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白人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實質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白人特權

2020-12-16 魚兒讀書會擺尾

就20世紀上半葉的南非白人政治陣營來說,國民黨和統一黨佔有多數議席,獲得多數選的支持,進步黨則是一個只有1個議席的小政黨。統一黨與國民黨間的主要差異不是左右的問題,而是民族構成問題。儘管國民黨也有不少的英裔成員,但它實際上是一個阿非利卡人政黨,獲得大多數阿非利卡人的選票,特別是到60年代阿非利卡人構成了國民黨2/3的選民。統一黨和進步黨不可能獲得議會多數。

除了民族裂痕外,選舉機制對統一黨和進步党進一步不利。南非實行差別待遇的選區制,阿非利卡人居住的、人口不足的鄉村地區獲得過多的議席。統一黨力圖成為代表所有白人集團的政黨,但自第二次世界人戰以來,它越來越失去阿非利卡人的支持,而更多地成為英裔政黨。每一次選舉的結果表明兩個主要政黨間存在基於語言上的分裂。國民黨操控選舉制度,並且操縱選民,使統一黨處於不利局面。統一黨的選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納塔爾省和東開普。

在議會中,國民黨贏得105席,統一黨只獲得49個議席,統一黨要想通過憲法或議會選舉手段不可能獲得政權。就政策來說,兩個政黨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國民黨倡導政府的共和國形式,而統一黨則贊成英國君主制,主張和大英國協保持密切聯繫。但在1961年,統一黨很不情願地接受了南非脫離大英國協、成立南非共和國這一既成事實,表明該黨已失去了原有的特色綱領。

在膚色問題上,兩個政黨在基本的目標上是一致的,所有的白人政黨都支持白人統治,贊同種族隔離制。除非這個政黨保證維護白人的特權,否則,沒有哪個政黨能從白大選民中獲得支持。他們之間的不同主要是在一些具體政策上。如果說國民黨的種族政策是反動的,那麼可以說統一黨的政策則是極端保守的。

統一黨對國民黨諸多的膚色法令、安全措施給予支持,如果說與國民黨不同的話,它贊成更加隱蔽地、靈活地執行種族隔離制,而不是赤裸裸的、僵化的種族隔離制。政府的宏觀種族隔離政策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也是行不通。統一黨反對將種族隔離法制化,要求廢除種族隔離製法律,但它不反對社會隔離。

統一黨還主張給予有色人和黑人名義上的議會代表權,採取比較靈活的、溫和的政策,緩和種族間的矛盾與衝突,最終使白人優越地位更長久。統一黨在議會內的影響也很有限。其政策有較多的自由主義色彩,對白大選民的吸引力很小。在1961年的選舉中,統一黨僅獲得1個議席。另一方面,由於統一黨的政策過於保守,又吸引不了非白人,甚至不能充當白人與非白人政治的橋梁。

1959年統一黨議員中更激進的11名成員脫離該黨,另組進步黨。進步黨仍堅持膚色政策。它倡導回到19世紀的「開普自由主義」。在選舉權上,它主張要有教育和財產資格的限制,而不必考慮其種族身份,這樣的話,白人將獲得至少20至30年的穩定多數。

國民黨執政後,各省黨員不同的政治態度反映到國民黨的上層和政權機構內,具體表現為黨內「開明派」與「頑固派」或「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緊緊圍繞著執行政策的分歧和權力的爭奪。在某種情況下或在某個問題上,兩派中的一些人的態度會有所變化,甚至互相轉化。但是執政的國民黨內兩派的爭論和鬥爭,只是南非白人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其實質是執行怎樣的政策,採用什麼的辦法才能更好地維護白人的統治與特權。

相關焦點

  • 白人被歧視的國家,南非是怎麼「顛倒黑白」的
    誰才是是南非的主人 1652年4月,荷蘭商船載著153名荷蘭移民抵達好望角,建立了南非的第一個荷蘭殖民地:開普敦。這些移民都是東印度公司的僱員,一些荷蘭僱員為了擺脫東印度公司對他們的控制,開始向內地移民。
  • 都說南非降級成發展中國家,白人時代的南非,有多發達?
    人們覺得如果不是黑人,或許南非的經濟狀況或非常良好。現在我們是看不到南非發達樣子的,南非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個擁有豐富礦產資源,但是發展不太景氣的國家。可是據說白人統治時期,南非卻成為了非洲的老大,那麼當時的非洲到底有多強,發達到哪一個程度?南非的進步史和歐洲的殖民有關。
  • 白人治理的南非,GDP是我國的7倍,曼德拉上臺後變得更好了嗎?
    說到種族歧視,大家腦海中第一反應估計都是美國那些事兒。後來在黑人的努力下,美國終於廢除了奴隸制,黑人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然而種族歧視想要徹底消除並非那麼簡單,不可能憑藉一些規定就可以徹底消除掉,直到今天,美國黑人依然在某些政策上遭受著不公正的待遇。
  • 南非種族隔離下的易與不易,從黑與白的鬥爭,到女性權利運動!
    種族隔離是南非白人與其他人種在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分隔開來,以保護白人統治階層社會權利的種族特權。這讓南非社會上的很多有色人種,包括黑人掀起了反抗運動。在當時南非的黑人婦女在膚色權利運動當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除了要面對南非種族隔離下,不平等的窘境之外,還受到了白人以及黑人的歧視。
  • 白人統治時期的南非種族歧視有多嚴重?成年黑人出門要帶通行證
    南非在白人統治時期對黑人施行通行證制度。在罪惡的通行證制度下,黑人的行動自由受到極大限制,每天都有許多人因此被捕。16歲以上的所有黑人都必須攜帶通行證。如果警察要求出示通行證而你恰好沒有帶在身上,就被視為違法,即使解釋你只是出來買包煙,通行證忘在辦公室的西裝口袋裡,也無濟於事。
  • 「榮譽白人」政策,南非種族隔離時的奇葩操作
    大家可能聽過一種人類分類法,就是把全世界的人分為了三個大類:如尼格羅人種(黑種人)、蒙古人種(亞洲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這其實是早期的一種分類方法,因為不夠科學,所以自1940年代起,這種理論就漸漸被演化科學家淘汰了。
  • 南非科薩人認為宰光牲口就能趕走白人殖民者,卻使自己陷入大饑荒
    歐洲白人進入南非就開始實施種族歧視政策。基於膚色的歧視是要防止黑白人之間的競爭。他們宣稱,白人需要膚色工種保護法,以維護他們的統治地位。南非政府將種族隔離與歧視合理化、法律化,以此作為防止種族衝突的最佳手段,其目的只不過是想使種族不平等永久化。
  • 索思蓋特:結束白人特權放開更多機會,白人是必須被教育的
    虎撲6月11日訊 近日英格蘭前鋒斯特林呼籲英超聯賽要給黑人主帥更多的機會,三獅軍團總教頭索思蓋特對此做出響應,並回憶起自己當年因白人身份而獲得特權的經歷。「當年我在米德爾斯堡得到一份工作,我知道我不夠格。我之所以有這個機會是因為我在那裡工作過,老闆認識我。
  • 從南非種族鬥爭史談黑人平權的不易
    繼上期講的英布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和布爾人雙方達成和解,形成以白人為主導的南非共和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奉行多黨制。在1948年大選中,南非國民黨上臺一句話了解南非國民黨就是一個極端的種族主義政黨,其能夠上臺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維護白人的利益,出臺了種族隔離制度。
  • 辛巴威當年把白人趕走,為什麼不久後,又熱切呼喚白人回來
    1980年,在非洲反殖民領袖穆加貝帶領下,羅得西亞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得以獨立,辛巴威共和國誕生。出於對昔日英國殖民統治的仇視,辛巴威首任總統穆加貝,推行「快車道」土地改革。通過剝奪白人手中的大量土地,以期實行土地國有化。
  • 美教授以親歷解釋「白人特權」:與生俱來且隱形的優勢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喪生,把幾個歷來極富爭議的概念推到人們眼前。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白人特權」。麥考伊說:「從白人特權角度看,那就是我進去時就預期會得到公正對待,沒有一刻擔心事態會完全失控。」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2020年10月28日,數以百計的南非農民在弗裡斯特-塞內卡爾的法院大樓外集會,抗議該國對歐洲裔白人人口的暴力行為。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佔領西南非洲之後,南非聯邦不僅僅派白人總督管轄這裡,還搶奪土著居民的土地。這一管理方式激怒了納米比亞的居民,尤其是人口佔西南非洲絕大多數的黑人。不堪種族壓迫的西南非洲的黑人部落曾經爆發過多次反抗運動,但都因為實力懸殊,遭到了南非白人政權的鎮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去殖民化成為了世界的主流。
  • 把白人趕走,又歡呼雀躍地簇擁白人回歸,辛巴威這操作怎麼看懂
    二戰後,反殖民化和民主化浪潮在全球興起,英國在非洲的殖民統治也變得岌岌可危。1965年,南羅德西亞在白人總理伊恩·史密斯的領導下單方面宣布脫離英國統治,改國名為「羅德西亞」。獨立之後的辛巴威,所謂的黑人當家做主卻陷入尷尬處境,政治上是黑人佔據主導權,可經濟上卻為白人所控制。眼看總人口不足5.5%的英國白人後裔控制著辛巴威70%以上的土地,這讓當地黑人極為不滿,為迎合民意、鞏固政權,穆加貝啟動了激進的土改計劃,宣布將徵收500萬公頃的土地用於再分配。
  • 如果沒有曼德拉,南非在疫情中表現會咋樣
    英國自從1833年廢除奴隸制以來,就在全球推廣廢奴運動,但是為了籠絡布爾人,穩固在南非的統治,他們制定了一部變相奴隸製法律,就是《土著人土地法》,這是一部嚴格的種族隔離法,20%的白人擁有90%的土地,黑人佔8%的土地。客觀上,黑人如果想工作,必須要委身白人,變成奴工。兩次大戰南非每次都出兵二三十萬,給宗主國英國賣命,英國投桃報李,賦予南非更高自治權和國際地位。
  • 黑人如何毀掉南非的
    大航海時代早期,最先來到南非這片不毛之地的是荷蘭人,他們在這裡世代生息,最終形成一個獨特的民族——布爾人。後來南非發現了鑽石和金礦,為了爭奪這些資源,英國殖民者和當地布爾人還爆發了「布爾戰爭」。之後雙方達成妥協,共同開發南非。由於布爾人的堅決抵抗,南非始終擁有一定自治權。
  • 一個美國藏著兩個靈魂:倒懸的南非,無法脫身的大英帝國
    黑人作為奴隸,大規模地替代了印地安人。白人發現印第安人富於反抗精神,而黑人相對聽話,且力氣大,最終將黑人以奴隸的形式固定下來。各地形成了不少蓄奴州。在本質上說,美國是一個倒懸的南非。在南非,是多數祖居非洲的黑人,被外來的白人殖民。
  • 黑人離開白人能不能治理好國家?
    他又舉了南非的例子,黑人掌權後,南非在多個領域逐漸喪失競爭力,約翰尼斯堡犯罪盛行。最後,他總結道:沒有白人的幫助,黑人就是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當然,這位大主教敢這麼說,主要是因為他本人是黑人,而且是一位黑人精英。
  • 納什不堪回首的感情:兩夫妻都是白人,生出來的孩子卻是黑人
    納什在面對採訪的時候,也坦言自己享受過「白人特權」。納什是南非約翰尼斯堡人,他的童年非常的幸福。少年時期的納什,在各體育領域、音樂藝術領域都有所涉獵。這要是放在中國,那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受到的稱讚那可是多了去了。從小就是天之驕子的納什,在1996年進入NBA,一年級和二年級都在太陽度過。
  • 在南非政治發展進程中,種族起重要作用,階級鬥爭退居次要地位
    主要的政治組織,不管是白人的還是黑人的,儘管都從各社會階級中吸收成員,但更主要的是基於種族或民族關係,更強調膚色或語言問題,其政治綱領中社會經濟方面的問題處於次要地位。即便是非白人解放運動也是以種族為基礎,強調政治解放,他們在社會經濟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因此,除了膚色問題,要想對這些政治組織做左或右的區分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