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火神山的一份思想匯報:「像黨員那樣去戰鬥」

2020-12-15 中國軍網

「像黨員那樣去戰鬥」

——推薦火神山醫院軍醫王臨旭火線入黨後的一份思想匯報

王臨旭的火線入黨申請書。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在戰「疫」一線,一大批抗疫「戰士」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們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火線入黨抗疫「戰士」們,為戰「疫」一線黨組織帶來新的戰鬥力量。

2月21日下午,火神山醫院組織了一場短暫的火線入黨宣誓儀式。34名預備黨員多地同步面向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0歲,最小的20歲。作為其中年齡最大的預備黨員,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醫師王臨旭的選擇受到關注,有人對她年過半百申請入黨感到不解,但更多的人則被她鐵心向黨、「疫」線衝鋒的精神所感動。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王臨旭在戰「疫」一線選擇申請入黨,讓我們一起從這位新黨員的思想匯報中尋找答案。

2020年2月21日,註定會讓我銘記一生。這一天,我在戰「疫」一線火線入黨,實現了人生的一個夢想。我選擇申請入黨讓很多戰友頗為驚訝,有的說「年過半百的人,入不入黨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我想說的是:「黨組織深深吸引著我,像黨員那樣去戰鬥,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我的父母都是醫務工作者,公婆也是軍隊醫療系統的離休幹部,丈夫曾在某軍醫大學服役。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我從小立志學醫、嚮往軍營。中學時作為優秀學生代表,我寫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但因當時年齡未滿18周歲,未能如願。

1992年,我從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畢業,留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8年後,我考上空軍軍醫大學博士並參軍入伍,博士畢業後,留校分配到醫院傳染科工作。後來,我曾多次遞交入黨申請書,但因工作單位屢屢調整變動,加之中間出國留學,入黨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漸漸地,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只要把技術練好,能夠治病救人、服務官兵就行,入不入黨沒有什麼差別。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看到許多同事都在出徵的請戰書中寫道:「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我是積極分子讓我來!」當我隨隊來到武漢抗疫一線時,醫院的共產黨員個個不畏生死、用生命搶救患者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著我。我也從身邊的黨員身上找到了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原因,這也更加堅定了我想要加入黨組織的信念。

出徵時,科室黨支部書記、科主任連建奇語重心長地囑咐我:「你雖然不是黨員,但組織信任你,作為科室副主任,你要照顧好大家……」我堅定地回答:「請組織放心,我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辱使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像黨員一樣去戰鬥……」那一刻,入黨的願望又一次在我心中燃起。

王臨旭(前)與戰友徐飛一起從重症一科ICU接轉患者回感染三科病房。藺海月攝

戰「疫」開始,危急時刻,一個又一個共產黨員都選擇了義無反顧地衝鋒。我看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履行著黨旗下的莊嚴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老黨員黃長形教授今年已經55歲,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在醫療隊中他衝鋒在前,和年輕醫務人員一起搬運醫療物資、布置病房、轉運病人,帶頭進入「紅區」救治病人,制訂診療方案,疏導患者心理壓力。同事李沛的父親年前剛做完胰腺癌手術,她主動申請馳援武漢,舍小家為大家。醫療隊許多同事在原單位擔任科主任、護士長等職務,有的還是全國全軍知名專家,但到了火神山醫院,卻都無怨無悔地做一名普通醫生、普通護士,各項工作搶著幹……身邊一個個感人的事跡,讓我看到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也鞭策著我不斷向黨組織靠攏。

除了身邊的榜樣,從抗疫戰場上接連傳來的戰友們的聲音更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有抗擊非典經驗,我先上!」「危難時刻,我們黨員不上,誰上?」「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衝在救治最前線!」……一句句質樸動人卻鏗鏘有力的話語,震撼著我的內心。護士郭晨晨因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加上高強度工作,暈倒在崗位上。吳亞玲母親去世,因疫情防控原因無法回家,朝著家的方向三鞠躬,而後擦乾眼淚繼續戰鬥。遠在西安的醫院科室同事們同樣奮戰在抗疫前線,插管小分隊個個是黨員。連建奇主任吃住在科裡,連續奮戰,視頻中數周不見的他已滿頭白髮……這樣的感動無處不在,既詮釋著每一名黨員的家國情懷,更鼓勵著我像黨員一樣去戰鬥。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戰鬥堡壘,它帶領大家英勇奮鬥、集智攻關,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各級臨時黨組織,把黨員緊緊團結起來,救治工作高效運轉。病區的臨時黨委及時為醫護人員及家屬解難幫困。這讓我看到了黨組織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並深深地感召著我,我有什麼理由不加入黨組織?戰「疫」一線的故事,讓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加真摯的情感,對加入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加強烈的願望。我也想沐浴在黨的光輝下,以一名黨員的身份和戰友們並肩戰鬥,於是我再次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儘管已年過半百,但我想早一天入黨,就早一天擁有「危難時刻我先上」的特權。

抗疫一線是考驗入黨初心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我也以實際行動時刻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以來,我作為火神山醫院的光榮一員,雖然年齡偏大,但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和年輕同志一樣衝鋒,經受住了體力和意志的雙重考驗,盡己所能投入救治工作,挽救更多的生命。

2月21日,我和33名抗疫勇士一起面向黨旗,舉起右手莊嚴宣誓。從那一刻起,我終於可以以黨員的身份和戰友們並肩戰鬥了。

加入黨組織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我一定會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入黨初心,始終以衝鋒姿態接受考驗,用赤誠之心和積極行動踐行黨旗下的錚錚誓言。

(內容略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孫興維、王均波、楊柳推薦

 

相關焦點

  • 火神山醫院「專家黨員突擊隊」:「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記火神山醫院「專家黨員突擊隊」■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王通化 通訊員 劉遠橋如果沒人介紹,你肯定認不出「他」。此刻,在火神山醫院,「他」正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或細細詢問一個個患者狀況,或落筆寫下一份份醫囑。
  • 來自火神山醫院的「神秘禮物」!
    疫情期間,在火神山消防救援站,一支由 7 名黨員和 1 名預備黨員組成的隊伍 24 小時備勤,全力守護著醫院安全。4 月 25 日,火神山消防救援站收到了來自武漢火神山醫院運行保障指揮部的 1 封感謝信和 8 套榮譽勳章及證書。
  • 到火神山上去戰鬥——記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金暉
    主動請纓加入戰鬥武漢火神山醫院是抗擊武漢疫情的重要陣地,作為一名曾參與了武廣客運專線武漢站、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武漢中心大廈等重點工程的工程師,搶建火神山醫院是金暉建築生涯一場重要的歷練,他說:「為國家抗擊疫情,是我必須要做的事。」
  • 為火神山、雷神山通電保供應!來看看這位供電女黨員的戰疫日記
    今年48歲的女黨員張虹萍是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物資部的應急物資「保供人」。自火神山、雷神山電力建設工程啟動以來,她每天只休息4小時,兩個手機、一臺電腦,電話微信多方協調,白天黑夜不休不息,爭分奪秒地落實物資保障,促進了武漢供電公司「兩山」項目的快速推進。今天,記者通過記錄張虹萍為火神山、雷神山通電保供的「戰疫日誌」,感受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電力戰士們的堅強與英勇。
  • 宿城「火焰菊」,火神山「斬魔」去!
    「我是黨員,我值夜班!」姚秋菊的日記中有這樣的記載:1月26日,第一天夜班,值凌晨0點至4點班;1月27日,仍是這樣的班;1月28日,凌晨2點至上午8點;1月29日,晚上8點至凌晨2點……「連值夜班,說不疲勞是不真實的。可一看到患者,我就告誡自己,不能倒下,抓緊點滴時間休息,多吃一點,只有我們有體力和精力,他們才有希望。」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部臨時黨支部書記、黨員突擊隊隊長舒偉浩
    他常說,身為一名工程人、一名共產黨員,任何時候也不能忘記自己在黨旗下的誓言;組織有需要、武漢有需要,再險再難也要衝上去……他就是中鐵工業下屬中鐵重工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中鐵重工援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部臨時黨支部書記、黨員突擊隊隊長舒偉浩。
  • 火神山「娘子軍」助推「中國速度」
    從1月24日晚進場,1月25日正式開工,到2月2日交付使用,9天10夜建成的火神山醫院,成為彰顯「中國速度」的又一標誌性符號。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中國建築等參建單位每一位建設者、維保者的艱辛付出。在他們當中,活躍著一支由15名女性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她們衝鋒戰鬥在第一線,撐起了「半邊天」。2月2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孫燕芳(前排左一)和同事在為工人送盒飯。
  • 趙軍:「火神山」「雷神山」彰顯中國速度
    趙軍作為抗疫代表發言,一起來聽他的故事——大家好,我叫趙軍,來自中建三局,是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一名建設者。1月23日,臘月二十九。湖北省、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10天內在武漢建設一座應急醫院,也就是後來的火神山醫院,中建三局牽頭承建。
  • 抗疫故事丨趙軍:「火神山」「雷神山」彰顯中國速度
    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臨時黨委副書記、指揮部工程組組長趙軍作為抗疫代表發言,一起來聽他的故事——(點擊看視頻)大家好,我叫趙軍,來自中建三局,是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一名建設者。1月23日,臘月二十九。
  • 高校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抗擊疫情
    高校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抗擊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高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師生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全力保障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微信群裡,報名請戰的人員已接起了長龍,剛發通知半天多的時間,醫療護理崗位的368名職工積極主動報名,其中黨員244名,佔66.3%。  胡昭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年近60歲的他在醫院組織第一批醫療隊時就遞交了請戰書,強烈要求支援最前線,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 ——火神山、雷神山上的建設者們
    我是黨員我先上來自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李松得知火神山建設消息,也主動請纓,多次聯繫所在鄉鎮和縣政府,請求通行,當晚九時審批通過,立即從貴州千裡逆行、跨越四省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把爭先精神寫在了陣地前沿。
  • 一線抗疫群英譜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此刻,在火神山醫院,「他」正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或細細詢問一個個患者狀況,或落筆寫下一份份醫囑。看到「他」,原本焦慮不安的患者,漸漸有了笑容。看到「他」,年輕人的目光充滿著關切和敬意。 「他」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徐迪雄、毛青、李琦、楊仕明、曹國強、任小寶、陳萍……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刊出的「一線抗疫群英譜」專欄文章《「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火神山裡的「閃電小分隊」!爭分奪秒為病房通水電
    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施工現場,建設者們通宵達旦、揮汗如雨,全力以赴搶抓施工進度。在位於項目中央的一塊施工分區,一群來自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的建設者們負責這片共9000平方米、4個工區的全部機電安裝施工。
  •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你的信任是我最大動力趙玉英49歲,火神山醫院八科一病區主任打水、送飯、拖地,協助醫護人員推輪椅、攙扶重症患者做檢查,聽說病友情緒不好,他還跟著趙玉英一起去給病友「做思想工作」。「信心比黃金還珍貴。」趙玉英說,鼓勵輕症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就是讓他看到自己在慢慢恢復,同時幫助重症病人重樹信心。「患者的信任,是我最大動力。」
  • 全國道德模範阿尼帕·阿力馬洪老人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當天,青河縣青河鎮文化北路社區第三黨支部為她召開了預備黨員轉正大會,來自青河縣各級機關、社區的25名黨員見證了老人的入黨宣誓儀式。撫摸著胸前的黨徽,阿尼帕·阿力馬洪非常激動地說:「成為黨員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80歲成為預備黨員,81歲成為了正式黨員,我的心願實現了,真的非常高興,感謝黨組織,感謝幫助我進步的人!
  • 火神山記憶
    火神山的背後,是許許多多平凡英雄的身影,是一雙雙在危難困頓之際仍熠熠發光的眼睛,是一張張掛滿汗水和淚水卻依然充滿希望的臉龐……從這所「戰地醫院」迎來第一批病人,到最後一批康復患者在春日暖陽中走出火神山,記者見證了1400多名白衣戰士與近3000名患者共同抗疫的70多個日日夜夜。無數個體記憶碎片不斷疊加,重構出這段苦難的歷史底稿。戰鬥中驚天動地,勝利後保持沉默。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當接到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消息,春節假期,中建三局將士發出的是齊刷刷請戰的聲音。 「等候通知,隨時出發」的回覆響徹所有辦公微信群。 隨著戰「疫」的集結號吹響,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士們迅速向武漢集結。
  • 王知兵:「天長好人」奮戰火神山
    在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主戰場——武漢市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地上,武漢市萬河順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安徽省天長市萬壽鎮汊河村盧莊村民組50歲的黨員王知兵心裡默默地重複著這樣一句話激勵自己。1月23日,武漢市封城。在決定放棄回家過年的當天下午,王知兵接到了中鐵十一局四公司工程指揮部的緊急通知,要求他的公司加入這場阻擊戰,急速搶建火神山醫院。
  • 雷神山醫院的工人們:建完火神山,再戰雷神山
    在已經完成改造的病房,記者看到,其內部布置與火神山醫院病房基本一致。進門後先是緩衝間,緩衝間兩側是分別擺有兩張病床的不同病房。病房內,空調、通風設施、消毒設備、洗手池、醫療廢物回收箱、壁掛式電視、柜子、獨立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辦手續、填單子、協調人員、說明情況……經過多方聯繫,正月初三上午,孫燕芳終於拿到返漢通行證,立刻奔赴1280公裡外的火神山,次日清晨7點就來到「戰場」。「工地開工,我一刻也不想耽誤。作為一名黨員和紀檢幹部,能為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出一份力,我覺得很有意義、很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