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轉眼間,2020年即將結束,對東城街道而言,2020年是辛勤付出的一年,也是收穫滿滿的一年。這一年,東城街道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良好姿態、過硬作風、紮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力打造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品質街道」。
黨建引領,織密社會治理「一張網」
今年以來,街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建立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組織體系,成立社區黨委30個、小區黨支部62個、網格黨小組287個,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推動全科網格建立,實行「多網合一、一專多能」,劃分349個全科網格,實行「一格一策」。完善線上線下兩條巡查主線,在線下巡查方面,完善職能、責任、服務「三項清單」,形成「823」菜單式巡查模式,全面推行「日巡訪」「月家訪」「季遍訪」制度,網格員不間斷搜集群眾訴求、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信息,建立問題臺帳清單,及時銷號處理;在線上巡查方面,發揮網格化平臺、民生熱線、矛調平臺、雪亮工程、「社區網格管家」、「物業綜合監管平臺」等6大平臺作用,通過大數據對比分析,及時發現處置問題。
整合力量,擰緊社會治理「一股繩」
街道不斷凝聚駐區黨組織、群團組織、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推出「一協議三清單」(即共駐共建協議,資源、需求和項目清單)機制,調動吸引市直、區直148家單位3600名在職黨員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自「吹哨報到」機制啟動以來,共建單位幫助社區解決小區停車難、地下室私改、失管小區管理等民生問題300餘個,有效聚合力、破瓶頸、惠民生,獲得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認可。是推動力量下沉。實行「1+3+N」管理模式,在「一格一員」的基礎上,32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社區網格長,120名街道幹部職工下沉包靠網格擔任指導員、吸納轄區3500名的網格協管員隊伍,整合「街道部門、執法力量、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專業機構」N種力量組團下沉網格,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引入培育社會組織。引進北京市恩派非營利組織,打造街道社會治理創新中心,通過舉辦首屆公益項目大賽,推出「社創+」和「鄰裡+」計劃,圍繞助老濟困、環境打造、人才培育等重點領域,解決社會治理難題、回應民生服務需求。
聚焦問題,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
針對各社區存在的典型問題,引導社區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治理模式,努力化解轄區社會治理中的各類「疑難雜症」。推行「下沉報到」,匯集服務力量。立足轄區商圈、樓宇密集實際,以設立樓宇「商圈驛站」等紅色服務站點,除專屬網格員外,整合城管、市場監管、市政等力量,提供零距離服務,成為服務商圈樓宇的「店小二」,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樓宇社區」,有效解決流動商販安家、商圈秩序混亂等難題。推進「黨群共管」,共建宜居環境。前期街道共摸排基礎設施薄弱、髒亂差現象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街巷有80餘條,將街巷納入網格,把黨的觸角延伸到街巷,除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包靠重點街巷外,還選聘退休黨員、熱心居民擔任街巷長和小巷管家,「一日雙巡」開展常態化巡查,結合「黨建引領 文明共建」街巷志願服務行動,把各條街巷從「老大難」變成「鄰裡樂」。堅持「群防群治」,提升治理成效。以志願服務為抓手,組織居民自發建立社區巡邏隊,累計2000餘人參與,24小時全覆蓋、365天不間斷,各社區也相繼推出符合區域特點的巡防工作,金水社區「金水大媽」群防群治的基層治理模式作為典型經驗在全開發區推廣,興盛社區「一警一律五老」、麗日社區「藍臂章巡邏隊」,都發展成為基層治理中的「眼」和「手」,為全民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撐起「主心骨」。
搭建平臺,奏出社會治理「新樂章」
高標準建成「三中心一體系」,實現鎮域治理中心、社會治理網格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一體化運行,強化信息集成、力量融合,搭建「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套體系」加快構建上下協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建立完整高效的組織體系。立足街道實際,制定「1-3-6」的鎮域治理運行管理體系。「1」是建成鎮域治理運行管理平臺,匯入網格化平臺、市12345熱線、應急等部門系統數據、歸口同一個平臺運行,同一個部門管理。「3」是實現三呼三應,社區呼街道應,強化處置時效性;中心呼部門應,強化處置實效性;街道呼上級應,強化處置協調性。「6」建立一套派駐聯席、閉環流轉、吹哨報到、會商研判、聯動處置、監督考核的運行機制。建立平時應急工作機制。依託鎮域治理平臺,以「大數據」思維,全面對比分析「網格事件」工單、12345市民熱線工單、信訪涉穩信息等相關社會治理數據,形成每月街道社會治理分析報告,及時形成「網格化預警預報」。對於重大複雜問題通過「1+3+N」會商制度研究處理,「1」即鎮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牽頭,「3」即街道主要領導、黨工委副書記、鎮域治理中心主任,「N」即N個安全、環保、市政、消防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適時召開聯席會議會商研究,必要時提請街道黨政聯席會研究決策,推動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建立問題事件協同處置機制。落實「接訴即辦」有關要求,組建「大執法」隊伍,以網格中心為依託,整合公安派出所、綜合執法、市場監管、人民武裝、消防中隊、綜治信訪建立網格化快速執法隊伍246人,實現網格事件部門聯動處置、全面執法,使問題處置更徹底。今年以來,網格員累計上報各類事件27.26萬件,辦結率100%,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城市管理「全覆蓋」、社會治理「無縫隙」、居民訴求「全響應」,轄區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