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大帝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任君主,因其在位期間的文治武功被稱為"查理大帝",他所建立的加洛林帝國的範圍是今天法德意等眾多歐洲國家的前身,所以又被人們尊稱為"歐洲之父"。後人對他的尊崇不只是建立在帝國的廣大疆域基礎上,更在於他給歐洲文明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深層次的。
一、軍事徵服
查理大帝戎馬一生,在位期間的徵戰記錄僅被記載下來的就有五十多次。從鎮壓阿基坦叛亂、遠徵義大利討伐威脅教皇的倫巴第人、戰勝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徵服薩克森人,到吞併巴伐利亞和布列塔尼,查理大帝通過南徵北戰、東討西伐的軍事徵服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南到義大利,北至北海,西起大西洋,東到易北河和多瑙河,囊括了今天的義大利中北部、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斯洛維尼亞、捷克、荷蘭、盧森堡等眾多歐洲國家。從西羅馬帝國衰亡以來,歐洲還沒有這麼廣闊的疆土被一個國家控制過。因此"加洛林帝國"實至名歸。
查理大帝不僅擅於在馬背上得天下,在治理這樣一個龐大、複雜的帝國方面也勵精圖治,給當時眾多尚未走出原始社會的地區帶來文明的曙光。因此軍事徵服不僅是建立帝國的第一步,也是文明傳播的關鍵步驟。
二、政治統治
武力徵服下的龐大疆域上居住著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文明程度的人民,統治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帝國建立之後,查理大帝為了加強統治、鞏固統一,對國家進行了行政劃分,並分派眾多伯爵去到帝國的各個角落代替自己進行管理,為了加強彼此的聯繫,他與這些地方管理者們建立起領主與附庸的關係,自查理·馬特建立採邑制之後,查理大帝將之發揚光大,領主授予附庸採邑並保護附庸,附庸要宣誓效忠並為領主的統治提供便利。採邑製成為大小附庸盡忠的重要工具,並在查理大帝的推廣下傳播到各地,加快了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社會的形成。
另外一項值得一書的重要舉措就是查理大帝的立法舉措,這也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工作。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傳》中寫道,皇帝注意到國家法律體系存在著許多問題,因為傳統的日耳曼法無法適應社會的進步性及統治的複雜性,因此頒布新法律成為當務之急。查理大帝先後頒布的法令超過上千條,包含政治、刑法、民法、教會相關法和道德風俗相關法等眾多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邊邊角角,極大完善了當時的法律體系,對鞏固穩定新建立的帝國起到重要作用,並成為後來歐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立法參考。
三、文化傳播
14世紀從義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人盡皆知,但實際上,在查理大帝的時代,他憑一己之力亦曾掀起了一場"加洛林文藝復興"。這場文藝復興的重點一是重視教育、提高宮廷文化水平,二是校對宗教作品、規範基督教信仰。
查理大帝邀請眾多學者名人來到宮廷任教,要求王公貴族和僧侶人員按時學習,查理大帝本身也帶頭向這些學者學習希臘語、拉丁語、天文算術等知識,並下令建造圖書館、宮廷學校和教會學校,以提高社會上層人士的素養,同時賦予各地教士向民眾傳播文化知識的使命,試圖讓學習之風盛行於曾被稱為蠻族的國度中。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典文化中的不少珍貴資料,為後世的傳承和研究提供了前提。
加洛林文藝復興的另一項成就就是開始了對基督教教義和信仰活動的初步規範工作。查理大帝十分重視政教之間的合作,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當時教會的諸多弊端和缺陷,於是他開始整頓教會, 以《加洛林書》作為規定羅馬教義和宗教儀式的範本, 耗費人力物力對收集到的各種《聖經》版本進行了比對校勘, 然後翻譯成拉丁文,在全國強制推行。
這版拉丁文的《聖經》成為後來天主教通用的定本。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利於提高神職人員傳授知識與教化民眾的水平,從而強化了整個帝國的基督教信仰,同時也促進文化知識的保存和傳播,為中世紀新的文化形態的形成做了奠基性的貢獻。
加洛林文藝復興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另一項成果是"加洛林小字體"的問世。原來的拉丁文沒有小寫形式,被查理大帝改進後的拉丁文書寫因此得到改進,字體整齊秀麗, 更加美觀和便於抄寫,這種字體的影響及至當今所有以拉丁文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書寫。
同時使用這種規範而且體積較小的字體, 大大提高了書籍抄寫的數量和質量, 在當時乃至日後歐洲的教育普及和文化傳播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有鑑於此, 德國歷史學家施奈德曾把這個時期稱為"書寫文化"的時代,成為歐洲文明發展史上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言而總之,查理大帝建立的帝國使得希臘羅馬文化、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種文化兼收並蓄,把歐洲中世紀推向了一個從衝突到融合的轉型階段。他在行政、司法、文化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對中世紀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給歐洲文明留下深遠的影響和豐富的遺產。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無限放大這種影響,畢竟查理大帝的帝國是在他的強力徵服下建立起來的,其維持也是依賴於他本人的文韜武略和攝人威名,在為期間也沒有建立起統一的語言和國內市場,所以在查理曼死後,略顯平庸的繼位者就不得不面臨複雜帝國中的各種問題,因此帝國的分裂指日可待。
最終在843年的《凡爾登條約》中,查理大帝的孫輩便將帝國一分為三。分裂後的西歐大陸在繼承查理大帝的遺產中又各自走上異路,成就了帝國分裂以後百花齊放,不同國家地區各放異彩的西歐文明。
參考資料:《法國通史》、《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