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2020-12-24 中國臺灣網

  新華社瀋陽12月23日電 題: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庚子年初,疫情突襲而至,剛剛企穩的東北經濟再添變數。

  歲末年尾,東北經濟怎麼樣?針對外界關心的企業態勢、投資趨勢及就業形勢等三大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大國重器咋樣了?

  「『十一』過後,我出差已經有七八次了。今年的項目忙不過來,明年的任務也已經飽和了。」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說,今年前10個月,沈鼓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7%;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3倍;利潤同比增長6.2倍……

  今天的逆勢而上,源於「昨天」和「前天」的積累。

  今年7月,沈鼓集團打造的國產最大13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組氮氣試車一次成功。從45萬噸級到80萬噸級,從100萬噸級到120萬噸級。在這一領域,沈鼓集團憑藉自主創新不斷刷新著國家紀錄。

  在東北,集聚著一批關乎國家產業安全、頂天立地的大國重器。他們的好,推動東北整個工業大局企穩向好。截至9月末,遼寧、吉林兩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面轉正。黑龍江省雖然同比下降0.7%,但9月當月同比增長9%。

  在中國一重,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6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9.35%;在鞍鋼,1-10月實現利潤總額48.02億元,同比增長12.78%;在東北特鋼,破產重整後新的體制機制讓其迸發出活力,1-11月實現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超200%;在一汽集團,前三季度產值累計增長16.6%,紅旗汽車更是一車難求……

  投資形勢怎麼看?

  11月11日,華晨寶馬首款世界型車型——純電動BMW iX3在大連港起航發往歐洲。寶馬在瀋陽的發展又邁出了一大步。寶馬集團2003年落子瀋陽,此後投資擴產的腳步從未停過,至今投資總額已經超過640億元人民幣。

  「寶馬一馬當先,樹立了樣板。如今很多來考察的外企都壓減了調研程序。」瀋陽市鐵西區區長郭忠孝說,在多年的合作中,地方不斷對標寶馬需求抓改革,並將經驗複製推廣。許多投資者說,寶馬連續追加投資就是對這裡營商環境最好的證明。

  據介紹,今年鐵西區圍繞華晨寶馬,又引入了20家企業,總投資近70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是吸引投資的金鑰匙。

  當前東北不斷在審批事項上做「減法」,在網上審批上做「加法」,越來越多的審批事項實現了不見面,只見一次面。目前,遼寧省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已達到100%;在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上,全省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2天內,大連市、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等地區壓縮到半天。

  哈爾濱健康農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立娟說,東北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感覺是在競賽。「一些政策發布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還到企業來對接,就怕企業不知道,用不好。」

  循序漸進,久久為功。今年3月,世界知名化工企業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與遼寧寶來企業集團成功聯姻,將以50%的股權比例,入股總投資26億美元的項目;4月,美國絲爾科公司與長春市政府、中國一汽集團籤署了紅旗S系項目合作意向書,預計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前三個季度,黑龍江新籤約千萬元內資項目593項,同比增長111.8%;12月初,遼寧赴京津冀招商,不到一周時間,籤約項目87個,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就業穩不穩?

  截至11月末,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城鎮登記失業率均低於年度控制目標。從就業形勢看,疫情衝擊下,東北的社會大局是穩的。

  穩,來自政策託舉。

  寒冬臘月裡,尹鳳媛的企業更忙了。「幸好有『銀企對接』政策幫助企業融資100萬元,否則企業挺不過上半年。」吉林省敏家植物抗過敏研究院負責人尹鳳媛說。

  疫情衝擊下,東北三省密集出臺穩崗惠企政策,成為穩就業的重要支撐。前三季度,吉林省各類市場主體超過258萬戶,同比增長超過9%。截至11月末,遼寧省城鎮新增就業42.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5.5%。

  「疫情衝擊下,保企業就是保就業。」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吳松說,已經為9.6萬多企業核發穩崗資金超過37.2億元。

  穩,來自新業態助力。

  「找工作不難,只要你肯吃苦。」京東快遞員劉海柱說。一個月前,他剛剛從酒店的傳菜員轉行成為一名快遞小哥。今年,京東集團在東北地區招聘員工數量同比增加54.9%;美團公司統計,前三季度遼寧騎手已經超過11萬人,來自省內就地就近就業的騎手約佔八成。

  不僅有快遞小哥。走在東北大大小小的商場裡,一些經營檔口內增設了直播設備。「直播帶貨」成了店主和營業員的新增業務。陌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東北三省網絡主播佔比全國最高。直播帶貨成了不少東北年輕人新的職業選擇,網紅小鎮、流量經濟為就業擇業打開了新天地。

  採訪中,許多企業家和基層幹部說,東北經濟正在開「頂風船」,下行壓力大風險挑戰多。但危機也是契機,變局蘊藏新局,「十四五」開局在即,東北經濟的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下好東北振興先手棋 遼寧逆勢突圍六大關鍵
    會議上,遼寧大學的六位專家代表圍繞遼寧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言獻策,為突破東北振興與遼寧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精準建議與決策參考。遼寧大學新華國際商學院院長霍偉東教授認為,解放思想、務實行動、重振東北經濟與遼寧雄風,重點在落實如何實現瀋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大連如何作為國際性旅遊城市的創新舉措。  他強調,東北振興亟待梳理: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還沒有做什麼?哪些需要國家支持、哪些需要我們借鑑與創新?作為昔日國企重鎮,聚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遼寧如何實現戰略突圍?
  • 正在崛起的遼寧城市,實力叫板省會,經濟總量居東北三省第一
    黑龍江吉林遼寧統稱東北三省.作為這個國家的老工業基地,這三個省在城市中地位很高, 長期實施可持續資源開發戰略和東部沿海城市的崛起,長期使東北三個州的經濟「萎縮」,但三個州的經濟總量不同, 正在減少, 但是,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口號,三省經濟已經「恢復」, 但是,發展速度因城市而異,以前東北城市的瀋陽沒有
  • 我的家在東北|東北人,為何天生幽默?(深度解讀東北)
    很多東北朋友偶爾也會問我:「東北的未來在哪裡?」我一時也無法回答。今天通過這篇《東北往事》,解讀這片承載上億人光榮與夢想、快樂與憂傷的黑土地,也算是給東北的前世今生一個答覆吧。大部分菜餚至多動過三分之一,有的根本動都沒動過。我問這些剩菜拿回去怎麼辦?「餵豬唄!」我痛心於太過於浪費,朋友斜我一眼,質問:「人難道還能吃嗎?!」對於東北人來說,衣食住行的攀比只是尋常,最大的攀比項就是情人。在東北「包小三」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並非東北人包小三者眾,而是他們「包」的光天化日。
  • 東北「最發達」城市,卻不說東北話,沒有一點東北味
    根據環黃渤海的優越地,它發展成東北最大的港口,無論是工農業、對外貿易還是旅遊業都十分發達,東北有瀋陽哈爾濱長春和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大連是其中唯一不是省會的副省級城市,可見大連在東北的地位。大連是東北經濟的班霸子,不是省會城市,但東北經濟第一強省,大連的經濟總量超過7300億,瀋陽的5870億,同時長春的5668億元和哈爾濱的5531億,振興老工業基地一直是東北整體的重擔大連被稱為東北之窗, 北方明珠是東北的明星城市,但大連在東北好像是有點異類的城市, 這個故事從哪裡開始?
  • 東北經濟持續放緩,人才流失嚴重,老工業基地如何煥發新生命力
    今天呢我們和大家聊下東北,聊下東北的經濟。今天啊主要想和大家聊一下東北的經濟以及東北的未來在哪裡。其實東北呀這些年一直是拿來主義,不管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真的是這樣。土地本身特別富饒,那是本來就有的,後來的工業化呢主要靠日本的遺留,以及呢我們建國以後,蘇聯援助我們的一百五十六個項目,大多數落戶了東北。所以說那一陣兒東北號稱什麼啊?
  • 2020年中國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經濟PK:差距在哪?
    中商情報網訊: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中國四大經濟區域,分別對應東部率先發展、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政策支持下,中國四大經濟區域發展水平如何?東北地區人口較少為10793.7萬人,佔全國比重為7.7%。東部地區人口規模是東北地區的5.02倍。
  • 【直擊東北經濟】不是所有英雄都出彩人前|瓦軸傳奇
    《中國製造2025》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為軸承行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了穩定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瓦軸集團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全面實施高端化和國際化戰略,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其軸承產品已經批量為國家十六項重點技術裝備領域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配套,全面替代進口,並開始為世界頂級企業批量供貨。
  • 東北「最有錢」的城市,經濟與一線城市瀋陽並肩,卻不會說東北話
    提起東北,許多人都會想起東北的二人轉,還有特色分明的東北話,東北人不論行走在中國的哪個城市,只要一開口,別人就可以很快反應出來他是東北人,但是今天就要給你介紹一個不說東北話的東北城市,並且還十分有錢。東北城市大連又稱濱城,位於遼東半島南端,位於黃渤海海岸,背靠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 大連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滄桑,大連市是日俄戰爭和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場,近半個世紀以來就是日俄殖民地, 近年來大連市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東北沿海的重要經濟、貿易和工業城市, 得到了「東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的美稱。
  • 東北最大國際家居產業新城項目落戶吉林農安
    其中,東北地區土地面積廣闊、產業體系完備,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多項政策紅利和資源優勢將為家具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吉林省農安縣委書記張知眾在致辭中表示,農安縣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口、產業等基礎優勢,主動融入東北振興全局,全面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為何說地處東北腹地的長春適合打造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長春地處東北腹地核心區域,中心興則東北興在東北地區,長春的位置非常核心 。長春既在吉林省的中心區域,同時也在東北的核心位置。在長春地區,三小時交通網可以覆蓋東北主要城市,一小時交通網可以覆蓋東北省會城市。
  • ——東北大刀闊斧改革破解營商難題
    ——東北大刀闊斧改革破解營商難題  新華社記者張建、梁書斌、鄒明仲  京東、寶馬、華潤等一大批企業前來投資;「誕生」一個企業只需3個工作日;機器人製造、商業衛星、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國務院督查組在東北三省督查時發現,東北三省正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努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正呈現企穩向好態勢
  • 瀋陽,東北第一城,日漸衰落之後,這座城市的未來在哪裡?
    瀋陽曾經是東北乃至全國的重工業中心,是東北三省當仁不讓的老大,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在經濟和工業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幾年,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整個東北經濟已經逐漸出現頹勢,雖然經常提及振興東北經濟,但整個東北經濟仍然十分低迷。
  • 《東北遊記》:一個外國人眼中的東北
    麥可麥爾的《東北遊記》書寫了自己在東北的遊歷見聞,但講得更多的卻是東北自17世紀以來的歷史。作者提到的很多地方,瀋陽、哈爾濱、滿洲裡,都是我曾路過的地方。但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 東北「唯一」充滿浪漫風情的城市,不像東北,還不說東北話
    說到東北,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 東北是我國有名的城市之一,特別是其獨特的方言就像洗腦一樣的存在,如果和東北人長期接觸,口音也會馬上改變, 東北也曾經是我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主要城市有瀋陽、哈爾濱、大連、長春等,來東北旅行的人都說東北人民風淳樸,人非常正義,但東北人的脾氣也非常火爆
  • 打造東北家具產業集群 吉林省新安國際家居產業新城項目落位農安
    打造東北家具產業集群 吉林省新安國際家居產業新城項目落位農安 2020-10-30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話為啥受歡迎,原來是有這幾種原因,聽東北人嘮嘮東北話
    通過趙本山的春晚小品,讓大家了解了東北人,熟悉了東北話,因此也為遼寧經濟發展帶來了騰飛式的發展。東北話作為最容易讓人聽明白的方言之一,也有著屬於它獨有的魅力。東北話的歷史東北話又稱為東北方言,它主要通過三個時期的演變而來。
  • 視頻| 王驍:東北復興,出路不在歌聲裡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秩序混亂,中國惟一的現代化組織,共產黨,就抽調近百萬天降猛男出關,剿滅原來盤踞在「東北」的舊社會精英,重建秩序,《智取威虎山》大家都聽說過,講的就是那段歷史,我就不多說了。東北局後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機構,比如建新公司就是大連市委的馬甲。最終四野三兵營出兵、華野靠大連大炮彈和山東小推車,碾壓了國民黨。
  • 東北電影宇宙探秘:中國「鐵鏽區」有三張面孔……
    除此之外,還有未正式定檔的《東北往事之二十年》,編導演陣容強大的《平原上的摩西》……東北故事接連「霸屏」。東北電影,也正和文學、音樂、短視頻以及「社會人兒」們的日常生活一道,構築著當下流行的「東北文藝復興」的矩陣。
  • 東北「最富有」城市,三大省會都望塵莫及,卻說著獨特的地方方言
    東北有句古話叫「中國的東北,其大而不知不覺」,讓我想起了東北的幽默語言曾經是中國東北的一個工業基地,有悠久的歷史積澱,今天小編就帶著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這樣一個東北的城市,可以說它是東北最有錢的城市,也是整個東北發展最快最好的城市,它就是坐落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海濱城市大連。
  • 白山黑水築牢血肉長城——東北三省聯合召開弘揚偉大東北抗聯精神...
    30日,東北三省在哈爾濱聯合舉行「弘揚偉大東北抗聯精神座談會」,社會各界在銘記歷史中凝聚著振興發展的強大力量。  「那時我們在關內,知道東北這兒打得最苦!」  「我當時在新四軍,那時全國都知道,東北這兒打得最苦,黑土地就是層層鮮血浸泡過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