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反成平民救星?葬送根基,亡於貪婪,共和羅馬的滅亡

2020-12-19 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在歷史的長河中,羅馬帝國的建立,常常被一些人認為是羅馬文明的倒退,羅馬共和國最終淪為皇帝統治的大帝國,因此,很多人也將凱撒的死,認為是共和精神的最終反擊,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有些不同,羅馬共和國的滅亡,並非是少數野心家的目的,反而是共和國的根基-羅馬公民們的選擇。這裡不妨給出一個結論,在凱撒、屋大維生活時期的羅馬共和國,其本質上,就是羅馬上層寡頭,掠奪行省居民乃至普通羅馬公民的工具。

羅馬共和國始於公元前509年,這一在驅逐末代國王塔克文一家後建立的古典共和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展現了蓬勃的生命力,儘管也曾在公元前390年遭到凱爾特人的入侵瀕臨毀滅,但是在此之後,羅馬共和國不僅絕地重生,更是接連完成統一義大利、奪取西地中海、滅亡迦太基、吞併希臘、擊敗塞琉古帝國等等壯舉,一躍成為當時地中海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羅馬共和國在這一過程中,性質卻發生了改變。

羅馬共和國在公元前390年絕地重生後,內部的權力,主要是由公民大會、平民大會、元老院、執政官、護民官等多個部分掌握,同時這些部分也會存在一個制衡關係,例如,平民大會和護民官,不時就會和元老院有衝突,這種關係雖然導致羅馬共和國在一些方面不夠靈活,但卻有效保障了共和國能夠有效處理公民之間的關係,保障底層羅馬公民的利益。不過,這個穩定的內部制衡體系,卻因為一個男人發生了改變。

公元前218年到公元前202年,羅馬共和國遭遇了在軍事史上有著赫赫威名的漢尼拔,這位出色的迦太基將領,憑藉著遠不如羅馬的國力,將羅馬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幾乎將羅馬共和國逼到絕境。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人必定不可能再繼續依賴慢吞吞的內部體制了,因此,在長達16年的戰爭中,羅馬共和國將權力全部集中在一個機構,那就是元老院。

羅馬元老院,其實原本只是一個提供建議的機構,其內部的成員主要是各個大家族的族長,一般而言,卸任的執政官和護民官也會被納入元老院體系內。因為漢尼拔的威脅,這個機構一躍而起,成了統治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中樞。當然,我們也不能抹除元老院集權對羅馬的貢獻,畢竟也正是這一戰時措施徹底擊敗了漢尼拔。

但是,權力這種東西,放出去容易,收回來難,在戰爭結束後,羅馬元老院的權力並沒有被重新下放,而是被元老們牢牢把持了起來,平民大會、公民大會、護民官漸漸邊緣化,就連執政官,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成了元老院的傀儡。

那麼,元老院究竟掌握了什麼權力呢?簡單來說,主要有外交權、決定公職人員候選人的人事權、財政權、司法權以及要命的軍事權,考慮到執政官實際上也屬於元老院勢力,因此,羅馬元老院基本上徹底掌握了羅馬共和國的一切。

與此同時,羅馬共和國也有另一方面的變化出現。隨著對外擴張的節節勝利,羅馬共和國取得了巨額的財富,而加上大批行省居民的稅收,羅馬共和國的財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寬裕,因此,羅馬共和國廢除了對羅馬公民的絕大多數稅收,由於沒有了根據財產徵收賦稅的影響,羅馬的富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另外,羅馬的富人同時也包攬了徵服地區的許多礦產和大片農田,甚至還有人從軍隊的武器供應上收益頗豐,而這些富人中的頂層,自然就是元老院的元老了。

而普通的羅馬人,則是另外一番體驗了。過去,普通羅馬家庭,一般都是靠自家的土地過活,但是因為頻繁的對外戰爭,以公民兵為主的羅馬軍隊,常常要徵召普通公民參戰,很多羅馬人因此無暇顧及自家土地,往往在他們退役歸來後,只能看到自家荒廢的田地。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羅馬共和國掌握了土地更為適合種植莊稼的西西里島和北非,又和埃及託勒密王朝有了貿易的原因,羅馬共和國的糧食市場很快被義大利以外的糧食所佔據,義大利本土的羅馬農民,很快就在市場競爭中失敗,許多人就連土地都被用來償還債務了。因此,在羅馬共和國財政充裕、上層財富蒸蒸日上的同時,羅馬普通平民的生活卻在日趨困難,這就是羅馬版的「國富民窮」。

這樣的變化,首先在軍事上出了問題。由於羅馬共和國採用公民兵制度,軍人只是臨時的職業,大多數士兵本職都是農民,由於生活的困苦,再加上貧富的日趨分化,羅馬軍隊的戰鬥力出現了嚴重的降低,因此,當曾經擊敗過漢尼拔的大西庇阿的孫子小西庇阿進攻迦太基時,他甚至不願意率領本國軍隊出戰,而是自己掏錢組織起了一支私家軍隊。還有一點,因為羅馬軍隊徵召的標準之一,就是對象的財產,而大量失去土地的貧民無法被徵召,結果,羅馬共和國越壯大,可用的兵源卻在相對減少。

這種情況下,羅馬上層,有一位有識之士跳出來了,這就是著名的格拉古兄弟中的老大,提比利烏斯·格拉古,他屬於羅馬頂層貴族的森普羅尼烏斯家族,按理來說是既得利益人群的一員,但僅29歲的他卻選擇了從平民角度開始改革。提比利烏斯的主要成就,就是後來貫穿羅馬共和國內戰的《農地法》。《農地法》的本質,就是對國有土地進行再分配,並斷絕國有土地遭到掠奪的可能。原來,羅馬共和國本身是有考慮到普通公民的問題的,因此按比例保有土地,以租借給普通羅馬人耕種,然而,在元老院的暗中操作下,這些土地絕大多數都被元老們佔有,成了他們巨大農莊的一部分。

提比利烏斯的行為,自然遭到了上層的全力抵制,甚至他青梅竹馬的好友都跳出來反對他,不過,由於普通民眾的支持,《農地法》最終得到了執行。這時,喪心病狂的元老院眼見利益受損,就做出了一件喪心病狂的暴行,那就是趁著提比利烏斯在戶外演講時,讓大批元老帶著自己的擁護者,直接將提比利烏斯打死。

提比利烏斯死後,《農地法》的推行陷入了泥潭之中,幾乎名存實亡,直到後來他的弟弟蓋烏斯接著上臺,繼續推行《農地法》,結果他的結局比他哥還慘,直接被元老院派出軍隊,連同支持者一起掃除,據說高達3000人死在元老院的刀下。

格拉古兄弟死後,元老院從此再也沒有遇到其他敢於觸動其利益的人。但是羅馬的軍隊戰鬥力仍然堪憂,這時,多虧了執政官馬略的出現,這個男人對羅馬的軍隊進行了從頭到腳的改革,簡單來說,就是讓羅馬公民兵變成了職業軍隊。有了馬略的改革,羅馬軍隊戰鬥力得到了質的提升,因此,很快便將入侵的日耳曼人以及南方反叛的努米底亞王國消滅,同時還繼續大力擴張。不過,馬略的改革,將大量貧窮的羅馬人吸納進軍隊,元老院利益下的犧牲品掌握了武力,註定了元老院權力帝國的崩塌。

後來,馬略和政治新星蘇拉發生了權力鬥爭,最終,出生貧寒的馬略在鬥爭的最後提前病逝,他的盟友秦納輸給了蘇拉,蘇拉掌握了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權力。這裡要說明一下,雖然蘇拉是羅馬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終身獨裁官,但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族派」,心向羅馬元老院,而馬略則是「平民派」,因此,蘇拉在利用獨裁官身份大肆排除異己,將元老院的權力再度予以加強之後,選擇了辭去獨裁官職務,最終病死。

按理來說,元老院這時應該是高枕無憂了才對,可是,馬略改革後的軍隊,以無土地的底層民眾為主要人員,所以,這批人對於土地和財富的渴望早已蓋過了對羅馬本身的熱愛,這種心態,就被有些人利用了,這個人,就是日後被某些人認為是元老院一黨的龐培,而不是日後的凱撒。軍事才能卓越、功勳卓著的龐培,成了第一個帶領軍隊渡過盧比孔河的羅馬政治家,而討伐斯巴達克斯的克拉蘇,也選擇了與龐培合作,再加上後來的凱撒,三位野心家就此聯手,開始砸爛元老院的權力帝國。

實際上,凱撒在這一時期,又把古老的《農地法》拿了出來,在對其進行修改後,大力推行了起來,這也成為了日後凱撒爭奪羅馬統治權的資本之一。這個時候,從情理上講,羅馬元老院應該好好反擊「三頭同盟」才對,但是,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三頭同盟」比元老院更得人心,底層羅馬平民,其實是站在「三頭同盟」這邊的。

特別在凱撒戰勝龐培,成為羅馬最高統治者之後,凱撒更是對早已腐朽的元老院控制下的羅馬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這些改革,自然也觸及到了元老院的利益。這裡必須說一個人,那就是刺殺凱撒的布魯圖,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這個人被視為維護羅馬共和精神的勇士,但是,他卻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高利貸巨商,因為他而傾家蕩產的羅馬平民不計其數,平日裡深受其他元老的厭惡。

實際上,最能反映元老院嘴上維護的羅馬共和國到底多得人心的案例,就是凱撒被刺殺後的事情了。按照刺殺者的想法,他們在刺殺凱撒之後,會到廣場演講,呼籲羅馬平民一同推翻有明顯成王企圖的凱撒派勢力,諷刺的是,這群人在凱撒死的當天,發現自己無人響應,而在凱撒被安葬後,更是遭到羅馬城內平民的圍追堵截,如果不是跑得快,恐怕得被活活打死。這些元老們,要麼是在自欺欺人,要麼就是沉浸在了一直以來的「歌舞昇平」之中,絲毫不知民心已失。

對於羅馬平民而言,嘴上喊著「共和」的元老院勢力,對他們不聞不問,不管死活,甚至還要踩上一腳,而像凱撒這樣的所謂「暴君」,反而推行了保護他們的政策,讓他們的生活有了好轉,顯然,該擁護誰,不該擁護誰,根本不用想。

因此,當布魯圖、卡西烏斯、西塞羅等刺殺凱撒的「共和派」被徹底掃除後,羅馬公民們基本沒有出現什麼哀悼的情況出現,對於他們而言,這不過是骯髒的元老院成員得到了應該有的結局。你要說羅馬公民們不知道後來崛起的屋大維等人的意圖,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數百年的共和生活,自然不會培養出一群毫不了解政治的公民,然而,正是這一群原本的羅馬共和國的根基,最終選擇了凱撒和建立羅馬帝國的屋大維。羅馬共和國就這樣在元老院的貪婪和瘋狂之下,被得到羅馬公民擁戴的野心家變成了歷史的塵埃。

相關焦點

  • 解析關鍵詞:王政、共和與帝國
    第2, 共和時代的羅馬,稱霸地中海而平民也可以選出保民官,以維護平民的權力。畢竟在羅馬,平民和貴族是對立的,以致於貴族經常侵犯平民的權力,這也就造成了羅馬內部的矛盾。但是這個時代的古羅馬,卻又是在瘋狂的擴張之中,為何這麼講呢?
  • 世界歷史16 羅馬創業史,幾個村落聯盟是如何發展成大帝國的
    羅穆盧斯和列莫斯擔任首領,後羅穆盧斯殺死列莫斯成為羅馬唯一的領袖,建立了羅馬國家。羅穆盧斯成了第一代羅馬國王,跟隨他的幾個部落成了最初的貴族。開始羅馬的「王政時代」。國王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必須聯合各大貴族的首領共同治理國家,貴族的首領由貴族中德高望重的元老擔任,這就是元老院的前身。元老院是終身制,最初選舉產生,後由國王指定。
  • 從「特洛伊戰爭」到「刺客信條」,古羅馬走向共和的傳奇之路
    走向共和在建國之後200多年,羅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類似於薩賓人,以及伊特魯尼亞的人等等,也被納入羅馬系統中,穩定之後,這些新的民族將需要政治權力。例如,羅馬的第二位國王努瑪是薩賓人,選舉國王的權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為了避免派系控制,元老院會故意選擇不同的力量來代表國王,在這一體制下,王權作為開拓時期集中權力的一種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 羅馬「四大暴君」之卡拉卡拉,究竟有多麼殘暴不堪?
    他在位時期引起了羅馬疆域的動蕩,還因其性格暴戾而迫害了無數民眾。他不僅狠心殺害了自己的手足,還將羅馬人捲入與東方的無盡爭鬥中。所以,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應該把他列入「四大暴君」之列。 一、血腥的上位之路 卡拉卡拉原名盧基烏斯,乃父塞維魯為加強與馬爾庫斯·奧列利烏斯家族的親緣關係,曾為他改名馬爾庫斯。
  • 「暴君」與「明君」的博弈:韋帕薌|是如何將羅馬由衰轉盛的?
    而與原先朱裡亞·克勞狄王朝出身於貴族不同,韋帕薌卻是真正的平民出身。他之所以能夠崛起,是得益於他在軍隊中的成長。在羅馬陷入四帝爭權之時,韋帕薌是猶太行省的總督。當然了,背後有羅馬東方軍團為支撐,手握重兵的韋帕薌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韋帕是平民出身,是羅馬帝國歷史上首次以平民身份出身登上帝位的第一人。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出身,韋帕薌卻是羅馬帝國有名的明君,獲得各方勢力的支持,就算是一直制約皇權的元老院,與韋帕關係也不錯。
  • 人們常常並提的「民主」和「共和」是同義詞嗎?
    羅馬共和國初期的政體是貴族制,在公元前5世紀頒布的《十二銅表法》中,平民與貴族是禁止通婚的。當時羅馬貴族氏族只有50家,只佔羅馬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它走向共和政體的方式,是在貴族制中不斷增添民主制因素。羅馬共和國軍事徵服的過程中,「百人隊軍制」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十個小組組成一個百人隊,由一名百夫長指揮。
  • 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喋血街頭的荒誕暴君
    羅馬城內一時間無比熱鬧,一場接一場的角鬥士與競技賽事接連不斷,人民也愈發熱愛這個有個性的年輕皇帝。對於人民來說,卡利古拉可能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對於元老院來說,卡利古拉隨心所欲地花錢與處事將會成為帝國運轉的噩夢。暴君的誕生卡利古拉在繼位第七個月的時候生了重病,這場重病差點奪走他年輕的生命。
  • 《美國秩序的根基》美雖新邦,其命惟舊
    圖/視覺中國任何秩序都是建立在特定根基之上的:如果根基是細弱且搖晃的,那麼秩序的坍塌就是可期的;如果這些根基是正確而牢固的,那麼秩序就是堅實而持久的。有了好的秩序,強大繁榮才可以持續。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有不少大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唯有美國是個例外。
  • 曾經與漢朝齊名的大羅馬帝國,為什麼滅亡後再也沒有重建過?
    在兩個帝國滅亡後,東西方的歷史卻走向了不同的道路。漢代以後,東方周而復始地誕生了眾多以漢朝疆域為基礎的王朝,並最終孕育了現代中國。而羅馬帝國滅亡後,帝國的廢墟上再也沒建立羅馬人的國度,為什麼羅馬人民不選擇再造羅馬呢?
  • 古羅馬城市之古羅馬大鬥獸場
    古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前30年)的城市建築,是在羅馬統義大利以後興盛和發展起來的。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築上,在羅馬帝國期間,羅馬城市建築如萬神廟、大鬥獸場等建築,天然混凝土大顯身手。
  • 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不再有信仰——重新思考羅馬帝國的滅亡之說
    羅馬的衰亡是腐敗還是腐化?分析兩者之間的同與異羅馬作為當今西方世界引以為傲的輝煌歷史,甚至將其作為自己的法治源頭。羅馬也確實給人類文明帶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其中對於羅馬帝國如何衰落的問題,一直是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以及外族入侵,政府的貪汙腐敗等各個方面論述了羅馬衰落並滅亡的原因。
  • 凱撒之死:羅馬鐵蹄下的強權與徵服,血色葬禮上的暗湧與悲歌
    通過凱撒的支持者與反對者,探討了獨裁與共和的優劣,提出了權力的歸屬問題。同時,莎士比亞還引導讀者去思考:政治權力集中於單一領導人應到什麼程度?還有當發現潛在的暴君時,人民是否需要提前除掉他。但是,因為劇本文體和篇幅的局限,莎士比亞沒有在《尤裡烏斯凱撒》中深入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
  • 羅馬是如何起源的
    從傳說的羅馬建城時期(公元前753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中間相隔一千多年,這一漫長的時期處在古羅馬文明影響之下。研究這個歷史時期包括三個相繼接連的方面。首先是在希臘文明光輝閃耀的時候,艱難創業,變故頻仍,建立起包括大部分歐洲的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羅馬帝國。
  • 羅馬皇帝康茂德:因遭姐姐暗殺,從仁君變為暴君
    羅馬暴君康茂德就是這樣的典例。康茂德原本從小就是個生性單純懦弱的孩子,和中國古代的明武宗朱厚照相似,他是被身邊的佞臣與男寵帶壞的。康茂德性情的變快來得突然,尤其在報復他的姐姐(長公主魯琪拉曾對他展開暗殺行動)後,康茂德從血腥的滋味中,似乎嘗到了皇帝權力帶來的樂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成為了暴君。
  • 羅馬史綱: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羅馬史綱》第三單元學習 - 帝國時代  今日主題:西羅馬帝國的徹底滅亡  丨知識要點:  1、羅馬帝國「最後的羅馬人」  斯提利科,父親是蠻族,汪達爾人,母親是羅馬人。  公元410年,羅馬城陷落,史稱「羅馬浩劫」,奧古斯丁寫出了《上帝之城》之後,西羅馬帝國苟延殘喘了幾十年。  公元476年,末代皇帝被蠻族首領廢黜,西羅馬帝國徹底滅亡。  丨學習心得  斯提利科,羅馬帝國最後的餘暉
  • 古羅馬的悠久歷史,共和體制有很大的貢獻,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個時期,古羅馬人創建了共和制這種政治體制,共和制的創立是受到古希臘哲學和古典自然觀的深刻影響,最終將共和政體作為管理的主要體制形式,這種共和政體對於權利的分配和制約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對於古希臘哲學並不陌生,這些哲學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古希臘神話的基礎之上,通過神話作為它的原型進行創作。
  • 從羅馬皇帝的職責到川普的抗疫政策
    從公元前753年羅馬建城到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羅馬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地中海周邊地區一路打怪升級,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古埃及、古希臘、迦太基、猶太王國、高盧、不列顛等等強大的民族與文明都被羅馬吞併融合,建立跨越亞非歐三大洲的強大國家,並且統治長達2200多年。
  • 周幽王滅亡西周——狐狸精的前世
    上一篇:改革失敗,周厲王無意中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共和體制周厲王之後,周朝進一步衰落,兒子周宣王在位不聽勸諫,打仗失敗丟了南方,氣的一命嗚呼。兒子周幽王繼位,對,就是烽火戲諸侯的那位。褒姒的出身就是個賤人,她負有秘密的使命,就是來滅亡周朝的。當然,褒姒本身也不知道她負有的秘密任務,就好像蘇妲己負有天命去滅商紂王朝一樣,直到你做完了,你才知道你的歷史使命。褒姒的身世很傳奇,沒有人能說清楚她的父母是誰,只知道她來自褒國,美豔絕倫,一顧傾城,再顧傾國。褒姒的出生還得從上古傳奇說起。
  • 川普發了一張自己拉小提琴的照片,卻被網友們比作羅馬暴君
    因此網友們立即找到了古羅馬暴君尼祿拉小提琴的照片,公元64年羅馬城被大火吞噬,而暴君尼祿就在拉小提琴。因此網友們提醒川普說,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他無意間把自己比作了羅馬暴君。網友們紛紛將川普和暴君尼祿作比較,還調侃川普連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具備。有網友還批評川普說,現在美國股市大跌,經濟幾乎陷入了崩潰,而總統竟讓還有閒情雅致在拉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