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寧夏隆德"火"了!西北五省區非遺傳承人集中展才藝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15日銀川訊(記者許凌)新年伊始,六盤山銀裝素裹,川北平原素裹銀裝。1月12日,2018首屆西北五省區非遺文化旅遊博覽會暨到隆德過大年民俗文化旅遊節開幕推介會在銀川隆重舉行。

  此次博覽會將定於2018年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至2018年3月2日(農曆正月十五)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舉辦。活動以「西北五省·人文一脈」為主題,集中融合展示西北五省區(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民俗文化精髓,屆時邀請五省區共計60位非遺傳承人,展示西北五省區最優秀的非遺文化成果,從而營造非遺傳人現場製作、演繹的熱烈氛圍。

  推介會上的馬頭琴表演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此次博覽會根據五省區不同的地域文化風韻,將展覽現場劃分為「人文陝西,山水秦韻」「美麗大草原,激情蒙古風」「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絲路畫廊,多彩甘肅」「大美青海」五大展區,而寧夏展區活動將以隆德縣體育館為主場,以紅崖老巷子、陳靳鄉新河村、寧夏民間民俗博物館、鳳嶺鄉於河村為分場,開展獨具特色、吸人眼球的九大主題活動。

  首屆非遺文化旅遊博覽會由固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固原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隆德縣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寧夏星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隆德縣六盤人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辦。

  泥塑展示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張晶雪 )

相關焦點

  • 西北五省,相約到隆德過大年啦!
    (一)項目名稱2018年首屆西北五省區非遺文化旅遊博覽會暨到隆德過大年民俗文化旅遊節(二)項目主題西北五省人文一脈(三)項目時間2018年1月24日(農曆臘月初八)-2018年3月2日(農曆正月十五)(四)項目地點隆德縣體育館(五)組織機構支持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博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固原市人民政府 固原市委宣傳部隆德縣人民政府
  • 首屆西北五省區非遺文化旅遊博覽會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開幕
    本文作者:朱磊  24日,農曆臘月初八,首屆西北五省區非遺文化旅遊博覽會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開幕。  本屆非遺博覽會以「西北五省·人文一脈」為主題,根據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五省區不同的地域文化,以「人文陝西,山水秦韻」「美麗大草原,激情蒙古風」「塞上江南,神奇寧夏」「絲路畫廊,多彩甘肅」「大美青海」五大區塊,集中展示五省區民俗文化精髓,並邀請五省區非遺傳承人展示各省區最優秀的非遺文化成果。
  • 沿黃九省區在西嶽華山共展多彩非遺
    ,來自黃河流域九省區的極具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集中亮相。5400多公裡的黃河,為沿途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留下了無數自然景觀和文化符號,已成為美麗中國版圖上的一條廣受矚目的旅遊長廊。在黃河文化遺產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佔有很大比例,它們伴隨黃河而生,在兩岸民間世代相傳。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對堅定文化自信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
  • 千餘部非遺影像集中展播 「雲遊非遺·影像展」全面啟動
    據了解,「雲遊非遺·影像展」活動期間,1000餘部非遺傳承紀錄影像、非遺題材紀錄片將在線進行公益性展播,同時推出「擁抱身邊的非遺」系列專題片,從傳統醫藥、傳統體育、非遺美食、非遺手工藝以及傳統表演藝術五個方面梳理非遺資源,呈現當下非遺傳承和保護成果。
  •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
    愛上非遺,聚了,火了,樂了!此次非遺展,京、津、冀、魯、豫、蘇、皖、浙8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帶來了41項國家級、73項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來淮集中展示交流。
  • 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將啟幕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曉娟 黃鎣9 月 6 日," 東方奇技,繡美天下——國家級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 " 將在石家莊市博物館啟幕。當天在展覽現場,非遺傳承人還將演示蘇繡技藝並指導市民互動體驗,讓展示與參與巧妙結合,潛移默化地將蘇繡文化元素融入大眾生活,激發傳承活力,真正讓非遺 " 活 " 起來," 火 " 起來。
  • 非遺動態 「非遺」項目傳承人向學生傳授茶山泥公仔製作技藝
    4月21日下午,莞城步步高小學近80名學生來到市文化館非遺展示廳,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茶山泥公仔的代表性傳承人林暖欽學習、
  • 寧夏成全國首個逆轉沙漠化省區
    原標題:寧夏成全國首個逆轉沙漠化省區 國新辦日前召開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向記者表示,70年來,寧夏人民戰天鬥地,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和沙化、荒漠化、小流域綜合治理,在全國第一個實行全區域封山禁牧,推動山川大地由「黃」向「綠」轉變。
  • 強化傳承人培訓 增強青繡傳承後勁---全省「青繡」提升行動計劃及...
    日前,為期5天的全省「青繡」提升行動計劃及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題培訓班在西寧圓滿結束。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霞同志出席開班儀式並作動員講話。廳二級巡視員張佔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新認定的30名省級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證書。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寧夏版塊辦理情況:全區各級領導留言回復率為96% 隆德縣委書記...
    今年上半年,網友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留言為590條,佔寧夏版塊留言總數的32%,公開回復的為571條,回復率為97%;給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的留言量為147條,回復量為193條,回復率為131%。
  • 讓非遺活下來,火起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盛大開幕!
    本屆大會以「新時代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為主題,200多名領導同志、非遺專家學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等齊聚黃山,共話新時代非遺文化如何傳承與發展、融入生態文明建設,探討如何推進非遺文化與特色小鎮共融共生
  • 賞指尖上的非遺舌尖上的非遺
    第七屆國際非遺節下月啟幕,將把活動辦到百姓身邊四大板塊一展非遺之美:包括國際論壇、非遺展演、非遺大展、非遺競技等28個分會場創下歷屆之最:包括四川10個市(州)和成都18個縣(市、區)分會場
  • 第十七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打造絲路花兒「K歌會」
    第十七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打造絲路花兒「K歌會」 2020-07-26 18:43: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
  • 第三屆非遺精品展暨第二屆非遺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2020年11月30日,由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主辦,深圳哈伯遜智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由信葉紅(深圳)非遺文化有限公司、深圳市十畝之間有限公司、深圳市行吟天下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深信雲漢茶道社、雲漢劍道社共同協辦的第三屆非遺精品展暨第二屆非遺高峰論壇在深圳永昌大廈七樓舉行。
  • 寧夏冬遊之「火」還需添柴
    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寧夏各滑雪場遊人絡繹不絕。特別是固原市組織婭豪等雪場聯合推出以「冬季旅遊不打烊、遇見六盤遇見晴」為主題的系列冰雪文化旅遊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固原市旅遊。以冰雪文化為主的旅遊活動,猶如冬天裡的一把火,正帶「火」寧夏的冬季旅遊。「冷」資源應該熱起來在部分遊客印象中,寧夏的冬季天寒地凍,沒有了綠水青山,不適合冬遊。
  • 西北射箭高手蘭州「比武」 引弓競技推全民健身
    西北射箭高手蘭州「比武」 引弓競技推全民健身 2016-09-25 13:17: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他們中,既有脫胎漆器、建盞和藥香製作等福建非遺傳承人,也有臺灣文物修復、手繪燈籠、刺繡等工藝行業的佼佼者。匠人大會為大家提供了一座開館收徒、讓技藝跨海傳承的橋梁。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工匠精神」「非遺」「創新」等熱詞,組成了閩臺匠人大會的高頻話題。  「工藝傳承,重在一個『傳』字。
  • 非遺傳承人用蘆葦為265種鳥類「畫肖像」
    非遺傳承人用蘆葦為265種鳥類「畫肖像」
  • 廣州塔0元看非遺展,你值得擁有
    廣州塔0元看非遺展,你值得擁有 2020-11-12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