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2020-12-09 正步音樂教育

19世紀初,「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掀起了「浪漫主義」大潮,這種新潮流和新風格首先普遍流行於歐洲文學中。

在這場運動中,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用個性化的語言,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受。

音樂上的浪漫主義運動稍晚於文學上的浪漫主義運動,大約從19世紀20年代起貫穿整個19世紀並延續到20世紀初。

浪漫主義音樂與發生在文學、詩歌領域的浪漫主義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浪漫主義藝術的風格特點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環境。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

浪漫主義音樂強調音樂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感情勝於理智,強調個人主觀感受,表現個人的主觀感情。

在某種程度上輕視曲式、結構的規則,常採用有特色的短小曲式,取代了奏鳴曲式的主體地位,形式上無拘無束,常用抒情和描寫的手法,強烈地表現出個性和民族性。

鋼琴作曲家們把注意力從追求形式結構的完美轉向更加注重感情的表達,他們繼承了貝多芬那種發展音樂動機的創作手法,更加注重戲劇性對比色彩的運用,開創出浪漫主義音樂的新時代。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特點概述

一、「浪漫主義」的含義

「浪漫」一詞音譯於「romance」,此詞原指流行於歐洲中世紀的英雄史詩的騎士傳奇。

19世紀初,歐洲文學普遍形成了一種新的潮流、新的風格,這就是所謂的「浪漫主義」。

曾經出現過許多關於浪漫主義的定義,大哲學家盧梭的名言精闢地表達出浪漫主義的完整觀念:「我不同於我所見過的任何人,即使不更好,但至少我是不同的。」

法國作家艾麗斯·加博為其下的定義是:反對一切保守勢力;將藝術家本人假定為英雄;愛情至上,伴隨各種各樣的情緒、情景的描繪;誇張的感情、傷感或過度的熱情與敏感;想像佔據主導地位,並以此左右讀者、聽眾與觀眾,使之感動。

浪漫主義藝術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用個性化的語言,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受。

二、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特點分析

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強調主觀性的情感表述和自傳性的心理描述,並且以抒情性為主要表現形式。

浪漫主義作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傾心於標題性的鋼琴音樂創作,作曲家為了與標題性內容相符合,他們在鋼琴作品的體裁形式上都進行了大膽創新。

突破了傳統的音樂創作模式,創造出多種多樣的鋼琴音樂體裁,例如:即興曲、音樂瞬問、練習曲、圓舞曲、敘事曲、狂想曲等單樂章的鋼琴作品,還有以若干小品組成的鋼琴套曲,即便是傳統的奏鳴曲也被賦予了浪漫氣質和個性化處理。

同時,音樂家們的創作手法大大豐富,旋律的抒情性、伸縮性,和聲的色彩性,音樂中明顯的強弱力度的變化與對比,節奏更趨豐富和有彈性,民歌因素的明顯增加等,都構成了這個時期音樂的鮮明特徵。

(一)強調個人的抒情性

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具有許多與同時期其他器樂及聲樂的共同特點。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強調個人的抒情性,偏重幻想和誇張的手法。

由於理想與現實之間充滿矛盾,浪漫主義鋼琴家表現得最多的,是對夢寐以求而又難以實現的事物的渴望。

夢幻般的詩意和火熱的激情是這一時期鋼琴作品中常見的內容。

浪漫主義音樂是對人世間喜怒哀樂一切情感的最直接的披露。

貝多芬的音樂固然包羅了不亞於浪漫主義情緒的如火如荼的激情,但是他能夠竭盡全力用一種現實的音樂語彙將其表露無遺。

浪漫主義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卻往往留給人們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正是區別於古典主義音樂的一大特點。

浪漫主義音樂家總是將內心的情感寄托在那種說不清、道不盡的,現實世界所不可企及的幻境之中。

(二)重視音樂與文學、繪畫、戲劇等姊妹藝術的結合

在鋼琴作品中也出現了許多標題性的樂曲以及與文學有關的敘事曲、十四行詩、無詞歌、小品套曲等。

在鋼琴曲的體裁中,古典奏鳴曲不再具有絕對的優勢。

各類不拘一格、各行其是的鋼琴體裁,如特性小曲、夜曲、間奏曲、幻想曲、即興曲、狂想曲、隨想曲、圓舞曲、波羅乃茲、瑪祖卡等被競相推出,用以更自由也更具體地表現特定的情緒和景象。

相關焦點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 音樂創作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創作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創作16世紀末葉至18世紀中葉的歐洲藝術風格崇尚奇異、豪華和精雕細琢,開始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均衡、穩定和莊重背道而馳。(三)巴洛克音樂史的分期在西方音樂史上巴洛克時期分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產生很多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包括巴赫、亨德爾等。其中巴赫的鋼琴曲集對於古典音樂初級愛好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練習曲目。
  • 浪漫主義鋼琴代表——舒曼創作特點及作品
    (一)生平簡歷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音樂評論家,生於德國,繼承了德國優秀的音樂傳統,尤其是舒伯特浪漫主義傑出的繼承人。但其成就不僅僅限於此,他在德國傳統音樂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的創新。
  •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一)
    「Romantic」一詞在音樂中是( )的意思。   A.羅馬樂派B.羅馬主義 C.浪漫主義 D.古典主義   2.歐洲音樂的浪漫主義時期是( )。( )   A.舒曼 B.威伯   C.蕭邦 D.古諾   7.舒伯特創導了浪漫主義鋼琴音樂小品新體裁( )。   A.音樂瞬間 B.即興曲   C.無詞歌 D.夜曲   8.下列作品中不屬於舒伯特創作的藝術歌曲是( )。   A.《菩提樹》 B.《小夜曲》   C.《鱒魚》 D.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於匈牙利,接受的是德國的教育,長期生活在巴黎,他的音樂、他的技巧都表明了他運用德奧式的音樂語彙,心中追尋和嚮往的卻是法國式的浪漫主義。從1835年至1847年的12年中,李斯特盛況空前,譽滿歐洲。李斯特早年用演奏徵服了世界。
  • 音樂漫談30|浪漫主義時期(二):音樂風格簡述
    那些古典主義時期就存在的音樂體裁:交響曲、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和歌劇,儘管在形式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在整個十九世紀繼續流行著。浪漫主義時期只出現了兩種新的音樂體裁:藝術歌曲和交響詩。作曲家們仍然沿用來自海頓、莫扎特及青年貝多芬的音樂材料,但會使它們具有更強烈的表現力,更個性化以及更富有色彩。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他還創建了一本新的音樂期刊——《新音樂雜誌》。這本雜誌被作為一個講壇,舒曼也成為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內部的新音樂倡導者,捍衛像柏遼茲、蕭邦、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這樣「激進的」年輕作曲家的作品。當舒曼在萊比錫的維克家學習鋼琴時,他與維克漂亮而富有音樂天才的女兒克拉拉相遇、相愛。
  • 音樂漫談31|浪漫主義時期(三):藝術歌曲與弗蘭茨·舒伯特
    浪漫主義時代的特徵之一體現在對於文學,尤其是對詩歌的興趣。事實上,歌詞與歌曲的密切結合就出現在這個時期。由於聲音的抽象特徵,浪漫主義詩人認為音樂是所有藝術中最真實、最純淨的藝術;而浪漫主義作曲家也在當時的詩歌中發現了音樂的共鳴,並把它轉化成歌曲,相信音樂可以提供僅靠文字無法表現的東西,強化了詩歌中的情感。
  •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二)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二)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教師招聘備考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演變與發展古典主義音樂發展概況從古典主義的時間上來看,是從1775到1820年,具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音樂覆蓋了海頓創作的成熟期一直到貝多芬創作的早期才結束。巴洛克中期,從時間上來看,中期的鋼琴音樂是從1640到1690年,也就是巴洛克音樂的定型期,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們開始使用共同的音樂語言,體裁和形式變得典型化。巴洛克晚期,從時間上來看,晚期的鋼琴音樂是從1690到1750,是巴洛克音樂的鼎盛時期,也鋼琴音樂的完善期,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其音樂的創都是作建立在早、中期成果之上。
  • 西方各個時期的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貝多芬是通過浪漫主義音樂的歷史橋梁,在他的後期創作中已顯露出浪漫主義音樂的一些特徵,浪漫主義音樂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奧的舒伯特和韋伯。19世紀三四十年代,鼎盛時期,作岀突岀貢獻的作曲家有徳國的孟德爾頌、舒曼、華格納,法國的柏遼茲,波蘭的蕭邦,匈牙利的李斯特。50年代以後,開始衰落。
  • 教師招聘筆試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二)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教師招聘筆試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他是浪漫主義歌劇的改革者、樂劇的倡導者。故選A。   15.C【解析】韋伯,西歐浪漫主義歌劇的創始人,浪漫主義歌劇的先行者。他的音樂創作領域很廣。代表作品:歌劇《自由射手》(又譯《魔彈射手》)。故選C。   16.C【解析】《獵人合唱》是德國作曲家韋伯創作的歌劇《自由射手》中的選段,這是一首男聲合唱曲。故選C。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與演奏思考
    ,在西方的音樂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一期間,貝多芬創作出了他的前20首奏鳴曲,可以說這個時期是他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他遵循了傳統的奏鳴曲創作方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自己的特點,一直在尋找突破和發展,這也能夠展示出他對於音樂作品的追求。例如,在第一樂章採用快板的曲式,第二樂章採用迴旋曲式或復三部曲式,第三樂章一般都會採取復三部曲式,第四樂章更多的是採用迴旋曲式。
  •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作特徵,主要的鋼琴作品
    最近央視新聞發布了三個條件未滿足不允許開學的通知,為了能夠讓各位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在家也可以學習古典音樂知識。正步音樂教育今天依舊為大家帶來古代音樂知識,這篇文章為各位老師和小朋友及音樂愛好者帶來的是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創作特徵,勃拉姆斯主要的鋼琴作品。
  • 蔡雋廷鋼琴演奏:浪漫主義的詩情與幻想,音樂給予人類溫暖和力量
    琭璟文藝「《勃拉姆斯間奏曲Op.117》+《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三十一首Op.110》」這一組鋼琴曲由琭璟讀書會鋼琴王子蔡雋廷演奏。《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三十一首Op.110》創作於1821年。此時,貝多芬已經完全失聰。該曲風格深沉,情感深厚、凝重,同時又充滿矛盾的對立:痛苦與希望、明朗與陰霾、動搖與堅定。包含了貝多芬暮年所經歷的煩惱、痛苦、憂慮和絕望,以及他為克服這一切苦難所做的艱難掙扎。鋼琴演奏家肯普夫認為,這是貝多芬的自白曲。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巴赫所處的年代,正是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以對位、復調為主的手法正在與和聲、旋律佔優勢的音樂風格合併。巴赫創作的每一首作品無不展示了天才的旋律、新穎的節奏、大膽豐富的和聲、精巧的對位、有創意的主題及難以應付的技巧。當時古鋼琴在彈奏方法上是以手指的敏捷、輕巧、平均、清晰為最高要求的。
  • 音樂漫談33|浪漫主義時期(五):標題音樂與柏遼茲「上」
    浪漫主義文學不僅激勵了藝術歌曲,而且也激勵了標題音樂的發展。什麼是標題音樂?它是一種器樂音樂,通常是為交響樂隊而作,它尋求對一些非音樂素材中描繪的事件和情感進行聲音音樂的再創造:一個故事、傳奇、戲劇、小說或是歷史事件等等。
  • |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這個時期的鋼琴演奏,力度、速度、踏板的處理都和巴洛克時期的不同。由於音樂表達的內容需要更加強烈的力量,在技術方面對於鋼琴的要求也相對提升了不少。vous dirai-je, maman」)基礎上創作出的鋼琴變奏曲,後來這首曲子的主題旋律被改編成廣泛傳唱的童謠《小星星》,因此國內也將其譯為《小星星變奏曲》,但《小星星》的歌詞是在莫扎特逝世後才創作的,所以《小星星變奏曲》這個曲名也不是莫扎特本人命名的。 情感肆意的浪漫主義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特徵,和聲復調的出現,調式調性的發展等特徵
    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既繼承了前人音樂創作中精緻的一面,又克服了前人過於拘謹、不夠自然的缺點,使音樂創作手法更加大膽,更加具有表現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和聲復調的出現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中,通奏低音得到了廣泛使用,通奏低音也稱數字低音,由旋律加和聲伴奏構成的,它的主調和聲織體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織體有區別。這種風格漸漸與復調音樂相結合,發展成新的音樂風格,即和聲復調風格,這種風格後來在約·塞·巴赫的手中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