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大紅燈籠高高掛》

2020-12-22 犀利影評

1990年,作家蘇童發表小說《妻妾成群》,同年在《收穫》刊物上看到該作品的張藝謀,立馬給蘇童打電話,表示想將他的小說《妻妾成群》搬上熒幕,於是就有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先要明確指出,《大紅燈籠高高掛》對原著小說做了很多很大的改動,比如故事背景從江南水鄉搬到了北方大院,主要角色也從性格悲劇變成了命運悲劇,所以很多原著黨不喜歡該片。

可話說回來,張藝謀在本片中自創的「點燈過夜、黑布封燈」等一系列關於燈「紅與黑」的儀式,張藝謀已經用鏡頭語言昭示:《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完全屬於他個人美學的呈現,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構圖美學,牢牢圍繞一個核心:規矩!

具體的說,是設立給大院裡幾個姨太太的規矩,片中所有矛盾交匯的點:老爺!他從沒有正面出場,於是規矩代替了他,立在姨太太們面前。

而規矩的具體體現,表現在各種講究的「對稱構圖」上。

對稱是中國傳統的美學,透著不溫不燥的氣質,還帶有威嚴的含義,小到宗廟祠堂大到皇家建築,全都是對稱結構。

反映到電影裡,整個故事發生的場所:陳家大院。

它如一個城堡般結構森嚴,密不透風,當觀眾較完整但也有限的看到裡面的紅燈黑瓦,電影給多是如爬上牆頭偷看的視角,十分壓抑。

當觀眾跟隨,由鞏俐飾演的四太太頌蓮,一起「嫁入」陳家後。

緊隨而來的是各種小規矩,和繁瑣的儀式,其中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敲腳」。

清晨吃飯,牆上掛著身穿官服的列祖列宗們的畫像,姨太太們低頭吃飯,丫環傭人們分列兩旁伺候。

沒有人說話,大家默認「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安靜的每個人都像牆上的畫像

正是這些帶有濃濃儀式感日程,又反過來強化了陳家大院裡的大規矩,同時也給觀眾更加壓抑的觀影體驗。

有趣的是,隨著時間推移,頌蓮慢慢適應了規矩,可執掌權柄的老爺卻又不來了,敲腳便成了一種精神寄託。

墮入層疊羅織的規矩裡,門口還放著威嚴的獅子,陳家大院越發的深不見底。

被遮擋的牆後面、門後面,又似乎藏著很多危險,那正是幾房姨太太們在背後的勾心鬥角。

終於,頌蓮找到了一根希望稻草,當然僅僅是她希望的。

複雜幽暗的陳家大院裡,總算是有了亮光的窗戶,好像有人能幫助頌蓮,可那人自己不也在牢籠裡嗎?

在近乎窒息的環境和氣氛裡,從表面上,所有的人都沒了生氣,每個人哪怕姨太太們身邊的丫鬟,臉上都帶著封建大戶的肅穆。

可當氣氛緩和下來,用心面對的時候,她們全都回答不了頌蓮的提問:「在這屋裡的人,算個什麼東西?

頌蓮之所以有此一問,表面上她入門時間短,帶著一份不甘。

可誰又甘心呢?其他的姨太太們,身被壓在大院的屋子裡,可在屋裡的桌子底下那些規矩延伸不到的角落裡,人又活了過來了。

無法得到老爺青睞,又不願放縱自己,置身頌蓮的下場可想而知。

在頌蓮瘋了後,陳家大院迎來第五房姨太太:還是一樣的儀式,還是一樣對稱,還是一樣的「頌蓮」故事。

完成一個故事輪迴,我看有部分觀眾對陳家大院裡,姨太太們的軟弱表示不滿,對頌蓮沒有達成「反殺」表示遺憾。

其實頌蓮張經典的框架式構圖,早早已經告訴了我們結局:她身處的規矩,只有眾太太們翹首期盼的老爺能打破,其他人都無能為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紅燈籠高高掛》幾乎不需要臺詞,幾張足可當教材來用的構圖配上文字,就傳達了電影的主題,那如果我再補充:頌蓮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你們會不會覺得,這個故事開始變的恐怖?

相關焦點

  • 《大紅燈籠高高掛》吃人的舊社會,深宅內究竟困住了誰?
    張藝謀似乎很偏愛女性主義,自《紅高粱》驚豔問世之後,又陸續排除《大紅燈籠高高掛》《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多部以女性為視角的電影。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封建社會裡,壓抑女性情感的影片。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電影通過女主角頌蓮的獨白鏡頭交代了封建時代下,有錢仕紳妻妾成群的故事。家道中落的頌蓮便是其中一位犧牲者,她從一位未來有無限可能的的洋學生變成了陳家大宅裡的四太太。
  • 《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鏡頭下,那來自墜入深淵人的無聲吶喊
    整個影片的拍攝環境非常單一,就是陳家的大宅院,但是拍攝環境的單一併沒有埋沒了這部影片細膩的情感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所以說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在本片中紅、黑、白、藍四種顏色交替使用。大紅,本來是大吉大利在中國被認為最喜慶的顏色,在這裡卻成了一種束縛,一種壓迫。黑,最深沉安全的顏色,卻籠罩上了一層黑暗的封建勢力。
  • 大紅燈籠掛起來!5萬盞燈籠妝點寶安年味
    大紅燈籠掛起來! 目之所及成排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洋溢著喜迎新年的喜慶氛圍這幾天細心的市民朋友已經發現
  •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片中的色彩美學,講述了舊社會女人的命運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直到現在這一部影片依然可以稱得上經典。具有濃厚的個人風格,他使用了張藝謀最擅長的色彩美學和象徵手法。故事構架電影的背景是民國時期,女學生頌蓮到了陳府,做了陳老爺的四姨太。按照陳府的規矩,晚上老爺去哪個姨太太屋裡,那么姨太太屋前就會掛上紅色的燈籠。頌蓮慢慢習慣了府上的生活。為了爭寵她假裝懷孕,結果被想要當姨太太的丫環雁兒告發遭到了封燈懲罰。
  • 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藏三大珍寶,今降價23元開館
    因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名揚天下,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喬家大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過,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處理。
  • 《大紅燈籠高高掛》:以自由之光點燃燈籠,贏得精神上的喝彩
    一幅近代的畫卷,一代女性的悲歌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運用了東方的經典色彩美學和西方的蒙太奇手法,在朦朧氤氳之下相得益彰。曾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還有兩次奧斯卡提名,在國際領域大放異彩,地位極高。
  • 隱喻的力量——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鏡頭解析
    大院裡的女人不僅被四四方方壓抑沉悶的房屋所「囚禁」,被各種陳規所束縛,更要圍著那燈籠轉,這不僅是一個大家庭中的女人的悲哀,更是一整個社會乃至整個時代女人的悲哀。最後,那四方的房屋,黑灰的色調,不像是人居住的地方,更像是棺材,毫無生機,裡面生活著的女人仿佛行屍走肉。俯拍視角透露著導演對那個時代女性的同情與悲哀。這是一個近景。
  • 天安門城樓上的八個大紅燈籠是怎麼掛上去的?
    既然元宵節可以掛燈籠,那麼其他的良辰吉日為什麼不可以掛? 時至今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祖國萬裡河山,千裡錦繡,掛起了無數大紅燈籠。這些紅彤彤的大燈籠象徵著祖國繁榮昌盛,寓意著祖國生生不息。 按照慣例,在重要節日和國家慶典,作為國家象徵的天安門城樓,都要懸掛8盞宮廷式的大紅燈籠。每個燈籠高2.23米,周長8.05米。
  • 散文丨鮮紅的燈籠掛起來/尹燕忠
    尹燕忠散文系列 《大紅燈籠高高掛》 作者:尹燕忠 一到春節,中國的大中小城市乃至於到鄉村都時興掛大紅燈籠。有的娶媳婦的也興掛大紅燈籠,那是別有一番新景象。你看吧,大街小巷,紅紅的大門對子上門坎下,一邊掛個大紅燈籠,紅紅火火分外通明耀眼,一派喜慶氣象,令人心情愉悅。 不過話說回來,燈的形式在隨著時代而花樣翻新,與時俱進,過去的燈多數為宮燈,大約六七十公分,那時鄉村沒通電,都是點燃蠟燭,也有點汽油煤油的,那樣的宮燈有些古典味道兒。那《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中不是也掛紅燈籠猜燈謎嗎?那些才男靚女們可真夠雅氣的。
  • 「繪一個如意燈籠」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燈結彩迎新春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人們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營造喜慶的氛圍。  燈籠是圓形的,可以把它想像成小動物的腦袋,中山小學美術老師何苗啟發小記者們,比如叮噹貓、小老虎、螃蟹等,粘上一對耳朵、貼上眼睛、嘴巴、鼻子、鬍鬚等,就變成可愛的卡通小動物。2020年是鼠年,還可以畫上可愛的米奇頭像,或者剪紙老鼠,貼在燈籠上。
  • 皇室戰爭:主題季第7季為中國春節風,大紅燈籠高高掛
    4000杯的傳奇競技場已經張燈結彩,兩側都掛滿了大紅燈籠,一片節日的喜慶氣氛。而皇家塔也新增加了「大紅燈籠」的皮膚,紅彤彤的真好看,可以通過解鎖皇室令牌的第10個皇冠寶箱獲得。另外一個皇室令牌的特別獎勵是新卡牌「煙花炮手」的表情,煙花少女大大的眼睛萌萌的,很可愛。
  • 大紅燈籠高高掛,歡天喜地迎新年,分享紅燈籠剪紙教程
    2021年的新年即將到來,每次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燈籠,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燈籠的主場,燈籠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它不僅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而且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呼:「年小月半大。」
  • 縉雲這所學校被燈籠點亮了!
    剪紙燈籠走秀現場「哇,這盞燈籠真是牛氣沖天啊!」「快看,這盞也很有創意呢!」孩子們一邊欣賞剪紙走秀,一邊興奮地叫喊著。近日,在縉雲縣七裡小學「千人剪紙百盞燈籠」慶元旦活動中,全體師生攜同家長,利用剪紙作品與廢舊物品,DIY掛提式燈籠。
  • 5000個大紅燈籠點亮中華巴洛克
    12月16日,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內亮化工程全部完工,新增的5000多個大紅燈籠拼出巨大的「福」字造型,裝點造型牆,成為市民和遊客新的打卡拍照地。道外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工作人員說,大紅燈籠主要分布在南二道街、南三道街等地。其中,「老道外大戲臺」增設直徑1.8米紅燈籠24個,其他燈籠1200多個;設置由千餘個小燈籠組成的高近9米、寬約8米的「福字牆」。此外,街區內還建有一面寫有「中華巴洛克」5個大字的「雪牆」。最亮眼的是,每當夜幕降臨由多組射燈照亮的「雪長城」。
  • 新年喜慶大紅燈籠製作方法步驟圖解
    每到節日,各種實用的燈籠就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寶貝,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親手製作一款別致的小燈籠才更有意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年喜慶大紅燈籠製作方法步驟圖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材料: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 元宵節燈籠製作 紙藝小燈籠手工製作(附詳細教程)
    元宵節燈籠製作 紙藝小燈籠手工製作(附詳細教程)時間:2018-03-01 12:47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籠製作 紙藝小燈籠手工製作(附詳細教程) 元宵節馬上就到了!
  • 貼春聯 送福字 掛燈籠 過新年
    過春節 貼春聯是中國人最有年味兒的習俗之一象徵著吉祥也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把春聯貼在家門口時才是真正過年的開始「賀佳節滿門吉祥,迎新春全家幸福」······在春節來臨之際,為營造節日氣氛,表達對親戚的新春祝福,富蘊縣人民檢察院開展為親戚貼春聯活動,幹警們來到喀拉通克村為村裡的親戚貼春聯,送福字,掛燈籠
  • 剪紙教程:快過年了,剪個大紅燈籠,紅紅火火過新年
    今天帶來的的分享是燈籠剪紙和方勝剪紙。燈籠大家一定都熟悉,每年的正月十五花燈節就是燈籠大放異彩的日子,這一天,燈籠是主角,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大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方勝紋是中國傳統裝飾吉祥紋樣,它是以兩個菱形壓角相疊而構成的幾何圖形或幾何紋樣。在我國婚儀中成為了不可缺少的愛情幸福永恆的象徵。古往今來,愛情和婚姻是伴隨著人類永恆的社會主題。
  • 燈籠高掛迎新年
    運輸的、連接線路的、懸掛燈籠的,大家幹得不亦樂乎。  為迎接新年的到來,寶山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組織人員力量,在城區主要道路上抓緊安裝大紅燈籠、「中國結」,在裝飾扮靚城區的同時,也為城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 西興燈籠
    小巷幽深,黛瓦青磚,大紅燈籠高掛牆椽;朗月高照,長街溢彩,佳人佇立燈火闌珊處;煙雨朦朧,油紙傘下,書生秉燭而遊,迤邐行來……在很多人對於江南風情的想像中,都少不了一盞紙燈籠,火光搖曳出風情無限。在元宵節五天前的這場大雪中,我們走進了這個運河畔的古鎮,也走進它那大紅燈籠高高掛、"魚龍來啖半江燈"的一頁舊夢。西陵渡口西興地處錢塘江南岸,古稱固陵、西陵,是全長250公裡的浙東古運河的起點。西陵是千年古渡,錢塘潮是萬年潮湧,這裡曾上演不少傳唱千古的悲情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