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落後到享譽世界,國際竹建築雙年展、全國鄉村春晚在這裡舉辦。
從名不見經傳到門庭若市,一年20多萬人次湧入,旅遊收入高達3500萬元。
這是哪裡?這是浙江龍泉溪頭村,一個又「土」又「國際範」的小山村,靠著「三個美」、「三個尊重」、「三個治」實現了鄉村振興。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溪頭村,解讀她的鄉村振興密碼!
一、溪頭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1 早年貧困落後的溪頭
溪頭村位於浙江龍泉西南邊陲寶溪鄉,因地處甌、閩、錢塘三江源頭,故名「溪頭」。早年的溪頭因地處偏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落後村、貧困村,村中80%以上青壯年迫於生計外出務工。
2 竹建築引發鄉村革命
2013年,深受溪頭傳統文化與優越生態感染的上海藝術家率領11位國際建築大師來到了這裡,共同挖掘這片土地的記憶。溪頭村由此邁開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步伐。經過精心雕琢,凝聚了大師們心血的16座單體竹建築終於落成。2016年首屆國際竹建築雙年展暨國際設計大師論壇在這裡舉行。國內外眾多知名人士集聚於此,而這也是全球首個「在地性」竹建築雙年展。溪頭村因此享譽海內外。受竹建築的影響,溪頭村從生態保護到村落建設、從歷史傳承到文化創新,村民們的熱情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鄉村革命。
3 不滅窯火燃文化產業
2017年,寶溪鄉開展了19場「不滅窯火」——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活動,策劃了「不滅窯火」點火、龍窯開窯、「賭瓷」、現場售賣等系列特色活動,將瓷文化層層融入各活動環節。眾多人士及遊客慕名而來,一睹龍窯開窯的風採。活動吸引了央視等眾多主流媒體的關注。如今,青瓷文化已成為溪頭村的金字招牌。
4 偏遠鄉村正走向振興
隨著知名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活動也選擇在了溪頭村舉辦。「2017美麗鄉村·環浙騎遊」龍泉總決賽暨首屆江南之巔天空自行車賽活動的終點站便設在了溪頭村。
村莊的壯大也吸引本土人員返鄉創業,寶溪鄉還不斷加大民宿產業幫扶力度,邀請專家從相關業務、素質教育、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培訓,促進整個行業從業者服務技能不斷提高。
二、溪頭村的鄉村振興秘密
1 因地制宜,規劃突出「三美」
溪頭村是制瓷名村,革命老區、披雲山景區所在地,區域位置獨特。
生態美在編制規劃時,首先突出「生態美」,儘量體現依山就勢,融入自然特色。
文化美 其次突出「文化美」,充分挖掘地方建築風格和歷史文化淵源,彰顯鄉土文化氣息。
個性美再次突出「個性美」,因地制宜、因村而異,體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溪頭通過資源挖掘,遊線整合,景觀建設,村莊環境整治等手段,將青瓷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的理念有機的融為一體,將其改造成集生態、文化、旅遊於一體的新農村。
2 保護為主,體現「三個尊重」
一個地方的美融合併反映在鄉民的生活裡,只有尊重歷史傳統,尊重百姓生活,尊重土地所傳達的紋理,才能建成美麗鄉村。
尊重歷史傳統 溪頭實施全流域禁漁,與沿溪各村籤訂聯合護溪公約,規範排汙,成立衛生保潔隊伍,保護原石不外運。
尊重土地肌理溪頭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民居就地取材,塊石壘基,夯土成牆、疊木架梁,黛瓦覆頂,所有的色彩源自大地,融山入水。
尊重百姓生活源自生活的手工技藝,世代傳承的匠人,把最平凡的泥土變成玉器般的精美瓷器。
3 治理有效,自治、法治、德治
溪頭村通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發展符合地方特色的綠色經濟,讓一個漸趨消亡的偏遠山村華麗轉身為全省聞名的美麗鄉村。
自治為基,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溪頭村通過村民共謀、共建、共享,保障村民參與村集體決策,保障村民自治,動員村民投身美麗家園建設。讓村民真正把村居環境當做自家環境來愛護。
法治為本,環境整治最美鄉村綠色發展、普法先行,在環境衛生整治上,向村民講解和分發涉及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知識,提供法律諮詢;通過村廣播、法治宣傳欄等載體宣傳環保理念;成立「姐妹監督團」「老黨員監督團」定期上街巡邏。
德治為先,落實鄉村生態保護籤訂《溪頭村黨員幹部環境衛生承諾》,完善溪頭村的村民道德公約。
溪頭村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做到了有機融合,從而實現了村莊的華麗轉變。
三、地道之見
了解完溪頭村「三個美」、「三個尊重」、「三個治」給了普通村子很多啟發,故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 走出去,才能抓住機遇
思想走出去走出去,一方面是眼光走出去,多去看看市外、省外甚至國外的成功經驗,拓寬視野,轉變觀念,學習借鑑。
人才走出去另一方面人走出去培訓,學習先進的理念和各方面的知識、技能,培養一批鄉村帶頭人,提供一人帶動人人行動;村幹部積極走出去和政府對接、和市場對接、和藝術家對接等,讓他們看到本村的發展潛力。
2 請進來,注入發展活力
專家請進來 鄉村振興為目標,邀請專家、專業團隊走進來,提建議、談看法,幫助出謀劃策,給出適合本村發展的頂層設計。
鄉賢請進來以鄉愁為紐帶,產業興旺為抓手吸引從本村走出去的鄉賢回鄉創業。
人才請進來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建立長期的合作培訓渠道,傳授先進的管理理念、知識技能;與學校、社會團體等合辦文化教育、實驗基地;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本、人才進入。
3 維繫好,打造和諧家園
維繫好土氣洋氣 鄉村振興建設要尊重鄉村的肌理,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就地取材,體現鄉村的「鄉土味道」,同時融入鄉村空間美學,完善設施配套,滿足現代化需求,做到功能「洋氣」。
維繫好新老村民設立共建共享機制,成立志願隊、監督隊等,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做到了有機融合,不斷完善新老居民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建設新老村民相融共生家園,打造「生活共同體」。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