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隨著作者蕭紅的回憶一起走進她的童年,一起走近她的家鄉呼蘭河,一起感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個北方小城的生活畫面,風土人情。
《呼蘭河傳》全書共七章:第一章寫小城的兩條主要街道,街道上的店鋪,人物,街道上的大泥水坑,圍繞著大泥水坑發生的故事,以及街道上人們的平凡卑瑣的生活日常。第二章寫小城人們的精神上的各種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從精神層面來反應這些最普通人民的生活及思想。
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四章,寫作者家裡的人物,奶奶,祖父,以及她最喜歡的後花園。大量的筆墨描寫後花園四季的景物,語言優美,描寫細膩,像一篇篇的散文詩。喜歡文學的你,絕對會喜歡這些文字,它們像一串串優美的音符,會彈奏出一首首充滿童趣樂章。
第五、六、七章,以作者幼小童年的視角,觀察體會家裡周圍的人物故事。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故事,馮歪嘴子的遭遇,也許讀來有些許的沉重。與作者一起感嘆這些人物得過且過,愚昧平庸,逆來順受的人格特性。同時又對他們充滿著同情與無奈。正如魯迅先生所稱讚的那樣,她將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表現的已經力透紙背。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筆端一起沉浮感受吧。
下面介紹一下作者蕭紅的生平,她1911年6月生於呼蘭縣,即現在的哈爾濱呼蘭區。1928年就讀於哈爾濱中學,1930年因逃離包辦婚姻而離家出走。1932年與蕭軍相愛同居,結識不少進步文人,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他們兩人一起完成首個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又一起完成《跋涉》,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40年開始創作《呼蘭河傳》,1941年首次出版這部長篇小說,1942年年僅31歲的蕭紅病逝於香港。不禁讓人感嘆作者美麗,智慧而短暫的生命。
這本《呼蘭河傳》慢慢讀來,這些小人物生活中那種透徹心骨的寒涼,他們無力擺脫,也看不到光明在哪裡,只能悲哀地承受。
讀者會從心底升起的深深的同情。同時又會對舊社會人們那麻木,封建愚昧的思想充滿痛恨之情,惋惜之意。這樣一本文學的經典,值得喜歡文學的你細品箇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