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春,男人傷秋,詩詞古文中如此描寫的意義何在

2020-12-16 是青汐呀

從中國人對四季變化的情感可以看出我們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季節的更迭總能引起人的心理變化,而這種心理變化,也和性別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春天的到來能夠觸動女性的內心,秋天則更會讓男性有所感懷。《淮南子·謬稱訓》中也有「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在我們讀到的很多作品中, 自然都被人們賦予了一定的情感。

女性對春天的情結

春天是一年的開頭,但同樣是春天,少女看到的是春意闌珊、奼紫嫣紅,閨中的婦人看到的卻是年華易逝的哀愁,所以說,女子在年齡尚小的時候對於春天只有春思,隨著生活經歷的豐富,年齡的增長,這時候她們眼中的春天就變成了春愁,人對事物的感覺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的,這裡我們只看女子的懷春暫且不討論傷春。

寒冷蕭索的冬天剛剛過去,春天溫暖的氣候使得萬物都開始萌芽,而這個時候,女子的內心也像剛破土的嫩芽對新世界充滿了好奇,這種好奇使得她們對纏綿的愛情無限憧憬。

說文解字中解釋道「春,推也。從艸屯,從日,艸春時生也。」古代女子的地位極低,她們小的時候沒有追求自由的權利,成婚後更要遵守三從四德,但是春天卻有衝破枷鎖的意思,女子在春天寄託了她們內心的渴望。

「青春」一詞指的就是每個人的人生最有活力的年紀,這個時候,女子們不再拘謹,開始遐想自己的未來和如意人,可以說,女子一生思想自由之時便是他們的大好青春之時。《子夜四時歌·春歌》中「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一句,借用春風寫女子開始敞開心扉大膽的追求愛情。

正是因為春天這個季節的特殊性,在很多與春有關的詞也有著特殊的意義,春心、春情:指男女之間互相愛慕的情感。 春詞、春信:指男女互相表達情愫的書信。 與男性相比,女子的情感細膩溫婉, 她們更珍惜和嚮往那種情竇初開的欣喜,所以不同於男性女性對於春天更多的是思春之感。

男性傷秋之情

與春天的萬物復甦不同,秋天凌冽的寒風卻能摧毀一切,萬物凋零的季節最能引發男性的悲愁。 古人常常將自己和自然界的草木相聯繫,當曾經的一片繁榮不再,很多人就會聯想到自己的處境悲從中來。

秋天容易引發相思懷人之感,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描繪了一系列秋天路上所見的蕭瑟之景,就是為了引出那句「斷腸人在天涯」,這裡的「斷腸人」曾經也是有親友有歸宿的人,此刻卻只能流落人間。秋天很多事物都會變成過去,人們對於這種變化是非常不舍的。那些背井離鄉的人這個時候開始回憶曾經的青春戀歌,懷念親友歡聚的美好。

秋天常與文人懷才不遇的憤懣相聯繫,秋天的到來也代表著一年將要過去,但很多人一整年卻是碌碌無為無人賞識, 秋天也是一年的暮年,這個時候大多數的事業都開始走下坡路,看著大好年華逐漸流去,秋天會讓他們感物傷懷。而女子所嚮往的一般只是有一個好的歸宿,沒有太多登上仕途,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所以傷春的多為男性。

有人認為中國自古講究陰陽調和,孔穎達在《十三經註疏》中寫道:「女是陰也,男是陽也」春天萬物迸發,女性更能感受到春天帶給人的陽氣,而男性則需要秋天的陰沉來削弱自身的陽剛之氣,所以他們選擇在不同的季節來抒發內心的情感。

古代文學作品中韋莊的《思帝鄉》一詞將男女的春思秋傷描寫的淋漓精緻。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秋日遊,落英繽紛花滿頭。兒郎情深,依依雙淚流,恨離愁。不忍別,待到山崩水斷流!

春天的時候女子出遊,杏花落了一身,路上遇見了一個風流少年,秋天再來這裡的時候,卻已是分離之時,從此天各一方,再也見不到佳人。

這首詞從女子的角度切去描寫懷春,後面又從男子的角度切入描寫秋愁,既有對比,又非常符合男女對於季節變化的不同情感。

千百年來女子思春,男子傷秋,已經成為了文人筆下一種固定的描寫對象,而作為讀者,我們更應該學會他們如何從季節的變化過渡到人的內心,更應該了解他們作品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唐詩中的傷秋經典:多愁黃葉晃悠悠,白髮詩人嗟老悲秋
    這樣的傷秋古詩,在中國古詩詞文化中卻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詩人、詞人因草木衰落,給人以肅殺、蕭條的感覺。多愁善感的詩人很容易觸景傷情。寫出傷秋之作!然而在古典詩詞中,傷秋之作比比皆是,乃至千百年來吟詠不輟。這與當時詩人處在一個壓抑、扭曲的社會背景中是分不開的,下面這首唐詩就是一首傷秋的經典之作!《同李益傷秋》唐 代:盧綸歲去人頭白,秋來樹葉黃。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這首詩是作者晚年的一個秋日,與同朝為官的李益賞景的感懷之作。
  • 秋來多悲愁,唐代一位男人寫了首閨怨詩,被認為是最懂女人的男人
    同樣的秋天、同樣的落葉、同樣的旋律,往往物是人非,思而不得的惆悵唯有借景抒發或緣物寄情,因而秋天那種清涼的美麗中更有了別樣詩情!在寫悲秋悲愁的眾多詩詞中,尤以閨怨詩更加纏綿,更加動人心弦,容易觸動人們的情感。「自嘆多情是足愁,況當風月滿庭秋。洞房偏與更聲近,夜夜燈前欲白頭。」
  •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枯木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傷春悲秋,秋高氣爽,氣候涼爽,然而草木開始發黃,逐漸凋零,因而是許多多愁善感的詩人創作的好時節,古往今來關於白露的詩詞不勝枚舉,汗牛充棟,不但唐朝,尤其是唐朝以前就有許多優美的詩詞傳世,因而我們選取唐代以前關於白露的一些優美詩詞,長詩限於篇幅不選,僅僅對一些較短的詩詞進行簡單賞析,以饗讀者。《國風·秦風·蒹葭》【先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盤點被曲解和誤解的古文詩詞。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或使用古文詩詞,但是真的用對了嗎?貧賤夫妻百事哀短短七個字,好像道盡了人間疾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更是成了拜金主義的擋箭牌。人盡可夫形容生活不檢點、放浪的女人。出自《左傳·桓公十五年》:「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丈夫,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能夠相比?
  • 譯論|馮全功: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象徵修辭及其英譯研究——以描寫...
    內容摘要: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象徵修辭有臨時生成的,有約定俗成的,後者更為常見,類似於修辭原型。本文以描寫菊花的象徵修辭為例,分析其典型的象徵意義及其對應的英譯, 發現古詩中的菊花多象徵隱逸人格和卓傲人格。
  • 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今天為大家精選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感受一下詩人的世界裡菊花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美麗。1、《寒菊 / 畫菊》宋代: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首詩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他最後也如他的詩中描寫的那般,浩浩蕩蕩的帶著黃金甲殺進了長安。此詩雖然四句,但是形神兼備;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語言樸素,氣魄宏偉,充滿了使人振奮的鼓舞力量。
  • 呵呵,你懂的,古文中的語氣助詞,什麼意思?
    讀古文或文言文,甚至於詩詞,會經常碰到語氣助詞,書本的解釋經常是「語氣助詞,無意義。」開始百思不得其解,讓你捉急,無意義,還留著幹啥?讀多了,就慢慢理解了。其實,語氣助詞真不能去掉,去了,文章的情感和情懷就減弱了很多,甚至是沒有了。
  • 古今11個描寫女子唯美詩詞句子,祝天下女人內心豐盈,青春永駐
    自古以來,女子一直是文學影視創作中最重要的題材,缺少女性色彩的文藝作品只能算是半成品。即使她們不是主角,故事的主人公也會因為有了她們,個性更加鮮明,作品也會因為有了她們才更加生動感人。正如張無忌身邊的周芷若、蛛兒和趙敏。古今名人對女子的謳歌和讚美同樣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 那些美到驚豔,描寫光陰易逝的詩詞
    有的人會覺得愛情最寶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能夠找到與自己相伴一生的愛人,陪伴自己走下去,的確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也聽到很多關於愛情的描寫:「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等,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通俗地說就是光陰。我們老祖宗不是有那麼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3歲背詩,10歲奪詩詞大會亞軍:從小讀古文的孩子有多厲害?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收官之戰,比起鍥而不捨,終摘桂冠的才子彭敏。更讓人驚喜和感動的是,年僅10歲的亞軍韓亞軒小朋友。3歲就開始讀詩的他,詩詞儲備量驚人,臨場沉著冷靜,反應敏捷。離場時還用一首詩跟大家道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 女人一生中,真正銘記在心的男人,其實就四個
    女人一生中,真正能銘記在心的男人,其實就四個。01最愛自己的男人,女人一輩子難忘記。女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最愛自己的那個男人,是自己的父親。女人遇見了自己喜歡的人,一定要記得勇敢一點。不要讓某一個人,成為自己生命中永遠的遺憾。03愛而不得的男人,女人一輩子難忘記。
  • 詩詞中的寒露:娟娟寒露中 靜看秋意漸濃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寒露和此後的霜降,是季秋的兩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季秋」是什麼?  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九月。
  • 又是月滿西樓,中國古典詩詞中為何多用「西樓」
    中國古典詩詞中,「西樓」這一意象,出現的頻率相當高。而且,許多大家,留下的詩句,還很經典,例如李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張養浩《殿前歡》中的「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許渾《謝亭送別》中的「日暮酒醒人已去,滿天風雨下西樓」,等等。這些詩句,都已經成為千古絕唱。
  • 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
    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錄,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文字如下:詩,不僅是一種分娩,它並且往往是難產。——徐志摩相信有些人知道是誰,是乾隆,可詩詞寫得最多,精華的有多少呢?當然這裡也不是嘲諷乾隆詩寫得不好,詩寫多太多,量產太多,就成了一種記流水帳的日記了。就像乾隆的詩,雖然跟李白杜甫他們比起來,有差距,但也不代表乾隆的詩沒有價值,乾隆的詩,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很多人想去了解乾隆那個時期的一些事情,就不得不去了解乾隆的詩,乾隆的詩很有他們那個時代特別的意義。
  • 為什麼男人可以同時愛上幾個女人?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很衝動!
    這是因為男人生理結構和女人不同,思想觀念也有迥異,男人把愛情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女人則把愛情看作是自己的全部。男人願意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事業上,而女人則願意放在家庭裡。觀念的不同,造成認知的不同,思維的不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和理念。因為在愛情裡男女思維的種種不對等,女人想要的和男人想給的,往往是兩回事。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關於『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女人是用來疼的」,男人只需做好這一件事,就值得女人愛你入骨
    現在很多女人對待婚姻都雷厲風行,說離婚就離婚。這樣的女人多了,就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認為現在的女人對待婚姻都太冷漠,太現實了。其實並非如此,女人始終是女人,每個女人內心都有溫柔的一面,都有重感情的一面。只是,在當下這個浮躁的婚姻環境中,如果遇不到好男人,女人盲目地溫柔只會委屈自己。很多選擇離婚的女人,都是不想繼續委屈自己。
  • 李之儀是男人,為何以女人口吻寫文發文?原因路人皆知,他沒臉說
    李之儀是男人,為何以女人口吻寫文發文?原因路人皆知,他沒臉說文/詩綠鳳在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作家,有很多男性作家也有很多女性作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顯示了中華民族的璀璨文化。
  • 在詩詞裡,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情感
    從李白到杜甫,從漢武帝劉徹到梟雄曹操,古人詩詞的情感文雅而不落俗套。你知道嗎,在古代,四季都有自己的情感。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四季輪迴,最原始的名字,最美的感情。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美景美不勝收。
  • 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多麼美麗的三月呀,古人的三月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三月的春天桃櫻盛放,落英繽紛,吹得眾人一身美。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