復運轉,同時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科學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同時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機。
  • ...月28日啟幕: 後疫情時代全球資本抉擇與突圍論道高光時刻即將到來
    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資本該如何抉擇與突圍,率先步入「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又該如何依託資本市場的助力,把握「危」中之「機」,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重要話題。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 後疫情時代企業怎麼突圍?來看大咖怎麼說
    迫切 · 環境的激變 新冠疫情常態化時代,市場法則正在變化 世衛組織專家麥克·瑞安(Mike Ryan)以愛滋病為例,表示新冠可能會像愛滋病一樣最終被人們接受。
  • 後疫情時代,釘釘+智能薪酬能做什麼?
    「健康碼」、「直播課堂」、「遠程算薪」、「碼上復工復學」,疫情之下,企業數位化運營能力、遠程辦公能力在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中的價值,正在被更多的企業管理者看見。在防控日益常態化的「後疫情時代」,如何藉助線上解決方案和數位化組織建設來提升管理能力,補足企業運營中數字基礎建設薄弱、「數據孤島」等現實短板,儘快從疫情中恢復並推動發展,成為企業管理者面臨的一道新考題。
  • 後疫情時代到來,華立科技5大核心從容應對全新機遇與挑戰
    2020-09-22發布 來源:西盟科技資訊 相關關鍵詞 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
  • 耀江影視 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破局!
    (原標題:耀江影視 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破局!) 突然爆發的疫情放慢了大部分企業的初始速度,原本相互依賴的全球化供應鏈亟待修復。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敏捷性商業模式成為了耀江影視後疫情時代的「抗體」。
  • 疫情圍剿之下,哪家輪胎企業能逆勢突圍
    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本就低迷的輪胎市場雪上加霜,幾乎每天都有輪胎廠在關停,或者進行減產。全球三巨頭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先後臨時關停了北美、拉丁美洲、歐洲多家工廠,德國馬牌、倍耐力、韓泰、優科豪馬、通伊歐、固鉑等全球領先的輪胎製造商也先後對部分重要工廠進行了關停。這次疫情對於整個輪胎產業的影響之巨前所未有,全球輪胎製造商都面臨巨大的挑戰。
  • 380多家企業搶抓「後疫情時代」機遇!浙江(瑞安)機械裝備展展出上...
    「後疫情時代」,不少瑞企按下智能製造「快進鍵」,進一步加快「機器換人」步伐,這也催生了新商機。為期3天的2020第22屆浙江(瑞安)機械裝備展於9月18日開幕,吸引了國內外380多家機械設備企業攜上萬款機械設備參展(如圖),搶抓疫情帶來的機遇。
  • 挑戰機遇出「拐點」!大商天狗網超級賣手賦能,隨時隨地選購!
    …… ……大商天狗網超級賣手賦能,隨時隨地選購,足不出戶促進線上成交!危機來臨之時,也是變革的契機,挑戰雖在前,也能邂逅機遇的拐點!——佳木斯百貨大樓韓束專櫃賣手於冬那麼,於冬所說的這個「充滿魔力」,讓大商集團專櫃賣手足不出戶也創銷的「超級賣手」究竟是什麼呢?賦能一線導購,每個人都是一個平臺!
  • ...天加董事長發表「大變局背景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主題演講
    天加董事長蔣立在大會作「大變局背景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主題演講,同時天加還榮膺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分會評選的「抗擊疫情先進企業」。蔣立:大變局背景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在此次大會中,天加董事長蔣立作為第一個發言企業代表,作「大變局背景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主題演講。
  • 銷售易胡夫: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近幾年,隨著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各行各業帶來了變革的機遇。特別是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倒逼大部分傳統企業不得不進行數位化升級。  胡夫提到,在當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數位化已經成為企業的必選項。他講到,企業的數位化需要從企業的價值鏈本身開始,一部分服務於以生產為中心的供應端,一部分服務於以客戶為中心的需求端。
  • 諸葛io: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挑戰和機遇共存,企業如何藉助數據分析...
    ,教育行業挑戰和機遇同時到來,那麼,在線教育企業如何在疫情之下抓住機會快速突圍呢?精細化渠道追蹤和優化在疫情期間,伴隨客戶的大增長,很多教育企業加大了渠道和廣告的投放,用數據衡量您所選擇的營銷渠道在向目標學員推廣學習平臺/課程時的有效程度非常的重要。針對SEM投放,諸葛平臺可以評估支持實時的查看具體到每個關鍵詞帶來的流量以及註冊、購買等轉化情況,以此為依據對SEM投放策略進行更有效的優化。
  • 新零售是什麼?後疫情時代的新零售企業如何應對?
    疫情自全面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11個月的時間。在這11個月中,零售行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即便現在是後疫情時代,新零售行業的勢頭也並未達到疫情前的一半。疫情對新零售行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機遇。那麼新零售是什麼?疫情給新零售行業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呢?
  • 天津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市共同舉辦「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增長與企業...
    天津北方網訊:為深入宣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加強國際友城交流合作,12月4日,市外辦、市商務局與墨爾本市政府城市經濟與活力局共同舉辦了「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增長與企業發展」視頻會議,積極落實今年兩市慶祝結好40周年系列活動成果,交流分享在推動復工復產、恢復城市活力方面的經驗
  • 疫情下行業直播「突圍」 紓各業復工之困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行業直播「突圍」 紓各業復工之困  中新網寧波3月5日電(見習記者 李典)「水煮、筒蒸、鹽焗、爆炒……且看我長街蟶子十八式。」在抖音直播鏡頭前,「中國蟶子之鄉」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鎮長石柔站在蟶塘裡,向網友介紹起蟶子的不同吃法。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
    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全球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發展,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並在人民日報、中國網、北京日報、澎湃新聞等多平臺全網直播,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雲端會議。
  • 後疫情時代微型傳動系統賦能機器人新引擎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看到機器人的市場,迎來了其在後疫情時代的行業發展黃金期。但機器人行業還依賴我們對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突破,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提升,成本降低以及對一些算法、模型功能的快速迭代更新。
  • 中美頭部電影人都是怎麼看待疫情之後的機遇與挑戰的
    8月25日下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如期舉辦,本次論壇將主題定為「當下電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希望深入洞察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並探尋全球電影行業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多位身處一線的中美電影人分別以線下和線上的方式參與,一同探討。
  • 報告:後疫情時代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敏捷高效型」組織邁進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疫情後就業市場發生了結構性改變,企業迫於生存壓力調整組織結構,進入被動防禦模式;員工的焦慮感加重,內心從期待突破和發展轉為對職業穩定性與安全感的渴求,對僱主的期待也發生相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