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自號「鑑湖女俠」,祖上歷輩都是當官的,秋瑾年幼時跟著兄長們學習詩詞文史,15歲時又跟著表兄等人騎馬擊劍,十分有英雄豪傑的氣概,秋瑾的父親就十分著急,在他看來女孩子家家還是待在深閨比較好。
於是秋瑾的父親將她許配給了門當戶對的王家,秋瑾的丈夫名叫王廷鈞,婚後兩人雖志向不同,日子過得倒也過得下去,秋瑾還在婆家認識了唐群英、葛健豪,三人脾性相似,經常聚在一塊飲酒賦詩暢聊未來,秋瑾和唐群英、葛健豪被譽為是「瀟湘三女傑」。
1904年7月,秋瑾到了日本留學,後常常發表救國演說,倡導女性衝破封建的束縛,在日本秋瑾還認識到了魯迅、陶成章等傑出人才,秋瑾在婦女運動等活動中常常出現,還受封為「白紙扇」。
秋瑾對於愛國可謂是拋頭顱,灑熱血,寫下了諸多慷慨激昂的詩篇,1906年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公學,因為秋瑾響應各種號召,唯恐對家中的老小不利,在這一年的冬天她聲明脫離家庭。
次年安慶起義帶頭人徐錫麟起義失敗,他的弟弟的一番供詞牽連到了秋瑾,秋瑾得知起義失敗,並沒有選擇離開紹興,7月14日下午,清軍在大通學堂將秋瑾抓捕,她堅決不招供,只留下了一句「秋風秋雨愁煞人」,第二天凌晨,32歲的秋瑾英勇就義,這事引起了民憤,殺害秋瑾的清朝紹興知府便改名為趙景祺。
秋瑾婚後生下了一兒一女,她的一生對這對子女的影響最為強烈,秋瑾遇難時,她的兒子王沅德只有10歲,女兒王燦芝不足6歲,但王沅德和王燦芝都繼承了母親的美德,王沅德後來還曾一度成為湘潭首富,他仗義疏財,經常賑災救民。
女兒王燦芝無論長相還是性格最像秋瑾。秋瑾別號鑑湖女俠,她別號小俠。秋瑾15歲學習武術、騎馬、擊劍,王燦芝6歲起學習太極拳、八卦掌和青萍劍。為的是替母報仇,殺死紹興知府貴福。
王燦芝是1901年出生,6歲的時候,秋瑾已經犧牲,可以說她記事起對母親的印象非常幾乎沒有。這是因為在她3歲時,秋瑾與丈夫進京生活,而她留在老家。不久,秋瑾不顧丈夫王廷鈞的反對,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再次將王燦芝寄託於友人處。秋瑾遇害後,王燦芝才被帶回湖南湘潭老家。所以說她對母親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
王燦芝的爺爺是曾國藩的的堂弟,一直經商,家中較為殷實。她的父親王廷鈞,在晚清任過戶部主事的京官。帶著秋瑾從湖南搬到北京。最初夫妻和睦,王燦芝就是在京城的第二年出生的。夫妻間的裂隙也不能怪王主事守舊,只能說秋瑾不是一般的女人,而王廷鈞卻如那個時代大多數男子一樣,平凡而普通。
秋瑾做了一件在那個時代是驚世駭俗的事情,她穿著男裝到戲園子看京劇,那個年代女人是不能拋頭露面的,更不能去戲園子。王廷鈞知道後火冒三丈,家暴了秋瑾,性情剛烈的秋瑾於是負氣離家,從那以後,夫妻之間的隔閡日益增加。但他對秋瑾仍然念念不忘,並且自始至終沒有納妾。秋瑾死後,他大病一場,30歲早逝。但這一切幼小的王燦芝是不知道的。
王燦芝6歲喪母,8歲喪父,造就了她倔強的個性。8歲起她拜師學習武藝。太極拳、八卦掌、青萍劍,尤其是八卦掌每天上午要練兩個小時。從小立志,學精了武藝,專為人間抱不平,把那般貪汙橫暴的人殺一個乾淨,這是一件多麼痛快的事。尤其是為母親報仇,追殺甘福。到15歲時,她的武功已經很深。
她一直打聽貴福的消息,可發現此人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1927年,王燦芝考入上海大夏大學,也就是如今的華東師大。1928年赴美留學,考入紐約大學航空專業,當時美國航空成熱門行業,而中國航空幾乎是零,王燦芝決定學習航空,為國爭光。她還寫下一首詩:浪跡塵寰年復年,壯懷每欲著先鞭。救國但憑忠義膽,骨愈嶙峋志愈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27歲的王燦芝已經多次駕駛飛機飛上藍天,她的颯爽英姿和嫻熟技藝被美國人折服,被美國航空界譽為「東方女飛將」。1930年5月,王燦芝學成回國,成為我國首位女飛行員。只當是最炙手可熱的航空學校飛行教官。
1931年夏天,30歲的王燦芝終於獲悉殺害母親的元兇貴福藏匿於長春。原來殺害秋瑾後,貴福遭到湖南人的聲討,膽戰心驚,改名趙景琪。不久又竄至東北,為日本籌建偽「滿洲國」充當走狗。如此國賊家敵,王燦芝決定去趟長春手刃殺母仇人。也就在此時九一八事變爆發。等到抗戰結束,貴福已經死了。王燦芝恨得咬牙切齒,她久久跪在母親墓前,深感對不起母親。
王燦芝後期一直潛心整理秋瑾的遺稿,並把秋瑾的事跡用英文介紹到國外。1967年,王燦芝在家中洗澡時,突發腦溢血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