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詩?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

2020-12-07 啟路文學

什麼是詩呢?詩,我們中國人都不陌生,說起詩,我們都能想起唐朝的詩,唐朝的詩,有兩座高峰,一座是李白、一座是杜甫,這兩座高峰,至今都沒有人超越過去,可以說千古來人,後無來者。

哪怕我們至今人寫的詩,可以說總是在嘗新,是想另尋一條路,開闢新的詩風,但大家也看到了,現代的詩,寫得再好,也沒有唐朝時候詩歌對人類的影響力大,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力。

現代的詩人,名號響的,真不知道有誰?可能是我的圈子小了,根本沒有聽過什麼值得一提的詩人,真的還不如徐志摩那個時期的詩人,如聞一多、臧克家、海子、北島、舒婷、席慕蓉、顧城等影響力大。

那個時候的人發出的聲音至少都很真的,現代的詩人,詩不像詩,還多是吟風弄月,閉門造車的傑作,沒有什麼靈魂,打動人之處,太少!我真的很期待哪一天,那個詩人寫了一首詩,也上了熱搜,上了頭條,之前好像有過,但鳳毛麟角,太少了。

真希望現代的詩人,能夠發出時代真正的聲音,不是吟風弄月,不是閉門造車。因為對於我們而言,詩就是一種時代的聲音,能代表著時代的最強音,可現在時代的最強音,都看不到詩了,都不如一些網絡熱詞。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是詩?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錄,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文字如下:

詩,不僅是一種分娩,它並且往往是難產。——徐志摩#徐志摩語錄#

讀完這段語錄,可以說我是很有身同感受的,縱觀古今,寫的詩詞最多的人是誰?相信有些人知道是誰,是乾隆,可詩詞寫得最多,精華的有多少呢?當然這裡也不是嘲諷乾隆詩寫得不好,詩寫多太多,量產太多,就成了一種記流水帳的日記了。

就像乾隆的詩,雖然跟李白杜甫他們比起來,有差距,但也不代表乾隆的詩沒有價值,乾隆的詩,也是值得去研究的,很多人想去了解乾隆那個時期的一些事情,就不得不去了解乾隆的詩,乾隆的詩很有他們那個時代特別的意義。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徐志摩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

為什麼說詩不僅是一種分娩,它並且往往是難產

什麼是分娩,相信做女人的都清楚,都知道,分娩是特指胎兒脫離母體成為獨立存在的個體的這段時期和過程,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所以徐志摩又說詩是難產。真的如此。我們縱觀古今,大多數比較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歌往往都很少。

像李白存世的詩作也不過一千多首,卻能撐起唐朝詩的高峰,一千多首詩,讓我來寫,也不過三年的時候,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一首詩或詞是最低的,很多時候都可以寫三四收,靈感來了都能寫得更多。

所以我寫了很多詩,現在讀起來,也不過像是記流水帳般的日記一樣,因為精華的詩,真的不多。如果讓我刪減,估計也不足五十來首詩詞能拿出來,見得人。其餘的估計也只能當自娛了。所以詩是難產的;

量產的詩,真的不是在寫詩,多數是有一種強迫症,強迫自己去記事,我當年就很有這種強迫症,睡覺前不寫一首詩,就睡不著,所以我每天都能寫一首,這樣流水帳詩,這樣的詩,是經不起別人考究和批判的,是沒有靈魂的。

所以現在我也很少寫詩了,寫詞也很少,偶爾靈感了,才會寫一首

加上生活壓力所迫,寫詩的時間更少了,偶爾出門走走,有點靈感,才寫了一首,就這樣斷斷續續寫了一首,一個星期後又會寫一首,算起來一個月也不足四五首,甚至更少,但榮幸的是,我依舊還在寫,並沒有放棄。

而現在寫的,可以說,寫一首,就像一首,有個樣子,拿出來,至少別人讀的感覺是那麼回事,我現在寫詩,也是難產,但難產出來的一首詩,是見得人,拿出去給別人看,不覺得丟人的。

所以我說,當我讀了徐志摩這段語錄,是有切身的感悟的。不過說到底,如果沒有之前流水帳般的詩詞累積量,估計在寫詩的遣詞造句上,我也沒有那麼敏捷。因為我寫一首可以拿出來一見的詩詞,時間最長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快的時候,十幾分鐘就能出寫一首,多數都是靈感之作。但靈感這個東西,不是每天都有的,故也稱之為難產之作。

倘若不用工作,不用去大城市,待在農家別院裡,沒有什麼生活上壓力,估計靈感就很多,因為就會有機會走出去,去看看大好河山,那個時候,就會有很多好的歌詠。但現在,倘若不出去,在家裡寫詩,多數閉門造車之作,沒有靈魂。一首詩少了靈魂,讓別人讀,是讀不出什麼味道來的。

所以說什麼是詩?徐志摩描寫得生動形象,很刺耳!女人讀完更是吃驚!

幫助一個人,也有非常無奈的時候,被新海誠的語錄道出,很現實!

謝林富有哲理的語錄,道出了超脫凡俗的現實只有兩條路,不是出家

天時,地利,人和,最要緊的是什麼?蕭紅回答得真好,讓人嚮往!

敢愛敢憎、還有自己脾氣的人,讀完楊振寧的語錄,會有很大的收穫

相關焦點

  • 毛姆很刺耳的話,將一個人的性格看得很透,讓人讀完也看透了!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毛姆很刺耳的話,將一個人的性格看得很透,讓人讀完也看透了!文字如下:那時我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性格是極其複雜的。「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 黃庭堅詩酒寄情,這首詩筆調溫婉,最後兩句更是描寫細膩
    有時候一首詩家喻戶曉,但人們不一定能背誦全文,而只是記住了其中的精彩詩句。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雖然全篇描寫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最讓人記憶猶新。再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您也不一定了默誦全文,不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定是過目不忘。
  • 徐志摩撩過冰心嗎?為什麼他的最後一首詩是寫給冰心的?
    比如「說什麼以往,骷髏的磷光」這兩句許多人都喜歡的詩就是徐志摩寫給冰心的。1931年,徐志摩最後一次離別北平前, 曾到燕京大學看望柏雷(BILL)夫婦, 也到燕南園60 號小樓, 向冰心道別,據說當時冰心問徐志摩一些以往的事,徐志摩揮筆寫下了「說什麼以往,骷髏的磷光」這兩句詩!
  • 舞蹈《情緣》:講述徐志摩與三個女人的情感
    [導讀]近年來,中國舞蹈界出現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舞劇,甚至冠以「舞蹈詩」、「音舞畫」等名稱,製作豪華卻沒有故事內容。舞劇《情緣》則探索不依靠豪華製作,以較小的成本講出感人的故事。徐志摩與張幼儀(圖片來自網絡)2013年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中,中國原創舞劇成為亮點之一。
  • 徐志摩,一位無情的父親,也曾為孩子寫過詩
    這首詩既表現了花牛悠閒的生活,又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再看作者,徐志摩?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首兒童詩就是徐志摩寫的。說起徐志摩,大家都知道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他的詩歌中蘊含著深刻的浪漫主義色彩,又充滿唯美、真摯的情感。《再別康橋》《偶然》《沙揚娜拉》等詩歌廣為流傳。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唐代:李商隱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
  • 孟浩然的這首詩,寓意深遠,讀完回味無窮
    當他們在潯陽城外停下來休息時,偶遇香爐峰,這才發現,這就是慧遠公所寫的書裡面所描寫的景物啊。裡面的詩句孟浩然一直都很欣賞,讓他感到十分懷念。山峰上的東林寺雖然近在眼前。但是他隱隱約約聽到了一聲聲的鐘聲。孟浩然的這首詩,首句便用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一幅廣闊的江上揚帆圖。
  • 徐志摩的康橋之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這膾炙人口的詩,如畫一樣美,流傳至今,經久不衰。徐志摩對康橋是有特殊感情的,是什麼原因使大詩人對康橋割捨不下?是什麼原因使徐志摩甘願做康河的一條水草?又是什麼原因讓徐志摩離開康橋時盼望含笑歸來……這一切,都緣於那場曠世之戀!
  • 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
    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半夜夢醒,這首詩比喻形象,最後兩句更是畫龍點睛。新制布裘唐代:白居易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安得萬裡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白居易是大家十分熟悉和喜愛的偉大作家,他自小聰慧,而且勤奮苦讀,二十出頭就進士及第,不久就進入了仕途。詩人關心社稷百姓,經常在作品中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感。這首詩平易樸實,如同白話,卻反映出詩人博大的情懷。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即便是在和張幼儀離婚時,他也寫下了:「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新求一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而徐志摩一生中給張幼儀寫的唯一一首詩就是在兩人離婚時,徐志摩寫給張幼儀的《笑解煩惱結》:這煩惱結,是誰家扭得水尖兒難透?這千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家忍心機織百?這結裡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碧!
  • 徐志摩:三個女人之間的糾葛
    人間四月天劇照 徐志摩 張幼儀 林徽因 陸小曼2000年,黃磊搭檔劉若英、周迅、以及伊能靜出演了一部《人間四月天》講述了詩人徐志摩生前和三個女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劇中,黃磊飾演徐志摩,劉若英飾演原配妻子張幼儀,周迅飾演才女林徽因,伊能靜則飾演交際花陸小曼。故事是生活的延續,生活源於故事的開端。張幼儀-可以不愛 不要傷害。
  • 徐志摩寫了篇詩評,魯迅看不下去寫這篇雜文諷刺,讓人從頭笑到尾
    1924年,徐志摩發表了篇詩評,評的是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惡之花》寫於1857年,抒寫的是當時西方社會的病態。說實話詩寫得不錯,但在當時卻受到了不小的爭議,因為全詩的語言露骨大膽,所以被人認為是傷風敗俗之作,波德萊爾甚至因此上了法庭。
  • 三個女人一臺溫情戲,徐志摩的痴,成就民國最經典葬禮
    、最奢靡的三個女人在葬禮上文字裡的一臺生死大戲。其在詩裡、散文裡表達的就是如此,也只有如此內心單純、純粹的人才能寫出近代最浪漫、有靈性的詩詞。最懂、最理解徐志摩的,應該是被徐志摩拋棄的原配張幼儀了。這在徐志摩的葬禮上表現得最明顯。在徐志摩的葬禮上,張幼儀主持了葬禮,林徽因、梁思成協助主持了葬禮。
  • 徐志摩走後,陸小曼從此一身素衣,不論丈夫的詩是不是為自己而做
    民國第一才子徐志摩一生寫盡情詩,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這些詩歌許多都是為一個才女而作。她就是林徽因。《雪花的快樂》是徐志摩在1924年所著,時年他27歲,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紀。而這個年紀寫的這首詩,純潔,飄逸,瀟灑,自由,一直他對林徽因的感情,那麼純真。他像雪兒一樣在風中飛舞,全然不用顧及世俗,只想著與心愛的人在他那個理想的世界裡快樂。
  • 徐志摩和他的三個女人——有情總被無情傷!
    徐志摩——執著追尋,靈魂伴侶徐志摩,浙江海寧人,曾留學英國。是新月社詩派的代表詩人,一個充滿浪漫主義和自由精神的現代詩人。他的詩清新飄逸,感情熱熾,唯美浪漫,細細讀來切是一種藝術享受,《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堪稱經典。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不顧一切的情事,更是讓人無限的感慨。他如詩的愛情是浪漫的,而生活卻是現實的。
  • 千夫所指的陸小曼,對於徐志摩的離世,為何是最悲傷的一個?
    但這句詩卻像一句讖語,本是他告別康橋「悄悄的走了」,卻真的在三年後悄悄的走了,天妒英才,整個文藝界為之震動,無不惋惜這位才華橫溢的新派大詩人的離去,他的死,是文藝界的一大損失。在時間線上的第二個女人,是林徽因,徐志摩就是因為她才和張幼儀提出離婚。
  • 徐志摩的四個女人,誰的結局最好?
    她無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徐志摩,她一開口,他必說她:「你懂什麼?你能說什麼?」他的鄙視,讓她極度自卑。除了懷上第二個孩子,這段伴讀生涯堪稱張幼儀的噩夢。甚至這第二個孩子本身也是她的噩夢。2恰好在張幼儀抵英前後,徐志摩認識了林徽因。那年,林徽因才16歲,比徐志摩小了七八歲。
  • 造地動儀的張衡寫下千古名詩,魯迅仿作一首,卻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壺盧。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如果不告訴你這首詩的來源,你大概真猜不到它的作者會是魯迅,那個在我們印象裡總是板著一張臉,永遠「苦大仇深」的「語文課本釘子戶」,竟然會是這麼有趣的一個人。楊昌溪在《文人趣事》一書中認為,魯迅作這首詩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看似信手拈來,寫得卻是極為唯美!
    楊萬裡的作品主要還是描寫鄉村的普通風景,以及普通的人與事,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顯然是要更加的接地氣,而他也是往往能夠在信手拈來間,寫下令人感動優美的詩篇,譬如他的這首《舟過安仁》,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整首詩寫得也是極為簡練,也很是直白,通篇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可是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猶如一幅唯美的山水事,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