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很久沒在動畫世界看到音樂少年與少女的,尤其是古典樂界,上次觸及這一題材的番劇,還是《吹響!上低音號》。此番由曾經成功推出過《輕音少女》系列的京都動畫公司(京阿尼)製作,一時熱播,但藝術內涵仍無法匹敵《交響情人夢》,哪怕畫面精緻程度高過後者。
《吹響!上低音號》劇照
《吹響!上低音號》更像是披著古典外衣的現實高中校園宮鬥戲。主角久美子是沒什麼主見的小姑娘,連吹上低音號都是陰差陽錯被人硬塞的,明日香在矛盾人群中左右逢源同時隱藏真實內心。小號手高坂麗奈是「我一定要成為特別的人」那種野心勃勃的少女,她以高冷女王姿態與其他少女爭奪領奏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組曲》選段是此番高潮之一……全劇沒有人完全心系音樂,不過在各中學吹奏部列隊表演的拉風時刻,能聽到主角們所在的北宇治高中將Y.M.O.樂隊1980年代的名曲《RYDEEN》編成樂隊版,倒有幾分欣喜。
《金色琴弦》劇照
比此番劇離古典樂更近一些的是遊戲改編而成的逆後宮番《金色琴弦》。得到魔法小提琴的灰姑娘日野,如何以努力練琴的活力,徵服名字帶有月、木、水、火、土不同類型美少年的攻略故事。有趣的是,每位少年不僅代表少女們幻想的不同優質男友類型,還代表著不同的音樂少年類型,有音樂世家出身、從小就立志做演奏家的理性少年,有依照家族傳統從小習樂器玩票的富家少爺,有沉浸在音樂世界不問世事、力求精準演繹的迷糊天才,有被學姐的小號音色打動而上路的熱情陽光仔,有默默努力、身懷絕技的音樂隱士……加上轉做教學的音樂大叔等配角,基本上每個人物都代表著一種對音樂的態度。女主角只需熱愛她的小提琴,為其傾注真心努力,即可攻略全員。
《巖窟王》劇照
人人學音樂的目的不同,根據科幻小說《群星,我的歸屬》和名著《基督山伯爵》改編的《巖窟王》裡,竟能出現一位以鋼琴夢想從勢利家庭中自我拯救的少女,儘管她首次登臺以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18》向未婚夫表達愛意,正是惡人設的局,但她最終成功逃離噩夢,走向職業演奏之路。
《名偵探柯南:戰慄的樂譜》劇照
拉赫瑪尼諾夫這支曲子常被當成愛之樂,曲目內涵往往是鋪墊劇情的鑰匙,《名偵探柯南》有部劇場版《戰慄的樂譜》,從頭到尾都在詮釋「奇異恩典」這首讚美詩的寬恕意蘊,女高音歌唱家秋庭憐子所擁有的絕對音準,成為本集柯南案的關鍵,她的音樂愛侶遇害,她卻選擇在對這支讚美詩的聆聽和演繹中原諒因妒忌而害死他的人們。
《交響情人夢》劇照
把如何純粹地面對音樂、終生鑽研音樂這層最基本的學藝之道詮釋得最清楚的,是三季番劇《交響情人夢》,它講述發生在兩名天才之間的愛情故事。父親是鋼琴名家的千秋真一,可以繼承母系家族企業,也可以在音樂學院鋼琴系混日子、做萬人迷,他卻不放棄做指揮家的夢想,但赴歐繼續深造的攔路虎竟是飛機恐懼症。
他也是音樂伯樂,發現家裡像垃圾場的鄰居校友野田惠是自由散漫的鋼琴天才,起初也分不清是喜歡她的才華還是喜歡她。野田妹胸無大志,混吃混喝,自由開心地彈琴就好,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簡直是她的風格寫照,但與千秋合奏過一次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375a》後,便堅定地愛上他。亦正亦邪的指揮大師那句「你現在這樣子是無法跟千秋在一起的」像魔咒一樣點醒她的迷妹狀態,令她發奮參加鋼琴比賽,只為能與被她治癒的千秋一起留學歐洲。
奮鬥沒有終結,音樂路上有瓶頸,愛情路上有挫折。野田妹先從單憑音樂記憶彈奏,進化到以「和沒有交往過的類型交往著試試看」的心態來讀譜彈琴,如願留學後,又在落後於大部分同學的狀態下學習樂曲分析,順著作曲家彈而非順著自己,最終以類似表演方法派的方式,與作曲家的精神融為一體。
從小就在樂譜上注下密密麻麻標記、求學生活嚴謹的千秋需要突破的,更多是情感問題和心理屏障,他因父母離異而對感情缺乏安全感,即使交往野田妹這樣熱情開朗的女友,也患得患失,若即若離。但她不按理出牌的個性正好放鬆了他緊繃的音樂神經,令他漸漸能駕馭與自己個性不同的交響作品。
千秋從希望愛人靠自己來克服音樂瓶頸,發展到細心陪伴她度過最艱難的藝術跋涉。尤其當野田妹到了最關鍵的時分,即她要承受演奏會獲得成功、感覺「再也彈不出這樣好的曲子」之後的巨大空虛,千秋能強勢而自信地帶領她走出來。他們在藝術上你追我趕,殊途同歸,總是希望能與愛人發展同步,似神仙眷侶。千秋是有原型的,即日本年少成名的女指揮家西本智實,這也許是此勵志愛情故事具有現實感的緣由之一。
《四月是你的謊言》劇照
其他日本動畫卻存在厚野田、薄千秋的藝術傾向,尤其是畫面非常精緻的《四月是你的謊言》和《鋼琴之森》。《四月是你的謊言》裡出現不少《交響情人夢》採用過的曲目,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千秋出場時獨自發洩鬱悶的練習曲。該番男主角公生本來是千秋那種照樂譜演奏鋼琴的嚴謹路線,個性較怯懦,還因嚴厲的母親去世而落下無法聽見自己彈琴聲音的心病,這為他後來無法再以這種方式演奏埋下伏筆。
女主角薰是野田妹的自由演奏路線,比賽中拉貝多芬《第9號小提琴奏鳴曲「克萊採」》拉得很狂野,節奏和強度都改變了,受觀眾歡迎,但不受評委肯定。絕症為薰的道路劃上句號,卻影響這部後宮番的「英雄」公生學會在幻想中把喜怒哀樂融入他自己聽不到的演奏。
《鋼琴之森》劇照
《鋼琴之森》更是為野田妹路線的男一號瀨海加入魔幻神光,他不僅是不自知的天才——唯一能奏響森林那架廢棄鋼琴的人,也像薰那樣受觀眾喜愛、令評委無語,甚至有名師自願指導,讓走千秋路線的男二號修平徹底淪為陪襯輸家。
野田妹路線並非古典樂界的普遍模式,因為天才不常有,更多的音樂少年資質平庸,但資質並非無法改變。《大提琴手》裡的鄉村樂團大提琴手高修是樂團指揮最頭疼的走音王,無論這位少年如何刻苦練習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都難以進步,好在有貓、布穀鳥、狸貓、老鼠幫他修煉演奏時的力度、音準、節奏、情感。同時,他變得謙虛,不僅能跟上樂隊,還在眾人面前超水平發揮,獨奏了當初嚇唬貓咪的《印度之虎》。
《光杆樂隊》劇照
還有些古典樂手只能做賣藝人。皮克斯短片《光杆樂隊》裡有兩個人,各自背一堆樂器自我合奏小曲,這兩支單人樂隊為一枚硬幣發狠鬥技,卻比不過靠拉一把小提琴分分鐘賺到滿缽硬幣的小女孩。賣藝生活艱難啊……
《側耳傾聽》劇照
當然,如果自知演奏才華平庸,也可以選擇做音樂家身邊的人,比如《側耳傾聽》裡的男孩去義大利學習小提琴製作。塵世間的音樂家和愛樂者,永遠需要制琴師、調音師這些真心熱愛音樂並為之默默付出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