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秒丨日照:「板慄之鄉」試種榛子成功 開闢農民致富增收新路子

2020-12-22 閃電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5日訊 日照黃墩鎮一直以來種植板慄為主,是遠近聞名的「板慄之鄉」。近年來,該鎮立足資源優勢,引進試種榛子成功,目前已發展榛子園2000餘畝,開闢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黃墩鎮丘陵多,土壤肥沃,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黃墩鎮外出考察學習,發現種植榛子效益高、市場前景好,決定試驗推廣榛子種植。記者在黃墩鎮甲子山榛子園,看到漫山遍野的榛子樹長勢喜人,種植戶們已將成熟的榛子收穫歸倉。 黃墩鎮糧山二村黨支部書記朱慶福告訴記者,他們村成立了農業種植合作社,一個是藍莓,另一個是榛子,這兩個園目前能給村裡增加收入20餘萬元。其中榛子已種植了四年,基本都在豐產期,畝產能達到800餘斤,產值在3到4萬元,集體增長收入一大部分,也增加了各戶的收入。下一步,他們計劃通過流轉,發展文觀果2到3百畝,依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增加集體收入,增加村民的收入。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日照報導

相關焦點

  • 新疆伊寧市喀爾墩鄉「奶油草莓」試種成功
    日前,新疆伊寧市喀爾墩鄉庫克蘭木蔬菜基地40畝「奶油草莓」試種成功,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的渠道。 6月1日,筆者在喀爾墩鄉庫克蘭木蔬菜種植基地看到,試種的40畝「奶油草莓」,綠葉映襯著白色的小花,紅彤彤的草莓掛在綠葉中、壟沿上,十分誘人。
  • 少數民族「將軍之鄉」廣西東蘭將舉辦板慄文化節-韋祖珍 甘慄仁...
    新華社網廣西頻道9月14日電(記者覃廣華)記者9月13日從被稱為全國少數民族「將軍之鄉」的廣西東蘭縣了解到,廣西(東蘭)首屆板慄文化節將於9月26日至27日舉行,以此宣傳「中國板慄之鄉」品牌,助推老區農民增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盧龍劉家營鄉:調整產業結構 助力農民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盧龍劉家營鄉:調整產業結構 助力農民增收 2020-08-1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嵐縣:科普惠農到地頭 農民增收有奔頭
    近日,由山西農業大學功能食品研究院的農技專家深入嵐縣普明鎮大賢村羊肚菌種植大棚,開展科普惠農服務活動,為當地九戶農民現場指導羊肚菌種植技術目前已試種成功,每畝產量約為300餘斤,年收入可達2萬餘元,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條新路子。
  • 泰興市根思鄉:多點發力,促進全鄉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來,泰興市根思鄉黨委、政府圍繞農民增收致富這個主題,切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廣開財路,挖掘潛力,形成了多點發力,多極增長的農民增收新格局。2020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2.126萬元,同比增長8%以上。
  • 種下一棵致富榛子 培植一個主導產業
    宋朝《開寶本草》記載,榛子生遼東山谷,樹高丈許,子如小慄,行軍食之當糧,中士亦有。鄭注《禮記》雲,榛似慄而小,關中廊坊甚多。自古以來,榛子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藥用價值聞名於世。長期以來榛子並不是淄博區域的特產,如今這一歷史得到改寫。
  • 泰安北崖村:農民有了「新職業」小茶葉託起脫貧增收希望
    清晨5點,位於泰安市徂汶景區化馬灣鄉北崖村的茶園一片繁忙,當地的茶農們熟練地進行採茶作業。泰山東麓的徂汶景區,擁有國家級溼地公園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其成為泰山女兒茶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早在2012年,北崖村開始推行土地流轉,成立村集體茶園。
  • 滑縣老爺廟鄉韓小寨村村民韓志甫:種下檸檬果 鋪就致富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市民會在自己家中選擇一些盆景來作為裝飾,滑縣老爺廟鄉韓小寨村村民韓志甫就發現了這一商機,通過發展盆景檸檬,走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子。他告訴記者,2015年,一次偶然機會,韓志甫了解到盆景檸檬市場需求量大、種植前景好,於是他便開始大膽試種,經過學習摸索,逐步掌握了種植技術,不僅產量不斷提高,還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韓志甫說:「發現檸檬價錢比較高,現在盆景有兩三千盆,目前收益還算差不多。」
  • 樺南縣土龍山鎮攜手企業助力農民增收脫貧
    為進一步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土龍山鎮黨委政府在扶貧模式上積極探索,深耕扶貧產業市場,鼓勵企業到我鎮創業,把扶貧工作與推動地方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有力結合,帶動貧困戶增收渠道,實現了雙方共贏。該公司均僱用戰生村及周邊村屯貧困戶來完成人工除草,對前來參加人工鋤草的農民每天進行掃碼、測體溫,做到疫情防控不放鬆。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人工鋤草需要三輪,一輪時間是8--10天,而且中午提供免費午餐,每人每天可收入120--130元,共計20天左右來完成。總的算來,每人可增收2400--2600元,共帶動貧困戶38戶,61人。
  • 福建建甌:中國錐慄之鄉,1800年的傳承,圓萬千農民致富夢想
    -建甌-中國錐慄之鄉如果只能選一種特產代表建甌,那必須是錐慄。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江由的一句話,直接坐實了建甌是中國錐慄之鄉的地位。//////////建甌錐慄,前世的榮耀建甌,隸屬於福建省,地處武夷山脈的東南麓。
  • 陽白村1000餘戶農民增收致富
    陽白鄉陽白村位於五臺縣西北部,當地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地下水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發展畜牧和農產品的有利條件,素有「梨果之鄉」「糧倉之鄉」的美稱。陽白現代農業循環園區就是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農民企業家孟福鎖一手創辦的。
  • 延壽縣:種下一棵榛子樹 敲開一扇致富門
    金秋八月,天氣逐漸涼爽,一望無垠的金鳳山坡間鬱鬱蔥蔥的榛子樹整齊排列,樹上結的不僅是成熟榛果,更是帶動延壽縣榛農致富的「幸福果」。榛樹成林,綠了荒山富了鄉親望著枝頭上的累累碩果,延壽縣加信鎮金鳳村農民賈召軍心裡樂開了花。「原來這片林地比較貧瘠,但榛子樹讓荒山綠了也富了。
  • 海林林業局平貝種植成增收亮點
    黑龍江日報6月22日訊 眼下又到了平貝採收的時節。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三十五林場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種植戶都在抓緊時間搶收平貝。三十五林場素有「北藥之鄉」之稱。為幫助職工群眾致富,林場專門成立了平貝協會,認真貫徹落實龍江森工集團黨委關於推動林區轉型發展的決策部署,立足林場實際,藉助三十五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大力發展平貝種植產業,探索走出了一條市場化整合資源、優勢化重組產業、緊密化聯結種植戶的新路子。如今平貝產業已成為三十五林場職工群眾致富增收最主要的林下經濟項目。
  • 新疆哈密:小香菇撐起「致富夢」 開闢產業新途徑
    新疆哈密:小香菇撐起「致富夢」 開闢產業新途徑大棚種植香菇在新疆哈密試種成功後並上市,極大滿足了新疆哈密市場需求,同時,也為農民增收開闢出新途徑。     在東郊開發區幸福村的香菇種植實驗大棚裡,農民正在向技術人員學習香菇種植管理技術。一個月前,聽說種植香菇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增收,他們就來到新疆柱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郊開發區幸福村的香菇種植實驗大棚裡打工,一邊打工、一邊學技術,希望學到香菇種植管理經驗後自己也能種植大棚香菇,增加收入。
  • 南陽市西峽縣米坪鎮:深山種天麻 解開「致富碼」
    映象網訊(記者田雨陽 通訊員 劉秋麗)「去年收穫了2000餘斤天麻,今年天氣好,加上又擴大了種植面積,預計有3000餘斤天麻出貨,按照幹天麻160元每斤,新鮮天麻25至30元每斤的市場價,可以增收近年來,楊慄坪村村委因地制宜,把發展天麻作為致富的有效途徑,積極盤活土地資源,以「黨支部+農戶(貧困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天麻產業,拓寬了群眾的脫貧致富路,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出去打工的時候,看到他們發展天麻產業,覺得效益還不錯,學到天麻種植技術後,我們就回來種天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榆中縣貢馬井村:優質馬鈴薯成了致富「金鑰匙」
    然而,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貢馬井這個久負盛名的貧困村已然走上了靠種植優質馬鈴薯穩定致富的新路子。當日,記者在貢馬井村看到,標準化村衛生所、文化廣場、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這裡的農戶儘管分散居住,但卻掩飾不住不時飄香的炊煙味。安裝太陽能路燈列隊成排,硬化的村社道路依山環繞。山巒間土地依山環繞,連著天際,彰顯出了莊戶人家賴以生存的鄉土氣息。
  • 西藏林芝三色火焰參試種成功
    8月8日華僑城房車營地與您相約見證品鑑自火焰參從荷蘭引入我國以來,在女鐵人徐海燕的帶領下,我國多地反覆試驗種植,終於在被譽為"世界唯一一塊淨土"西藏林芝試種成功,高品質高品位的火焰參,尤其是三色火焰參的問世,開闢了火焰參在我國的新天地。
  • 山西陽城紅薯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山西陽城紅薯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0-06-29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片片板慄林 棵棵「搖錢樹」
    片片板慄林 棵棵「搖錢樹」 廬江山區「綠色銀行」成就億元產業,助村民增收 2019-08-2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