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視頻「三國殺」重回戰國時代?

2020-12-12 中國經營報

本報實習記者 吳清 記者 李正豪 北京報導

今年以來,各視頻巨頭相愛相殺的戲碼紛紛上演搶鏡,吸引了眾多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11月27日傳出消息,阿里巴巴和騰訊對愛奇藝的收購計劃可能暫停,從今年6月份傳出收購傳聞,中間不到半年的時間,卻衍生了各種各樣的猜想和傳聞。不過更加確定的消息是,阿里正以不少於62億元的投資入股芒果TV成第二大股東,這也引發阿里旗下的優酷和芒果TV將摩擦出怎樣火花的遐想。還有近期愛奇藝率先開啟長視頻的漲價風潮,也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和熱議。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業內多認可阿里、騰訊暫停愛奇藝收購的傳聞更多源自監管擔憂。阿里對芒果的巨額投資,則更多出於阿里、芒果的資金、內容及電商資源的優勢互補,以及阿里對芒果盈利前景的看好。長視頻行業或將迎來從燒錢競爭到盈利變現的新時代。

那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優愛騰」三國殺的局面會延續,或者新的入局者如芒果TV、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等的崛起,長視頻領域重回戰國時代?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記者表示,阿里入股芒果超媒,肯定會刺激另外幾家視頻巨頭,理論上,騰訊和愛奇藝合併是有理由和動力的,如果視頻巨頭進一步合併整合,長視頻行業整體漲價勢在必然。

同時可以確認的是,無論是短視頻強勢崛起對長視頻的衝擊,還是長視頻本身的內容成本高企的困境突破,抑或是優愛騰的相愛相殺和新入局者的強勢介入,長視頻市場或許正在醞釀大的變局。

移情別戀?

此次收購消息的主角目前都對該事件保持著沉默,記者12月2日向阿里巴巴和愛奇藝等方面求證時,對方均表示對該消息不予置評。

不過作為愛奇藝的背後金主和關鍵一方,百度卻是早早出來否認了該消息。11月27日晚間,百度方面表示,傳聞不實,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這又引發業界的各種猜想。是否進行了談判,談判進展到了什麼程度?為何暫停收購?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這本來被業界寄希望可能是破局長視頻行業僵持局面和內容成本困境的一次突破,現在按下了暫停鍵。「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背後分別站著BAT三家網際網路巨頭,沒有一家具有絕對優勢,事實上形成了行業均勢。」一位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三家都在燒錢競購內容版權和自製內容,以獲得競爭優勢,這種持續燒錢的商業模式讓「優愛騰」年年巨虧,也讓背後的BAT有些難以為繼。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三家目前還能維持競爭態勢,如果其中某家把另外一家併購了,其優勢就十分明顯了,一家或者兩家獨大顯然不是主管部門想看到的。

此外還有談判雙方價格期望差距較大等原因。此前就曾傳出,阿里、騰訊對愛奇藝的200億美元估值存在分歧,騰訊給的價格只有百度期望的約一半。

而近期阿里巴巴的一個舉動則讓外界有阿里捨棄愛奇藝戀上芒果TV的遐想。

芒果超媒日前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了杭州阿里創投1家意向受讓方以有效形式提交的申請材料。控股股東芒果傳媒擬轉讓其持有的9364.7857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佔該公司總股本的5.26%,轉讓價格不低於66.23元/股。若交易成功,阿里創投將以不少於62億元的價格入股芒果超媒,成為芒果超媒的第二大股東。

阿里此舉其實也是其來有自。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芒果超媒依託湖南廣電強勢的內容資源,避免了內容版權高企而導致虧損的陷阱。正是基於此,在2018年6月芒果TV借殼上市以來,一直受到基金經理和投資者們的追捧。實際上, 自2019年初開始,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1.9倍,而同期的愛奇藝股價漲幅為45%。

在今年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等自製綜藝帶動下,芒果超媒的業績也是一路向上。芒果超媒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實現營收94.71億元,同比增長15.05%;歸屬淨利潤16.12億元,同比增長65.39%。而據愛奇藝11月17日發布的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總營收72億元,淨虧損12億元。

造成利潤分野的主要原因就是內容成本。2019年虧損超百億元的愛奇藝,其內容成本支出超200億元,而芒果超媒同期的內容製作成本僅為28.56億元。

「芒果TV實質上已突破了長視頻行業的內容成本困局,但這不代表長視頻商業模式的突破,因為依託湖南廣電這棵大樹的芒果超媒不具有行業代表性。」梁振鵬說。

不過這確實足以讓阿里忘記愛奇藝戀上芒果TV了。業內認為,如果合作落地,將會強化阿里旗下優酷和芒果TV的合作和資源共享,強化雙方的內容資源優勢,長視頻市場格局將會重塑。

漲價有理?

收購暫停消息傳出後,愛奇藝股價盤前跌5.31%。不過對於愛奇藝而言,無論收購與否或怎樣合作,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快地控制內容成本、降低虧損。這才是掌握自身命運和主動權、話語權的關鍵一招。

事實上,愛奇藝近兩年在持續內容燒錢的同時,開始嚴格控制成本,並取得一定成效。三季報顯示,愛奇藝第三季度淨虧損12 億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37 億元。「內容成本下降受偶然與趨勢性因素影響,但長遠來看,內容成本整體不會持續大幅下降,將會是波動狀態。」愛奇藝掌舵人龔宇對記者坦言。

在三季報發布的同時,愛奇藝就宣布會員價格全線上漲,調價後多端價格統一為六檔,連續包月、月卡、連續包季、季卡、連續包年、年卡定價分別為 19 元、25 元、58 元、68 元、218 元和 248 元。漲幅30%~40%多不等。

龔宇此前不止一次強調訂閱付費是愛奇藝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扭虧為盈的關鍵抓手。在他看來,9年前制定的會員價格太低了,不能覆蓋內容成本。

「其實這些年愛奇藝一直虧損,2018年愛奇藝就開始提價相關準備工作,包括多次用戶調研和模型預測用戶可接受的價格中位值和平均值。」張毅認為,愛奇藝此次漲價及幅度可以說「蓄謀已久」,其他平臺跟漲也勢在必行。

在愛奇藝吃螃蟹首開9年來會員漲價先例後,長視頻行業是否會掀起一波漲價浪潮,目前騰訊視頻謹慎地表示了跟漲意圖。但優酷、芒果TV等還未表態。

「持續多年的內容燒錢,讓其在長視頻行業建立了相對優勢,基於這種相對優勢,提升會員價格成為愛奇藝降低虧損、儘快實現盈利的優選項。」上述行業分析師表示,不過這勢必會引發部分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離開或者轉投其他視頻網站,這其實是對用戶市場的一次試探和價格壓力測試。

對於漲價後平臺會員流失和增速的情況,愛奇藝方面未直接回應記者。不過記者注意到,龔宇在11月17日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表示,在調價後的一個季度或兩個季度內可能會存在用戶新增減少的情況,這種負面影響很快會消失。

業內認為愛奇藝敢於首開漲價先河還是有大量原創、自製、獨播內容支撐和一些底氣的,雖然會引發短期會員波動,但應該不會影響其中長期會員的發展。不過也顯然遠未到高枕無憂的地步。

記者注意到,愛奇藝會員此前依然保持著增長,不過增速正在放緩。2019年的四個季度,其訂閱會員增速分別為58%、50%、31%、22%。顯示在短視頻強勢興起及長視頻市場激烈競爭背景下,視頻網站會員的增長天花板在逐步顯現。

在這種背景下,除了會員增長外,提升會員的留存和付費成為視頻網站的關注重點。除了簡單直接的會員價格漲價,愛奇藝推出了星鑽VIP、超前點播等差異化服務,挖掘差異化用戶服務增收的新路徑。不過實際效果如何和能帶來多少收益還有待市場檢驗。

重回戰國?

此次漲價效果如何及是否會引發長視頻行業的跟風普漲依然未知,不過愛奇藝收購暫停背後反壟斷監管的加強,以及阿里聯手芒果TV對長視頻的競爭均勢的打破,以及一眾新生力量字節跳動、B站等對長視頻的試水和介入,勢必讓長視頻領域出現新一輪的合縱、連橫。

首先,監管趨嚴對長視頻行業影響深遠且直接。「最典型的就是此次騰訊阿里對愛奇藝收購暫停,長遠來說,長視頻巨頭間的合作形式發生變化,直接大舉合併收購將變少,而多採取入股、資源合作共享等合作模式;同時也有利於新玩家的介入和興起。」上述行業分析師表示。

而阿里入股芒果超媒順利的話,相當於行業老三優酷和老四芒果TV建立了準同盟的關係,在強化兩者優勢的同時,也打破了此前的競爭格局,勢必會引發長視頻行業又一輪的整合、抱團及競爭。

業內多認為,在愛奇藝首開會員價格上漲的風潮後,也會引起其他巨頭的跟風和連鎖反應。上述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這或許是長視頻行業從之前燒錢虧損逐步過渡到商業變現盈利新階段的一個分水嶺。

記者注意到,海外長視頻巨頭的訂閱價格普遍高於國內,且實現了以會員訂閱收入支撐平臺發展的商業模式。Netflix在美國的基礎會員價格為每月8.99美元(約合人民幣60元),標準價格為每月13.99美元(約合人民幣93元),Disney+的定價是每月6.99美元(約合人民幣46元),HBO Now會員每月14.99美元(約合人民幣98元)。而在近9年時間裡,Netflix階段性漲價了6次。

這或許會給國內長視頻網站指明一條盈利發展的新路徑,也勢必會引發眾多圈外玩家進一步介入長視頻領域。實際上,包括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和B站、快手等「覬覦」這塊市場很久並已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試水。

B站早就對長視頻青睞有加,電影、電視劇、綜藝、紀錄片等紛紛在其平臺上線,且以其無廣告和彈幕優勢圈粉一眾擁躉。今年初電影《囧媽》的免費上線凸顯西瓜視頻對長視頻的野心,而與《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的合作,以及《大贏家》《無限》等影視資源引入,也宣示著字節跳動及西瓜視頻對入局長視頻的決心。

在各種傳聞消息紛至沓來的當下,長視頻領域正在暗流湧動,醞釀著重塑視頻未來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革。

(編輯: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規模太小,怎麼能和中國的三國做比較
    近年來,由於日本對中國三國那段歷史的興趣越來越痴迷,在三國的基礎上設計了很多的三國遊戲,並且經常把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三國時代進行比較。除了用中國的三國題材出了不少的遊戲外,以日本戰國為題材的遊戲也是出了不少,日本的光榮公司,除了《三國志》《三國英傑傳》《真三國》等遊戲,也出了一部分《織田信長》《太閤立志傳》之類的以日本戰國為題材的遊戲。
  • 「日本戰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期」相差千年,為何總被拿來比較
    ,設有專門的三國課堂和三國知識考試等,還經常把他們的戰國時期和中國的三國時期相提並論。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
  • 動漫遊戲界之謎,三國題材為何比日本自家的戰國動漫和遊戲更火?
    三國題材是漢末魏蜀吳之間的博弈為基礎的,大家也知道漢末的三國是一個軍閥群雄割據的局面,是謀士縱橫捭闔的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動蕩以及階層變革最為劇烈的一個時代之一。在這個時代裡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軍人的軍事爭鋒博弈,謀士的算無遺策都吸引著粉絲,三國題材不僅有爆發的荷爾蒙,更有令人興奮的多巴胺,這也是三國題材在日本大火題材吸引的一個原因。
  • 玩家喜聞樂見《九州劫》日本戰國名將大戰三國群英
    在日本歷史中其實三國文化滲透的時間非常早。早在14世紀日本《太平記》這本軍記物語(一種歷史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裡就有了"三顧草庵""死諸葛走生仲達"這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而鎌倉時代非常著名的日本軍神"楠木正成"也常常被稱作"諸葛亮",可見在這個時期日本人就已經非常痴迷《三國演義》了。而這種痴迷到了日本戰國時期更加瘋狂。
  • 11位日本戰國名將,對比三國名將,有可比性嗎?
    從各種《三國志》系列,到各種《織田信長》《毛利元就》到後來的《三國無雙》《戰國無雙》之類。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很喜歡三國,也很喜歡將自己的戰國時期知名人物和三國時期的梟雄武將進行類比。基本上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人物都差不多。
  • 三國殺卡面畫風過時?3D人物建模和新皮膚能否開啟三國殺2.0時代
    不知不覺三國殺的IP已經有十年之久,不少接觸三國殺的玩家也從小青年變成了胖大叔。說到玩法,畢竟像這類公平競技附帶運氣的遊戲,算是電競遊戲的典範,絕對有一直火下去的資本。然而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三國殺的畫風卻逐漸有一些落伍,這樣的畫風還能不能撐下去就很難說了。
  • 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十位大名!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戰爭頻仍,跌宕起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神往。前不久,在日本國內統計的,日本國民最嚮往的時代。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俊傑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 盤點日本戰國時代的各路梟雄
    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作日本的戰國時代,最早源自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的《甲州法度之次第》,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戰亂不休的戰國時代自古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日本政治經濟文化都動蕩的年代,誕生了諸多不僅改變那個年代,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名人
  • 體驗日版三國 全新策略國戰遊戲《戰國之野望》隆重來襲
    遊民星空首款日本戰國題材策略國戰遊戲《戰國之野望》將於2017年1月4日10:00正式開啟(封測服不刪檔),在三國題材已經泛濫的如今,你否是已經厭倦了劉關張趙馬黃的面孔?虐遍了張角與呂布、玩壞了袁紹和袁術,每天只能憑藉著欺負AI那低端的智商來換取一絲絲樂趣?那不妨換個世界穿越一下,體驗一番日本戰國時代的激情!
  • 三國殺狼人殺劇本殺 淺談社交演繹遊戲的發展史
    在幾千年前,不論是古羅馬時期四方徵戰的歐洲,還是處於戰國紛爭的華夏大陸,孩童們都喜歡一種原始的遊戲:Role-playing扮演。人們喜歡通過幻想,來扮演自己嚮往的東西。正如孩童渴望成為大人一樣,大人們一樣也有著自己嚮往的身份。或是逍遙江湖的俠客,或是富可敵國的商人。而在十九世紀,一個令後人嚮往的新職業出現了——偵探。
  • 戰國時期,魏、楚、秦三國的變法後有哪些變化?
    二十等爵"就是按照軍功來授予爵位,起初是殺敵方人頭為主要依據,殺的人頭越多,官職的大小,按照軍功大小來分封官職。這一措施嚴重打擊了舊地主階級,在一定時期內受到了保守大臣們的抵制,但最終都沒能阻擋新官制的執行。在經濟方面,商鞅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徵發福役和減免稅等措施。鼓勵人們開荒種地,大大地發展了經濟。
  • 三國殺入住WeGame,這一次曾經國產桌遊的驕傲,低下了頭顱
    三國時是一款優秀的國產桌遊遊戲,可以說在狼人殺火爆之前,國產桌遊電子遊戲中表現的最好的一個了,可上一次三國殺活躍在大眾視野是什麼時候,或許是十年前的online內測。有或許是七年前的」國戰「上線。但這一次,他將以登錄WeGame平臺的方式重回大眾視野。
  • 萌新找的三國殺破解版終於玩到,無限資源快來開啟你的三國時代!
    三國殺這是一款非常好玩的策略性卡牌遊戲,遊戲裡玩家將與其他玩家一起進行比賽,遊戲裡海量的角色等你體驗,不同的角色他們的技能效果被動都是不一樣的,遊戲整體偏向策略性,玩家需要合理運用角色的技能,打出最好的效果,遊戲裡玩家可以邀請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遊戲哦,遊戲裡所有角色都是三國人物哦,讓你玩得盡興小編一直對這種遊戲很感興趣就開始玩這個三國殺,三國殺禮包兌換碼也是在找
  • 芒果借"姐姐"吸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長視頻或迎排位戰
    曾佔據各自領域三國殺一席之地的蝦米音樂和優酷被阿里收購後都呈現出走下坡路的態勢,蝦米甚至被傳出即將關閉的消息。但無論如何,此次阿里與芒果的牽手已成定局,早就被阿里收入麾下的優酷該何去何從?長視頻戰場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呢?風起於青萍之末,美股研究社試圖通過從重新洗牌的長視頻牌桌玩家以及行業角度復盤這筆戰投背後的深意。
  • 芒果借「姐姐」吸引阿里成第二股東,巨頭激戰背後長視頻或迎排位戰
    曾佔據各自領域三國殺一席之地的蝦米音樂和優酷被阿里收購後都呈現出走下坡路的態勢,蝦米甚至被傳出即將關閉的消息。但無論如何,此次阿里與芒果的牽手已成定局,早就被阿里收入麾下的優酷該何去何從?長視頻戰場又將迎來怎樣的變局呢?風起於青萍之末,美股研究社試圖通過從重新洗牌的長視頻牌桌玩家以及行業角度復盤這筆戰投背後的深意。
  • 日本人為什麼偏愛三國歷史?
    《三國演義》中對戰的經過往往有一個固定的描述,雙方擺開陣形,主將出戰,一方主將戰敗或被殺,另一方主將則指揮士兵衝殺,大敗敵軍、戰爭結束。《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對戰橋段,可能在中國古代史上幾乎沒有上演過。《三國演義》的橋段更符合日本人對戰爭的理解,因此日本人相對更偏愛三國歷史!其實這也不完全對,因為日本人喜歡的並不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不是陳壽的《三國志》,而是日本本土小說家吉川英治所創作的《三國志》,以及後世各種三國題材的動漫小說遊戲等等。日本人眼中的三國,可能與中國人眼中的三國有很大的出入。
  • 《三國殺》三國殺孫魯育解析
    重點問題集中解釋:》》三國殺移動版的孫魯育與三國殺OL的孫魯育有何不同?三國殺移動版的孫魯育在去年實際上就是按照三國殺OL的孫魯育改版的,但是她的技能與三國殺OL的孫魯育是有幾點區別的,這裡列出,大家能夠區分即可。
  • 最常碰瓷三國名將的日本戰國武將《九州劫》告訴你其中原因
    三國演義的故事在日本非常流行,很多人會把日本的武將比作三國名將以示讚美,比如日本曹操德川家康,日本孔明竹中重治。其中類比三國名將最多的要數本多忠勝了。本多忠勝有著「日本之張飛」的稱號,這個稱號來源於元龜元年的姊川會戰。
  • 三國殺鹹話科普向:威風凜凜的武廟64將,三國殺武將到底佔幾人?
    不知您各位對三國殺移動版的微信端「三國鹹話」是否有所了解?這是一個大型的手殺愛好論壇,在裡面您可以發現各種各樣有趣的東西。其中小鋒對裡面的一個「三國殺知識問答」十分感興趣。誰讓咱是個鐵桿三國迷呢,不僅愛三國遊戲,更愛三國歷史。自認為對三國歷史了解得已經比較透徹的小鋒,可是一進入到問答遊戲當中感覺自己就跟傻子一樣。什麼這個武將是哪裡的人?他兒子是哪裡的人?
  • 三國時代諸葛亮是周瑜的剋星,那麼春秋戰國年頭的墨子和魯班呢
    這兩位稀世大才,都同處三國這個群雄割據、戰亂不斷的歷史大時期,在惺惺相惜中卻註定水火不容。而說起三國之前的春秋戰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麼,宋國的墨子和楚國的魯班,又將如何上演鬥智鬥勇?魯班和墨子·圖像班門弄斧這是發生在春秋末年向戰國初年過渡時期中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