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街道:打造社會治理現代化東城新樣本

2020-12-2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轉眼間,2020年即將結束,對東城街道而言,2020年是辛勤付出的一年,也是收穫滿滿的一年。這一年,東城街道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良好姿態、過硬作風、紮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力打造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品質街道」。

黨建引領,織密社會治理「一張網」

今年以來,街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建立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組織體系,成立社區黨委30個、小區黨支部62個、網格黨小組287個,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推動全科網格建立,實行「多網合一、一專多能」,劃分349個全科網格,實行「一格一策」。完善線上線下兩條巡查主線,在線下巡查方面,完善職能、責任、服務「三項清單」,形成「823」菜單式巡查模式,全面推行「日巡訪」「月家訪」「季遍訪」制度,網格員不間斷搜集群眾訴求、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信息,建立問題臺帳清單,及時銷號處理;在線上巡查方面,發揮網格化平臺、民生熱線、矛調平臺、雪亮工程、「社區網格管家」、「物業綜合監管平臺」等6大平臺作用,通過大數據對比分析,及時發現處置問題。

整合力量,擰緊社會治理「一股繩」

街道不斷凝聚駐區黨組織、群團組織、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推出「一協議三清單」(即共駐共建協議,資源、需求和項目清單)機制,調動吸引市直、區直148家單位3600名在職黨員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自「吹哨報到」機制啟動以來,共建單位幫助社區解決小區停車難、地下室私改、失管小區管理等民生問題300餘個,有效聚合力、破瓶頸、惠民生,獲得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認可。是推動力量下沉。實行「1+3+N」管理模式,在「一格一員」的基礎上,32名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社區網格長,120名街道幹部職工下沉包靠網格擔任指導員、吸納轄區3500名的網格協管員隊伍,整合「街道部門、執法力量、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專業機構」N種力量組團下沉網格,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引入培育社會組織。引進北京市恩派非營利組織,打造街道社會治理創新中心,通過舉辦首屆公益項目大賽,推出「社創+」和「鄰裡+」計劃,圍繞助老濟困、環境打造、人才培育等重點領域,解決社會治理難題、回應民生服務需求。

聚焦問題,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

針對各社區存在的典型問題,引導社區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治理模式,努力化解轄區社會治理中的各類「疑難雜症」。推行「下沉報到」,匯集服務力量。立足轄區商圈、樓宇密集實際,以設立樓宇「商圈驛站」等紅色服務站點,除專屬網格員外,整合城管、市場監管、市政等力量,提供零距離服務,成為服務商圈樓宇的「店小二」,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樓宇社區」,有效解決流動商販安家、商圈秩序混亂等難題。推進「黨群共管」,共建宜居環境。前期街道共摸排基礎設施薄弱、髒亂差現象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街巷有80餘條,將街巷納入網格,把黨的觸角延伸到街巷,除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包靠重點街巷外,還選聘退休黨員、熱心居民擔任街巷長和小巷管家,「一日雙巡」開展常態化巡查,結合「黨建引領 文明共建」街巷志願服務行動,把各條街巷從「老大難」變成「鄰裡樂」。堅持「群防群治」,提升治理成效。以志願服務為抓手,組織居民自發建立社區巡邏隊,累計2000餘人參與,24小時全覆蓋、365天不間斷,各社區也相繼推出符合區域特點的巡防工作,金水社區「金水大媽」群防群治的基層治理模式作為典型經驗在全開發區推廣,興盛社區「一警一律五老」、麗日社區「藍臂章巡邏隊」,都發展成為基層治理中的「眼」和「手」,為全民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撐起「主心骨」。

搭建平臺,奏出社會治理「新樂章」

高標準建成「三中心一體系」,實現鎮域治理中心、社會治理網格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一體化運行,強化信息集成、力量融合,搭建「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套體系」加快構建上下協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運行機制。建立完整高效的組織體系。立足街道實際,制定「1-3-6」的鎮域治理運行管理體系。「1」是建成鎮域治理運行管理平臺,匯入網格化平臺、市12345熱線、應急等部門系統數據、歸口同一個平臺運行,同一個部門管理。「3」是實現三呼三應,社區呼街道應,強化處置時效性;中心呼部門應,強化處置實效性;街道呼上級應,強化處置協調性。「6」建立一套派駐聯席、閉環流轉、吹哨報到、會商研判、聯動處置、監督考核的運行機制。建立平時應急工作機制。依託鎮域治理平臺,以「大數據」思維,全面對比分析「網格事件」工單、12345市民熱線工單、信訪涉穩信息等相關社會治理數據,形成每月街道社會治理分析報告,及時形成「網格化預警預報」。對於重大複雜問題通過「1+3+N」會商制度研究處理,「1」即鎮域治理運行管理中心牽頭,「3」即街道主要領導、黨工委副書記、鎮域治理中心主任,「N」即N個安全、環保、市政、消防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適時召開聯席會議會商研究,必要時提請街道黨政聯席會研究決策,推動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建立問題事件協同處置機制。落實「接訴即辦」有關要求,組建「大執法」隊伍,以網格中心為依託,整合公安派出所、綜合執法、市場監管、人民武裝、消防中隊、綜治信訪建立網格化快速執法隊伍246人,實現網格事件部門聯動處置、全面執法,使問題處置更徹底。今年以來,網格員累計上報各類事件27.26萬件,辦結率100%,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城市管理「全覆蓋」、社會治理「無縫隙」、居民訴求「全響應」,轄區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

相關焦點

  • 山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激活社會組織「紅細胞」
    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後,東城街道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首屆「公益項目大賽」,首批籤約落地18個「社創+」項目和13個「鄰裡+」項目,招引北京裡仁、上海浦非等一批全國領軍社會組織入駐,提供場地使用、資源對接、管理諮詢、能力建設等全周期成長陪伴支持。二是建設「社會治理創新學院」。東城街道實施「社區領袖人才培養計劃」,搭建孵化成長階梯,鼓勵社區黨員擔任社會組織帶頭人。
  • ...紅色引擎,青島嶗山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三):東城國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誰是青島市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
  • 東城街道:黨建引領聚合力 垃圾分類你我行
    近年來,東城街道以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升級垃圾處理系統的重要牽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努力探索「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協同、志願參與」的垃圾分類新格局,讓垃圾分類真正「入戶入心」。
  • 曬曬東城成績單——以精細工作打造「品質東城」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東城街道以打造「品質東城」為工作目標,時刻聚焦百姓冷暖,把濃情溶於民力,一幅濃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畫卷正徐徐展開。九層之臺起累土基層建設築牢公共服務網底疫情防控紮緊安全「籬笆」。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街道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基礎上,堅持把功夫下在日常,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宣傳,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處置應急演練,加大對疫情重點地區外來人員排查力度,嚴格落實上報制度,強化轄區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並及時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牢守社區、村居安全大門。醫保扶貧撐起健康之傘。
  • 東城:以優良作風迎接建黨100周年
    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主持會議並強調,要堅持「崇文爭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決策部署,全力抓好明年各項重點工作,著力打造「五個東城」,以優良作風迎接建黨100周年。金暉、吳松元、宋鐵健、湯欽飛等東城區級領導班子成員,東城區「法檢」兩長,東城區委區政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街道黨政負責同志參會。
  •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了不起的「她力量」 2020-12-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了不起的「她力量」 探秘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婦女微家」
    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居民是社區發展治理的主體,也是創新社區發展治理的突破口。如何引導更多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的共建共治共享,尤其是通過鼓勵婦女參與活動來激發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青島市在一直探索前進,「婦女微家」便是其探索途徑之一,由此,全市各個基層組織掀起一股「婦女微家」的創建浪潮。
  • 東城街道:揮出「鐵腕」解痼疾,油地聯合拆違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隨著一聲「譁啦」聲,位於東城街道田莊社區的一座違建被推倒,意味著時長20多年的「痼疾」終於被合理解決。2020年3月份,隨著油地融合工作的不斷深入,東城街道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利用1個月時間進行了徹底拆遷,4月下旬,組織實施拆除完畢,進一步優化了轄區環境,鞏固了拆違工作成果。精細排查「啃硬骨」由於違建存在時間久、歷史遺留問題多、土地權屬流轉多,此次拆違的難度可想而知。
  • ...建設「品質東城」系列報導之三:以繡花之功力促城市品質提質升級
    注重精緻建設,「一張藍圖」幹到底  圍繞打造「品質東城」的藍圖願景,東城街道2020年投資7800萬元實施6個重點城建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高標準、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努力把每一個重點城建工程都打造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示範工程。
  • 今年東城推進中軸線整體保護 加快天壇周邊簡易樓拆除
    原標題:今年東城推進中軸線整體保護   本報訊(記者 李瑤)今年,東城區將推進中軸線整體保護,落實中軸線申遺保護規劃,開展天橋、正陽橋考古,保護提升永定門公園內御道遺址,堅持以文化城、以匠心治城,著力打造「文化東城」。這是記者從日前開幕的東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獲悉的。
  • 東城再添一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為構建創新產業體系、打造東城經濟新增長點提供支撐。有效聚集科技創新要素,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打造東城科技創新地標,實現產業內涵與城市形象同步提升。聚焦創新創業大發展為優化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完善產業孵化及培育鏈條,東城街道圍繞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文化創意等領域,著力打造一批綜合型孵化基地,推動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創新要素聚集東城。
  • 東城街道:落實踐行「光碟行動」 人人爭當「光碟之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通訊員 朱校呈9月4日中午11點半,正值用餐時間,走進東城街道機關食堂,就餐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食堂午餐一般準備1葷2素1湯,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菜品,米飯、湯適量而取,井然有序。
  • 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
    社區名稱: 青島市嶗山區金家嶺街道東城國際社區  負責人姓名: 江中華  社區註冊志願者人數: 1700 人  註冊志願者人數佔社區常住人口的比例: 16%  經常開展的志願服務項目: 美化環境、文體活動、愛心助老、醫療保健、組律諮詢、知識培訓等  每年組織志願服務活動次數
  • 郟縣東城街道:「保姆式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河南德客達衛生用品有限公司位於郟縣產業集聚區內,是郟縣東城街道辦事處招商引資項目,該成立於2019年12月,佔地面積5200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由武漢瑞泰客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完工,三期工程正在施工當中。項目建成後預計能夠創造就業崗位260個,年銷售額可達3000萬元,實現稅收300萬元。
  • 杭師大東城教育集團「東城模式」 助推教學改革
    杭師大東城教育集團「東城模式」 助推教學改革 江幹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0-12-04 10:00:00 Fri
  • 高埗、黃江鎮黨委和東城、南城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調整
    高埗、黃江鎮黨委和東城、南城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調整 2020-11-19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城火煉樹項目拆遷安置補償方案宣講大會順利召開
    火煉樹社區三舊改造又有新進展啦!2020年12月19日下午,東城街道黨政辦主任何煜熙、火煉樹社區駐點團隊副團長羅文洲、東城街道城市更新辦主任文麗芬、東城街道黨政辦副主任李嘉雯、東城街道火煉樹社區黨委書記羅偉傳、華潤置地東莞公司總經理夏建雲、華潤置地華南大區城市更新事業部東莞區域總經理王棟、華潤置地城市更新事業部東莞區域副總經理宋廣智、火煉樹項目現場負責人莫柱培、火煉樹項目團隊及火煉樹社區業主共
  • 「崇禮好禮」進北京東城潮牌餐廳打造美味佳餚
    「崇禮好禮」進北京東城潮牌餐廳打造美味佳餚 2020-10-21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荔東城:小網格搭建黨群連心橋
    黨建「留心護根」工程在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荔縣東城街道辦全面推行了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從過去的被動管理轉化為主動服務,創新工作舉措,推動工作力量下沉網格,打造出了一支專心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網格隊伍,為群眾上門服務 ,搭建起了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我們一起去看看。
  • 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楓橋經驗與社會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王斌通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