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真相,昭君出塞的心思,盡在《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2》

2020-12-03 鬧市草廬漫讀書

「鴻門宴」上項羽錯失殺劉邦的機會,真的是因為「婦人之仁」嗎?王昭君遠嫁西域,真的是迫不得已嗎?賈誼懷才不遇的悲劇根源是什麼呢?

歷史可以說是我們最早的大數據,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都佔據著重要的位置。通過它,帝王可以明鑑治國之道,仁人君子可以習得修身之法。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而古籍中也不乏「推古驗今,所以不惑」這樣的明斷,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曾說:「讀史使人明智」,可見,無論古今中外的聰明人,都懂得歷史的意義。

這就不難想明白,為何在悠悠長河之中,歷史類的書籍卷帙浩繁,層出不窮,《資治通鑑》、《史記》、《漢書》、《戰國策》、《左氏春秋》,等等等等,如星光般璀璨。

史書的妙用眾人皆知,但是專業的史書學起來往往有一些難度,大部分還很枯燥,因此,各種各樣的歷史科普書籍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類的《漫畫中國史》圖文並茂,精編版的典籍也力求通俗易懂,但能玩出新意的歷史科普書不多,《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系列應該算一類。

之前我在推薦系統思維的時候就提到過,我們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只關注於單獨的事件點,而是要看到整個面,也就是環境因素。《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2》這本書就將這種思維很好地應用到了歷史事件上。

本書開篇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鴻門宴」,按照《史記》的記載,很多人都接受了項羽由於「婦人之仁」,無視「亞父」範增的苦心建議,最終「放虎歸山」,錯失了斬殺劉邦的最好時機。但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書中分析道:鴻門宴之時,項羽雖然號稱率領40萬大軍,但這都是各路諸侯的聯合部隊,屬於他直系的部隊兵力也就在六七萬的水平,而劉邦當時兵力接近十萬。而且如果隨意殺掉劉邦,勢必會引起其他諸侯的不滿,信譽一旦失去,帶頭人位置坐不穩不說,面對劉邦的十萬軍隊和其他諸侯的責難,能否自保也未可知。

權力的爭鬥從來都不是兩個君主之間的意氣用事,而是需要權衡實力差距和各方利弊的博弈,所以在鴻門宴之上,劉邦除了面對項莊舞劍之時有性命之憂,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而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表現雖然算不上完美,也絕非那麼不堪,項羽最後的失敗還是在於自身的性格問題,太過感情用事,獎懲全憑自己喜好,導致韓信、陳平轉投劉邦,田榮、陳餘起兵反戈,一手好牌被揮霍,最後身死國滅,令人唏噓。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血腥的權力》中,作者用這種全局視角為我們分析了「鴻門宴」、「黨錮之禍」、「八王之亂」、「玄武門之變」以及「義和團」的歷史環境,使人耳目一新。

本書在這樣的視角之上,將內容分為七章,除了前面提到的第一章,還包括《歷史的進程》(第二章)、《幽微的世界》(第三章)、《帝王的權術》(第四章)、《將臣的命運》(第五章)、《才子與佳人》(第六章)、《奇聞異事》(第七章)。

在其中,我們可以讀懂天下大勢為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漢族和胡人之間多年的紛爭是如何以及為何這樣演進的,鄭成功收復臺灣為何是歷史的必然……也可以看到韓信的六張臉譜之下那份不變的「天真」,荀令君「王佐之才」之下的無奈,竇漪房看似幸運的人生中的辛酸與通透……

對於業餘的歷史愛好者,《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2》是一本優秀的讀物,正如其書名,「一讀就上癮」。當然,如果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這本書中的知識點就顯得有些零散,但也可以作為一本輕鬆的參考讀物,說不定也能獲取新的觀點。

相關焦點

  • 長安城風波,王昭君出塞,漢元帝怒殺毛延壽,是真是假?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其「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歷史為她們心曠神怡長達幾千年之久,後世為她們至今仍然浮想聯翩。「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當年的長安城風波真相到底是如何?其實,畫師毛延壽不該為王昭君出塞而背鍋,然而世人大多誤會他了。且聽真假歷史回聲道來:
  • 真實的昭君出塞,竟被糟蹋三天三夜不停歇
    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被廣為流傳,荒淫無道的昏君漢元帝劉奭最開始本與王昭君無關聯,但是卻被那些文人墨客生生的扯出劉奭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糟蹋王昭君三天三夜的帝王。正史對昭君出塞的記載並不是很多,經過後世無數的演變,版本越來越多,使得一些真正的讀者越來越來分辨真假,後世貶低漢元帝劉奭荒淫無道,寵信宦官,導致國家衰弱,這一條條的罪狀才導致後人把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與無能的漢元帝劉奭綁在一起,並勾畫出一場劉奭糟蹋王昭君三天三夜不停歇的激情戲碼。
  • 昭君出塞背後的那些事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昭君謝恩起立,行近御案。元帝覺得香氣馥鬱,芳烈異常,初時還道是蘭麝氣息,至此乃知非是。只覺香氣之中,微帶甜和之味,與花草之香,絕不相同。用心體察,方知自昭君肌膚之中,毛孔之內,輕輕發出。微風偶動衣裙,氤氳之氣,尤其濃厚。元帝此時,疑為遇見真仙,幾至手足無措,凝神半晌,始視其粉面之下,兩眼之下,只有脂粉香澤,並無一毫斑點。
  • 王豔的京劇《昭君出塞》與她的京劇歌舞《昭君出塞》
    尚派真傳弟子王豔主演的《昭君出塞》這齣戲講的是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那時北方的匈奴經過漢武和昭宣時代的輪番打擊內部開始分裂相互爭鬥,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後分裂為五個單于勢力。其中有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稱藩歸附漢朝並親來長安朝覲漢宣帝。
  • 《昭君出塞》臺李玉剛難深鞠躬一分鐘,粉絲心痛:起來
    由李玉剛和多位行業領軍人物共同創作的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花了6年時間在張家港和常熟成功演出,演出現場氣氛熱烈,獲好評。《昭君出塞》世界之旅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演出很精彩,臺上很震撼這部舞臺傑作李玉剛及其強大的團隊總是給觀眾意想不到帶來驚喜和震撼。
  • 李玉剛演繹《昭君出塞》李治廷超燃獻唱古詩詞
    李玉剛一人分飾兩角演繹《昭君出塞》;李治廷搖滾曲風詮釋《雁門太守行》,震撼全場;趙照一曲《把酒問月》,讓人看見一個溫柔安靜的李白;周奇熱血唱響《上李邕》,豪情展現少年壯志;馮翔用方言民謠詠唱出武漢的煙火氣,李元華融合京劇唱腔,傳遞《詠梅》蘊含的精神力量;音闕詩聽首次同框亮相熒幕,帶領眾人在《四季》穿梭。此外,今晚17點起,央視頻將繼續邀請神秘經典傳唱人加盟 「雲上音享會」直播活動,令人期待。
  • 王昭君為何出塞?真的是因為畫師毛延壽作祟嗎?看史書怎麼說
    毛延壽瞞上欺君,東窗事發,自知難逃嚴懲,又加上對昭君嫉恨在心,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趕忙帶上昭君的真容畫像潛往西域,勸說匈奴單于到漢朝以和親名義娶走昭君。單于見過畫像,為之心動,修書一封,要求漢朝賜給王昭君,否則兵戎相見。眾漢臣苦於無良策抵禦匈奴侵犯,都勸元帝答應單于的要求。元帝起先捨不得,又無計可施,為了防止匈奴大動幹戈,只好忍痛割愛,同意遠嫁昭君。
  • 李玉剛《昭君出塞》驚豔眾人 李治廷搖滾唱古詩太震撼
    李玉剛將舞臺劇《昭君出塞》經典唱段與與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相結合,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李治廷搖滾曲風唱響《雁門太守行》,充滿能量;周奇以一曲《上李邕》,盡展李白少年壯志,趙照則通過《把酒問月》呈現出李白溫柔安靜的一面;李元華創新演繹《詠梅》,馮翔用方言民謠歌詠武漢之美,帶領眾人感受武漢這座城市的濃濃煙火氣。
  • 王昭君:出塞並非吾所願,世人誰憐我悽苦
    「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頌揚,傳為佳話,漢元帝為保邊塞安寧,將大漢美女王昭君遠嫁匈奴和親,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朝和匈奴保持著和睦友好的關係,匈漢兩族因和親加強了交流和互助,王昭君以一己之力,使漢朝遠離戰亂,國泰民安,而且還說王昭君在和親中收穫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實際上是承受了非人的折磨,一生悽苦
  • 一生嫁給父子二人的王昭君自請和親的真相
    但也正因為平都公主拒絕去和親,才給了王昭君機會,也才有了我們所熟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02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中的「落雁」,說的就是她。據《漢書》記載,她是南郡人,出身於「良家子」,即出生於貧苦農家。
  • 昭君出塞!力保漢朝幾十年太平,為何其生活悲劇史官不敢寫
    #王昭君#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美人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中國古代那個動蕩人命如草賤的年代,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漢王朝也才剛建立不過幾十年,那個時候不僅人才輩出,而且美人也是非常的多,其中王昭君是這些人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一位美人。對於王昭君,想必很多大家都是知道的。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王昭君(二)
    昭君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主動請求去和親。無論當時的昭君是出於什麼目的,她都為王朝做出了巨大貢獻。昭君出塞之前,需要面見皇帝。漢元帝在見到昭君之後,就為之沉迷。可為時已晚,此時的昭君已經逃脫不了「出塞」的命運了。相傳昭君出塞途中,曾在坐騎之上彈奏悲壯的離別曲。天上的大雁聽到琴聲時就不由自主地往昭君處看去。
  • 昭君出塞換來兩國和平,她明明是單于閼氏,為何卻多次改嫁?
    而且漢代處於政治考慮,也要求昭君嫁給呼韓邪的兒子。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蜀郡秭歸人(今湖北興山縣)。生活在約公元前52年到約公元前15年。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漢元帝時,王昭君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一名宮女。
  • 通過詩詞來深度探究不同時代對王昭君形象的不同解析
    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人盡皆知,自從西晉以來,王昭君遠嫁匈奴的故事經過不同朝代的更迭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中國古代詩歌對昭君出塞的描寫可謂浩如煙海,據不完全統計,昭君出塞的詩歌自古至今至少有500餘首。清代的胡鳳丹編寫的《青冢志》一書中,收錄了漢代到清朝描寫王昭君的詩詞420首。
  • 薦讀| 葉桂傑:肉體逃亡與精神突進——讀梁曉陽《出塞書》
    肉體逃亡與精神突進讀梁曉陽《出塞書》文 | 葉桂傑一《出塞書》,洋洋灑灑65萬字,加上其姊妹篇長篇散文《吉爾尕朗河兩岸》30萬字,統共近百萬字。從2003年4月搖搖晃晃的京廣線火車上開始動筆,到2019年2月的廣西北流定稿,前後跨時長達十六年。「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難以想像,在中國大地南方邊陲小城的梁曉陽,鉚了多少勁兒,也不在大大小小的報刊雜誌上零敲碎打,也不四處奔走相告,就這樣像一頭老牛似的,對著電腦屏幕上白花花的文檔默默耕耘他的文字世界長達十六年。
  • 群山萬壑 一代昭君鑄美名
    群山之上,鍾靈毓秀,也是植物的寶庫,1907年,英國著名植物學家威爾遜到興山考察林木花卉,採集了一大批植物標本,並著有《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一書。1937年,南京金陵大學教授陳嶸來興山考察,將「興山榆」「興山臘樹」等33種林木以興山命名,同時他還在興山首次發現了被譽為「中國鴿子樹」的珍稀樹種珙桐。與昭君關係最直接的一座山,叫妃臺山,名字因昭君而來。
  • 剎那芳容彈指老,昭君風華頌千年
    追溯起來,這也許是昭君基因在興山女性血脈中的延續吧。明妃故居漢白玉雕像再現絕世芳容身居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列,昭君到底有怎麼樣的「落雁」之貌,今人已無緣一睹。但在昭君故居,有著數十尊不同年代的漢白玉昭君雕像,憑藉著藝術家們的想像,為絕世芳容提供了一些參考。昭君故居於1982年復修,也是昭君紀念館。漢代風格,古樸典雅。在昭君村門前不遠有楠木井和娘娘泉。若在別處,不過如此,但是沾了昭君的靈氣,配上昭君的故事,一井一泉都成了旅遊勝地,八方來客,絡繹不絕。
  • 有梗有料有趣味,一讀就上癮的《漫畫中國史1》
    最近看了一部超級好看的漫畫大圖冊《超有趣的漫畫中國史之所以說它有趣,是因為這部書將中國歷史以最新潮最網紅的語言,通過漫畫形式表達出來。嚴肅古板的歷史知識,很難讓大家記住,這部漫畫中國史幽默詼諧,將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知識,以獨特的視角吸引了讀者的眼光。喜歡漫畫的人都知道,漫畫故事情節要有內容,要能引起閱讀者的興趣。你像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他創作了一系列以生活為題材的漫畫,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人散盡,一鉤新月天如水》。
  • 說說你所不知道的王昭君,先後嫁父子三人,生育了不同輩分的孩子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西施和貂蟬是傳說中的人物,歷史上可能並不存在;楊玉環呢,是紅顏禍水,寵幸安祿山,致使後來有「安史之亂」,歷史名聲不好。而她是否死於馬嵬坡又是千古迷案。相對來說,履歷比較簡單,史跡斑斑可考的就是王昭君了。王昭君華容絕代,命運卻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