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娃娃大多幾點出門上學?天氣放晴對公共運輸有啥影響?快看大...

2020-12-09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碧紅)1999年至2019年,成都中心城區公共運輸覆蓋裡程增加了18.6倍,年載客量增加了7.2倍。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享受到了城市發展的便利,多種新型支付方式覆蓋了成都的公交、地鐵、BRT、有軌電車等交通工具,市民的出行體驗日趨完善。

2019年,成都的公共運輸出行有什麼特點?哪些地方的遊客最愛來成都耍?在成都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天氣放晴會讓公共運輸有何變化?……

1月9日,成都天府通公司對外發布「天府通2019成都公共運輸大數據報告」,這份乘車大數據,解讀了一個不一樣的成都。

行動支付改變市民出行方式

2019年,成都公共運輸智慧出行發展迅猛,早晚高峰使用天府通乘車碼、雲閃付乘車碼、NFC等行動支付方式的市民比例快速增加。

截至12月底,已有23%的市民和40%的市民選擇行動支付方式搭乘公交和地鐵,而這兩個數據在2019年1月,僅為1%和4%。這是公共運輸被行動支付改變的一年,而上線一周年的天府通APP也積累了超過820萬實名註冊用戶。

誰是最愛來成都耍的朋友?

作為熱門旅遊城市,遊客來到成都有何選擇?

從報告來看,2019年,天府通APP為超過全國323個城市的遊客提供了出行服務,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44萬人次,下載一個天府通APP通刷成都公共運輸,已經成為外地遊客的標配。其中,來自西安、重慶、北京、上海的遊客佔比較高,女性遊客略多於男性,遊客平均年齡在20-30歲間。他們可謂是「最愛來成都耍的朋友」。

除了春熙路、天府廣場、寬窄巷子、錦裡、青羊宮、大熊貓基地等熱門景點,三聖鄉、塔子山公園、非遺博覽園等亦是外地遊客打卡的網紅地點。沒想到吧,遊客們在成都玩得還挺深度。

一天減少130萬私家車出行量環保就在點滴之間

根據報告,每天使用天府通產品乘坐公共運輸的出行人次為546萬,相當於每日減少130萬輛私家車出行量。

從全年來看,市民使用天府通產品乘坐公共運輸,減少碳排放量約12.5萬噸,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683萬棵樹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或4.6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

每一位成都市民在出行的點滴積累間,共同踐行了綠色出行,低碳環保。

成都上班族典型的一周:平時工作拼,周末嗨起耍

不少人對成都的印象都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而真相是,成都的上班族工作日平均7點26分出門上班,超過67.6%的上班族在18點後下班。由此可見,傳說中的朝九晚五在成都並不存在,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將詩和遠方、奮鬥與休閒集於一身,平時工作拼、周末嗨起耍正是成都上班族的真實寫照。成都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名副其實。

每當周末來臨,上班族們選擇睡到日上三竿再出門遊玩,也有25.6%的人選擇宅在家中。

晴朗的周末也許更讓人按捺不住出遊的心。放晴時,景區附近站點客流量較非晴朗天氣增長87.4%,春熙路、天府廣場、環球中心、東郊記憶、動物園等是都是熱門出遊地。

成都學生娃娃有點「苦」 超半數7點前出門上學

根據報告,53%的學生在7點前就要出門上學,周末也還有41%的學生在9點前外出,參加補習或戶外活動。三更燈火五更雞,不得不說成都的學生娃娃求學路上有點「苦」。

據天府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份大數據報告的發布恰逢天府通APP上線一周年,1月11日,天府通公司還將推出針對天府通每位用戶的個人年度出行帳單,更有趣、直觀地展現用戶的「公共運輸年終總結。」

相關焦點

  • 天氣放晴了 想出門?忍住!倒是開窗通風別忘了
    如果說假期前半段是「雨雨雨」陪著浙江人民宅家,那麼今天起,「溼冷」變「晴冷」,終於有陽光來串門啦!當然,歡迎串門的也僅限於陽光,大傢伙還是要和前幾天一樣,為了疫情的防控,儘量減少出門的次數,更不要去相互串門。
  • 天氣放晴了,我能出門散散心嗎?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 戴志輝這幾天,湖南迎來了久違的太陽,溫度也慢慢變暖,好多人都想著趁著天氣好出門活動一下筋骨,想著順便還可以曬曬太陽殺殺菌。然而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峻,感染的病例持續增多,現在這個情況,我們到底能不能出門散步呢?病毒不耐熱,現在外面溫度升高了,病毒會不會不那麼活躍了呢?事實上,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是敏感的,隨著溫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會有所下降。但是目前疫情仍然處於上升期,大家要保持警惕。有市民想知道開空調暖氣是否有殺毒作用?
  • 「現在要開始放晴囉!」 黏土人《天氣之子》天野陽菜
    「我一直都不知道,竟然有那麼多人渴望看到藍天。」早在上年 7 月就於日本上映,直到 9 月 12 日我們才能在臺灣戲院看到的新海誠動畫電影新作《天氣之子》各位玩具控都去看了嗎?由日本 GOOD SMILE COMPANY 發行,旗下收錄眾多角色的人氣商品系列「黏土人」日前就發表了來自《天氣之子》的新作,女主角「天野陽菜」(あまの ひな)!預計將於 2020 年 4 月發售!以下內容可能將涉及《天氣之子》劇情內容討論,請謹慎服用!
  • 周末淮安天氣放晴 秋的味道更濃了
    這幾天,冷空氣加陰雨天氣的組合,讓人明顯感受到涼意。淮安市氣象臺說,本周最後幾天是兩場降雨之間的間歇期,氣溫將出現明顯下降。16日夜間到17日,淮安普降小雨,南部部分地區雨量還達到了中到大雨。受陰雨天氣影響,17日的最高氣溫只有24.7℃,最低氣溫22.0℃。市氣象臺預計,18日開始降雨停止,天空放晴,隨著陽光的回歸,最高氣溫也將回升至25℃到26℃,不過最低氣溫卻在悄然下跌,預計淮安市北部最低氣溫16℃到17℃,南部18℃左右。19日到20日天氣繼續晴好,但日溫差較大,最高氣溫27℃左右,最低氣溫只有15℃到16℃。氣象專家提醒,19日到20日,要防範輻射霧的出現。
  • 《天氣之子》:那是心中的祈禱,就能讓天空放晴的力量
    最近仿佛進入了梅雨季節,一直陰雨綿綿,雷聲鳴鳴後總是一連串豆大似的雨珠,間歇性地放晴以後卻是更大的雨點,讓在家停學的心情更加的抑鬱。突然想起前段時間看的《天氣之子》,也是陰雨不斷的故事背景,閒來無事,舊片重憶,剛好可以調劑低落的情緒。
  • 天氣之子,新海誠以前的作品可以都不看,但這部一定不能錯過
    如今《天氣之子》使用的是和《你的名字》同一個製作團隊,甚至音樂都是原班人馬,當然不免俗的會拿二者比較到底誰比較好,新海誠自己能超越自己嗎?答案是肯定的,他確實不論是在畫面上還是劇情上,甚至是音樂上,都超越了之前的所有作品。天氣之子描述了一個年少輕狂的孩子們渴望自由的故事。 因為日益發達的科技,如今孩子們的成熟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他們也更有自己的想法。
  • 《天氣之子》:我可以放晴整片天空,但是卻放晴不了自己的心結
    大多數人調整心態的辦法都是通過強制性地冷靜自己,或者是通過媒介來平復自己,或許是通過讀書,或許是通過看一些影視作品,每個人的步驟是不同的,但目的卻是一樣的。,不過說實話,新海誠現在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的風格已經和之前大有不同了,在《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和《雲之彼端》當中他更傾向於是感情的表達,而在後續的《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當中更傾向於讀者和觀眾的感受。
  • 天氣之子:我可以放晴整片天空,但是卻放晴不了自己的心結
    大多數人調整心態的辦法都是通過強制性地冷靜自己,或者是通過媒介來平復自己,或許是通過讀書,或許是通過看一些影視作品,每個人的步驟是不同的,但目的卻是一樣的。《天氣之子》《天氣之子》上映在2019年,因為是新海誠創作出來的作品,因此被人們吹捧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說實話,新海誠現在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的風格已經和之前大有不同了,在《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和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今日仍有陣雨,明日天空放晴
    今天白天,受東移高空槽影響,北京大部分地區仍有陣雨,夜間北部山區有小陣雨,最低氣溫僅19℃。明天,北京天空將放晴。鄧偉 攝資料圖昨天,雨水「灑」遍北京。周四和周五兩天,天氣以晴為主。8月19日至21日,平原地區最高氣溫27℃至28℃,最低氣溫16℃至20℃,晝夜溫差較大,請市民根據氣溫變化及時調整著裝。
  • 日本晴天娃娃是源自我國古代習俗,有多少人知道原版呢?
    日本「晴天娃娃」的風俗是源自於中國,在中國,它就叫「掃晴娘」十分擅長對其他文化進行改造再加以發揚光大,最近日本綜藝節目介紹"掃晴娘"不是日本的原創文化而是古代習俗,讓日本網友十分震驚!真的不能小看日本文化改造的力量啊……日文的てるてる坊主(teruterubousu)是一種掛在屋簷祈求天氣放晴的布偶,經常被翻譯成晴天娃娃、掃晴娘、掃天婆、晴天和尚,然而嚴格來說日文名稱才是翻譯,因為它原本就不是發源於日本啊!根據日本江戶時代的學者榊原篁洲所寫的《榊巷談苑》可以發現……"掃晴娘"才是最初的名稱!
  • 農村人常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進來看
    啥?看冬至這天的天氣就能預測出過年時候是晴是雨?這也太怪了,天氣預報也不能提前預報這麼多天啊,這個事到底準還是不準呢?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這句民諺,過去農民們可沒有天氣預報來預測天氣情況,靠的就是這些老俗語。其實講真的,現在由於氣候變化莫測,很多過去的老話在現在都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在過去還是挺有準頭的。我們且不說這句俗語準不準,先來看看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 北京天氣最新預報:中午前後就放晴,中秋夜盡情賞月
    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預報員吳方告訴記者,受降雨影響,今天上午京城溼度比較大,天空比較陰沉,有一些輕霧,預計從中午前後開始,天氣逐漸轉晴,能見度也將緩慢好轉,今天下午到夜間就都是晴天了。現在觀象臺能見度6公裡,到傍晚就能達到10公裡以上了。「晚上天氣晴好,還是適宜賞月的,市民朋友可以放心。」目前,這場雨水過程基本已經結束。
  • 天氣之子:陽菜,你的能力來自哪裡
    前不久上映的天氣之子又是正式的引爆了社交圈,不少小夥伴都曬著票根和哭紅的大眼睛,裡面的主角帆高和陽菜想必更是霸佔了近期的情侶頭像榜。在電影裡設定是有著不停雨的東京,陽菜因為母親的去世意外地獲得了將天氣放晴的能力,然後因為這個能力和離家出走的帆高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改變了世界。
  • 送最後兩名學生進城就讀 邊境小學為「未來」而留
    「娃娃都去了縣城的學校,這裡我們有專人看護,啥都沒動,縣上說如果生源夠了,就會複課。」村黨支部書記關世福說,「我們村兩百來戶人,這幾年光大學生就出了32個。」從1982年去喀拉克米爾村小學任教直到今年1月退休,範愛雲一直在牧區基層學校工作。「以前孩子經常輟學,被父母拉去種地放羊,老師就得翻山越嶺地找。」「不重視教育是因為看不到知識的意義。」
  • 昭通天兒明天放晴,但……
    未來3天天氣:8日南部地區、鎮雄雨夾雪轉晴,其餘縣(市)小雨轉多雲;9到10日昭陽、魯甸、巧家晴到多雲,其餘縣(市)陰有小雨。湄洲至西昌(湄西線)K2612+200M(小石巖)路段至湄洲至西昌K2665+800M(何家坪子)飆白水路段,溪大溝至田壩K0K12+500M(虹口路段),石板板至碼口K0至K15+400M(勒力寨)路段霧大能見度低,且部分背陰路段路面有冰凌
  • 寶寶出生後,滿了百天才能出門?新生兒出門,寶媽記住這「三看」
    而且很多新生兒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黃疸,生理性黃疸的消失,也需要通過曬太陽來進行輔助,所以寶寶在室外走一走,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大有不同,嬰兒出生後視覺神經發育不完善,認知能力也有限,多種多樣的視覺刺激,有助於寶寶視神經的發育,進而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 天氣預報丨終於放晴了!但未來三天降雨持續,局地大暴雨!
    6月以來,我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呈現出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等特點。7月4日至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今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好在午後天空逐漸放晴,給沉浸在綿綿陰雨中的市民帶來好心情。下午2時,雨水暫歇,大部氣溫在24-28℃之間,較為涼爽;沙坪垻站氣溫26.7℃,渝北僅24.2℃。渝北區的肖女士見雨停了,約上朋友出門逛街,和前幾日的下雨天不同,儘管是工作日,下午的商圈周圍人流也多起來。
  • 合肥天氣放晴氣溫回升部分菜價下跌 草莓、菠蘿等春季水果旺銷
    3月10日,合肥市周谷堆發布消息,合肥本周天氣放晴氣溫回升,場內整體交易穩定。價格方面,菜價有不同程度下跌,豬肉價格有所上漲。此外,目前春季水果大量上市,草莓、菠蘿、千璽等水果旺銷。》》》
  • 臨潁:接連幾日陰雨後終於放晴了,南環路上出現了這樣壯觀場景
    國慶8天小長假最後一天,有熱心網友給小編爆料,說是在臨潁縣南環路上拍下了這樣的壯觀場景。從空中俯瞰南環路,路面兩側金燦燦的,仔細看原來是當地村民在晾曬玉米,都知道這幾天接連陰雨天氣,今天終於放晴了,村民們當然不會放過晾曬糧食的好機會,不過,這玉米攤的面積是不是有點兒大了?南環路明明是8車道,現在生生被擠佔成了2車道了。從空中看,南環路東段還好一點兒,路北側有晾曬玉米的,路南幾乎看不到這種現象。
  • 茂名:中學生開電摩上學令人憂心,不少學生無證駕駛還不戴頭盔!
    圖1、超載兼沒戴頭盔騎電動車的學生。圖2、中午放學後,學生騎著電動車離校。自6月1日起,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廣大市民群眾都意識到要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出行。但有市民在網上發帖反映,在光華北路茂名市第十中學門口路段,每天都看到許多中學生駕駛電動摩託車不戴頭盔,有時還亂穿插和逆行,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到底情況如何呢?茂名晚報記者連日來進行了深入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