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鏡頭下,那來自墜入深淵人的無聲吶喊

2021-01-09 都在瞬間出現

張藝謀導演大家都不陌生吧!第五代導演大學剛讀半年的頌蓮被貪錢的母親逼迫著嫁進陳家大院,成了老爺的第四房姨太。陳府有老規矩,姨太太們傍晚時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來的意味被老爺「臨幸」的大紅燈籠。 起初因為「新人」身份,頌蓮得到老爺最多寵幸,但也因此被其它三位姨太太尤其笑裡藏刀的二姨擠兌得叫苦不迭。因為涉世不深,生性反叛好強的頌蓮急欲爭一口氣,使計又成老爺身邊紅人,不想計被看穿,終敗於二姨太手下釀成悲劇。而三姨太的經歷雖與頌蓮迥異,卻也殊途同歸逃不出宿命。

這部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很多獎項。影片確實有它的獨到之處。比如,在刻畫人物上,畫面上都是顯而易見的,影片是根據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在繼承和發揚原著的主旨和風格上,又貫穿了張藝謀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反映了在「一夫多妻制」下的封建家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算計,暗鬥的人生景象及相應的生存原則。整個影片的拍攝環境非常單一,就是陳家的大宅院,但是拍攝環境的單一併沒有埋沒了這部影片細膩的情感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所以說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在本片中紅、黑、白、藍四種顏色交替使用。大紅,本來是大吉大利在中國被認為最喜慶的顏色,在這裡卻成了一種束縛,一種壓迫。黑,最深沉安全的顏色,卻籠罩上了一層黑暗的封建勢力。白,那麼純潔透明的顏色,卻上演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成了死亡的舞臺,如此的悽涼。藍色象徵著封建社會的兇殘和黑暗,大紅燈籠總是被深藍色的磚瓦牆所包圍封閉,也揭示出作品的主題,所謂紅色喜慶的背後,實質是被落後的封建思想所束縛,廣大被壓迫的女性最終不能逃脫悲慘的命運。

《大紅燈籠高高掛》瀰漫著封建腐朽的氣息,它已然成為一個符號,藏匿在陳府的角角落落:京劇式的音樂、紅紅的燈籠、捶腳。有形的、無形的,都一同籠罩在這封建的濃霧之中,讓人在這其中迷失了方向。所謂「不瘋魔,不成活」,真正的大師必然是要瘋魔的,只有沉浸其中、超脫其外,才能弄出真正的經典。而《大紅燈籠高高掛》更像是沉浸其中,而未超脫其外的作品。刻意為之的地方何止如上所述,陰森的封燈黑裹布、從不正面示人的大老爺、夏秋冬夏的輪迴……如此大規模地擺弄形式,在老謀子的片子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原著中後花園的紫藤下有一口井,這個被電影中的死人屋所取代。這裡是我對電影的改動最不滿意的一點。在原著中,蘇童幾次讓頌蓮走到水井邊去用井水照鏡子,每一次頌蓮都感覺到「堅硬的涼意,像石頭一樣慢慢敲她的身體。」而這個應該是作為電影手法最難表現的,所以張藝謀將紫藤架下的變成的「房頂上的屋子」,這樣頌蓮便沒有井水來訴說心事,沒有在井邊的遐想來推進故事的發展。有的只是冷冰冰硬邦邦的一件上了鎖的石屋,頌蓮也只是好奇,並未對自己的命運產生任何的「預感」。

色彩因人心間的痴怨和慾念而變冷,又因美好的期待和嚮往而變暖。再多的燈籠也無法照亮黑夜。因此不論梅珊、頌蓮如何掙扎也掙不出封建禮教的牢籠。橘色的光亮重重點染開來,卻無法溫暖人心。寂寞之感,如影隨形。 在這個沒有春天的陳家大院,女人是什麼?像狗像貓像耗子,唯獨不像個人。悲劇仍在更迭,輪迴式的結局將憂傷不斷延伸。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捶腳聲響徹這清冷的圍城。不知何時,女人的悲慘命運才能最終完結。那墜入深淵的無聲吶喊,在此響徹,張藝謀真厲害!

相關焦點

  • 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0年,作家蘇童發表小說《妻妾成群》,同年在《收穫》刊物上看到該作品的張藝謀,立馬給蘇童打電話,表示想將他的小說《妻妾成群》搬上熒幕,於是就有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可話說回來,張藝謀在本片中自創的「點燈過夜、黑布封燈」等一系列關於燈「紅與黑」的儀式,張藝謀已經用鏡頭語言昭示:《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完全屬於他個人美學的呈現,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
  • 《大紅燈籠高高掛》吃人的舊社會,深宅內究竟困住了誰?
    張藝謀似乎很偏愛女性主義,自《紅高粱》驚豔問世之後,又陸續排除《大紅燈籠高高掛》《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多部以女性為視角的電影。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封建社會裡,壓抑女性情感的影片。1991年《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電影通過女主角頌蓮的獨白鏡頭交代了封建時代下,有錢仕紳妻妾成群的故事。家道中落的頌蓮便是其中一位犧牲者,她從一位未來有無限可能的的洋學生變成了陳家大宅裡的四太太。
  •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片中的色彩美學,講述了舊社會女人的命運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直到現在這一部影片依然可以稱得上經典。具有濃厚的個人風格,他使用了張藝謀最擅長的色彩美學和象徵手法。按照陳府的規矩,晚上老爺去哪個姨太太屋裡,那么姨太太屋前就會掛上紅色的燈籠。頌蓮慢慢習慣了府上的生活。為了爭寵她假裝懷孕,結果被想要當姨太太的丫環雁兒告發遭到了封燈懲罰。而這時候頌蓮也發現雁兒偷偷藏起了燈籠,倔強的雁兒不願意認錯,凍死在雪地裡。頌蓮一直借酒消愁,在一次喝醉之後,她將三太太偷情的事情說給了二太太,導致三太太被吊死,至此頌蓮的精神有一些不正常。
  • 《大紅燈籠高高掛》:以自由之光點燃燈籠,贏得精神上的喝彩
    一幅近代的畫卷,一代女性的悲歌張藝謀執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運用了東方的經典色彩美學和西方的蒙太奇手法,在朦朧氤氳之下相得益彰。曾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還有兩次奧斯卡提名,在國際領域大放異彩,地位極高。
  • 大紅燈籠掛起來!5萬盞燈籠妝點寶安年味
    大紅燈籠掛起來! 目之所及成排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洋溢著喜迎新年的喜慶氛圍這幾天細心的市民朋友已經發現
  • 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藏三大珍寶,今降價23元開館
    因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名揚天下,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喬家大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過,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處理。
  • 隱喻的力量——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鏡頭解析
    這不僅是畫面背景,更是預示著女主人公頌蓮壓抑悲慘的一生,一生都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但她——頌蓮,一個封建制度下的女人,她對此無可奈何,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哪怕內心再多不甘。也許偶爾她也會嚮往外面自由的天空,可她更清楚地知道,那是一種奢求。綜上,整幅畫面和美而悽涼,安詳而壓抑,攝影師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放在了同一個畫面中也是煞費苦心。
  • 天安門城樓上的八個大紅燈籠是怎麼掛上去的?
    既然元宵節可以掛燈籠,那麼其他的良辰吉日為什麼不可以掛? 據媒體公開報導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顯示,天安門城樓掛大紅燈籠的來歷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開國大典。 1949年9月2日,周恩來用毛筆籤署了「閱兵地點以天安門為好」的批示。
  • 張藝謀是靠的什麼成名?王朔的一句評價,道破好作品的本質,打臉
    這裡面必須要說的是二張合作以前,張藝謀導演的《活著》《黃土地》《老井》《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作品,可以說是即便是今天,也代表著華語文藝片的一個高度,偶有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婁燁的《蘇州河》,張元的《東宮西宮》相媲美,但是從數量上,也足以秒殺這些導演 ,不穩定的拍攝狀態!
  • 《聲之形》影評:一場無聲的吶喊
    《聲之形》影評:一場無聲的吶喊時間:2017-09-17 10:37   來源:時光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聲之形》影評:一場無聲的吶喊 影片中很少出現巨大的聲音,男主角堪稱溫文爾雅的暖男,女主角乾脆就聽不到聲音,但是影片從一開始就仿佛在向觀眾發出一種撕心裂肺的吶喊,一種要把自己從一個討厭的自己拽回到喜歡的自己的吶喊
  • 散文丨鮮紅的燈籠掛起來/尹燕忠
    尹燕忠散文系列 《大紅燈籠高高掛》 作者:尹燕忠 一到春節,中國的大中小城市乃至於到鄉村都時興掛大紅燈籠。有的娶媳婦的也興掛大紅燈籠,那是別有一番新景象。你看吧,大街小巷,紅紅的大門對子上門坎下,一邊掛個大紅燈籠,紅紅火火分外通明耀眼,一派喜慶氣象,令人心情愉悅。 不過話說回來,燈的形式在隨著時代而花樣翻新,與時俱進,過去的燈多數為宮燈,大約六七十公分,那時鄉村沒通電,都是點燃蠟燭,也有點汽油煤油的,那樣的宮燈有些古典味道兒。那《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中不是也掛紅燈籠猜燈謎嗎?那些才男靚女們可真夠雅氣的。
  • 「繪一個如意燈籠」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燈結彩迎新春
    東楚晚報訊(全媒體教育記者 高晴 文/攝)1月19日下午,東楚晚報「過年七天樂」第七天活動「繪一個如意燈籠」,來自中山小學30餘名東楚晚報希望之星小記者在湖北黃石園博園,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心中的夢想。
  • 《十三邀》第三季首期許知遠對談國師張藝謀,還原真實的張藝謀
    《長城》開拍前,張藝謀也覺得《長城》很難拍的讓人滿意,最開始接到劇本時,他覺得太老套不想接,但是經紀人跟他提到,電影上映時會在全球150多個國家首周上映,這打動了他,也因此決定嘗試一下,張藝謀是個對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總覺得可以做的更好,所以他說不管是口碑好的作品,還是口碑差的作品,他都會有些覺得不滿意的地方。
  • 張藝謀,逃離邊緣
    張藝謀去繁就簡,大膽運用了不完整甚至極端不對稱的構圖,風格誇張怪誕。在電影開始,故事在一個半封閉的窪地發生,夜幕沉沉,被關在隨軍監獄的八名罪犯密謀出逃。只見黒逡逡一片,在黑暗中人臉若隱若現,難以辨認,這樣的鏡頭持續了整整九分鐘。在他的鏡頭下,人物常處於對角線或者角落的位置,有時人物只被鏡頭割出大半邊臉。
  • 張藝謀要拍電視劇?別只關心女主角是誰,有了好劇本的他能超神
    除了有關於女主角的人選會花落誰家之外,更讓大家討論和關注的是,國師張藝謀難道也會如同作者陳彥所說那樣,下凡從電影業到電視劇當中,拍攝他人生的第一部電視劇嗎?具體情況大家還不得而知,不看到拍開機那一天,誰也不敢確定說,這就會是一部電視劇,所以並不能就此斷言張藝謀要下凡了。
  • 盤點Imdb上張藝謀電影評分,外國人最愛的居然是這部?
    最近老謀子的新片《一秒鐘》低調上映了,豆瓣評分7.9,在國外最權威的電影評分網站imdb上,也拿到7.7的評分,算是很不錯的成績,那小編就借勢來說說其他張藝謀電影的海外反響吧。
  • 皇室戰爭:主題季第7季為中國春節風,大紅燈籠高高掛
    4000杯的傳奇競技場已經張燈結彩,兩側都掛滿了大紅燈籠,一片節日的喜慶氣氛。而皇家塔也新增加了「大紅燈籠」的皮膚,紅彤彤的真好看,可以通過解鎖皇室令牌的第10個皇冠寶箱獲得。另外一個皇室令牌的特別獎勵是新卡牌「煙花炮手」的表情,煙花少女大大的眼睛萌萌的,很可愛。
  • 張藝謀,人走茶涼
    三五好友興衝衝、齊刷刷跑下樓。他們有的凝視著鏡頭,有的遠望著天空,各有所思。張藝謀抓住這一瞬,按下快門,《還我自由》便誕生了。張藝謀鏡頭下的年輕人,神情堅定倔強,頗有幾分不認命、不信命的姿態。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在不久後得到了迴響。
  • 張藝謀的新電影豆瓣評分高達7.9!票房卻一言難盡
    等著裝備放置完畢,場地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地方小了根本盛不開,一些鄰村的人,都打聽著來看電影,不知道放映的是戰鬥片、戲劇、故事片、還是科教片。平均一年差不多四五回,大多時候是在盛夏放映。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也有了電視機,有了有線電視,再後來就沒有關注了。
  • 大紅燈籠高高掛,歡天喜地迎新年,分享紅燈籠剪紙教程
    2021年的新年即將到來,每次逢年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紅燈籠,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燈籠的主場,燈籠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它不僅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而且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俗呼:「年小月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