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火燭、麵包、狗糧……科學家:我們已經將鳥類逼到這種地步了

2020-12-19 寰宇科學新觀察

這是棕腹樹鵲,一種屬於烏鴉科的鳥類,原產於南亞和東南亞,通常吃昆蟲、種子或水果,但現在看來,它們似乎學會了怎麼使用火。當然,不是用火來烹飪……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座小寺廟裡,看護人員定期放上用透明黃油製成的小型祈願蠟燭。當附近的棕腹樹鵲看到寺廟裡有點點明火,它們就會從樹上飛下來,將蠟燭叼走,然後快速搖頭讓佔滿了黃油的燈芯熄滅,最後將它整個吞下去。

這種嘗試新食物和覓食方式的意願,是動物行為靈活性的一個指標,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某些鳥類可能不易滅絕的證據。但來自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生物學教授路易斯·列斐伏爾(Louis Lefebvre)說:「我們的想法是,如果一個物種中,有能夠做出這些新奇行為的個體,那麼這個物種會比那些不傾向於產生這種新奇行為個體的物種,更容易對自己行為的變化做出反應。這個想法很簡單。問題是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進行測試。」

由西班牙生態和林業應用研究中心的西蒙·杜卡泰茲(Simon Ducatez)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包括勒斐伏爾(Lefebvre)博士,對204種鳥類學期刊進行了梳理,提及了新的行為和飼養創新,比較了每種鳥類的目擊數量及其滅絕風險。他們的研究結果本月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雜誌上。

列斐伏爾博士說,這一方法為他早期用野生捕獲的鳥類進行的認知實驗提供了支持,比如測試它們如何打開裝滿食物的盒子的能力。他說:「觀察鳥類的人——鳥類學家、鳥類觀察者——每當看到不尋常的覓食行為時都會報告。這是一座金礦,可以獲得全世界所有可能物種的資料庫。」

像北方紅雀這樣的食種者,已經學會享用來自非本地花園植物的花蜜。其他的則更引人注目:紐西蘭的鸕鷀利用船隻捕魚後留下的強大水流來實現更高效的捕食,綠鷺已經學會用麵包屑作誘餌來捕魚,大藍鷺則在高爾夫球場上捕獵松鼠,海鷗偷薯條袋也已經司空見慣。

研究小組自己的觀察補充了鳥類學期刊的數據。例如,在巴貝多,列斐伏爾博士有一個野外站,遊客們經常看到當地的牛雀吃桌上剩下的食物,包括碗裡的糖。但鳥兒也會偷一包糖,然後把糖拿走,啄開吃掉。島上本地的卡裡布啄木鳥,也會把狗糧貓糧等食物浸在雨水坑裡軟化後吃掉。這些行為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演繹,這對一隻鳥來說是很了不起的。但在鳥類棲息地遭受破壞的地方,鳥類的這些行為變化是必須的,如果它們不會改變,則無法生存。

杜卡泰茲博士說:「這個島上以前的自然棲息地已經所剩無幾了。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農業區或城市區,那裡只剩下很少的鳥類。只有少數的鳥類能夠適應這樣的生存環境。」但該團隊警告稱,行為靈活性並不是一種擺脫滅絕的有效方式。例如,鸚鵡都是著名的聰明和相對適應能力強的飼養者。但生長緩慢、繁殖緩慢的鸚鵡經常受到野生動物貿易的威脅。小島上的鳥類經常被哺乳動物的掠食者消滅,不管它們的取食方式如何。

研究人員認為:種群下降和滅絕風險的原因是可變的和複雜的,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是發展出新奇的覓食方式的鳥類物種,也仍然容易受到過度開發和入侵物種等威脅。換句話說,能夠改變它們的覓食行為並不能完全保護它們免受滅絕的危險。

相反的,我們應該說,鳥兒們已經被人類逼得走投無路,去偷吃一切它們能找得到的東西了。因此,下次你看到有鳥兒在吃不尋常的東西,你應該知道,它們是被逼。

相關焦點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地球從產生第一個生命體到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億年,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將生命的演化史,全面地連接起來,因為這樣能夠讓人類知道自己的過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成為人類。現在有一種科學推論,那就是有一部分恐龍演化成了鳥類,因此白堊紀的那一場浩劫,並沒有完全的將恐龍滅絕。這樣的科學發現,對於我們正確的認識白堊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這幾年中國科學家的研究,似乎在進一步的揭示鳥類之謎,不過現在依舊存在很多問題,科學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確認,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明白鳥類和恐龍的情況。
  • 貓咪偷吃被發現,淡定地望著主人:麵包留給你,我吃麵包袋就行了
    試問這麼多好吃的,貓哪能經得起誘惑,不時調皮一下,偷吃主人的食物或者零食。現在的貓咪都成精了,會翻箱倒櫃找吃的,主人藏得在好,貓咪憑藉靈敏的嗅覺,很快就能找到。這不有一隻貓是個十足的吃貨,除了貓吃的以外,它也特別愛吃人吃的東西。大家知道貓不能吃太多甜和鹹的東西,因此,主人不給它吃的,它就會趁主人不注意偷吃,從而養成偷吃的習慣。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鳥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傢伙,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
  • 科學家發現烏鴉有意識,不愧是最聰明鳥類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說的是烏鴉看見一個只裝了半瓶的水,於是填滿了石頭喝到水的事。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個童話故事。很少有人會想到,即使烏鴉沒有聰明到這個地步,它仍然是最聰明的鳥類。以至於有些人認為,如果人類真的滅絕了,烏鴉可能是世界上最聰明、能夠統治地球的生物。
  • 八哥偷吃卻被麵包卡住,它一臉呆萌、滿頭問號:發生了什麼事?
    當時,八哥去偷吃家裡的吐司麵包,也不知道它是怎麼搞的,吃著吃著,它竟然把腦袋卡在了麵包裡。被麵包卡住後,八哥非常懵逼,它一下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還「鳥贓俱獲」被廖先生給發現了。偷吃麵包卻被麵包捕獲,這隻八哥大概是鳥界的恥辱了吧,太好笑了,不少網友看後還以為是P圖呢。養鳥也是很有趣的,不過養鳥也沒那麼容易,照顧它們也需要細心、耐心,而且如果想讓它們學會說話,就更需要主人耐心去教它們了。
  • 恐龍進化成鳥類有了實錘,科學家找到證據:它們丟了一側卵巢
    雖然這個觀點只是一種假說,想要徹底證實還需要大量的證據,不過,在1998年,在我國遼西地區採集到的一塊恐龍化石,卻為這個觀點提供了一定的佐證。科學家們將這種來自於白堊紀早期的獸腳類恐龍稱作「中國鳥龍」,發現它的結構上,和鳥類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 1.2億年前,部分恐龍已經定期「換毛」,最終變成鳥類
    在1951年,科學家們在德國發現了一具古老的鳥類化石,通過鑑定,它距今已經有1.5億年的時間,研究者將它命名為「始祖鳥」,不過事實上,「始祖鳥」究竟是不是鳥類的祖先,這個問題還存在著許多的爭議。鳥類的起源之謎提到鳥類的祖先,很多人都會說是恐龍,不過事實上,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在國際上並沒有被普遍接受。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這種古老喙鳥的發現填補了鳥類和恐龍之間的一段空白
    讓我們先搞清楚一件事:鳥類基本上就是恐龍。6500萬年前,當大多數恐龍滅絕的時候,一些鳥類和類似鳥類的恐龍已經出現了,那些在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的生物的後代,最終進化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鳥類。雖然古生物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各種顯示羽毛進化的化石,但直到現在,關於喙鳥還是一個謎。
  • 因野生鳥類偷吃果園水果男子架網獵捕36隻小鳥 被判緩刑
    因為野生鳥類大量進入自己承包的果園偷吃果子,給自己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李先生在沒有辦理狩獵許可的情況下,架設了尼龍網,捕獲了36隻小鳥。經鑑定,這些小鳥中有幾隻屬於「三有」動物,還有一隻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原來我們熟悉的寒號鳥並不是鳥類,而是一種動物
    這個小小故事中告訴我們,年少的我們不應該目光短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用長遠的計劃,認真踏實地對待生活,只有不斷辛勤的付出勞動才會收穫美好的成果。事實上,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寒號鳥的身影,畢竟它也只是流傳故事裡的主角,才會導致很多人都以為它是一隻小鳥。如果你也認為寒號鳥是鳥類,那就要好好聽小編分析了,為你科普漲點知識。首先,我們要知道,寒號鳥其實不是鳥類。
  • 動物天堂亞馬遜:鳥類正在快速消失,科學家警告:下一個就是人類
    菲利普·斯託弗研究的是一種名為音樂家鷦鷯的鳥類,這種鷦鷯的叫聲非常優美動聽,原產地是南美的亞馬遜雨林,但棲息地也能擴展到亞馬遜安第斯山脈,由於它的叫聲實在是太悅耳了,因此在巴西非常有名,音樂家鷦鷯是很多傳奇和寓言主角!
  • 3D列印建築房屋:3D列印已經到這這種地步!
    原標題:3D列印建築房屋:3D列印已經到這這種地步!3D列印是時下最最熱門的話題,從列印飾品、服飾到建築、生活用品等等幾乎無所不能,只要你想的出來,幾乎都能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
  • 這種動物繼承了恐龍的基因,迄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
    大自然是很神奇的,也締造出來非常多神奇的生物和植物,但是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動物都滅絕了,但是我們仍然能夠找到他們曾經活著的痕跡。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鳥類是鴕鳥,這是大家公認的。但是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滅絕的鳥,它比鴕鳥要大太多了,也許有人會問滅絕了,你怎麼知道他是最大的鳥呢?恐龍生存的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們現在也知道恐龍曾經生存過呀。沒有錯,我們找到了這種鳥的化石。
  • 熊出沒:鳥類繁多,蕾蒂嘎嘎撒狗糧,你可能不知道金雕國王的綽號
    估計觀眾們都已經發現劇裡的鳥類繁多,你還記得有哪些嗎?只記得蕾蒂嘎嘎撒狗糧,但你可能不知道金雕國王的綽號。劇裡曾經出現過一隻不知名的鳥媽媽,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來到光頭強的家,可把強哥給嚇得不輕,就連肥波都被攻擊到角落裡,還好熊大熊二及時將鳥寶寶給帶來,化解當時的危機,要不鳥媽媽非得把光頭強的家給翻個亂七八糟,由此可以見得母親失去孩子的著急,並且費力尋找孩子用心良苦。
  • 大橘偷吃狗糧被抓現行,身體還拼命掙扎:讓我吃完最後一口!
    網友家的大橘,在偷吃狗糧時,被狗子抓了個正著。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於是狗子咬住大橘的尾巴,試圖將其拖離現場。
  • 科學家發現最小恐龍,體型與蜂鳥相當,也是最小的古鳥類
    3月12日中美加科學家宣布發現體型最小恐龍眼齒鳥,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古鳥類,比蜂鳥還小一點,種屬可能介於始祖鳥和熱河鳥,可能和現代鳥類有親緣關係。眼齒鳥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本來化石是很難形成並保存的,幸運的是這個眼齒鳥被包裹在了琥珀中,因此科學家才得以通過三維重建確定了這種鳥的外形特徵,有著相對於腦袋特別大的眼睛,而且嘴巴上長有一圈倒鉤的小刺狀結構,骨骼結構和鳥類有相似的地方。
  • 養了只獅子貓,沒想到從1年後,竟把主人逼到要棄養的地步
    最近有位主人在網上發文自述自己苦不堪言的事情,請廣大網友們支招到底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辦?養了只獅子貓,沒想到從1年後的某晚開始,竟把主人逼到要棄養的地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快跟著喵姐一起來看看吧!……養了只獅子貓,沒想到從1年後的某晚開始,竟把主人逼到要棄養的地步,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分享交流!(圖片源自網絡)
  • 科學家提出證據!鳥類可能屬於恐龍類!
    我們知道,現代鳥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獸腳亞目恐龍,這是恐龍系譜上的一個主要以肉食為食的分支。並且在一些鳥類中,比如食火雞,很容易看到它們與已經滅絕的獸腳亞目恐龍的相似之處。鳥類和恐龍?其實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兩足恐龍的起源,它們大多以肉食為食,被稱為獸腳亞目恐龍(「獸腳亞目」)。獸腳亞目恐龍最早出現於2.3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最早的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羽毛和產卵。然而,某些特徵——比如持續的、有動力來源的飛行——將古代鳥類與其他獸腳亞目動物區分開來,並最終定義了現代鳥類的譜系,當然,並不是所有現代鳥類都會飛行。
  • 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