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婚俗,父死,子可以娶後母。而且漢代處於政治考慮,也要求昭君嫁給呼韓邪的兒子。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蜀郡秭歸人(今湖北興山縣)。生活在約公元前52年到約公元前15年。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漢元帝時,王昭君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一名宮女。王昭君在漢宮很多年,都無緣見到漢宣帝。宣帝時,匈奴內亂,單于分立,相互攻打。呼韓邪單于,被別的單于打敗,歸附漢朝,親自朝見漢帝。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宴會。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單于呼韓邪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遂將宮中的秀女傳出,第一次見到王昭君的美貌,後悔莫及,但君王不能言而無信,便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
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感念她在漢宮裡的日子,遂彈泰《琵琶怨》。悽婉悅耳的琴聲,美豔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平沙落雁」便成了王昭君的雅稱。
昭君抵達匈奴後,稱為寧胡閼氏。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右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大閼氏之子雕陶莫皋被立為復株累單于。
依照匈奴婚俗,父死,子可以娶後母。呼韓邪單于死後,復株累單于想娶昭君為妻。昭君上書漢成帝,請求返回中原,成帝拒絕了她的請求,敕令昭君遵從匈奴習俗。於是昭君又嫁給了復株累單于。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且糜胥繼任為搜諧若醍單于。
昭君與復株累單于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生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王昭君先後被迫嫁給匈奴王父子。野史記載,王昭君又被命嫁給新單于,復株累長子,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正史中,王昭君活到53歲。
元始二年(2年),王莽掌握朝政,賞賜烏珠留若騠單于,送昭君長女須卜居次返回中原,進宮服侍王太后。初始元年(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建立新朝。次年,王莽換單于璽,改授新匈奴單于章,匈奴不滿,遣將兵眾萬騎,屯兵塞下,漢匈關係惡化。天鳳元年(14年),須卜居次夫婦勸單于議和,漢廷派昭君侄王歙為和親侯。次年,漢匈議和,王莽改匈奴為「恭奴」,單于稱「善於」,賜以印綬。
王昭君去世後,葬於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為「青冢」。泰始二年(266年),司馬炎稱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為避司馬昭諱,王昭君改稱明君,史稱「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