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生活越來越近了!主城區公共運輸日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

2020-12-19 重慶購物狂

當暫停營業的火鍋店,食客開始進店開「涮」;當無人候車的早高峰,乘客排隊依次上車……想必印象裡城市該有的樣子,就快要回到大家的身邊了。

3月1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獲悉,目前主城區公共運輸快速回升,較3月12日202.3萬人次客流,不到一周增長100多萬,日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預計月底將恢復至400萬人次以上。

乘客增多 復工復產形勢持續向好

「我復工了一個月,每天早上到公交車站候車的乘客,增長數量肉眼可見。」家住江北區李家坪的陳先生,每到工作日的清晨,就會到距離家幾百米的李家坪公交站,乘坐公交車去五裡店上班。從2月中旬開工之初,公交站臺只有一兩人,到現在人越來越多,陳先生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座城市正在快速復甦。

「大家都戴著口罩,乘車也很方便。」陳先生說,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大家都很高興。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介紹,目前主城區公共運輸已全面恢復正常運行,8000輛公交車、250列軌道營運列車全部上線,公交、軌道按最大運能排班組織運行。

此外,通過三人以上即可申請的「定製公交」業務,累計開行328條線路讓128家企業受益,這些線路實現了家門到廠區的「一站直達」出行服務,累計運送乘客近35萬人次,有力助推了企業復工復產。

運力充分 市民乘車暢通無阻

「本來擔心車上乘客會人擠人,但從目前來看都還好。」市民趙女士說,這周一剛復工的時候,她特別擔心自己早高峰乘坐軌道交通3號線,會和以前那樣人擠人,但來到牛角沱站之後才發現,乘客在工作人員的疏導下都做到了有序候車,軌道交通都恢復到正常的運營了,沒幾分鐘就會來一趟,客流疏散得很快。」趙女士說。

一方面是客流量還未達到同期日常時段,另一方面則是加強了車輛調度。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介紹,利用大數據平臺科學分析客流變化趨勢,加大了車輛運行、車站客流監控,及時針對性調度。

如今在高峰期間,主城區公交107條重點線路多車同發,55條線路開行大站區間車,36條線路採用大小車型組合發班;軌道交通除250列上線列車外,15列備用列車也做好了發車準備,通過增加列車上線,延長早晚尖峰時段,加強行車組織,尖峰時段大客流線路保持最小發車間隔。

另外,軌道乘客還可以通過「渝暢行」APP預約進站,通過現場核驗二維碼,由預約通道快速進站,未預約乘客仍可按原進站方式進站乘車。

一體換乘 城市復甦後更加便捷

各行各業復產復工的同時,軌道公交換乘站點的建設也正在加速推進。目前主城區70%的公交線路已實現與軌道交通良好接駁(453條),軌道站點300米公交接駁率超過92%。159個已建成軌道站點可就近換乘公交線路,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現在軌道公交換乘更方便了,省時省力。」市民陳女士說,以前她在軌道海棠溪站下車後,需要走四五分鐘才到公交站。如今隨著一體化換乘站點的投用,軌道車站外就是公交車站,讓陳女士乘坐305路公交車更加便捷。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表示,主城區目前計劃改造和新增公交停靠站118個、新建換乘公交首末站16處,春節前已建成42個。

2月26日,因疫情對工期造成影響的公交軌道一體換乘建設工程全部復工,預計6月前完成55個,屆時50米範圍內軌道公交換乘站點佔比將提升到69%,100米範圍內將達到85%,市民乘坐公共運輸出行將更加方便、舒心。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重慶又將恢復到以前那樣的熱鬧景象,各地遊客也紛紛前來打卡,品嘗一頓火鍋。當然,主要針對他們出行需求的748輛公交車——涵蓋31條機場快車、高鐵快車、觀光巴士等特色線路以及49條特需公交線路,如今也已經全部就位。

車來車往的繁忙都市生活,距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

相關焦點

  • 重慶主城公共運輸全力全線全員運行 三人即可申請「定製公交」服務
    同日晚間,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獲悉,隨著全市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快速推進,人員流動明顯增加,城市公共運輸客流不斷回升,主城區公共運輸全力全線全員上線運行,助力全市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恢復。
  • 8000輛公交車、250列營運列車……重慶主城公共運輸全線全員上線運行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消息,隨著全市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快速推進,人員流動明顯增加,城市公共運輸客流不斷回升,主城區公共運輸全力全線全員上線運行
  • 鯨MALL商業綜合體開啟 坐擁近300萬年客流量
    7月8日晚18點,位於星海灣畔大連首個坐落於聖亞旅遊景區內的文創商業綜合體——鯨MALL項目,在其已投入試營業的時空寶庫老爺車博物館內拉開序幕。鯨MALL是由鯨天下商業管理(大連)有限公司在國內打造的首家文創商業旗艦項目,也是大連首家在旅遊景區內以海洋動物為主題,集文創生活、美食娛樂、創客體驗、休閒樂園為一體的小而美的文創商業綜合體。
  • 重慶主城區公交、軌道交通2月10日恢復正常運營
    2月9日,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做好春節後復工主城區公共運輸「防疫情、保通暢」運行的通告》,明確規定:2月10日零時起,主城區公交、軌道交通恢復正常運營。為做好春節後復工「防疫情、保通暢」工作,按照不排長隊、車內不擠、確保暢通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主城區公共運輸及時調度、精準調度、科學調度,經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交通運輸防控組同意,自2020年2月10日零時起,對主城區公共運輸運行進行優化調整,通告如下:一、主城區公交、軌道交通開收班時間和發班間隔恢復正常。
  • ...萬人次綠色出行6天碳減排308噸 減排量累積可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
    市民積累碳減排量可以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等獎勵。記者從市交通委科技處獲悉,下一步將依託MaaS出行服務平臺,實現地鐵預約、共享單車、交通樞紐引導和停車誘導等一站式聚合服務功能,並推出冬奧專項服務,推出服務國內外運動員、觀眾的英文版平臺。9月8日,北京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在全國首推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
  • 合肥將現「四線運營,十線同建」盛況 軌道交通讓生活更從容
    地鐵從無到有,高架線路通達四面八方,高鐵線路縱橫東西南北,家門口的學校、醫院、文化場館越來越多,家用電器越來越智能……回望過去這五年,合肥市的點滴變化,讓人心潮澎湃。從今天起,本報開設「回望十三五」專欄,回顧「十三五」以來我們的生活變化,展望未來更美好的生活。回望「十三五」,這座城市的變化,軌道交通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忽略的話題。
  •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開通兩年出入境的旅客1792萬餘人次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兩周年。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兩年來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1792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超過149萬輛次。「逆勢」增長,加速融合發展「隨著粵港大灣區建設發展,相關便利化舉措陸續出臺,越來越多貨車選擇在港珠澳大橋通行。」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站長何鋒表示。
  • 天氣放晴對公共運輸有啥影響?快看大...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碧紅)1999年至2019年,成都中心城區公共運輸覆蓋裡程增加了18.6倍,年載客量增加了7.2倍。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享受到了城市發展的便利,多種新型支付方式覆蓋了成都的公交、地鐵、BRT、有軌電車等交通工具,市民的出行體驗日趨完善。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丨重慶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
    在重慶,軌道交通可以說是不少市民、遊客公共運輸出行的首選,3號線橫跨渝北、江北、渝中等南北交通大動脈;觀光性最強的軌道2號線,一路跨江、穿樓、過山;軌道6號線起於南岸,止於北碚,橫跨兩江……縱橫交錯的軌道路線深入重慶的各個部位,緊密連接城市的各個區域,不僅為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拉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 回眸「十三五」河北邯鄲市交通發展
    2018年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公路開通試運營。太行山高速公路縱貫太行山區,全長652公裡,途經5市19縣,成為暢通京冀豫的又一條交通大動脈。2020年6月14日,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重點建設項目——邯鄲機場改擴建主體工程完工,投入運行後,年旅客吞吐量將由近百萬人次提升到300萬人次。通航城市達到23個。
  • 投票近200萬 點擊量近千萬人次
    原標題:投票近200萬 點擊量近千萬人次   歷經一個多月的推介評選投票,由三秦都市報
  • 四川今年將建3萬個5G基站,成都主城區全覆蓋
    其中明確,2020年四川將新建5G基站3萬個,年底實現21個市(州)和所有縣(市、區)5G網絡覆蓋,成都主城區實現全覆蓋,區域中心城市主城區基本實現連續覆蓋。▲資料圖片:5G手機5G網絡5G套餐5G應用 圖據ICphoto年內完成3萬個5G基站建設 成都主城區全覆蓋5G基站站址規劃和資源至關重要
  • 無線南山公共WiFi服務3000多萬人次
    記者12月27日從南山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該局聯合多家運營商打造的無線南山公共WiFi工程累計服務用戶數達3197萬餘人次,用戶使用時長達1458萬餘小時。截至目前,已覆蓋15880個以上的免費WLAN設備,包含政務辦事大廳、交通樞紐、醫院(包含社康中心)、文體場館、公園、商業街圈、旅遊景點、重點產業園區、中等專業及高等教育機構等九大公共場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緊急開展WiFi覆蓋工作,在深圳灣口岸出入境大廳、貨運通道等地新增16個AP點,有效保障深圳灣口岸通關防疫,以及深港兩地物資運輸工作需求。
  • 五大公共運輸運營商亮2019年「帳本」
    近日,包括北京地鐵運營、京港地鐵、軌道運營、北京公交和北京公交有軌電車公司在內的五大公共運輸運營單位公布了2019年的成本費用。記者注意到,除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外,北京地鐵三大運營商負責運營的19條地鐵線運營成本費用達到162.43億元,乘客進站量達到20.77億人次。
  • 瀋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16年12月9日消息:12月8日20時35分,隨著由廈門飛往瀋陽的ZH9702航班平穩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截至當日,機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10.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0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7%、17.4%和8.7%。
  • 重慶主城區公交、軌道交通開收班時間和發班間隔恢復正常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劉豔)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交通開投集團了解到,為做好春節後復工「防疫情、保通暢」工作,按照不排長隊、車內不擠、確保暢通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主城區公共運輸及時調度、精準調度、科學調度,經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交通運輸防控組同意,自2020年2月10日零時起
  • 全球看武漢|救災如何恢復運用公共運輸:SARS當中的香港
    香港是一個公交都市,大部分居民使用公共運輸出行,公交出行分擔率超過90%。對市內公共運輸的需求,因SARS而大幅減少。疫情高峰的4月,公共運輸客流僅相當於前一年同期的81.09%,日均數字跌破千萬人次;鐵路和專營巴士客流同比下降22.98%和23.66%。有報導稱,來往天星碼頭和山頂纜車站的線路客流量下降七成;受影響最小的是計程車,乘客人次大致與往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