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江海區禮樂街道威東村有個「兵書記」——李澤偉,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也是村總支部書記,他身上具有堅強果敢和永不言敗的精神;近年來,他堅持紮根基層努力為民謀福祉,用雙手扛起了威東村鄉村振興的大旗……近日,以他為主題進行拍攝的「兵支書」視頻,將報送至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為江門市唯一、全省僅三名入選退役軍人事務部「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模範 『兵支書』」微視頻大賽作品。
華麗轉身,換個筆挺姿勢再戰鬥
昔日「兵哥哥」變身今日「兵支書」,李澤偉用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書寫「在部隊保家衛國,回家鄉為民造福」的軍人情懷,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李澤偉今年53歲,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耳濡目染,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軍人。1986年冬,19歲的他報名入伍,由於作風優良、素質過硬,他很快被提升為班長,入伍第三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期間積極參加師、團的軍事大比武,連年獲得嘉獎,也獲評為「優秀士兵」、「優秀班長」。1990年退役後,李澤偉選擇自主就業,放棄去深圳發展的良好機遇,毅然回到威東村,與眾多退伍軍人一樣,參與到建設家鄉的大潮中。多年來,他先後擔任威東村治保主任、民兵營長、支部委員,2017年2月,他被推選為威東村黨總支部書記,從此,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戰場上,吹響了引領威東村奔赴小康的號角。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擔任支部書記後,李澤偉猶如當年身處軍營一樣,以雷厲風行的作風狠抓班子建設,時時刻刻都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並帶動和影響全體村幹部和黨員、群眾,把全村的黨心、民心凝聚起來,團結帶領群眾,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狠抓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連續幾年持續增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拍攝花絮
永不言敗,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
面對威東村環境衛生髒亂差、村民收入低、留守老人和婦女孩子佔多數的局面,怎麼辦?李澤偉坦言,既然選擇到村裡做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永不言敗,就好像在軍隊中一樣。擔任村黨總書記後,李澤偉把目標對準發展村集體經濟這個鄉村振興主戰場。他積極探索「資源整合」「村企聯建」「文化共建」等多元化發展道路,鋪就了威東村村級經濟發展,邁向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他大力整合土地資源,建成村屬商鋪1000多平方米,每年實現村集體收入增收40多萬元;他帶領村民傾力打造集特色美食、娛樂休閒、生態養殖種植於一體的農家樂產業基地,配合建設江海區首個都市農業生態公園—荷鄉生態園,吸引了城區乃至其它城市的旅遊者走進威東村,讓本村村民享受到了「鄉村旅遊」帶來的好處,越來越多的農民依靠鄉村旅遊吃上了「旅遊飯」。他還廣開思路,積極招商引資,實現「村企聯建」,將村集體49.6畝留用地建成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40多萬元。現在,威東村每年的集體收入增幅都達50%以上,村集體有錢了,群眾年年享受「分紅」腰包也鼓了,村民們都為有李澤偉這樣的「兵支書」感到自豪!
△拍攝花絮
情系群眾,鋪就脫貧攻堅緻富路
威東村的發展邁入了快車道,扶貧幫扶也成為了李澤偉關注的焦點。在他的帶領下,威東村創新思路,將輸血式扶貧轉為造血式扶貧,實施「扶貧坊」工程,大力推進村辦農家樂和鄉村生態園等項目建設,幫助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6戶精準扶貧戶成功「脫帽」。開設殘疾人愛心商店,幫助其自力更生,增收脫貧致富。身為退役軍人,他把退役軍人工作作為自己的家事來落實,把退役軍人軍屬作為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優先安排貧困退役軍人軍屬到村委、工業區和生態園工作,使他們既解決了就業,也脫了貧。昔日身處軍營,他是人民的守護神,今天人在家鄉,他是群眾的貼心人,李澤偉就是這樣演繹著一名當代「兵支書」愛國愛家愛人民的軍人情懷。
△拍攝花絮
多點開花,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產業有了,村民富了,還得讓全村變美。」在威東村發展的路上,李澤偉從沒停止過腳步。村集體經濟發展穩定後,他帶領著村兩委班子和黨員們出謀劃策,善幹善成,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繪就了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藍圖。他把「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融入到農村規劃設計,積極發動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投入到清理道路堆積物、拆除違章建築、整治居住環境等工作中,全村實現了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綠化全覆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此外,他積極盤活現有資源和土地,將原來的一片沼澤地建成2300多平方米的黨建文化廣場,並以黨建文化廣場為中心,科學規劃了牆繪一條街、村史館、榕樹下的講堂、健身小廣場、900米長一河兩岸、文化宣傳長廊等8個特色區域,成為了集黨建、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新地標。短短幾年間,威東村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900米的「一河兩岸」、350平方米的長幼服務中心、19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150個停車位、128套電梯式農民住宅用房......美麗宜居的環境讓威東村榮獲「廣東省衛生村」、「江門市文明村」、「江門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
在花大力氣搞好村容村貌的同時,李澤偉不忘尊老愛幼,每月定期組織60周歲以上的長者集中舉辦生日會、為村裡的小學生開設專門輔導班,著力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黨得民心」的「三心」工程。
黨建引領,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作為威東村的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澤偉不忘作為一名黨員引領者和群眾引路人的責任,堅定扛起鄉村治理主體責任,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農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威東村對照社區治理試點村的標準,成立了村民議事會,結合「紅色指數」探索實行村民積分制度,讓無職黨員也能「有崗有位有為」,推行黨員責任崗、承諾制、亮身份,激勵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和輻射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如今,威東村不論是村幹部還是普通黨員、群眾,都積極參與到村務管理、議事決策、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農村事務中來,形成變「要我幹」為「我要幹」濃厚氛圍,「班子帶頭、黨員引領,群眾參與」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效果明顯。
今天的威東村,美麗動人,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是奮發向上,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和村的發展而奮鬥著。在李澤偉的心中,軍人是自己一生的定格,退役不褪色,他也將用自己一生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詮釋入伍那天許下的錚錚誓言。
來源: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供稿/彭秋煥 陸健文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原標題:《全省僅三個!江海這個「兵支書」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入圍這個大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