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時代的進步,網際網路就是一把雙刃劍,電子產品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手機、電腦、ipad、電視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電子產品不僅讓大人沉迷其中,連小孩子也是一刻離不開。
打開抖音我們都能看見很多小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化妝跳舞,校園裡上課,老師在前面講課下面的學生拿著手機刷著娛樂八卦,坐地鐵公交更是看到一個又一個的低頭族,電子產品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益處,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危害。
最讓人煩惱的是孩子如果沉迷上電子產品可比大人更容易上癮,忱忱的媽媽就很後悔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案例:
忱忱小時候總愛哭鬧,忱忱媽媽安慰忱忱的方法就是打開電視給她播放小豬佩奇,只要打開電視小豬佩奇一播放忱忱立刻停止哭聲。
孩子不愛吃飯,忱忱媽媽就拿電視威脅忱忱,只要吃飯了就給看小豬佩奇,忱忱也是一邊看著手機裡播放的動畫片一邊吃飯,電子產品成了媽媽讓忱忱聽話的武器。忱忱現在是看了電視看手機看了手機看平板,目不轉睛的離不開電子產品。
上小學之後忱忱有一天回家告訴媽媽老師給換座位之後看不清黑板了,忱忱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著忱忱去了醫院,一檢查發現忱忱眼睛近視很嚴重了,忱忱媽這才開始控制忱忱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過長危害大
孩子的視覺調節能力本來就差,加上發育還沒有完善,長時間盯著屏幕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影響眼部聚焦功能,弱視、鬥雞眼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可以說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比對大人還要大。
另外寶寶們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缺乏運動,對身體的發育也不利,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僵坐或是坐姿不正,容易使身形變歪。
其次電子產品的輻射也很大,長期處在輻射的環境中,寶寶本身免疫系統就弱,輻射帶來的弊端也不小,家長們都應該重視起來。
不僅在健康問題上,孩子長期沉迷電子設備不和外界交流互動,性格上也會變得內向怯懦,不與外界接觸會導致與人的社交也會出現障礙。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
1、以身作則
大人也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要成天總是玩電子產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可以和孩子互相監督,制定賞罰機制,誰玩的少誰可以得到獎勵。
2、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
運動很重要,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孩子會被外面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不是專注的盯著手機
3、規定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給孩子規定使用時間,每天什麼時間玩,可以玩多長時間等等,讓孩子學會有節制的使用,而不是全天都守著電視、電腦。
4、規範孩子的使用行為
看電視或是玩手機的時候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看電視和看手機的時候注意距離,不要緊盯屏幕,教會孩子做眼保健操,放鬆眼部疲勞,父母可以日常做好監督。
5、利用電子設備讓孩子學習
給孩子規定看兒童的內容,不要過早接觸成人的頻道,利用好電子產品幫助孩子學習,少玩一些遊戲,少看一些電視。
木蓮媽媽寄語
作為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不能讓電子產品代替自己,電子產品不是萬能玩具,給孩子充足時間陪伴,不要讓電子產品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平時玩手機電腦多長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