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種族隔離下的易與不易,從黑與白的鬥爭,到女性權利運動!

2020-12-16 世界史圖鑑

上世紀:誰會注意黑人女性在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中的角色?從幕後到前臺的默默奉獻!

很多人在談及上個世紀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以及黑人權利運動時候,將主要的目光聚焦於南非黑色人種與白色人種之間的社會權力鬥爭。雖然這一鬥爭是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主要方面。但卻並不僅僅是在那個動蕩的社會下唯一的社會運動。

種族隔離是南非白人與其他人種在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分隔開來,以保護白人統治階層社會權利的種族特權。這讓南非社會上的很多有色人種,包括黑人掀起了反抗運動。在當時南非的黑人婦女在膚色權利運動當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除了要面對南非種族隔離下,不平等的窘境之外,還受到了白人以及黑人的歧視。

可以說在上個世紀的南非,女性是從屬於男性的角色。尤其是南非的黑人女性,她們的權利比黑人男性更低,而在爭取黑人社會權利運動的過程當中,南非的黑人女性也逐步認識到了社會對自己的不平等,進而廣泛參與到了運動中。

但即便如此,南非的婦女在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當中依然不佔主導地位。她們的很多功勞以及事件都被人們刻意忽略。在談及南非種族隔離運動之時,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曼德拉和團結在曼德拉身邊一眾運動領袖,但是唯獨沒有婦女在其中得以認可,包括曼德拉在內的領袖們都是如此。

婦女從最基礎的保證黑人男性為了爭取社會平等運動而操持家務這一點,開始默默的支持這一場反隔離鬥爭。同時,身處邊緣地位的黑人婦女往往也在反對殖民,反對種族,反對性別等多種歧視和壓迫環境之下,站在了抗爭的第一線,也成為當時南非反隔離運動中一個重要力量。

上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與人種驅趕!南非的反種族運動因何來之不易

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最早出現在1948年。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1948年之前沒有種族隔離制度,只是這一年比較特殊。因為這一年,白人執政黨開始主導並實行一種國家社會制度化的種族隔離。將種族隔離,法律化,固定化,制度化。在當時的南非,種族隔離不僅是合法的,而且還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是南非這個國家的主要國家政策。

目的就是為了將佔人口少數的白人與絕大多數的黑人和其他人種分離開來。不論是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都要做到完全隔離,以維護白人特權。這自然遭到了其他有色人種的反對。因為在此之前隔離制度就已經在南非廣泛存在。1948年又將其國家法律化合法化,在二戰結束以後不久的當時,受到很多國際社會組織,機構和個人的譴責。

當時的南非政府將居民也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黑人。當然,印度人和有色人種佔比不多,基本就是人種的邊緣地帶。所以主要的人種矛盾就在白人和黑人之間。在非洲國家迎來非洲解放的非洲年前後數年,共計有350萬黑人被驅趕出了自己的家園。在當時,絕大部分的黑人都被驅趕到只佔國土13%的面積的班土家園。

而且這13%的國土面積也是分區塊的,保證黑人們不能夠首尾聯合反對白人。而當時的白人南非政府則宣稱這是黑人能夠獲得自己獨立自主的開始,黑人文明能夠因此而獲得新生。目的就是為了讓黑人遠離南非的發達地區。將各種社會福利政策全部集中在城市,滿足白人的需求。這種種族隔離政策雖然飽受詬病,但在當時依然並行不悖。

是為了保證黑人不能夠進入城市,還採取了各種限制措施,不同種族之間不能夠通婚,不能夠一起接受教育,不能夠使用同等的公共設施。以企圖把黑人永遠限制在落後地區和社會底層。在國際社會民主化逐漸發展的上個世紀下半葉,這種種族隔離制度不僅受到了南非黑人的不斷反抗,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此外,有色人種和印度人也紛紛舉辦了很多抗議活動,在最初以示威和和平遊行為主。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國際社會則通過貿易制裁和武器禁運等方式向南非政府施壓,面對難以解決的經濟困境,白人南非政府不得不妥協實施改革。在1989年,戴克拉克當選為南非總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但是,在他當選總統的第二年,就釋放了關押19年的曼德拉。且在其第一任期結束以後,1994年實施不分種族的全國大選,曼德拉成為首位黑人總統,而戴克拉克也功成身就退居幕後。

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婦女運動,為何會悄無聲息?婦女究竟有怎樣的鬥爭作用、影響!

可以說,很多人對於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和運動了解至此就已經結束。但我還想說的是,南非是一個傳統的父權社會,在此前的數百年以來,女性都是男性的有力補充。她們在社會上並不佔主導地位,甚至沒有發言權。她們只是家庭的附屬品,在種族隔離時期不僅僅受到隔離的不公正待遇,同時在性別等等方面都深受壓榨。

最初,女性是沒有任何平等權利的,更無從談及任何社會發展權。南非在最初工業化的時候都是以男性為中心的黑人男性離開自己的家園,到礦區和城市底層工作。黑人女性則一直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從事簡單的生產和養育子女,承擔家庭責任。這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而由於她們的丈夫長期在遠離他們的地區工作,也使得雙方之間的關係破裂,家庭分崩離析。

所以之後不久,黑人女性也開始進入城市或尋找自己的丈夫,或者獨自到城市打工。他們進入了很多不正規的工廠,受到更多的壓榨。甚至因為黑人女性大規模進入城市而造成了一些灰色產業鏈的興起。為了維護當時的社會治安,白人政府在沒有能力抓取各種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之下。向黑人婦女發放通行證,限制黑人婦女的行動自由,將她們趕回老家。

希望通過這一釜底抽薪的方式達到社會治安的平穩。但這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且,南非的黑人婦女長期沒有投票權,不能參加政治活動,這也被很多有自主,民主,自由意識的婦女視做不公正,她們希望能夠獲得真正的改變。

同時,由於大量的黑人婦女進入到城市的工作崗位,她們所要求的工資比黑人男性更低,所以很大程度上都代替了黑人男性,成為一些工廠工作中的主力。一些找不到工作的黑人男性因此也走上了威脅社會治安的道路。這給當時深受外部壓力的白人南非政府以更大的社會危機。

同時,隨著社會的逐步開放。尋求女性平等權利的運動也逐步發展起來,並伴隨著黑人平權運動而發展迅速。此後出現了數次婦女大遊行反對施加給黑人婦女的通行證制度。不僅把通行證燒毀,而且還圍攻政府大樓,要求女性獲得社會發展權和政治選舉權。期間有多次反覆,有成功,有失敗,但最終的結果卻充滿妥協。

南非性別權力平等運動前功盡棄?本身沒有走極端為何還會如此?

畢竟,在種族隔離時期,南非的基本社會狀況並沒有改變。婦女依然從屬於男人,所以在民族解放和性別解放的選擇方面,南非社會選擇了前者,而黑人女性也做出了讓步。大部分全部投入到了民族解放當中,而沒有過度的去堅持性別解放。最終隨著曼德拉成為首屆南非黑人總統黑人平權運動獲得勝利。

但是,黑人女性的基本社會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黑人女性也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緊迫性,於是在黑人平權運動勝利後不久。南非的黑人婦女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社會自由聯盟。希望通過成立政黨和組織的形式,在南非完成女性權利的平等。自然就針對女性權利平等的組織和聯盟,並不僅僅是在黑人平權運動勝利以後才開始的。

早在20世紀初,黑人女性的權利運動就在南非出現。但是相比於廢除種族隔離運動而言,並沒有什麼知名度也不受關注。在1994年以後,婦女聯盟正式登上南非的政治和社會舞臺。進一步提高了黑人婦女的政治參與程度。在當時現有的社會條件下,更多的關心並解決女性的社會發展,家庭倫理以及貧困問題。

可以說,南非的黑人婦女在種族隔離期間做出了自己的巨大犧牲,黑人婦女的權利運動也在反種族隔離時期蓬勃發展。雖然遭到了曾經白人南非政府的嚴厲打壓,但一直作為平權運動的組織和聯盟存在,為曼德拉等人的民主運動以堅定支持。並且也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領袖人物。並在運動生理以後致力於解決女性發展的各種問題。

雖然照比過去,南非黑人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改變。但是傳統社會下的一種女性是男性從屬的觀念並沒有真正扭轉過來。再加上南非實際上並未真正解決自身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問題,使得女性權利運動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加之外來黑人移民的大量湧入,黑人移民婦女的權利和地位比原先的南非黑人婦女更低。生活,生命安全和財產都無法得到真正保障。

雖然在黑人婦女運動當中,南非取得了自己的成就,但是諸多成就都在之後的反種族隔離,逆種族歧視的過程當中走向另一個極端,某種程度上也讓南非的社會問題更為複雜。運動本身也變得難以堅持初衷!

相關焦點

  • 從南非種族鬥爭史談黑人平權的不易
    而至於種族問題,從歷史到現在,當時的我並沒有很深刻的了解。但如今種族問題在最近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社會成為了民眾極為關注的主流問題。在這個時候去講南非種族問題的故事似乎真的很應景。幾年前就曾經有人言論,說黑人統治下的南非把一個發達國家逐漸搞成了發展中國家經濟下滑嚴重,並且在2015年又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 疫情之下|南非:全球「大隔離」下的種族隔離陰霾
    令人感到彆扭的是,即便他們是已年過半百的中年人,房東也會一直沿用種族隔離時期的稱呼,稱這些住家女傭為「girls」,稱家中的園丁為「boys」。種族隔離時期,黑人在城市裡能找到的工作種類非常有限,女性基本就只能白人家裡做女傭。直到今天,來自其他非洲國家的女性移民,因大多數沒有正式的工作籤,也只能從事類似的工作。而在疫情應對的相關新聞中,對於這部分人群的安置情況,幾乎成了一種令人尷尬的「沉默」。
  • 南非全國封鎖與暴力執法:警權、國家權力與後種族隔離時代
    南非種族隔離(Apartheid),為1948年至1994年間南非在國民黨執政時實行的一種種族隔離制度,當時佔大多數的黑人,其包括集會、結社的各項權利受到大幅限制,維持歐洲移民阿非利卡人的少數統治。這段歷史如此重要,即便是當今研究南非的學者們,也被種族隔離和民主政治的延續性所困擾。警察作為曾經種族隔離制度的維護者,理所當然地受到南非黑人的譴責。處理好警察與人民的關係,成為了民選政府的當務之急。
  • 「榮譽白人」政策,南非種族隔離時的奇葩操作
    1948年南非普選時,「種族隔離」開始成為正式的政策,政府將居民分為四個種族:黑人、白人、有色人種及印度人,而有色人種及印度人又有更細的分類,黑人受到了極大的歧視。但是咱們也知道,凡事也有例外,對於當時的南非政府來說,當然是把白人當基本盤,視黑人為草芥,不過呢?
  • 這本開創性影集,首次展示了南非種族隔離的日常現實
    南非,約翰尼斯堡© Ernest Cole | Magnum Photos科爾的攝影生涯始於《DRUM》雜誌,這是一本開創性的南非出版物,關注以黑人為主的社會生活,並儘可能報導種族隔離問題。《DRUM》的職員不斷由於違反各種關乎隔離或審查的法律而被逮捕,當時,種族隔離法規定黑人只能被僱傭成為「勞工」。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
  • 深度剖析: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前,是如何發展成非洲老大的?
    而南非的黃金產量常年佔到世界產量的5成,因此,南非的黃金工業對於美國保持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礦收入又反過來為南非工業化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特別是60年代後,南非製造業發展迅速,利用黃金換來的外匯發展鋼鐵、化學、金屬加工、機械製造、交通運輸等行業。並充分利用外國投資者所提供的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製造業。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1961年,由於南非國內不認同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認為是英帝國主義的餘孽),因此宣布成立南非共和國,並脫離大英國協,獲得完全的獨立。但是,獨立後的南非不僅沒有給西南非洲獨立的權利,反而變本加厲地迫害西南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南非的獨立鼓舞了西南非洲人民黨鬥爭,他們也要爭取屬於自己的獨立權。其中,努喬馬領導的西南非洲人民組織是最堅定的反抗力量。
  • 在南非政治發展進程中,種族起重要作用,階級鬥爭退居次要地位
    在南非政治發展進程中,階級鬥爭對權力之爭幾乎不起什麼作用。種族起重要作用,而階級退居次要地位。一些小的政黨,比如工黨,有其階級基礎,但其種族主義色彩更濃一些,沒能超越膚色障礙。主要的政治組織,不管是白人的還是黑人的,儘管都從各社會階級中吸收成員,但更主要的是基於種族或民族關係,更強調膚色或語言問題,其政治綱領中社會經濟方面的問題處於次要地位。即便是非白人解放運動也是以種族為基礎,強調政治解放,他們在社會經濟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因此,除了膚色問題,要想對這些政治組織做左或右的區分會很困難。
  • 南非日記:戒嚴令已下,軍人還在嘻嘻哈哈
    聲明最後提出了八點主張,呼籲政府將之納入到自己的戒嚴政策中。指望政府提供保護服是別想了,讓我們依靠我們的愛和激情,在艱苦的條件下繼續我們的工作。我們不願意沉默。南非的政治結構包括國家機器、公民社會和民間團體三部分,上面論及的三個例子就是這三方力量的代表。觀察和理解南非抗疫的歷史進程必須包含這三個視角。
  • 南非白人統治集團內部鬥爭,實質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白人特權
    儘管國民黨也有不少的英裔成員,但它實際上是一個阿非利卡人政黨,獲得大多數阿非利卡人的選票,特別是到60年代阿非利卡人構成了國民黨2/3的選民。統一黨和進步黨不可能獲得議會多數。除了民族裂痕外,選舉機制對統一黨和進步党進一步不利。南非實行差別待遇的選區制,阿非利卡人居住的、人口不足的鄉村地區獲得過多的議席。
  • 南非革命元老:中國領袖毛澤東是偉大的自由戰士
    中新社·華輿訊 據南非365報導 7月26日,南非主流媒體《郵衛報》網站刊登近日逝世的南非民族解放革命元老、反種族隔離鬥士安德魯·姆蘭蓋尼自傳《密室男孩》節選內容,描述了姆1962訪華期間同中國領袖毛澤東主席會見的場景,認為毛主席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傑出領袖,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由戰士。
  • 黑人如何毀掉南非的
    兩強結合之下,南非成為非洲的富饒之地。 當時,在種族隔離制度下,南非黑人飽受歧視。也正因為此,南非社會獲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使得加工業和貿易進一步迅速發展。 英國人退出後,獨立後的南非在布爾人統治下,不僅經濟繁榮,軍事上也相當了得。還一度搞出了核武器,連聯合國五常對它都相當忌憚。
  • 真實歷史:為什麼柴契爾和女王,在南非的種族問題上發生衝突?
    1986年,在全球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少數白人強加於非白人的歧視性政治和經濟種族隔離制度——的浪潮中,大英國協領導人站在一起準備對該國實施經濟制裁。1948年,執政黨南非民族黨(National party of South Africa)首次實施了種族隔離制度,它對南非非白人人口的影響是可怕的。
  • 白人治理的南非,GDP是我國的7倍,曼德拉上臺後變得更好了嗎?
    說到種族歧視,大家腦海中第一反應估計都是美國那些事兒。後來在黑人的努力下,美國終於廢除了奴隸制,黑人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然而種族歧視想要徹底消除並非那麼簡單,不可能憑藉一些規定就可以徹底消除掉,直到今天,美國黑人依然在某些政策上遭受著不公正的待遇。
  • 馬裡卡納礦工之死:南非勞資衝突為何流血不止?
    但多年來,南非的社會經濟情況並不樂觀,這讓很多人質疑非國大的領導能力,乃至於質疑當年反種族隔離抗爭的意義。然而事實是,結束種族隔離之後,南非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非國大的執政路線轉而和資本曖昧不清,將底層、勞工階層的黑人拋諸身後,2010年之後南非警方多次鎮壓工人運動乃至槍殺礦工的事件正說明了這一點。
  • 白人被歧視的國家,南非是怎麼「顛倒黑白」的
    南非慘無人道的種族隔離 1910年,英國把南非地區所有殖民地合併成一個聯邦,成為英國一個自治區,1914年,在南非自治區成立四年後,成立了一個代表少數白人農場主利益的政黨:南非國民黨。南非國民黨成員大多數是荷蘭裔布爾人,他們代表了白人資本家和農場主的利益。
  • 如果沒有曼德拉,南非在疫情中表現會咋樣
    就如同徵服美洲一樣,帝國主義者認為他們是從南非白人手中奪得了法統,在他們眼中,只有白人是臣民,而黑人原住民只是恰好住在這一地區的生物。英國自從1833年廢除奴隸制以來,就在全球推廣廢奴運動,但是為了籠絡布爾人,穩固在南非的統治,他們制定了一部變相奴隸製法律,就是《土著人土地法》,這是一部嚴格的種族隔離法,20%的白人擁有90%的土地,黑人佔8%的土地。
  • 美國「國會的良心」去世,為反抗種族歧視曾被打碎頭骨
    12月29日,這位來自喬治亞州的民主黨人宣布,他已罹患第四期胰臟癌,並發誓要以與種族不平等作鬥爭的同樣熱情來抗癌。他說:「我幾乎一生都在進行鬥爭——為自由、平等和基本人權而鬥爭。」在廢除《吉姆·克勞法案》運動中血腥的鬥爭前線,劉易斯遭到攻擊,頭骨曾骨折。
  • Grade發布南非96復刻球衣
    偶偶足球裝備網訊 為了紀念Bafana Bafana(南非男子足球國家隊的暱稱),南非街頭服裝品牌Grade與運動服裝生產商Laurus合作,打造了一件重新設計的國家隊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