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詩呢?詩,我們中國人都不陌生,說起詩,我們都能想起唐朝的詩,唐朝的詩,有兩座高峰,一座是李白、一座是杜甫,這兩座高峰,至今都沒有人超越過去,可以說千古來人,後無來者。
哪怕我們至今人寫的詩,可以說總是在嘗新,是想另尋一條路,開闢新的詩風,但大家也看到了,現代的詩,寫得再好,也沒有唐朝時候詩歌對人類的影響力大,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
現代的詩人,名號響的,真不知道有誰?可能是我的圈子小了,根本沒有聽過什麼值得一提的詩人,真的還不如徐志摩那個時期的詩人,如聞一多、臧克家、海子、北島、舒婷、席慕蓉、顧城等影響力大。
那個時候的人發出的聲音至少都很真的,現代的詩人,詩不像詩,還多是吟風弄月,閉門造車的傑作,沒有什麼靈魂,打動人之處,太少!我真的很期待哪一天,那個詩人寫了一首詩,也上了熱搜,上了頭條,之前好像有過,但鳳毛麟角,太少了。
真希望現代的詩人,能夠發出時代真正的聲音,不是吟風弄月,不是閉門造車。因為對於我們而言,詩就是一種時代的聲音,能代表著時代的最強音,可現在時代的最強音,都看不到詩了,都不如一些網絡熱詞。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是詩?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錄,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文字如下:
詩,不僅是一種分娩,它並且往往是難產。——徐志摩#徐志摩語錄#
讀完這段語錄,可以說我是很有身同感受的,縱觀古今,寫的詩詞最多的人是誰?相信有些人知道是誰,是乾隆,可詩詞寫得最多,精華的有多少呢?當然這裡也不是嘲諷乾隆詩寫得不好,詩寫多太多,量產太多,就成了一種記流水帳的日記了。
就像乾隆的詩,雖然跟李白杜甫他們比起來,有差距,但也不代表乾隆的詩沒有價值,乾隆的詩,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很多人想去了解乾隆那個時期的一些事情,就不得不去了解乾隆的詩,乾隆的詩很有他們那個時代特別的意義。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徐志摩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
為什麼說詩不僅是一種分娩,它並且往往是難產
什麼是分娩,相信做女人的都清楚,都知道,分娩是特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所以徐志摩又說詩是難產。真的如此。我們縱觀古今,大多數比較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歌往往都很少。
像李白存世的詩作也不過一千多首,卻能撐起唐朝詩的高峰,一千多首詩,讓我來寫,也不過三年的時候,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一首詩或詞是最低的,很多時候都可以寫三四收,靈感來了都能寫得更多。
所以我寫了很多詩,現在讀起來,也不過像是記流水帳般的日記一樣,因為精華的詩,真的不多。如果讓我刪減,估計也不足五十來首詩詞能拿出來,見得人。其餘的估計也只能當自娛了。所以詩是難產的;
量產的詩,真的不是在寫詩,多數是有一種強迫症,強迫自己去記事,我當年就很有這種強迫症,睡覺前不寫一首詩,就睡不著,所以我每天都能寫一首,這樣流水帳詩,這樣的詩,是經不起別人考究和批判的,是沒有靈魂的。
所以現在我也很少寫詩了,寫詞也很少,偶爾靈感了,才會寫一首
加上生活壓力所迫,寫詩的時間更少了,偶爾出門走走,有點靈感,才寫了一首,就這樣斷斷續續寫了一首,一個星期後又會寫一首,算起來一個月也不足四五首,甚至更少,但榮幸的是,我依舊還在寫,並沒有放棄。
而現在寫的,可以說,寫一首,就像一首,有個樣子,拿出來,至少別人讀的感覺是那麼回事,我現在寫詩,也是難產,但難產出來的一首詩,是見得人,拿出去給別人看,不覺得丟人的。
所以我說,當我讀了徐志摩這段語錄,是有切身的感悟的。不過說到底,如果沒有之前流水帳般的詩詞累積量,估計在寫詩的遣詞造句上,我也沒有那麼敏捷。因為我寫一首可以拿出來一見的詩詞,時間最長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快的時候,十幾分鐘就能出寫一首,多數都是靈感之作。但靈感這個東西,不是每天都有的,故也稱之為難產之作。
倘若不用工作,不用去大城市,待在農家別院裡,沒有什麼生活上壓力,估計靈感就很多,因為就會有機會走出去,去看看大好河山,那個時候,就會有很多好的歌詠。但現在,倘若不出去,在家裡寫詩,多數閉門造車之作,沒有靈魂。一首詩少了靈魂,讓別人讀,是讀不出什麼味道來的。
所以說什麼是詩?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
幫助一個人,也有非常無奈的時候,被新海誠的語錄道出,很現實!
謝林富有哲理的語錄,道出了超脫凡俗的現實只有兩條路,不是出家
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蕭紅回答得真好,讓人嚮往!
敢愛敢憎、還有自己脾氣的人,讀完楊振寧的語錄,會有很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