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感受高橋庭院的獨特韻味

2020-12-12 騰訊網

一花一世界,

一院一情懷,

小小的庭院,

也是一個小小的世界。

每個美麗庭院,

都離不開主人的細心打理,

種的不只是花草,

是一種生活。

西塘河是海曙區最大、最長的塘河,流經城西多地,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走進西塘河邊的高橋村,沿著河向西走,就可以看見橫跨在西塘河與大西壩河匯合處的「甬上十佳名橋」之一的高橋。

高橋村因此橋得名,這裡自古是杭紹水路來甬必經之路,獨特的地理位置給老街帶來了經濟繁榮。

伴隨著交通的發達,水路運輸已廢棄,高橋老街淡出了經濟舞臺,通過近些年環境衛生的整治和小城鎮建設的發展,高橋老街的環境和人文氣息日益提升。

今年,高橋鎮婦聯將高橋老街作為美麗庭院創建點,以「時光 鄉愁」為主題,將美麗庭院分為「舊時光 老高橋」、「謀發展 新氣象」、「好家風 美名揚」、「憶往昔 看今朝」、「閒庭院 得寬餘」為五個版塊,通過設置情景牆繪、籬笆格擋、航管站設計、節點打造等形式,從古高橋繁榮的老街遺蹟走到新時代下的新氣象,從家風家訓新時尚的廣場來到歷史變遷的時光通道去尋找兒時的回憶。

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麗的庭院——

翁文如的家在高橋老街,座落在古高橋邊,西塘河從他家門前過。種花養草是他們兩夫妻的共同愛好,自開展「整潔庭院內外,共建美麗家園」以來,一直積極配合村委會工作。雖然沒有庭院,但在河邊的臺階上養滿了花草,一年四季總是花開不敗、芳香四溢,給年邁的古高橋帶了絲絲生命活力。

打造前。

打造後。

陳桂娣的家是之前的航管站,船隻維修的地方,交通越來越便利的今天,水路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她家三面環河,風景獨特,結合這一特點,美化了西面牆面和修船處。走進她家,各類物品設施整齊有序,通過她的精心設計細心勞作,她家的院內感覺不到一絲的凌亂,反而顯得乾淨整潔、生機勃勃,平臺上種滿花花草草,些許小青菜增添了不少田園氣息。

打造前。

打造後。

徐信敖的家西面靠著原航管站,庭院不大,有一個小小的棚用來下雨時晾曬衣服,他將它打造成一個茅草棚,在周邊都是現代建築中特別顯眼。小矮牆既是與鄰居的分界又是他的小花園,矮牆上放滿花箱種著花草,他家居室小而精緻,家居簡單得體,色彩和諧,擺放有序,給家人營造了舒適的生活空間。

打造前。

打造後。

一進毛海東家的院子,映入眼帘的就是兩棵結滿了果子的棗子樹,再就是精心打造過的花壇,花壇裡種滿了許多花花草草,因為一家人都非常喜愛種養植物,所以在庭院內滿是花卉,一家人用心關愛的庭院內的花草,堅持對其進行定期修剪,使得整個庭院生機盎然。

打造前。

打造後。

陳定國家座落在家風家訓廣場裡,一進入廣場就能看到他家獨特的庭院,門前種滿了花草,二樓的陽臺打造得更像是個小花園,陽臺上栽植了觀賞性強的花卉苗木,室內擺放著吊蘭、綠蘿、君子立等能夠淨化空氣的植物。文竹抽出細細的嫩綠枝葉,吊蘭枝繁葉茂,盛開的菊花嬌豔欲滴,處處給人清新雅致之感。

打造前。

打造後。

一進入楊光良家,印入眼帘的是生機盎然的葡萄藤,雖然他家的庭院是封閉式的,但植物的生命力是強悍的,從屋外尋了個空隙鑽進了屋內。夏末果實成熟時,一串串的葡萄搭在藤架上,或從架子的縫隙裡探頭探腦地鑽出來吊在藤架上,很是誘人,看著葡萄一顆顆地變紅變紫心裡滿是喜悅。

楊光良家庭家風好、鄰裡團結,特別擅長種樹養花,進門的正面種著許多花花草草,錯落有致,一派綠色祥和的氣氛,景象十分美觀。

他家正對面是他的廠房,他不放過每一塊可利用的地方,在廠房門口打造了一個別致的花壇,彩繪水缸、美化酒罈,又從山裡尋來幾塊造型奇異的石頭打造成一座小假山。這些都體現了他家對生活的熱愛,院落的花草營造出了居住環境的美好。

打造前。

打造後。

如果說,

美麗鄉村是一篇濃墨重彩的華美樂章,

那麼美麗庭院則是靈躍跳動的溫馨。

音符整潔、美觀、生機、和諧的韻美,

掩映著歲月如此靜好。

編輯:沈莉萍

相關焦點

  • 讀美麗庭院打造故事,看他們這樣留住鄉愁
    讀美麗庭院打造故事,看他們這樣留住鄉愁 2020-11-27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逛老街看水龍品鄉愁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安居感受原鄉韻味
    今(24)日,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2020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來到銅梁,來自全國57家中央、省級重點新聞網站的記者們在慢時光裡細品安居古城之美,感受千年歷史脈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馨月 攝 慢遊安居感受古城原生態風貌 登上128級階梯,跨入安居古城星輝門,古色古香的街道映入眼帘。土紅色的磚牆,青石板鋪開的小路,兩側的建築古樸雅致,鑼鼓聲中一幕「穿越」大戲正在上演,隨著一聲「縣令出迎」,網媒行記者正式開始了安居之旅。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此舉意在保護傳統村落留住美麗鄉愁、讓鄉村重煥生機。幸運的是,我市連雲區的黃窩村和大竹園村2個村成功入選。事實上早在2017年,《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制定實施,開啟國內先河。經過3年左右的精心培育,首批107個省級傳統村落正式出爐。而一直以來,山海相擁都是港城人引以為傲的資本。
  • 保護僑鄉文化 僑鄉江門結合華僑資源留住華人鄉愁
    僑鄉瑰寶 留住鄉愁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江門以中國第一僑都著稱。在江門,有著一批華僑出洋、歸根所留下的瑰寶。如開平碉樓、僑批、洋樓、僑墟等,還有華僑從海外帶回來的大批物品,如發電機、留聲機、衣車、火槍等物品。這些瑰寶是江門僑鄉的記憶。江門市結合華僑資源,打造了一批批文化基地,留住僑鄉記憶,留住鄉愁。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在博物苑內,能近距離目睹農耕器具的傳承演變,現場體驗、感受農耕文化的親和力,知曉豫東乃至中原區域農耕水利的興衰變遷,更能領略豫東農耕文明的特色魅力。收集各類農耕器具 來源: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在杜超和館長杜忠義兩人看來,建設博物苑的目的旨在不忘農耕初心、留住歷史根脈。
  • 古田鳳埔蘇墩村:留住記憶 記住鄉愁
    據悉,該項目是為了記住鄉愁、留住鄉情、啟迪後人,使鄉村文化振興擁有更加豐富的精神內涵。蘇墩村是整村搬遷形成的庫區移民村。958年為響應國家「一五計劃」興建古田溪水電站,蘇墩村村民毅然獻出自己美麗的家園支援國家建設。
  • 庭院如畫 幸福花開——濟寧市「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2日訊8月11日,濟寧市縣市區婦聯主席工作會議暨「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召開,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曲阜市陵城鎮「清潔庭院暖心驛站」以及李杭村「美麗庭院」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對「清潔庭院」進行檢查評比4次,兌換積分4次,1100多戶貧困戶參與兌換,兌換的物品達15萬餘元。暖陽下,我們迎來的不只是脫貧成效,也有庭院芬芳。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留住城市記憶 記住鄉愁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留住城市記憶 記住鄉愁 2020-09-14 16:14:14| 來源:中公教育
  • 留住鄉愁!韶關仁化環丹鄉村美景醉遊人
    自從納入環丹美麗鄉村示範片後,村子統一實施風貌提升建設,廢棄古宅群成為城裡人找回鄉愁的探訪地,農田成了觀光點,不少遊客遊玩之後想去農家看看。今年村民在村黨組織引領下,6戶農戶帶頭把不起眼的院子裝扮成漂亮的小花園,經營起農家樂,發展庭院經濟。這幾日,探訪遊客被別有一番景致的庭院吸引,紛紛嘖嘖稱讚:「很精緻、有鄉愁、有特色!」
  • 雲南華寧衝麥村:黨建引領文化聚力 留住「鄉愁記憶」
    衝麥村是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寧州街道的一個行政村,這裡綠林掩映,潭泉清澈,古式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青石板路在村中蜿蜒伸展…… 近年來,衝麥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村落保護」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傳統村落村居環境改善、村莊業態培育、鄉村文化傳承、農民持續增收,以黨建為引領留住「鄉愁記憶」。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鄉村會客廳」由普通的民居小院打造而成,牆院上繪畫著引發人們鄉愁的美麗畫面。遊客走進這些民俗文化小院,會被裝飾房屋的算盤、發黃的老書等老物件所吸引,算盤、鐘錶、風箱、暖瓶等老物件,鄉愁記憶油然而生……如今,這些「鄉村會客廳」成了周圍村莊鄉賢們返鄉的聚會議事廳和休憩處,使得「鄉村會客廳」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 「十萬個是什麼」活動來襲知乎邀各地網友以創意留住鄉愁
    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等科技手段,年輕人的鄉愁亦有了多元化的疏解路徑。知乎希望通過百科答題活動,在春節之際喚起每個人對家鄉的溫情,用答題這樣的創意形式留住自己心中最特別的鄉愁,同時向大眾傳播傳統文化與民俗。
  • 中式庭院裡的「圓」,它的美和韻味你感受到了嗎?
    中式庭院裡的「圓」,它的美和韻味你感受到了嗎? 在生活中,也能見到一些中式「圓」的運用, 圓拱門、圓窗、圓桌,甚至是各種圓形的小物, 圓的美和韻味,
  • 他的「錢塘三部曲」留住泗鄉文化的鄉愁成為現象級文化事件
    「他不僅僅是錢塘往事的講述者,是西湖鄉愁的寫作者,更是一名與時俱進的弄潮兒。」11月13日下午,來自浙江省市區的40餘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匯聚在西湖區轉塘街道慈母橋村梅龍茶文化中心。這裡,正在舉辦「抒寫新時代的錢塘鄉土好故事——袁長渭錢塘鄉土題材作品創作研討會」。現為西湖區靈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西湖區作家協會副主席的袁長渭,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錢塘人。
  • 走進泰山古村鄉愁博物館,感受冬季山間鄉情
    11月22日,直播活動的第十二站,也是美宿的最後一站,記者來到了位於在泰山東麓黃前鎮麻塔河北岸,古山村碾底峪南首的泰山古村鄉愁博物館。泰山鬱鬱蔥蔥,麻塔河畔溪水淙淙,生機盎然。泰山古村鄉愁博物館就坐落在此。館舍利用閒置村舍改建而成,佔地一千九百平方米,其中共設置11間民宿。
  • 「傳承記憶 留住鄉愁」,新火苗點燃北頭村永不消逝的歷史傳承
    「傳承記憶 留住鄉愁」 ,新火苗點燃北頭村永不消逝的歷史傳承▲見圳成長。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留住文化根脈,傳承時代精神,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8月24日,由南山街道黨工委、南山街道辦事處主辦的「鄉土記憶 見圳成長」——北頭村史博物館文化傳承系列主題活動在南山街道北頭陳列館正式開啟。
  • 商城縣金剛臺鎮:建「村史館」留住歷史 記住鄉愁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餘強 夏浩然) 古樸的雞公車、鏽跡斑斑的耙犁、發黃的榮譽證書、精緻小巧的鷹船、粗笨的曲轅犁……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講述村子的古老故事和發展變化……為了留住鄉村的「根」,激發新一代對家鄉的文化認同,商城縣金剛臺鎮黨委決定在杜畈村建設村史館。
  • ...點滴中訴鄉愁韻味 電影《如夢晉陽》1月14日暖心上映!
    以「尋找」為線索,訴說鄉愁韻味,傳遞愛的力量!由吳軍執導,實力演員吉麗、張哲人領銜主演的電影《如夢晉陽》將於2021年1月14日溫情上映!電影《如夢晉陽》情節極度還原社會現狀,絲絲鄉愁扣人心弦,小城的繁華巨變催促著漂流者回歸故裡,輕柔的風與浪漫景象牽動著兩顆凌亂的心,演繹一場與鄉愁理想有關的輕偶像動人故事。影片中女孩卜娜娜隻身漂泊在外不常歸來,思女心切的父母不得已只能採取「裝病」的方式「騙」女兒回家。
  • 河北保定徐水區商平莊村:老物件憶鄉愁 村史館潤鄉風
    在老物件中追尋鄉愁記憶商平莊村是2017年徐水區「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通過上級支持和村裡自籌資金,黨員群眾齊動手,一年多時間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綠化,主要街道安裝路燈。利用閒散宅基地、廢坑塘、村邊街角,建設小公園、小遊園、文化廣場。全村1310戶實現「美麗庭院」全覆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 風花雪月是最美鄉愁!中國美術界大咖筆下的大理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李德昌家,指出:「這裡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