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僅三個!江海這個「兵支書」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入圍這個大賽

2020-12-17 澎湃新聞

全省僅三個!江海這個「兵支書」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入圍這個大賽

2020-10-12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江海區禮樂街道威東村有個「兵書記」——李澤偉,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也是村總支部書記,他身上具有堅強果敢和永不言敗的精神;近年來,他堅持紮根基層努力為民謀福祉,用雙手扛起了威東村鄉村振興的大旗……近日,以他為主題進行拍攝的「兵支書」視頻,將報送至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為江門市唯一、全省僅三名入選退役軍人事務部「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模範 『兵支書』」微視頻大賽作品。

華麗轉身,換個筆挺姿勢再戰鬥

昔日「兵哥哥」變身今日「兵支書」,李澤偉用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書寫「在部隊保家衛國,回家鄉為民造福」的軍人情懷,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李澤偉今年53歲,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耳濡目染,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軍人。1986年冬,19歲的他報名入伍,由於作風優良、素質過硬,他很快被提升為班長,入伍第三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期間積極參加師、團的軍事大比武,連年獲得嘉獎,也獲評為「優秀士兵」、「優秀班長」。1990年退役後,李澤偉選擇自主就業,放棄去深圳發展的良好機遇,毅然回到威東村,與眾多退伍軍人一樣,參與到建設家鄉的大潮中。多年來,他先後擔任威東村治保主任、民兵營長、支部委員,2017年2月,他被推選為威東村黨總支部書記,從此,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戰場上,吹響了引領威東村奔赴小康的號角。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擔任支部書記後,李澤偉猶如當年身處軍營一樣,以雷厲風行的作風狠抓班子建設,時時刻刻都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並帶動和影響全體村幹部和黨員、群眾,把全村的黨心、民心凝聚起來,團結帶領群眾,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狠抓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連續幾年持續增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拍攝花絮

永不言敗,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

面對威東村環境衛生髒亂差、村民收入低、留守老人和婦女孩子佔多數的局面,怎麼辦?李澤偉坦言,既然選擇到村裡做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永不言敗,就好像在軍隊中一樣。擔任村黨總書記後,李澤偉把目標對準發展村集體經濟這個鄉村振興主戰場。他積極探索「資源整合」「村企聯建」「文化共建」等多元化發展道路,鋪就了威東村村級經濟發展,邁向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他大力整合土地資源,建成村屬商鋪1000多平方米,每年實現村集體收入增收40多萬元;他帶領村民傾力打造集特色美食、娛樂休閒、生態養殖種植於一體的農家樂產業基地,配合建設江海區首個都市農業生態公園—荷鄉生態園,吸引了城區乃至其它城市的旅遊者走進威東村,讓本村村民享受到了「鄉村旅遊」帶來的好處,越來越多的農民依靠鄉村旅遊吃上了「旅遊飯」。他還廣開思路,積極招商引資,實現「村企聯建」,將村集體49.6畝留用地建成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40多萬元。現在,威東村每年的集體收入增幅都達50%以上,村集體有錢了,群眾年年享受「分紅」腰包也鼓了,村民們都為有李澤偉這樣的「兵支書」感到自豪!

△拍攝花絮

情系群眾,鋪就脫貧攻堅緻富路

威東村的發展邁入了快車道,扶貧幫扶也成為了李澤偉關注的焦點。在他的帶領下,威東村創新思路,將輸血式扶貧轉為造血式扶貧,實施「扶貧坊」工程,大力推進村辦農家樂和鄉村生態園等項目建設,幫助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6戶精準扶貧戶成功「脫帽」。開設殘疾人愛心商店,幫助其自力更生,增收脫貧致富。身為退役軍人,他把退役軍人工作作為自己的家事來落實,把退役軍人軍屬作為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優先安排貧困退役軍人軍屬到村委、工業區和生態園工作,使他們既解決了就業,也脫了貧。昔日身處軍營,他是人民的守護神,今天人在家鄉,他是群眾的貼心人,李澤偉就是這樣演繹著一名當代「兵支書」愛國愛家愛人民的軍人情懷。

△拍攝花絮

多點開花,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產業有了,村民富了,還得讓全村變美。」在威東村發展的路上,李澤偉從沒停止過腳步。村集體經濟發展穩定後,他帶領著村兩委班子和黨員們出謀劃策,善幹善成,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繪就了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藍圖。他把「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融入到農村規劃設計,積極發動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投入到清理道路堆積物、拆除違章建築、整治居住環境等工作中,全村實現了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綠化全覆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此外,他積極盤活現有資源和土地,將原來的一片沼澤地建成2300多平方米的黨建文化廣場,並以黨建文化廣場為中心,科學規劃了牆繪一條街、村史館、榕樹下的講堂、健身小廣場、900米長一河兩岸、文化宣傳長廊等8個特色區域,成為了集黨建、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新地標。短短幾年間,威東村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900米的「一河兩岸」、350平方米的長幼服務中心、19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150個停車位、128套電梯式農民住宅用房......美麗宜居的環境讓威東村榮獲「廣東省衛生村」、「江門市文明村」、「江門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

在花大力氣搞好村容村貌的同時,李澤偉不忘尊老愛幼,每月定期組織60周歲以上的長者集中舉辦生日會、為村裡的小學生開設專門輔導班,著力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黨得民心」的「三心」工程。

黨建引領,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作為威東村的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澤偉不忘作為一名黨員引領者和群眾引路人的責任,堅定扛起鄉村治理主體責任,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農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新模式。威東村對照社區治理試點村的標準,成立了村民議事會,結合「紅色指數」探索實行村民積分制度,讓無職黨員也能「有崗有位有為」,推行黨員責任崗、承諾制、亮身份,激勵他們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和輻射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如今,威東村不論是村幹部還是普通黨員、群眾,都積極參與到村務管理、議事決策、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農村事務中來,形成變「要我幹」為「我要幹」濃厚氛圍,「班子帶頭、黨員引領,群眾參與」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效果明顯。

今天的威東村,美麗動人,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是奮發向上,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和村的發展而奮鬥著。在李澤偉的心中,軍人是自己一生的定格,退役不褪色,他也將用自己一生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詮釋入伍那天許下的錚錚誓言。

來源: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供稿/彭秋煥 陸健文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原標題:《全省僅三個!江海這個「兵支書」投身鄉村振興立新功入圍這個大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個鄉村小站開通了公鐵江海聯運專列!
    這個鄉村小站開通了公鐵江海聯運專列!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實施和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對鐵路運輸要求也越來越多元。供稿:宜昌車務段通訊員:何強 宋曉峰 陳龍原標題:《這個鄉村小站開通了公鐵江海聯運專列!》
  • ...桐子坳銀杏樹下的「兵支書」》榮獲全國「兵支書」微視頻大賽...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蘇淵)為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充分發揮優秀退役軍人群體的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人民視頻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舉辦了「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
  • 南湖區「永不落幕的風採」短視頻入圍全國「兵支書」微視頻大賽
    近日,南湖區名為「永不落幕的風採」短視頻入圍「走進新時代退役軍人——不忘兵之初 模範『兵支書』」微視頻大賽,上傳不到4小時,便吸引了800多的點讚量,該視頻是嘉興市唯一一個,也是浙江省推選的4個參與全國微視頻大賽的作品之一。
  • 全省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在宜舉行
    全省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在宜舉行 2020-12-07 09:43:03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比拼「金點子」 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落幕 2020-11-12 05:26:56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浙江在線11月12日訊(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林曉瑩) 11月11日,由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共同主辦的「農信杯」第三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在浙江工商大學落幕。
  • 中宣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貴州安順「兵支書」等二0二0年度「最美...
    12月18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二〇二〇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貴州安順「兵支書」脫貧攻堅代表隊、安徽省廬江縣退役軍人抗洪搶險突擊一分隊等2個先進集體和丁國年等18名先進個人獲得2020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去年,在全省16個地市鄉村振興考核中,青島市獲得第一名。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高點發力、攻堅克難,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1-9月份,全市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4%,繼續保持高速運行。
  • 中船科技:下屬子公司中船九院在上海鄉村振興大賽上再創佳績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近日,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九院」)參與的上海鄉村振興大賽(2020嘉定站)評選結果出爐。中船九院創作室團隊再創佳績,在北管村、周涇村兩個設計項目中分別獲得二、三等獎。
  • 【專題】服務鄉村振興 促進家庭健康
    按照雲南省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廳、雲南省計生協《關於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家庭健康行動的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發揮計生協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開展家庭健康促進行動,主動服務鄉村振興。傳播健康家庭理念,弘揚文明鄉風主旋律。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美麗鄉村,三水先行。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2018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山區鄉村振興的思考及建議
    袁亮 陳芳義近年來,全國鄉村振興的實例很多,可供借鑑與吸取的經驗也不少,但因人文、自然不盡相同,而無複製的固定模式,只有立足當地、創新思維、發揮優勢、突出傳統、久久為功,才能開啟獨具特色的山區鄉村振興新徵程,完成鄉村振興各項目標任務。對此,特提出如下建議。規劃先行。
  • 佛山三水:探路全域鄉村振興的「三水經驗」
    在為全省探路的過程中,三水如何既結合自身實際振興鄉村、形成三水特色的探索實踐,又能提高站位、放眼長遠,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經驗體系? 重任在肩,砥礪前行。 全域性,是三水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導向。 自2018年以來,三水區委、區政府把鄉村振興作為全區的「頭號工程」。在推動鄉村振興之初,三水立足高品質全域振興進行規劃設計,以主軸路網為串聯、特色資源為紐帶、五個振興為內涵,將七個鎮街劃分為南部嶺南水鄉、中部千年村落、北部生態屏障三大示範片區,全面推進「三片聯動、百村共建」。
  • 田疇披錦繡 沃野奏歡歌——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周年綜述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3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兩次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鄉村振興,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推動鄉村振興。江蘇大地上,鄉村振興的夢想照進現實。
  • 轉業不轉志 扶貧立新功——記興賓區城廂鎮馬上村駐村工作隊員楊新成
    轉業不轉志 扶貧立新功——記興賓區城廂鎮馬上村駐村工作隊員楊新成 2020-10-2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山村的國際範,浙江溪頭村的鄉村振興靠的就是這三點!
    從貧困落後到享譽世界,國際竹建築雙年展、全國鄉村春晚在這裡舉辦。從名不見經傳到門庭若市,一年20多萬人次湧入,旅遊收入高達3500萬元。這是哪裡?這是浙江龍泉溪頭村,一個又「土」又「國際範」的小山村,靠著「三個美」、「三個尊重」、「三個治」實現了鄉村振興。
  • 「三個銜接」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本報訊(記者黃華通訊員楊明華周志恆)「昨天剛發往內蒙古5000株雪松,今天又接到3000株國槐訂單,圍繞花木做文章,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子越走越寬,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12月16日,正在組織工人裝車的汝南縣常興鎮馬屯村村委會主任付正建高興地說。
  • 山西省工商聯(總商會)召開十二屆七次常委會議暨全省「千企幫千村...
    深入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全面落實省委「三項任務」為牽引,緊扣「兩個健康」工作主題,通過深化「112233+N」黨建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十百千」黨建工程,實施萬名企業家培訓計劃,探索開展新時代「商德文化」研究,加強工商聯組織建設,創新開展民企百強發布等一系列實踐,堅持思想引導與培育塑造相結合,著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通過發揮系統優勢,借力發力,大力推進工商資本下鄉,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三個抓手」發揮鄉村振興「頭羊」關鍵作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彰顯了黨中央推動「三農」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鄉村振興,最直接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就是農村黨組織書記。在這一過程中,農村黨組織書記既責無旁貸、又大有可為,要舉要馭繁、以一持萬,凝聚攻堅合力、下足「繡花」功夫,牢記使命求突破、勇立潮頭建新功。以抓好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戰鬥能力。一要提升政治素質。講政治是沒有條件的。
  • 旌德縣:四個方面重點發力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安徽旌德縣結合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實際,及時開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有效路徑的調研探討,積極完善、優化脫貧攻堅和「三農」領域政策體系,精準銜接、分類施策,從築牢鄉村物質基礎、補齊鄉村建設短板、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提高鄉村人文內涵四個方面重點發力,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 鄉村振興的「許昌畫卷」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許昌市堅持城鄉協調、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利用毗鄰鄭州的優勢,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放大「綠色」優勢,讓村莊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連續兩年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    推進鄉村振興,許昌何以走在全省前列?他們如何讓綠色成為美麗鄉村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