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中的音樂少年與少女(古典篇)

2021-01-18 澎湃新聞

我們已經很久沒在動畫世界看到音樂少年與少女的,尤其是古典樂界,上次觸及這一題材的番劇,還是《吹響!上低音號》。此番由曾經成功推出過《輕音少女》系列的京都動畫公司(京阿尼)製作,一時熱播,但藝術內涵仍無法匹敵《交響情人夢》,哪怕畫面精緻程度高過後者。

《吹響!上低音號》劇照

《吹響!上低音號》更像是披著古典外衣的現實高中校園宮鬥戲。主角久美子是沒什麼主見的小姑娘,連吹上低音號都是陰差陽錯被人硬塞的,明日香在矛盾人群中左右逢源同時隱藏真實內心。小號手高坂麗奈是「我一定要成為特別的人」那種野心勃勃的少女,她以高冷女王姿態與其他少女爭奪領奏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組曲》選段是此番高潮之一……全劇沒有人完全心系音樂,不過在各中學吹奏部列隊表演的拉風時刻,能聽到主角們所在的北宇治高中將Y.M.O.樂隊1980年代的名曲《RYDEEN》編成樂隊版,倒有幾分欣喜。

《金色琴弦》劇照

比此番劇離古典樂更近一些的是遊戲改編而成的逆後宮番《金色琴弦》。得到魔法小提琴的灰姑娘日野,如何以努力練琴的活力,徵服名字帶有月、木、水、火、土不同類型美少年的攻略故事。有趣的是,每位少年不僅代表少女們幻想的不同優質男友類型,還代表著不同的音樂少年類型,有音樂世家出身、從小就立志做演奏家的理性少年,有依照家族傳統從小習樂器玩票的富家少爺,有沉浸在音樂世界不問世事、力求精準演繹的迷糊天才,有被學姐的小號音色打動而上路的熱情陽光仔,有默默努力、身懷絕技的音樂隱士……加上轉做教學的音樂大叔等配角,基本上每個人物都代表著一種對音樂的態度。女主角只需熱愛她的小提琴,為其傾注真心努力,即可攻略全員。

《巖窟王》劇照

人人學音樂的目的不同,根據科幻小說《群星,我的歸屬》和名著《基督山伯爵》改編的《巖窟王》裡,竟能出現一位以鋼琴夢想從勢利家庭中自我拯救的少女,儘管她首次登臺以彈奏拉赫瑪尼諾夫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18》向未婚夫表達愛意,正是惡人設的局,但她最終成功逃離噩夢,走向職業演奏之路。

《名偵探柯南:戰慄的樂譜》劇照

拉赫瑪尼諾夫這支曲子常被當成愛之樂,曲目內涵往往是鋪墊劇情的鑰匙,《名偵探柯南》有部劇場版《戰慄的樂譜》,從頭到尾都在詮釋「奇異恩典」這首讚美詩的寬恕意蘊,女高音歌唱家秋庭憐子所擁有的絕對音準,成為本集柯南案的關鍵,她的音樂愛侶遇害,她卻選擇在對這支讚美詩的聆聽和演繹中原諒因妒忌而害死他的人們。

《交響情人夢》劇照

把如何純粹地面對音樂、終生鑽研音樂這層最基本的學藝之道詮釋得最清楚的,是三季番劇《交響情人夢》,它講述發生在兩名天才之間的愛情故事。父親是鋼琴名家的千秋真一,可以繼承母系家族企業,也可以在音樂學院鋼琴系混日子、做萬人迷,他卻不放棄做指揮家的夢想,但赴歐繼續深造的攔路虎竟是飛機恐懼症。

他也是音樂伯樂,發現家裡像垃圾場的鄰居校友野田惠是自由散漫的鋼琴天才,起初也分不清是喜歡她的才華還是喜歡她。野田妹胸無大志,混吃混喝,自由開心地彈琴就好,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簡直是她的風格寫照,但與千秋合奏過一次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375a》後,便堅定地愛上他。亦正亦邪的指揮大師那句「你現在這樣子是無法跟千秋在一起的」像魔咒一樣點醒她的迷妹狀態,令她發奮參加鋼琴比賽,只為能與被她治癒的千秋一起留學歐洲。

奮鬥沒有終結,音樂路上有瓶頸,愛情路上有挫折。野田妹先從單憑音樂記憶彈奏,進化到以「和沒有交往過的類型交往著試試看」的心態來讀譜彈琴,如願留學後,又在落後於大部分同學的狀態下學習樂曲分析,順著作曲家彈而非順著自己,最終以類似表演方法派的方式,與作曲家的精神融為一體。

從小就在樂譜上注下密密麻麻標記、求學生活嚴謹的千秋需要突破的,更多是情感問題和心理屏障,他因父母離異而對感情缺乏安全感,即使交往野田妹這樣熱情開朗的女友,也患得患失,若即若離。但她不按理出牌的個性正好放鬆了他緊繃的音樂神經,令他漸漸能駕馭與自己個性不同的交響作品。

千秋從希望愛人靠自己來克服音樂瓶頸,發展到細心陪伴她度過最艱難的藝術跋涉。尤其當野田妹到了最關鍵的時分,即她要承受演奏會獲得成功、感覺「再也彈不出這樣好的曲子」之後的巨大空虛,千秋能強勢而自信地帶領她走出來。他們在藝術上你追我趕,殊途同歸,總是希望能與愛人發展同步,似神仙眷侶。千秋是有原型的,即日本年少成名的女指揮家西本智實,這也許是此勵志愛情故事具有現實感的緣由之一。

《四月是你的謊言》劇照

其他日本動畫卻存在厚野田、薄千秋的藝術傾向,尤其是畫面非常精緻的《四月是你的謊言》和《鋼琴之森》。《四月是你的謊言》裡出現不少《交響情人夢》採用過的曲目,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千秋出場時獨自發洩鬱悶的練習曲。該番男主角公生本來是千秋那種照樂譜演奏鋼琴的嚴謹路線,個性較怯懦,還因嚴厲的母親去世而落下無法聽見自己彈琴聲音的心病,這為他後來無法再以這種方式演奏埋下伏筆。

女主角薰是野田妹的自由演奏路線,比賽中拉貝多芬《第9號小提琴奏鳴曲「克萊採」》拉得很狂野,節奏和強度都改變了,受觀眾歡迎,但不受評委肯定。絕症為薰的道路劃上句號,卻影響這部後宮番的「英雄」公生學會在幻想中把喜怒哀樂融入他自己聽不到的演奏。

《鋼琴之森》劇照

《鋼琴之森》更是為野田妹路線的男一號瀨海加入魔幻神光,他不僅是不自知的天才——唯一能奏響森林那架廢棄鋼琴的人,也像薰那樣受觀眾喜愛、令評委無語,甚至有名師自願指導,讓走千秋路線的男二號修平徹底淪為陪襯輸家。

野田妹路線並非古典樂界的普遍模式,因為天才不常有,更多的音樂少年資質平庸,但資質並非無法改變。《大提琴手》裡的鄉村樂團大提琴手高修是樂團指揮最頭疼的走音王,無論這位少年如何刻苦練習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都難以進步,好在有貓、布穀鳥、狸貓、老鼠幫他修煉演奏時的力度、音準、節奏、情感。同時,他變得謙虛,不僅能跟上樂隊,還在眾人面前超水平發揮,獨奏了當初嚇唬貓咪的《印度之虎》。

《光杆樂隊》劇照

還有些古典樂手只能做賣藝人。皮克斯短片《光杆樂隊》裡有兩個人,各自背一堆樂器自我合奏小曲,這兩支單人樂隊為一枚硬幣發狠鬥技,卻比不過靠拉一把小提琴分分鐘賺到滿缽硬幣的小女孩。賣藝生活艱難啊……

《側耳傾聽》劇照

當然,如果自知演奏才華平庸,也可以選擇做音樂家身邊的人,比如《側耳傾聽》裡的男孩去義大利學習小提琴製作。塵世間的音樂家和愛樂者,永遠需要制琴師、調音師這些真心熱愛音樂並為之默默付出的技術人才。

相關焦點

  • 四月帶來的感動,古典樂的再次奏響,少年少女的青春故事
    今天要給你們分享的是另一大催淚神劇,雖然它的本質並不是在讓我們痛哭流涕,反而想要表達的是一個少年的拯救之旅,卻還是有其中滿滿的感動帶給我們。動漫名為《四月是你的謊言》,用日文來表達的話則是四月は君の噓。其中的內容是講述擁有少見才能的中學男生有馬公生,是一位鋼琴演奏者,在悲痛的時候遇見了女主宮園薰,其中用古典樂表現出少年少女的成長,這樣的一個青春故事。
  • 古典音樂中的浪漫樂派(上)
    古典音樂中的浪漫樂派  人們習慣於把雨果的《序》稱為浪漫主義的綱領,這是因為雨果這篇討伐偽古典主義的檄文,確曾獲得廣泛的響應,從而得以用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個類似文藝復興的運動,以顯示浪漫主義文學的巨大聲勢。因此文學史上常把雨果發表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隨後因雨果的浪漫主義戲劇《歐那尼》上演成功而達到浪漫主義發展高潮的1830年,作為古典主義同浪漫主義在時間上的分界。
  • 10月新番《克拉斯卡勞埃德》追加聲優 古典音樂題材動畫
    ­  10月新番動畫《克拉斯卡勞埃德》追加聲優公開,巴赫由楠大典配音,柴可夫斯基由遠藤綾配音,巴達捷夫斯卡由M·A·O配音。動畫中登場的偶像組合「クラスキークラスキー(CLASSKEY CLASSKEY)」將請來著名音樂製作人淳君擔任製作。
  • 西方古典音樂真的比中國古典音樂高級嗎?
    西方古典音樂相對來說概念清晰,界定明確,就是大量的職業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與音樂形式。這其中並不包括民間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如果套用西方的界定範疇,中國缺少作曲家這個職業,而留存至今的大量的民間音樂作品與形式,又難以劃入「古典」的範疇。
  • 魔卡少女櫻·透明篇:一群中年少年少女的聚會!
    喜大普奔,奔走相告,魔卡少女櫻出續集了!時光如梭,歲月如流,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小學作文標準開場白有沒有^_^),前段時間聯合國認定的92年出生的人已經步入中年的消息一下子炸開了鍋,各大80、90後紛紛表示被籠罩在「中年危機」的陰影之下無法自拔。
  • 迪斯尼夢幻卡通與古典音樂
    原創 田藝苗 田藝苗的田迪斯尼的《幻想曲》曾經是一代人的古典音樂入門。沃爾特·迪士尼靠卡通起家,他認為卡通也可以從通俗文化上升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或許因此,他借用了古典音樂,把莊重的古典音樂和夢幻卡通結合起來。
  • 《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多部殿堂級中外文學經典,從西方經典戲劇、小說,到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配以改編自以上文學經典的「有故事的音樂」——《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日前新書發布。
  • 創雅文化古典音樂免費專欄段召旭第一講《獻給愛麗絲》
    17歲少女的單純美麗就是主題的溫文爾雅的音調;她的活潑就像F大調上歡樂的音符;而一連串離調、不協和的樂思正是少女偶爾煩惱、情緒化的一面。貝多芬用最簡潔手法活靈活現地把一個處於青春期少女塑造在眾人面前。不可否認,這種簡單的、卻細緻入微的人物刻畫與將迴旋曲較大型曲式結構運用到小型鋼琴作品體裁內等等,都是浪漫主義先聲的表現。
  • 樂隊、青春、戀愛,國產音樂番重啟,8090後的青春動畫還記得嗎?
    《我為歌狂》如果說日漫中的《灌籃高手》和《海賊王》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那國產動畫《我為歌狂》,算是國漫中「青春與回憶」的製造機。2001年,《我為歌狂》橫空出世,講述一個不負少年心氣的故事,讓人眼前一亮。
  • 藝術家伊萬諾維奇:作品中描繪的古典音樂
    Capo Productions - Oblivion03:01來自聞是藝術德彪西——月光音樂大自然是音樂的舞臺| 塞爾維亞藝術家米勒娜·伊萬諾維奇(MILENA IVANOVIC)作品中描繪的古典音樂《德彪西-月光》Debussy-Clair de lune, 125 x 92cm這些作品源於聆聽。
  • 國風元素動畫《春困》:傳統與動畫的一次邂逅,蘊蓄著古典的內核
    這是一部濃厚中國風的動畫,豆蔻少女含春一夢,相思古風浪漫邂逅。起初一位豆蔻少女在課堂中,暗自觀察者自己前方睡意朦朧的少年,眉目間含情脈脈,幾度淡淡春意湧上心頭。素然幾筆勾勒,紙面上多出了一對才子佳人,兩隻蝴蝶圍繞其間,恰似梁祝一般的美好愛情。此時的窗外鶯歌燕舞、春意盎然,而在窗內的少女已然犯了春困,轉瞬之間思緒化作夢境,一段古風式浪漫邂逅由此揭幕。
  • 祝《魔卡少女櫻:透明牌篇》動畫開播,製作人川添千世的訪談
    一月新番《魔卡少女櫻:透明牌篇》於1月7日開播,為祝賀動畫開播,本文對本片的製作人川添千世,就動畫的看點等問題進行了採訪。——看了《透明牌篇》原作漫畫後,有什麼感想?川添 心情非常激動!我自己,在小時候也有看過《魔卡少女櫻》的漫畫,真是沒想到長大後,還能看到後續劇情。——請談談擔當《透明牌篇》製作人的心情。
  •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碰撞
    1、古典音樂其實作為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很多的人都會接觸到古典音樂,特別是科班出身的很多人都是學習的古典音樂,但是在中國的話就學習的也有民樂,中國傳統音樂而不是像西方的古典音樂,中國的戲劇,號子,山歌等這些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
  • 沉浸音樂世界 大航海時代音樂賞析之網遊篇
    ,有著不可磨滅的經典地位,所以到了《大航海時代online》,將這首經典名曲的旋律進行變奏和重新編曲用做片頭動畫和登入畫面的背景音樂,無疑能夠引起老玩家的無限回憶,《片頭》一曲前半段是由一個優美的男聲哼唱出主旋律,之後哨笛延續這一旋律,到了最後,配合開頭動畫CG部分,變成了節奏極快的管弦樂聯奏,烘託了戰鬥部分動畫和熱鬧的港口動畫那種熱血沸騰的激昂感。
  • 動畫《NORN9》宣傳視頻公布 少年少女神秘之旅開啟
    由女性向遊戲《NORN9》改編的同名TV動畫,在8月15日舉辦的「Otomate Party 2015」上公布了該作的最新宣傳視頻。視頻中不僅披露了各個角色和場景,而且裡面的背景音樂採用的是遊戲OP《melee》,由やなぎなぎ演唱。  《NORN9》動畫故事簡介:3個少女和9個少年去旅行。
  • 音樂| 淺談日本動畫中的小眾音樂(一) :二十一世紀的實驗精神
    它由京都動畫製作,導演是其旗下的山田尚子,故事圍繞一名罹患聽障的少女轉學到新班級而展開,電影的開篇音樂是英國搖滾樂隊The Who在60年代出版的一首《My Generation》——這首歌曾在2004年被《滾石》雜誌排在「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榜單的第13位。
  • 當古典音樂遇上義大利插畫,老母親的天空被點亮了
    一提起古典樂,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除了高雅、嚴肅、曲高和寡……更多的畫面可能是在一個金碧輝煌的音樂廳內,強忍困意正襟危坐,假裝自己聽懂了的兩小時漫長光陰。
  • 女人為什麼一定要聽古典音樂?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聽古典音樂、參禪,締造商業之美的賈伯斯萬科創始人王石,也是酷愛古典 音樂,曾一口氣買下將近200張唱片的莫扎特全集。在王石的影響下,萬科的高管們也都迷上了古典音樂。曾經有人笑言,萬科能締造不可複製的商業奇蹟,古典音樂功不可沒。
  • 古典音樂中的爵士樂
    蕭士塔高維奇的歌劇、交響曲等作品堪稱20世紀古典音樂的巔峰之作。但比起肖氏的交響曲,我最愛的還是他的《爵士組曲(Jazz suiteNo.2)》,現有的版本是夏伊1992年的Decca錄音,最著名的那首圓舞曲。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本書稿是「愛樂系列」叢書第九本,是寫給音樂愛好者的一本西方古典音樂的入門書。本書擇優選收了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二百二十餘位作曲家的三千餘部名作,將這些作品從易到難分別納入四大階梯,以便入門者拾級而上。大部分作品附有簡明扼要的解說,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