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2020年已經過去,但對於百年汽車產業來說,變革帶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2021年,巨頭們姍姍來遲的轉型動作,終於由遙遠的企業中樞,傳遞到了市場終端。
「我們相信ID.4將真正改變玩法,同時我們堅信,ID家族能夠徹底改變汽車市場。」去年11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在ID.4首發儀式上說的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毫無疑問,ID.4作為集團All in電動化後在華落地的首個成果,代表著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對於未來汽車的理解。如今,它即將公布預售價格,待3月正式上市後,勢必攪動國內乃至全球新能源車市場。
然而,ID.4真能如馮思翰所言,「改變玩法」、「改變汽車市場」嗎?
打通線上線下,變經銷商為代理商並非易事
亮相發布會當天,ID.4便開始接受預定,用戶繳納幾百元的定金,就能享受多項首發禮,獲得優先試駕提車和搶購首發限量款車型的機會。有媒體評論說,這種做法看起來不那麼「大眾」,倒是更像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
目前,大眾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均未給ID家族創建獨立渠道。一汽-大眾方面對水滴汽車表示,「ID.4 CROZZ的渠道戰略是整體規模收縮,同時保證關鍵市場覆蓋,我們希望授權更具競爭力的經銷商作為ID.4 CROZZ的代理商。目前北京市授權了8個代理商,未來可能會隨著市場的突破及時更新。」上汽大眾方面的情況與此類似。
水滴汽車了解到,ID.4現車已經到店。筆者走訪了北京幾家銷售ID.4的4S店,據一位ID.服務專員介紹,ID.4上市後將採取全國「一口價」的模式,這與企業方「經銷商變代理商」的說法一致。換句話說,終端價格由主機廠統一規定,4S店只提供體驗、交車和售後服務。
此外,大眾也在構建ID. Hub社區,通過ID. Hub可實現線上選車、購車、付款,購買附加權益等。
僅從銷售模式上,外界不難感受到,大眾從造車新勢力身上借鑑了很多。考慮到兩家合資公司的渠道規模,想要打通線上與線下,說服經銷商接受直銷或者代理直銷的模式,完成角色轉變,想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變革的大潮已勢不可擋,特別是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大眾數位化轉型明顯提速,其中尤以一汽-大眾更為積極。
在消費者易感知的層面,去年4月,一汽-大眾在銷售公司的一樓大廳開創性地建起直播中心,自此,在線與用戶建立有效連接和實時互動,就成了品牌營銷工作的日常。
表象的背後,是一汽-大眾在「2025戰略」指引下,推動的管理數位化和產品數位化轉型,企業欲實現從供應鏈管理到研發生產,再到質保、銷售、售後等各環節的全體系數位化變革,以此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2020年底,曾主導一汽集團數位化的80後管理者郭永峰接替董修惠出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也預示著企業未來還會有更多改變。
大眾仍在造車,ID.4將以「品質」取勝
只不過,從宏大的戰略落到具體產品,從遙遠的企業中樞傳導到一個個店面,仍然存在現實差異。
一汽-大眾告訴水滴汽車,目前終端採用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混網銷售模式,但店內一般會設置新能源展區。「未來短時間內,ID.4 CROZZ代理商將迎來展廳的煥新升級,部分授權代理商已經完成。新標準展廳將會為ID家族打造專屬的展示專區,給用戶提供更佳的展廳體驗。」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代理商利益,ID.4將實行「以銷定產」,原則上實現「零庫存」;在改善盈利水平方面,一汽-大眾將採取全面的佣金保障體系,確保佣金涵蓋經銷商的運營成本,並設置階梯式的佣金激勵政策。
然而,水滴汽車在走訪終端的過程中發現,這款代表大眾未來方向的重磅新車並未被停放在顯著位置,終端也沒有為其做特別的場景裝飾和區隔。4S店人員的態度不太積極,可能與這款車還未發布預售價格有一定關係。
事實上,自去年11月以來,大眾方面一直沒有對ID.4做大規模宣傳,公布的產品信息也很有限。從「MEB平臺」、「550km續航」、「補貼後不高於25萬元」、「人機互動」、「遠程升級」等已知的產品賣點,以及對車輛的靜態體驗評價,ID.4確實是一輛不一樣的大眾車,具備了更強的科技感。
但它距離未來出行的願景依舊遙遠,如果說蔚來、小鵬、特斯拉是在造夢、造玩具或造神,那大眾仍然是在造車。這一點狼堡並不否認,他們直言ID.4將以「品質」取勝。
特斯拉咄咄逼人,大眾轉型第一槍能否打響?
眾所周知,大眾汽車在傳統車企巨頭中,是轉型最堅決也是最「激進」的一個。官方信息顯示,未來5年,集團將在電氣化、混合動力技術和數位技術方面投入約730億歐元,佔企業投資總額的近一半。根據最新計劃,2023年底,集團將達成年銷100萬輛電動汽車的戰略目標,比原計劃提前兩年。
中國市場是大眾汽車轉型的關鍵,近兩年,大眾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重大布局,包括新建工廠,控股江淮大眾和國軒高科,將集團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總部遷至合肥等。到2028年,大眾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累計將達1160萬輛,佔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目標產量2200萬輛的一半以上。
客觀評價,雖然大眾汽車這個傳統燃油車的領軍者,已許下電動化和數位化的宏願,但暫時還未做出與其地位相匹配的創新之舉,仍停留在借鑑和改良的層面。
在水滴汽車看來,姍姍來遲的ID.4,是大眾汽車電氣化時代邁出的一大步,但之於整個汽車行業,只能說是一小步。這款重磅新車吸引的,可能還是對VW標和德國製造有情結的傳統汽車消費者,至於那些期待驚喜,追求全新體驗的嘗鮮一族,恐怕很難心動。
新年伊始,國產Model Y已經賺走了國人大把的注意力,現在還在走穩重低調路線的ID.4,能否打響大眾汽車轉型的第一槍,刷新用戶對品牌的認知,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文/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