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彭雪楓將軍,年僅37歲壯烈犧牲,留下的遺腹子現在如何?

2020-12-22 以史明今

引言

我們大家有時會認為,現在的生活就是我們該有的狀態。生活安逸,平淡無奇。可就是現在這份安逸,平淡無奇的生活,是無數優秀革命將領用鮮血,屍骨換來的。例如:新四軍彭雪楓將軍,他有勇有謀,德才兼備,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家,可是他年僅37歲就壯烈犧牲。將軍犧牲時,妻子林穎已有身孕,那這位令人敬佩的將軍之子現在如何呢?

驍勇善戰,人稱"龍膽將軍"

彭雪楓將軍,在1907年9月出生於河南鎮平。他出身貧寒,但慶幸的是:他可以陪富家子弟伴讀。正因如此,他勤奮學習,刻苦讀書,接觸很多新思想,深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革命的種子在他的心中萌芽。之後加入中國共青團,1926年成為中國共產黨中的一員。彭雪楓將軍參加的的戰役不計其數,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展現出優秀的軍事能力與領導能力,人稱"龍膽將軍"。他組織過很多戰役,並為長徵取得最終勝利打下堅定的基礎。

1935年2月,他被任命為十三團團長;1936年受毛主席重託擔任"特使",與國民党進行談判,共同抗日;1937年盧溝橋事變,他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參謀長;1939年,他率領的部隊挺入敵後,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在敵人的心臟,為後方戰士掃除障礙,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抗戰過程中,將軍不忘以筆為武器,先後發表很多優秀文章,將他的思想傳遞給每一位有志之士。1939年,發生"確山慘案"他奮筆疾書寫下《關於竹溝事變》。之後,他也為建立敵後根據地作出巨大貢獻。

身中流彈,不幸犧牲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他化悲痛為力量,勢必要讓敵人付出相應代價。彭雪楓受任為新四軍第四軍師長。同年2月,他率領新四軍堅守豫皖蘇邊區,對抗湯恩伯的十萬大軍,他毫不慌張、畏懼。堅守陣地長達三月之久。1943年3月,他率軍參加山子頭反擊戰,大獲全勝,極好了的鼓舞士氣。同月,為了全面抗日統一戰線,與韓德勤進行談判。

1944年8月彭雪楓率軍西徵,在小朱莊首次取得勝利。同年9月,不斷收復豫蘇地區多個地方,此次西徵取得階段性勝利。直至9月10日,在指揮河南八裡莊戰役時,不幸流彈擊中胸膛,英勇犧牲。這一年,他年僅37歲,妻子林穎也懷有身孕。1945年2月,他唯一的孩子出生了,取名彭小楓。在孩子滿月時,林穎才得知丈夫已犧牲的消息,傷心欲絕。君子一役,不知其期。彭小楓這個名字是林穎為紀念丈夫。

秉承父志,成國之棟梁

彭小楓是烈士之子,他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他秉承父親的精神,以父親為榜樣,以父親為驕傲,他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軍事,為在祖國貢獻自已的力量。1963年8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12月,彭小楓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經自己的努力從排長升到團長,任第二炮兵政委;並在2006年晉為上將軍銜。他秉承父志,一路前進,對黨忠誠,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為父親掃墓時,他一度淚流滿面,雖未見過父親,但是父親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他。2015年,彭小楓在採訪時表示;"父親犧牲後,黨中央考慮到防止影響士氣、助長敵人囂張氣焰,讓母親順利分娩。決定暫時不公布父親犧牲的消息。"說到此處,他的眼淚奪眶而出《離騷》中的"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不正是革命先烈的真實寫照。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結語

彭小楓傳承了父親的精神,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彰顯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擔當。我們要牢記使命,不忘最初的理想。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在民族復興的陽光大道上奮勇前進。重溫革命歷史,牢記使命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加強自我修養,強化責任感與使命感。每個華夏兒女都應該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離騷》《詩經》

相關焦點

  • 抗日名將彭雪楓,能文善武,曾與彭德懷並稱「彭彭」!
    抗日時期,要說我軍智勇雙全的戰將,除了左權將軍以外,還有一人,他就是彭雪楓將軍。 正當抗戰勝利在即時,彭雪楓將軍卻不幸犧牲,沒能親眼看到日本鬼子投降。 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率領部隊攻打八裡莊。就在我軍取得節節勝利之時,在前沿指揮的彭雪楓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10個小時前,毛澤東還致電彭雪楓:「中原各部作戰之配合,通歸彭雪楓將軍指揮。」
  • 抗日英雄魯雨亭:彭雪楓的愛將,毀家紓難,壯烈殉國
    抗戰期間,新四軍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彭雪楓將軍,另外還有魯雨亭、劉樹藩、朱立文、田守堯、羅忠毅、廖海濤等將領。其中的魯雨亭正是彭雪楓麾下的愛將。1939年1月,彭雪楓率新四軍遊擊支隊(後改名六支隊)到達永城。魯雨亭毅然率部參加新四軍。8月,永城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遊擊支隊第一總隊,魯雨亭擔任總隊長,孔石泉為政委(後為開國中將);同時,在遊擊支隊參謀長張震(後為開國中將)等介紹下,魯雨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魯雨亭帶領一總隊守土抗戰,西拼東殺,屢建戰功。
  • 新四軍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四人有成為開國大將的資歷
    紅軍主力長徵後,項副軍長與陳老總一起留下,領導了南方八省的遊擊戰爭,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敵後戰場。抗戰開始後,八省遊擊武裝改編為新四軍,葉挺擔任軍長,項副軍長不僅是副軍長,還是東南局書記,是新四軍實際上的一把手。
  • 新四軍老戰士親屬向彭雪楓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龔硯慶 實習生 錢程12月15日,新四軍四師老戰士劉金友後代劉保國(子)、劉偉(孫)到南陽市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軍毯、劉金友革命證件及證書若干,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 新四軍名將發明一件冷兵器,9分鐘砍倒300日軍,如今卻已失傳
    騎兵連在最後對決中,沒有子彈的情況下,用刺刀與鬼子戰鬥到最後一刻,無一人投降,全部壯烈犧牲。 孫德勝 但日軍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在新四軍彭雪楓將軍麾下,就有一支騎兵團,曾憑藉彭雪楓將軍設計的一把軍刀,將日軍打到丟盔卸甲,創下9分鐘砍倒300日軍的戰績。
  • 他是紅三軍團參謀長,27歲壯烈犧牲,手下的團政委後來官至副國級
    鄧萍是四川富順縣人,出生於1908年,19歲的時候就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並且很快就加入了組織。在軍事生涯之中,鄧萍參與領導了平江起義,是紅三軍團的創建人之一,後來他兩次率領部隊進入福建作戰,不斷鞏固和擴大了根據地,成為了紅軍中的著名將領。
  • 新四軍第六師轄二個旅,師長和旅長都是誰?一人壯烈犧牲
    由於建國後譚震林轉入地方工作,所以他沒有參加1955年的我軍首次授銜,1983年9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81歲。第六師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羅忠毅新四軍第6師第十六旅為1941年4月由第二支隊改編而來,第六師參謀長羅忠毅兼任旅長,政治委員是廖海濤。
  • 紅軍這些高級將領,如果不犧牲,建國後會評為大將嗎
    在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的過程中,無數先輩們為建立今天的新中國而壯烈犧牲了。在犧牲的烈士當中,有很多已經是身居高位了,有的是指揮幾千大軍的將領,有的是我黨傑出的領導人之一。遺憾的是,有些將領已經戰功卓著,卻因犧牲而看不到新中國的成立。那麼如果這幾位沒有犧牲,1955年授銜時會是大將嗎?首先,我們來說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
  • 人民軍隊在抗戰中犧牲的十大名將,若不犧牲,授銜時會是啥軍銜
    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八年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犧牲的高級將領非常多,筆者列舉了十位軍事能力非常傑出的名將烈士,來記錄他們的豐功偉績吧。第十:熊尚林。熊尚林的名字大名鼎鼎,他就是紅四團強渡大渡河時的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強渡大渡河時,熊尚林擔任突擊隊長,與孫繼先將軍分批率隊渡河,為我軍成功強渡的大渡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第四師的主要領導人是誰?軍銜各是什麼?
    全面抗戰爆發後,留在南方八省堅持遊擊戰爭的紅軍部隊被改編為新四軍。新四軍也是中共領導的一支在正面戰場的部隊,新四軍在華中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但是新四軍的迅速發展也引起來了蔣介石的警惕。蔣介石指揮所部悍然發動對新四軍的襲擊,最終新四軍一部9000多人除了2000人突圍,其餘犧牲或者被俘。
  • 珍貴史料:新四軍七個主力師的師長及所屬兵力
    1937年新四軍剛剛成立時,並沒有師級番號,而是將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統一整編為四個支隊,到1940年「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被國民黨方面扣留,政委項英和參謀長周子昆犧牲。黃克誠第四師 師長彭雪楓 犧牲紅一方面軍紅三軍團重要將領,歷任團長、師政委等職務,長徵中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
  • 新四軍七個師,八位師長,後來的國家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開國大將
    新四軍下轄七個師,1師師長粟裕,2師師長張雲逸,3師師長兼政委黃克誠,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5師師長兼政委李先念,6師師長兼政委譚震林,7師師長張鼎丞。(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彭雪楓(1907年-1944年),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
  • 新四軍四師成立時四個旅,旅長一上將一中將一少將,一位成了教師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進行了重建,由隴海鐵路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整編而成,共轄七個師,總兵力達到九萬多人。建國後,新四軍七個師的師長粟裕、張雲逸、黃克誠3人授予開國大將,有三個師的師長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未授軍銜,都成為開國元勳,後來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唯獨第四師的師長彭雪楓壯烈犧牲。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連日軍都無比佩服他
    但楊靖宇從小就有一顆上進的心,18歲時,他考上了河南省立開封紡染工業學校,接觸到了進步思想,於是秘密參加革命活動。1927年,年僅21歲的楊靖宇發動領導了農民暴動,趕走軍閥,成立了河南境內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
  • 抗戰中犧牲的首位將軍 率貴州子弟血染吳淞要塞 殉國時年僅33歲
    面對四周不斷落下的炮彈,滕久壽將軍身先士卒,冒著炮火在第一線指揮官兵進行還擊。在指揮作戰時,儘管左臂不幸被彈片擊中,血流如注,面對下屬要求他暫時後撤,進行包紮的建議,滕久壽將軍高喊:「我輩軍人, 負有保國衛民之責, 速還炮殺敵, 後退者槍斃!」 ,話音未落,又遭日軍炮彈炸去右手,彈片穿透胸腔,壯烈殉國,年僅33歲。
  • 左權將軍37歲犧牲後,妻子帶著女兒改嫁秘書,後來他們過得如何?
    在十四年的抗戰中,曾有無數的英雄在戰場上壯烈犧牲,這些偉大的戰士們都是為了趕走猖狂的侵略者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這些烈士當中,級別最高的當屬八路軍總參謀長左權將軍,如此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居然在戰場上隕落了,著實令人感到惋惜與悲痛。而左權的妻子也在他犧牲6年後,選擇改嫁秘書。
  • 開國中將中彈8年後彈頭才取出,閱兵當天去世,四個兒子都是將軍
    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的平江,建國後走出52位開國將軍。其中開國上將就有三位,不過有一位開國中將的成就比他們還高,因為他是唯一當過軍委副主席的開國中將,此人就是張震將軍。1914年,張震生於湖南平江。1926年北伐軍進入湖南,在我黨的領導下,各地農民紛紛創建農協,當時12歲的張震參加了兒童團,還被選為兒童團副團長。
  • 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會成為開國元帥
    文/歷史人物趣事這三位紅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壯烈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在我國幾十年的革命歷史中,湧現出不少為革命犧牲的人,我國為了紀念他們特地在天安門廣場上為這些英雄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革命道路上,無數愛國將士為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流血犧牲。
  • 紅軍時期最年輕軍團長,犧牲時年僅21歲,開國大將曾是他的部下
    他曾是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他在擔任師長期間,多位開國大將都曾是他的部下;他是紅軍中前途無限的青年指揮官,但無奈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在他短短的一生中,雖然曾貴為風光無限的軍團長,但因短暫的軍旅生涯讓他在歷史上聲名不顯,到了現在更是沒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