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不僅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奠基人。令所有人深感遺憾的是,這位學貫中西的革命者在1935年被迫害致死。那麼,他留下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
瞿秋白英勇就義時年僅36歲,他的女兒瞿獨伊當時只有14歲,這並不是他的親生女兒,而是他與前夫所生的第二任妻子楊之華。
瞿獨伊原名沈曉光,生父沈劍龍,是浙江著名的開明士紳沈玄廬之子。瞿秋白和楊之華結婚後,他們努力從父親手中爭取到瞿獨伊,當時瞿獨伊只有4歲。
瞿秋白在楊之華那裡,視瞿獨一如自己的親生父親。
在忙於革命的時候,瞿秋白親自到學校接送瞿獨伊上下學,還手把手地教瞿獨伊寫字、畫畫。對瞿獨伊來說,瞿秋白是慈父。
1928年瞿秋白去蘇聯工作時,楊之華帶著瞿獨伊去了莫斯科,此後,瞿秋白夫婦因革命四處奔走,瞿獨伊也在蘇聯生活過。
1935年,瞿獨伊的天塌了,她在《共青團真理報》上看到了瞿獨伊去世的消息。當時,她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然後她突然哭了起來。這對她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她從來沒有想過,與父親的短暫分離會是永別。接下來的日子對瞿獨伊來說並不容易,母親楊之華忙於革命後又遭遇衝擊,瞿獨伊的生活也很艱難,經常聚少離多。
1941年,因蘇德戰爭爆發,瞿獨伊隨母親離開蘇聯,但不幸在途經新疆時被當地軍閥抓去坐牢。獄中的生活十分艱苦,但瞿獨伊努力學習中文,以堅定自己的革命思想。就這樣,瞿獨伊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
1946年,屈獨伊等人在我軍的壓力下,被傾向我軍的張治中將軍釋放,她隨母親回到延安,不僅入了黨,還和丈夫一起開始在新華社工作。對於瞿獨伊來說,這是一段難得的和平歲月。1949年,擅長俄語的瞿獨伊在新中國成立時用俄語播音,這對她來說是終身的榮譽。
隨著時間的推移,瞿獨伊相繼失去了丈夫、兒子和母親,她的人生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現在,瞿獨伊已經是98歲的老太太了,她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著父親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