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豪:北鬥收官星臨場推遲發射,這個決定背後是中國航天人幾代的堅守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

2020年6月16日晨,新華社發布消息,原定於當日上午10時11分至10時50分窗口發射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因技術原因推遲發射。

北鬥工程的收官星發射吸引了全國媒體的目光,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臨場做出推遲發射的決定,決策者究竟要承擔怎樣的壓力?

舉國關注

北鬥是我國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全世界僅有的能夠提供全球導航定位的四大衛星系統之一,其餘三家是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和歐洲Galileo。

自上世紀80年代「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院士提出雙星定位通信系統方案至今,中國衛星導航已經走過了近40年風雨歷程。從北鬥一號試驗系統的建成,到北鬥二號區域導航系統投入使用,中國的導航衛星一直按照既定的「三步走」方針持續發展,而北鬥三號就是這「三步走」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從2000年10月31日長三甲火箭發射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開始,中國北鬥已進行了54次發射,並取得了全部成功的驕人戰績。

原定於6月16日的發射,是北鬥工程最後一步的最後一顆星,是北鬥系統建設全面完成的標誌,因此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在發射前,國家級媒體對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星進行了密集的宣傳報導,央視新聞客戶端提前幾十小時開始了全程無間斷直播。

中央電視臺播放楊長風總師採訪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頻道

更為罕見的是,6月15日的《新聞聯播》更是播發了發射窗口,對這次發射進行預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CGTN、央廣中國之聲、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頻、央視網屆時將進行直播。

《新聞聯播》播發發射預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頻道

而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80餘名四川省抗疫英雄代表,受邀來到西昌,共同見證北鬥系統的收官之戰。

向抗疫英雄致敬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在中國航天歷史上,這種盛況是少見的。

因此,在發射的最後時刻,做出「中止發射」的決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推遲7 天!北鬥「最後一星」成功發射!一周裡中國航天人經歷了什麼?
    丨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火箭殼體雞爪形裂紋致使發射推遲一周雖然最終結果圓滿,但這次飛行任務卻經歷了一波三折。此前因中國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再次推遲至6月23日。
  • 北鬥三號工程完美收官:發射推遲的這些天,發生了什麼?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號消息,6月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託舉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為期7天的緊急處置,長三乙火箭以完美表現為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發射畫上圓滿句號。
  • 「夢之藍M6+」見證北鬥三號收官之星升空 開啟中國航天更好的時代
    北鬥三號系統「收官之星」的升空,為世界衛星導航帶來新的亮點。更讓國人驕傲的是,它的發射將代表著55顆北鬥微星、30顆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建成,這也意味著北鬥全球服務能力全面實現。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助力央視,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官微等平臺呈現了發射全程直播,共同見證北鬥升空。
  • 北鬥劍指蒼穹!收官之星成功發射,為中國科技點讚!
    北京時間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終於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了!這是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全球且行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本該在6月16日上午就完成發射任務卻在臨發射前檢測出了技術問題,不論如何「收官之星」可以順利發射升空都是令人激動人心的!
  • 石豪:獨立自主,敢於勝利——北鬥的意義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北京時間7月31日10時48分,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此,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於以完整的姿態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但北鬥系統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直播回放入口
    6月23日上午9時43分許,北鬥三號收官之星點火升空!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著該衛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也是西昌發射場今年的收官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今年以來,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兩場高密度任務的持續雙重挑戰,連續奪取了長徵5B首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收官等國字號重大任務的圓滿成功。
  • 【眾投北鬥】「北鬥人」謝軍:我們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航天追夢人
    「北鬥人」謝軍:我們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航天追夢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仰望星空,我們能看見兩個「北鬥」。前者名為「北鬥七星」,是自然的饋贈;後者名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一項由中國航天人創造的奇蹟。作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每談及此,謝軍總是有諸多感慨。1982年,謝軍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分配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工作,從這裡踏上航天之路。一張藍圖繪到底。
  • 她是仰望星空的姐姐,擁有乘風破浪的人生,「北鬥女神」王莉的航天...
    當我們歡度「雙節」之時,千萬不要忘記有這麼一群為祖國強盛而默默奉獻的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發,只為打破國外對於衛星導航技術的壟斷,早日實現中國的航天強國夢。隨著今年6月北鬥導航系統的全球組網成功,北鬥人26年的心血終於開花結果——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時空基準」,中國在衛星導航技術上再也不受制於人。
  • 航天「老將」辛紅衛:離火箭最近,卻從未在現場看過發射
    隨著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入軌,長三甲系列金牌火箭以100%的成功率,為北鬥組網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發射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起,金牌火箭背後這支發射隊伍已經陪北鬥走過了20年。這其中,有一位名叫辛紅衛的航天「老將」,他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火箭發射隊一名隊員,陪伴北鬥工程20年44次發射,參與其中20多次北鬥發射,卻從未在現場看過發射。在收官之星任務成功之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他。
  • 「北鬥人」謝軍:我們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航天追夢人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見兩個「北鬥」。一個有7顆星,已在宇宙間存在億萬年之久,自古以來為人類指位定向;一個有30顆星,從無到有誕生發展不過26年,在浩渺太空卻能為人類提供精確到10米的定位。前者名為「北鬥七星」,是自然的饋贈;後者名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一項由中國航天人創造的奇蹟。
  • 最亮「星」:中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
    來源:海外網前不久,從火神山雷神山測繪到無人機防疫消毒,再到珠峰測高,中國北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6月23日9時4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至此中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總設計師陳忠貴:無論在哪裡都能靠中國導航尋找方向
    資料圖收官之星的發射,也讓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86級校友陳忠貴難掩激動,他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這顆收官之星的發射,比較坎坷。這麼多年下來,今天圓滿收官,心情非常激動。」坎坷,發射時間被延後北鬥三號系統於2009年啟動建設,到今年走過11年。
  • 北鬥「收官之星」成功定點,上海北鬥產業潛藏哪些機遇?
    在上海交通大學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上海北鬥導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裴凌看來,北鬥三號「收官之星」完成部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接下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北鬥+」高精度行業應用和「+北鬥」的高精度大眾化應用潛藏較大機遇。
  • 向天圖強叩蒼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從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入軌到我國首次行星探測遨遊天際;從探月工程7次「零窗口」連戰連捷到59顆北鬥導航衛星百分百成功發射;從我國第一枚低溫燃料運載火箭首飛到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成熟運用;從「澳星保衛戰」無畏逆行搶救衛星火箭,到北鬥收官中國航天史上最大規模燃料洩出再加注發射;從2至3年一發到1年十七八發……
  • 最強中國「心」!北鬥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1秒 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開通。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推遲
    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 此前消息:發射窗口確定!楊長風講述北鬥幕後傳奇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窗口定為6月16日10時11分至10時50分,瞄準窗口前沿實施發射。航天測量船做好準備。地面測控系統做好準備。
  • 「收官之星」進入發射倒計時,與它最親近的北鬥人有些話要說
    「收官之星」進入發射倒計時,與它最親近的北鬥人有些話要說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交通廣播,經濟廣播,鄉村廣播,音樂廣播,資訊廣播,健康娛樂廣播,故事廣播,教育廣播,在線直播,在線點播
  • 【長城評論】致敬北鬥,致敬中國創造
    新華社記者 薛晨 攝&nbsp&nbsp&nbsp&nbsp在此前的20年,也是在這裡,我國先後發射了54顆北鬥衛星。作為北鬥全球系統的「收官之星」,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 中國北鬥 照亮世界|點讚新時代系列報導
    北鬥三號發射 過程一波三折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北鬥工程全線堅持組網發射和疫情防控「雙線作戰」,有力推進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圓滿收官。北鬥三號收官發射的過程是一波三折的,在兩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後,工程全線舉一反三進行質量複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