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籟劉少峰深情演繹對故鄉的問候——《賽恩白努·故鄉》

2020-11-28 北青網

蒙古族男高音歌唱家劉少峰,出生於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湛藍的天空和牧騎馳騁的生活,賦予了他特有的情懷與悠長的聲線。伴隨著悠揚的馬頭琴,劉少峰用真情和真心來歌唱故鄉——「琴聲悠揚,你像母親一樣,孕育著生命綠色的天堂」,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曲《賽恩白努·故鄉》正是由劉少峰本人作詞並親自演唱,將人們帶到對故鄉思戀的意境中。

劉少峰曾跟隨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孟玲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老師學習民族聲樂,曾獲得江西衛視中國紅歌會全國總冠軍、第四屆中國民族聲樂敦煌獎金獎、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北部歌王、海南衛視大海歌曲電視大獎賽金獎、第七屆群文杯全國聲樂展演民族組金號獎等獎項。面對眾多的榮譽,劉少峰很謙遜,他表示要把自己的歌聲回饋給更多的觀眾和生他養他的那片草原。

「17歲離開故鄉到外地求學工作,至今故鄉的一切都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無論走到哪裡心裡都不會忘記,每次想起從前的點點滴滴內心深處都會有股難以言表的情感和情緒,不時地就想回到故鄉去看看。」劉少峰表示,雖然自己現在定居北京,但是每次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和童年的經歷,總感覺那裡才是真正的家,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故鄉都留下了一生不可磨滅的痕跡和追憶。正所謂「誰不說自己的家鄉美,有誰不愛自己的故鄉。

蒙語「賽恩白努」譯為「你好」的意思。正如《賽恩白努·故鄉》這首歌中所唱的一樣——「白雲依戀著故鄉的藍天,魂牽夢繞貢布拉格草原」「賽恩白努親愛的故鄉,雄鷹為你翱翔」。劉少峰像草原中的雄鷹一樣,在音樂的殿堂裡汲取著營養,要把深深的愛回饋給故鄉的藍天和白雲。

「鴻雁聲聲迴蕩在耳邊,駿馬奔向太僕寺旗搖籃,晚霞映紅牧羊姑娘的笑臉,美了白音查幹,流淌清澈的甘泉。」草原天籟之音繚繞在耳邊,劉少峰的演唱飽含深情,發自肺腑地訴說著一個遊子對於故鄉的依戀,這份對故鄉的熱愛樸實而生動,撥動著聽眾的心弦。他用歌聲來抒發自己的草原情,讓我們聆聽這「草原雄鷹」的歌聲。來自劉少峰對故鄉深深地的思念和問候:故鄉你好~《賽恩白努·故鄉》。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相關焦點

  • 馬頭琴曲《天邊》草原天籟,美到心醉!
    馬頭琴曲 《天邊》草原天籟,美到心醉! 心中有匹馬,眼前即草原。心中有牽念,遠方即故鄉...... 每個人聆聽感覺不一樣,經歷越豐富,挫折越多,意境越深,心情也越感傷吧! 如泣如訴的馬頭琴,遼遠悠揚中透著蒼涼,琴聲一響起,不管身在何方,靈魂就被帶到遠在天邊的草原上。
  • 【聆聽】《故鄉的那條河》 作者 圓木 誦讀 長坤
    故鄉的那條河  作者 圓木故鄉的那條河,就是穿越太行山區、流經晉豫兩省、毫不停歇著奔湧到黃河入口的丹河。「丹」,意為紅色,因此,丹河的名稱來歷就和紅色有了勾連。這條名氣不大的小河,是古老「高平」的血脈,也是在文明創建中披在新型城市身上的彩帶,她清冽明澈地映著詩意的心境,她恬雅端莊地含著深情地思索,她是仙女梳妝的玉鏡,賦予絲絲縷縷的嚮往,催人展開想像的翅膀在藍天白雲下飛翔。夜色降臨的時侯,月華融入水面,清風輕揚,花香陣陣,一幅靜影沉璧的風採。潺潺的流水,流淌的是濃濃的淳樸民風,淡淡的微風吹拂著鄉親的熱情。
  • 魯迅《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文 丨 胡不歸 媒體書評人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無法割捨的一個地方,對魯迅來說也是如此。他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故鄉紹興,其中短篇小說《故鄉》應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篇。《故鄉》篇幅不長,寫魯迅時隔二十年後再回故鄉,為了處理掉老屋,而見到了家鄉二十年後的風貌,感慨萬分。《故鄉》開篇,魯迅即寫道,「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不禁悲涼起來了。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
  • 旅居海外藝術家眼中的故鄉:「無論走多遠,魂牽夢繞的是草原」
    旅居海外藝術家眼中的故鄉:「無論走多遠,魂牽夢繞的是草原」 2021-01-08 20:51: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
  • 在故鄉,我就是一棵樹
    在故鄉,我就是一棵樹。我是奶奶身後倚著的那棵山楂樹年邁的奶奶,坐在矮矮的院牆上,那一頭銀髮白得辛酸。春來發芽,夏來成蔭,秋裡葉舞,冬裡搖枝。我是故鄉蛤蜊河邊的那棵平楊柳美麗的蛤蜊河啊,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你流淌過眼淚,也流淌過歌聲。
  • 金·布拉格《初到草原》|初到草原的感覺 就像回到久別的故鄉
    編曲:班布爾 演唱:金·布拉格 從小就對草原充滿好奇和嚮往 卻不了解真實的草原究竟是什麼模樣 花開花落幾多春秋夢想成真 今天我終於來到花的原野綠色的海洋 清新的花海風伴著鳥語花香
  • 白巖松說終究要和故鄉告別 故鄉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
    最近有一期《朗讀者》,白巖松作為嘉賓出席,在節目中他講述了自己對故鄉深厚的感情。節目開始,他展示了一張故鄉現在的照片。」可,後來歲數大了一點,忽然某天有句話從他腦海中跳出來,那就是「故鄉到底是什麼」?這時,他仿佛才剛剛參透了故鄉的一絲意義。他說,故鄉,就是年少的時候,你天天想離開,歲數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 從此故鄉無過客,只有家鄉的味道
    那悽美的命運,只能用來虛擬的嫁衣,經常在狹隘裡想著與故鄉投機的那個儀式感的迷離浪漫。回憶故鄉味道,卻是二十多年後,傳奇的難盡故事。那時的年少無知,致使沒有勇氣接受故鄉的情意,以至於埋藏太多的感動和祝福。依稀記得故鄉味道,滿滿的陽光燦爛,記不清多少次在夢中感受故鄉味道,是不願清醒的無奈缺席,還有一次次無聲吶喊的離別。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以後,到處都是硝煙戰火,百姓顛沛流離,杜甫與自己的弟弟們也分散到了各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既是寫景,同時也點明了時令。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讓人頓生寒意。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詩人卻覺得故鄉的月亮更加明亮。其實並非故鄉月更明,只是詩人深深懷念起了故鄉的人物風景。
  •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故鄉行
    發小邀請我們抽空回去看一看,送走了發小,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夢境中我的童年、故鄉,越發清晰如昨,為什麼不去呢?故鄉用一場紛紛揚揚的雪花迎接了我們的到來。              剛進連隊的東西路我的故鄉164團(烏拉斯臺)共15個連隊,戲稱第十六連就是(墳地)了。
  • 白露節氣必讀的一首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白露,是個富有詩意的節氣,植物上的露水晶瑩剔透,這是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水滴,陽光照上潔白無瑕。
  • 雪落的時候,想起了故鄉
    相伴的歲月,在最美的記憶裡,鮮活的永遠是故鄉,無論你走到哪裡,故鄉的顏色,便是一生的情感,時刻記在心裡。而今,暖暖的午後,倚在藤椅上,安心在茶香氤氳中,感受落雪,雪未來,不舍冬的意韻,片片雪花一定是落在故鄉的,那情、那景、那白……時光流逝,故鄉依舊親切,透過心情,穿過回憶,光影闌珊中,依舊能看見故鄉的原風景,依然是一如初見。
  • 「草原神駿」民族演唱 音樂會亮相合肥
    當晚《漠北梟騎》演出中,來自草原的神駿樂團為合肥觀眾帶來一場耳目一新的演唱音樂會。 當最炫的草原駿馬遇上熱情的合肥市民,現場的氣氛異常火爆。神駿樂團以其成熟完美的音樂風格和極具舞臺表現力的演出贏得現場掌聲、叫好聲不斷。「富饒美麗的聖山啊,麋鹿遊蕩向遠方。奶茶飄香繞氈房,慈祥阿媽回頭望。牧歌唱響心寬廣,琴聲繚繞多悠揚。斟滿奶酒迎四方,蒼天祝福我故鄉。」
  • 特區夢:故鄉與第二故鄉
    從稚嫩到青少的歲月,我踏著田野的青草與稻香成長,故鄉也在成長。如今每次回家,都驚詫於故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故鄉的血脈長河依舊洶湧,富有生機與力量!故鄉在成長,特區也在成長,以特區之為謀未來之變,汕頭未來的「一二三五九」、「五大工程」、「四大高地」將讓故鄉真正發揮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和擔當。從青少到青壯,只是被日子攆著長大,終於到了需要離家闖蕩的年紀,我背著簡單的行囊,一疊發表的文章,在深夜踏上長途巴士,將我的童真年少留在了故鄉。
  • 七十年代:故鄉的搖籃曲……
    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故鄉的孩子,父母是我們兒時的靠山,故鄉則是我們兒時的搖籃!這是故鄉的山坡,草都難以生存與城裡的孩子相比,我們的搖籃是粗糙的,恰如我們身上的粗布衣衫,沒有那麼精緻,沒有那麼雅致最盼著來客人,會做白麵餅、白麵條兒,還會買豆腐,還會炒菜,那時候的菜湯孩子們是搶著喝的,泡餅也是最好的美味。可惜白麵餅只能烙一兩張,只給客人吃,我們最多只能分上一兩角兒,孩子多的還會打架!母親手巧,會障眼法,她會用白面做皮,山藥麵兒做心兒,烙餅是夾心兒的,可惜我們不愛吃,現在說誰要是能烙餅烙成這樣,那簡直就神了!
  • 貴州作家·微刊|在鄂故鄉記(組詩)
    那就一頭扎進兒時的河流去那裡找尋泥鰍黃鱔和龍蝦藏在田埂上或草叢中的青蛙哇的一聲,野雞的羽毛驚落而去瞧,荒枯的狗尾巴侵佔了回去的路田野豎著的電線桿遺失了方向可要回去啊,那裡有我的故鄉據說今天是大年初三親朋啊,願靜止的風能悄悄送去我的問候一日三餐,千萬珍重鄉間小路被推土機掩埋一點一點的村莊噤若寒蟬手機啊,
  • 故鄉啊!故鄉!幾多夢裡人暢遊的地方
    故鄉心中一首永恆的歌;故鄉是遊子最思念的地方!人心目中抹不去的鄉愁,不管你與故鄉的距離有多遠,故鄉都是你的根,你可以走出故鄉的山水,但你永遠走不出故鄉的情懷。人這一輩子,不走出故鄉,就見不到更美的風景;人這一輩子,不回歸故鄉,就體會不到飄泊的艱辛。故鄉的思念,是心田裡的草,離開越久越瘋長!故鄉不遠,思故鄉,天涯咫尺近。故鄉很遠,回故鄉,咫尺天涯遠。
  • 矗立在紙上的故鄉——讀《文學的故鄉訪談錄》
    邱素敏張同道主編的《文學的故鄉訪談錄》,避開宏大的敘事,以個人講述方式,再現了6位茅盾文學獎得主與生活的土壤,作品與故鄉之間的千絲萬縷:遲子建的冰雪北國,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阿來的嘉絨藏區,劉震雲的延津世界,賈平凹的商州鄉村
  • 雲邊有個小賣部:在那之前,故鄉是四季,在那之後,故鄉只有冬夏
    不知不覺把他鄉當作了故鄉故鄉卻已成他鄉只是偶爾難過時你才敢望懷揣著自己的信仰跌跌撞撞,在失敗和不放棄之間邁著沉重的腳步終於走出村莊來到了媽媽說的大城市,但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這個大城市裡沒有故鄉的人情,只有拼命的競爭,最後,因為殘酷的現實在愛情和事業當中他輸得一敗塗地。我們是不是也都是現實中的劉十三?
  • 懷念,那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是我兒時故鄉的美好圖畫,是那人生世世代代甘願被沐浴,享受一份舒適。此刻,我常常會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那悠悠的濃濃的思念!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地方,有一條小溪,涓涓而流。秋風吹過,故鄉在心裡,留下了一道淺淺的痕跡、一朵浪花的思念、一杯流年的酒,醉了一個夢裡的你,牽了誰。靜依軒窗,靜靜回首凝望,靜夜的黑色裡寫滿著青春的別離。如果說回憶是一朵花,那麼我會跋涉很多山與水,只為在路途中與它相逢。此後的無數個夜晚,一個人仰望天空,任由回憶吞噬我的身體,任憑寂寞的心緒在每個細胞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