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西安蘇福記廚師向炒菜鍋吐口水」一事,西安雁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責令西安逸雪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西安「蘇福記」城市立方店)立即停業整改,糾正其違法行為,對經營活動中使用的食品及原材料抽檢,並將根據調查取證情況,對該企業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處以10萬元罰款並吊銷其《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處罰(據5月11日《新京報》)。
想想也是夠「噁心」的,只因顧客嫌燴菜味道太重,不適合小孩食用,還是服務員主動提出「重新做」,隨後在新端上的燴菜裡,顧客不僅發現有菸頭混入其中,通過查看後堂監控,更發現一廚師在炒菜過程中,既沒按規定要求佩戴口罩,還故意向菜鍋裡「吐口水」。儘管有清晰監控畫面為證,涉事企業和廚師依然極力狡辯:口水是吐了,工作人員回應是「吐在了鍋沿」,涉事廚師則說是「吐在了地上」。
廚師在炒菜過程中,佩戴口罩是基本要求,尤其是對蘇福記這樣的知名餐飲企業,更是必須遵守的規定。對著炒菜鍋吐口水,無論最終吐在鍋沿還是地上,菜鍋裡註定都沾染了「口水」,這種行為和將沾染「口水」的菜餚端上顧客餐桌,既有悖食品衛生安全規章,更是對顧客消費者的極不尊重,該餐飲企業因此受到政府嚴處重罰,委實一點也不冤枉。
客觀上講,做餐飲企業尤其是當廚師不僅需要有烹飪技術,更要有最基本的良心道德,否則,即便管理再規範,再有「明廚亮灶」和視頻監控,如果廚師要是缺乏良心道德和職業素養,讓菜餚缺乏衛生安全則是分分秒秒的事,一把鼻涕、一口吐水就能讓美味的佳餚瞬間噁心百倍,而且顧客不親眼所見還「吃不出來」。
所謂「眾口難調」,顧客在就餐消費過程中,難免會對某個菜品的口味有意見,無論出於尊重顧客還是本著企業的「和氣生財」,按照顧客口味進行「回爐」調整,都是廚師應該做,也是必須的工作。報導顯示,涉事廚師年齡才20多歲,如此年輕能學會和幹上廚師這一行,本身既不容易也很有發展前途。是什麼仇、什麼怨,讓其對著炒菜鍋裡吐口水,在筆者看來,肯定不只是因為「咽炎發作」,問題既出在企業對員工的管理上,更有涉事廚師自身道德素養不高的原因。
「向炒菜鍋吐口水事件」之所以能夠曝光,得益於「明廚亮灶」規定在餐飲企業的普及落實。否者,不僅顧客消費者無從監督,會吃「啞巴虧」,即便輕言目睹進行舉報,也會因證據無法固定,讓監管部門無法查處。因此,這一「吐口水事件」一是提醒各地餐飲管理部門,對於餐飲企業不但要全面落實「明廚亮灶」,而且更要實現「高清」和無死角。
二是也提醒餐飲企業,在招聘錄用廚師的過程中,既要查證,更要「查人」,通過某些細小行為來檢驗廚師的「良心道德」,拒絕錄用那些對人缺乏尊重又心胸狹隘的人進入後堂工作。否者,不僅壞了餐飲企業的名聲,甚至還會讓企業遭遇巨額罰單,乃至「關門大吉」。(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