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隨著一聲「譁啦」聲,位於東城街道田莊社區的一座違建被推倒,意味著時長20多年的「痼疾」終於被合理解決。
現河採油廠作業28隊駐地在王崗管理區西北約3公裡處,該院落現有平房120餘間,該宗土地徵地13332.9平方米,該處土地被邱家村10餘戶居民長期侵佔約23年。2020年3月份,隨著油地融合工作的不斷深入,東城街道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利用1個月時間進行了徹底拆遷,4月下旬,組織實施拆除完畢,進一步優化了轄區環境,鞏固了拆違工作成果。
精細排查「啃硬骨」
由於違建存在時間久、歷史遺留問題多、土地權屬流轉多,此次拆違的難度可想而知。多年前,這10餘戶居民就在這裡建起了院落房屋,不但用於居住,且作為生產經營場所,存在安全隱患。東城街道針對這一情況成立工作小組,第一時間深入現場、制定方案,並對違建現場進行逐戶排查、核實情況,將每處違建的當事人、形成時間、結構、拆除難點等逐一梳理,建立起完整的工作檯帳,為拆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溫情拆違不拆「心」
前期,街道油區辦工作人員與現河採油廠綜治辦、油區辦、邱家村村委及侵佔土地的10餘戶當事居民進行協商。工作人員分戶包靠,上門做思想工作,對於不理解的居民,及時下發告知書,並對其進行政策、法律宣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當事人積極配合拆除工作,把拆違工作當成破解矛盾的過程、擔當作為的過程,用真心換真心,終於獲得了居民的理解。10餘戶居民於3月底全部搬離違建。
油地融合齊發力
違建現場存在情況複雜,彩鋼房、磚混房、磚瓦房均有,且有電線、燃氣存在,現場堆放的生活用品不少屬於易燃物品,造成了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為杜絕隱患,東城街道油區辦、執法大隊與現河採油廠綜治辦、濱南分局治安大隊等聯合發力,累計拆除違建平房120餘間,清拆現場平穩、有序。
擼起袖子巧攻堅,鐵爪留泥戰尤酣。一處處違法建築應聲倒塌,一場拆違「大會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安全隱患逐步消除。下一步,東城街道將繼續做好油地融合工作,在轄區內持續強化拆違治亂長效機制,加強宣傳力度,為城市基礎建設提質增效,為打造「品質東城」下足功夫。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