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大家有時會認為,現在的生活就是我們該有的狀態。生活安逸,平淡無奇。可就是現在這份安逸,平淡無奇的生活,是無數優秀革命將領用鮮血,屍骨換來的。例如:新四軍彭雪楓將軍,他有勇有謀,德才兼備,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家,可是他年僅37歲就壯烈犧牲。將軍犧牲時,妻子林穎已有身孕,那這位令人敬佩的將軍之子現在如何呢?
驍勇善戰,人稱"龍膽將軍"
彭雪楓將軍,在1907年9月出生於河南鎮平。他出身貧寒,但慶幸的是:他可以陪富家子弟伴讀。正因如此,他勤奮學習,刻苦讀書,接觸很多新思想,深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革命的種子在他的心中萌芽。之後加入中國共青團,1926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中的一員。彭雪楓將軍參加的的戰役不計其數,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展現出優秀的軍事能力與領導能力,人稱"龍膽將軍"。他組織過很多戰役,並為長徵取得最終勝利打下堅定的基礎。
1935年2月,他被任命為十三團團長;1936年受毛主席重託擔任"特使",與國民党進行談判,共同抗日;1937年盧溝橋事變,他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參謀長;1939年,他率領的部隊挺入敵後,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在敵人的心臟,為後方戰士掃除障礙,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抗戰過程中,將軍不忘以筆為武器,先後發表很多優秀文章,將他的思想傳遞給每一位有志之士。1939年,發生"確山慘案"他奮筆疾書寫下《關於竹溝事變》。之後,他也為建立敵後根據地作出巨大貢獻。
身中流彈,不幸犧牲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他化悲痛為力量,勢必要讓敵人付出相應代價。彭雪楓受任為新四軍第四軍師長。同年2月,他率領新四軍堅守豫皖蘇邊區,對抗湯恩伯的十萬大軍,他毫不慌張、畏懼。堅守陣地長達三月之久。1943年3月,他率軍參加山子頭反擊戰,大獲全勝,極好了的鼓舞士氣。同月,為了全面抗日統一戰線,與韓德勤進行談判。
1944年8月彭雪楓率軍西徵,在小朱莊首次取得勝利。同年9月,不斷收復豫蘇地區多個地方,此次西徵取得階段性勝利。直至9月10日,在指揮河南八裡莊戰役時,不幸流彈擊中胸膛,英勇犧牲。這一年,他年僅37歲,妻子林穎也懷有身孕。1945年2月,他唯一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彭小楓。在孩子滿月時,林穎才得知丈夫已犧牲的消息,傷心欲絕。君子一役,不知其期。彭小楓這個名字是林穎為紀念丈夫。
秉承父志,成國之棟梁
彭小楓是烈士之子,他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他秉承父親的精神,以父親為榜樣,以父親為驕傲,他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軍事,為在祖國貢獻自已的力量。1963年8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12月,彭小楓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經自己的努力從排長升到團長,任第二炮兵政委;並在2006年晉為上將軍銜。他秉承父志,一路前進,對黨忠誠,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為父親掃墓時,他一度淚流滿面,雖未見過父親,但是父親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他。2015年,彭小楓在採訪時表示;"父親犧牲後,黨中央考慮到防止影響士氣、助長敵人囂張氣焰,讓母親順利分娩。決定暫時不公布父親犧牲的消息。"說到此處,他的眼淚奪眶而出。《離騷》中的"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不正是革命先烈的真實寫照。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結語
彭小楓傳承了父親的精神,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彰顯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擔當。我們要牢記使命,不忘最初的理想。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在民族復興的陽光大道上奮勇前進。重溫革命歷史,牢記使命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加強自我修養,強化責任感與使命感。每個華夏兒女都應該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離騷》《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