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2020-12-09 正步音樂教育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在這篇文章中正步音樂將主要對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和代表作品進行重點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民族精神等。

彈鋼琴的 手型

蕭邦

蕭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全名弗雷德列克·蕭邦,是波蘭傑出的作曲家、鋼琴家,被後人譽為「鋼琴詩人」、「民族主義戰士」。

1.創作特點

蕭邦鋼琴音樂的創作特點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著重分析,主要包括旋律特點、和聲特點以及民族精神。

(1)旋律特點

可以說蕭邦創作鋼琴音樂作品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在於他的旋律。他在創作過程中多採用民間音樂為基調,旋律來自舞曲或歌曲,其中受舞曲影響產生旋律而進行創作的樂曲形式有:瑪祖卡、波蘭舞曲、圓舞曲以及一部分練習曲;受歌曲影響產生旋律而進行創作的音樂則主要出現在慢的樂曲(或樂章)之中。

上述我們所說的這種旋律聲樂化的因素在他的作品中較多見,常用有規律的八小節為一句的模式,並且常用反覆的手段加強原始的主題,導向後面刺激的、激動人心的高潮。另一個構成蕭邦旋律的重要因素是自由運用變化音、半音階來豐富和發展主題的旋律,甚至用和聲本身產生旋律。指的一提的是,在蕭邦創作的作品中,其旋律靠它自身的和聲變化、轉調移調、節奏變換、加上美妙的裝飾音來運動發展。

(2)和聲特點

從蕭邦創作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其在作品中的和聲語言為19世紀下半葉的音樂創作開闢了新的道路,他對新的音響色彩的探索為後繼者展現了新的天地。蕭邦通過大量運用半音的手法,動搖了由維也納古典樂派確立的牢固自然音調性體系,成為後世作曲家李斯特、華格納、斯克裡亞賓和德彪西等人的重要先驅。

通過我們對蕭邦一系列鋼琴音樂作品的分析即可看出,作品中使用的拿波裡六和弦、增六和弦、屬七系列和減七系列和弦以及屬九和弦層出不窮,大大加強了和聲的色彩功能。對和聲的出色運用,構成了蕭邦音樂的一大特色,體現出它重要的藝術價值。蕭邦的和聲概念,在19世紀是非常不尋常的,大大先進於他所處的時代,讓同時代人感到困惑和不可理解,直到德彪西時期,這種和聲色彩才得到肯定和發展。

(3)民族精神

蕭邦所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思想價值,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19世紀30~40年代歐洲資產階級民族運動的總潮流的一個側面,他的作品中喊出了受壓迫受奴役的波蘭民族憤怒、反抗的聲音。

除此之外,蕭邦的鋼琴音樂作品具有濃厚的波蘭民族風格,他始終努力體會著它的特質並加以重新創造,這既提高了民間音樂體裁的藝術水平,又保持著他的純淨的風格,從不喪失其鮮明的民族民間特色。

2.代表作品

蕭邦短暫的一生,但是卻創作了體裁多樣的鋼琴音樂作品,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四種形式的作品。

(1)練習曲與前奏曲

在蕭邦的一生中共創作了24首《練習曲》,還有為莫舍萊斯的《方法的方法》而創作的3首《新練習曲》(KKP0905—907)。

在蕭邦所創作的練習曲中,每一首練習曲有著明確的技術難題,比如說,作品Op.10 No.1這首作品,很好地解決了琶音跨越的問題;作品Op.10 N0.2很好地練習了演奏者對半音階的掌握程度;Op.10 No.8鍛鍊了手指的獨立性(如例1-2-14所示為該首作品中截取的旋律片段);Op.25 No.6是針對三度音階的練習,Op.25 No.7鍛鍊了鋼琴的抒情歌唱性;Op.25 N0.8是針對練習者快速和弦的練習;Op.25 No.10是針對練習者雙手八度的練習。

蕭邦的練習曲具有鮮明的藝術形象,從整體上來看,他的練習曲概括了他整個鋼琴音樂的特點:豐富多彩的和聲,情意綿綿的旋律並充滿內在的生命力。

我們都知道前奏曲是古老的鍵盤音樂體裁,蕭邦的練習曲與前奏曲可稱為姐妹篇,其特點是即興、快速、短小。通常在賦格曲之前,或在組曲之中,蕭邦按關係大小調的排列創作了24首前奏曲,創造性地將前奏曲發展成獨立的體裁,他的前奏曲是有特色的小品,每一首都有特定的背景,是沒有標題的標題音樂。

(2)瑪祖卡舞曲與敘事曲

在蕭邦的一生中創作的瑪祖卡舞曲共有59首,被舒曼譽為「藏在花叢中的大炮」。瑪祖卡是蕭邦創作中最具波蘭民間鄉土氣息的體裁,蕭邦的瑪祖卡大體源於三種性格的波蘭鄉村舞曲。

蕭邦共創作了4首敘事曲,去內容主要源自歷史久遠的敘事詩,每首作品的篇幅非常宏大,主題材料之間都有強烈的音樂對比和矛盾衝突。因此,他採用了相當複雜的邊緣曲式結構,這也充分體現了他駕馭大型鋼琴作品的能力。

(3)詼諧曲與圓舞曲

從曲式結構上來看,蕭邦創作的諧謔曲屬於單樂章的大型鋼琴音樂體裁,具有明顯的傳統曲式結構特徵。蕭邦的一生共創作了4首諧謔曲,他們之間都有相似的曲式結構形式。

蕭邦在創作過程中採用循環二部曲式的快速小步舞曲結構的同時靈活地運用了變奏手法,將兩個部分之間的界限隱藏起來,使諧謔曲完全超越了原有體裁的詼諧、活潑之意,並且注入了富於激情的戲劇性內涵。

蕭邦的圓舞曲共19首,大多是蕭邦生活社交化的寫照,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將它創作的圓舞曲分為兩類。

第一類,借用圓舞曲的形式寫成的抒情詩,這種類型的圓舞曲作品有:升c小調Op.64 No.2、降A大調《離別圓舞曲》Op.69 No.1。

第二類,把實際的舞蹈理想化的作品,這種類型的圓舞曲作品有:降E大調《華麗的大圓舞曲》Op.18、降A大調《華麗圓舞曲》Op.34 No.1。

相關焦點

  • 浪漫主義鋼琴代表——舒曼創作特點及作品
    此外,他的創作和評論活動對德國乃至歐洲浪漫主義及民族樂派的音樂家有著深遠的影響。1810年6月8日舒曼生於德國撒克遜州一個出版商家庭,自幼就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這也使舒曼從小就對讀書寫詩有濃厚的興趣。1826年他父親去世後,母親讓他學習法律,1828年舒曼考入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系。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浪漫主義藝術突破循規蹈矩的古典形式,用個性化的語言,不拘一格地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感受。二、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特點分析浪漫主義鋼琴作品強調主觀性的情感表述和自傳性的心理描述,並且以抒情性為主要表現形式。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發展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鍵盤樂器和演奏技術的發展為鋼琴作曲家的創作表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從19世紀開始,各國的鋼琴製作家對近代槌擊鋼琴作出了許多重要的改進:鍵盤音域也從五組八度擴大到七個半八度,張弦支架由木質換成了金屬鑄造的。
  • 鋼琴音樂學派波蘭學派的風格特點及代表人物
    一、波蘭學派及其風格特點波蘭在文化方面有自己的傳統,對音樂也有同樣的熱情,人們對蕭邦大賽不只是關注音樂比賽,還要聽廣播、看電視,參與評論,全國上下為之討論。對音樂的這種熱情,為音樂家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音樂氛圍。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李斯特的創作也進入了全盛時期,他最優秀的鋼琴作品,包括15首匈牙利狂想曲,《旅行年代》第一、二集,《b小調奏鳴曲》和兩首鋼琴協奏曲都完成於這一時期。由於愛情生活上的屢次波折及思想和私生活上的困境,1861—1896年,他不得不辭去魏瑪的職務來到羅馬。
  • 蕭邦鋼琴練習曲創作的三個階段及其創作特色習曲?
    練習曲是鋼琴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體裁,作為鋼琴詩人蕭邦來說,也曾創作出了多部經典的練習曲,並表現出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對這些作品進行全面的分析,能夠獲得對其人其作更加深刻的認識。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3.代表作品巴赫一生中可以說他的創作及時專門為鋼琴而創作的,其代表作品絕大多數都是鋼琴作品,其創作範圍極廣,用華格納的話來講,它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他的創作除歌劇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
  •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與演奏思考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數量非常龐大,又非常複雜,匯集了很多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蘊藏了非常豐富的精神和哲理。因此,要想準確地演繹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必須要從情感、踏板、力度和觸鍵等方面出發進行思考和研究,本文就簡要分析了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和演奏技巧。
  • 2020教師招聘: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必做50題(一)
    ( )   A.舒曼 B.威伯   C.蕭邦 D.古諾   7.舒伯特創導了浪漫主義鋼琴音樂小品新體裁( )。   A.音樂瞬間 B.即興曲   C.無詞歌 D.夜曲   8.下列作品中不屬於舒伯特創作的藝術歌曲是( )。   A.《菩提樹》 B.《小夜曲》   C.《鱒魚》 D.
  •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作特徵,主要的鋼琴作品
    正步音樂教育今天依舊為大家帶來古代音樂知識,這篇文章為各位老師和小朋友及音樂愛好者帶來的是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創作特徵,勃拉姆斯主要的鋼琴作品。1860年,勃拉姆斯的名字出現在一份反對新日耳曼流派的演唱者聲明中,從而使他成為與新日耳曼流派音樂對立的代表人物。新日耳曼流派強調音樂範圍以外的主題表現以及小說式音樂的形式與風格。所以儘管具有超然出世的傾向,勃拉姆斯被認為是與李斯特、華格納風格的新日耳曼流派(Neo-German)針鋒相對的一群音樂家的領軍人物。
  • 長江鋼琴藝術家·精品課|吳羽翀教你彈德彪西、格拉納多斯、蕭邦!
    ,其中包括浪漫派主義的語句和表達方式,這首《貝加莫組曲》就很好地呈現了這一特點。《貝加莫組曲》的結構是根據巴洛克時期的組曲結構進行創作的,整首作品分為4個部分: ▼ ▼ ▼ -蕭邦《第二鋼琴奏鳴曲》作品35-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吳羽翀演奏蕭邦《第二鋼琴奏鳴曲》作品35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三)旋律與節奏特點從旋律方面來看,這一時期的音樂旋律被逐漸應用到鍵盤樂器上,最突出的代表就是鋼琴,主題樂句十分明確,並且在音樂旋律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採用重複主題來進行創作,同時,通過我們對這一時期音樂旋律的分析還可以發現,在旋律匯總出現了很多大的跳躍,這是最顯著的特點,富於流動的旋律性
  • 世界十大鋼琴家 全球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
    2、弗裡德裡克·蕭邦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1810年,蕭邦出生于波蘭;1817年開始創作;1818年登臺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華沙國家音樂高等學校學習作曲和音樂理論。
  • 西方各個時期的音樂
    創作騎士歌曲的人被稱為」遊吟詩人」,遊吟詩人被人稱為」戀詩歌手」,代表人物有瓦爾特等。總之,中世紀音樂發展具有兩大特點:1.中世紀音樂從單聲部音樂向復調音樂發展。亨德爾的創作主要集中在歌劇,清唱劇以及器樂音樂上,亨德爾共創作了40多部義大利歌劇.。亨德爾的清唱劇主要取材於《聖經》。亨德爾和巴赫是巴洛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巴赫於亨德爾很不一樣,亨德爾是歐洲性的人物並在創作上不斷的調整自己,而巴赫始終生活在德國,許多作品不被人重視,遠不如亨德爾有影響,但巴赫的創作區反映了他是宗教改革後音樂方向的一位傑出代表。
  • 俄國鋼琴女神蕭邦《降E大調夜曲Op.9 No.2》滿分演奏
    一直以來,鋼琴是優雅與感性的代表。在黑白琴鍵之間遊走,比任何語言更深入的靈魂交流。而天才鋼琴家阿娜斯塔西婭·胡普曼ANASTASIA HUPPMANN,卻給黑與白的世界,增加了一抹鮮豔的色彩。夜曲是蕭邦自己創新的一種鋼琴獨奏體裁,它具有衝淡平和,寂靜幽瀾的特點,輕緩中偶爾透著那麼一點點沉思。魯賓斯坦的演奏在良好的節奏把握中自然追求的一種完整性與統一性,你忘記了樂曲何時開始,而不經意之間在你的陶醉感消泯之前樂曲卻已悄然結束。就是這麼讓人充滿期待,卻又戀戀不捨。
  • 鋼琴藝術賞析爾雅課答案
    ()創作的。(1.0分)A、巴洛克時期B、古典主義時期C、浪漫主義時期D、印象主義時期(2.0分)A、巴洛克時期B、古典主義時期C、浪漫主義時期D、印象主義時期(1.0分)我的答案: ×14亨德爾沒有將自己局限為一名德國音樂家,而自認為是一名歐洲音樂家,他的音樂特點是多面性。(1.0分)我的答案: √1517世紀末、18世紀初,管風琴是宗教音樂的代表。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這本雜誌被作為一個講壇,舒曼也成為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內部的新音樂倡導者,捍衛像柏遼茲、蕭邦、孟德爾頌和勃拉姆斯這樣「激進的」年輕作曲家的作品。當舒曼在萊比錫的維克家學習鋼琴時,他與維克漂亮而富有音樂天才的女兒克拉拉相遇、相愛。不過克拉拉的父親起初是反對他們結合的,理由是舒曼連自己的生活都沒有保障,更別說養活一個妻子了。
  • |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由於巴洛克時期的鋼琴作品都是為古鋼琴而作,(當時使用的是羽管鍵琴) 音量遠不如現代鋼琴洪亮。而我們現在聽到的鋼琴家演奏的巴赫的鋼琴作品,其實是將原來的古鋼琴轉移到了現代鋼琴上來進行演奏的。
  • 古典名曲賞析39 飽滿熾熱,熱烈激蕩,蕭邦《幻想即興曲》
    ,編號分別為29、36、51、66.其中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作品66號,遺作,當時還沒有名稱,曲名是後人所命名)最為著名。這是蕭邦二十四歲時(1834年)的作品,卻直到他去世之後,才在樂譜夾內被後人發現,於1855年出版。標題《幻想》則為出版時所取。據說作者認為這首樂曲的主旋律與法國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即興曲的主題有些相似,因此作者為了免遭非議而拒絕在生前出版。其實這首樂曲的內容遠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豐富的多,結構也嚴謹得多。通過這一典故,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在創作方面的嚴謹態度。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莫扎特
    2.創作特點莫扎特在鋼琴奏鳴曲曲式上無論是樂曲的結構規模、形式的均衡統一,還是主題性格的對比、和聲的果敢應用方面都達到更為純熟的地步。作品的特點是充分歌唱、自然流暢、真誠溫暖。在海頓鋼琴音樂創作的基礎上,莫扎特在鋼琴奏鳴曲曲式上比海頓又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