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高分華語劇上線!任社會變形失真,願靈魂永遠較真

2020-12-10 騰訊網

Netflix推出最新華語懸疑推理劇《誰是被害者》(2020),講述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員方毅任(張孝全飾)與社會線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聯手追查連環命案的故事。

如果說,此前Netflix的首波原創華語劇《罪夢者》(2019)、《極道千金》(2019)與《彼岸之嫁》(2020)多少在風格拿捏、調性調和與節奏把握上初嘗澀果,那麼這回,《誰是被害者》總算找到了剖切華人社會的接地語境,更建立起殊異的獨特性。

《誰是被害者》以臺劇擅長的職人題材為切點,打破傳統刑偵劇追索兇手的套路,而將觀眾拽入連環被害者的謎團漩渦,更承繼了《我們與惡的距離》(2019)對社會議題的針砭洞察。端看片名設計,其實也早早揭示了主題深意:「害」字無口,唯能「以死明志」。「真」言逆耳,但本劇執意為邊緣發聲,也正正呼應了主角專於抽絲剝繭的鑑識身份。

從人物設定、故事編排到風格呈現,本劇即是以巨細靡遺的鑑識專業精神,不斷辯證追問生命存在的意義。這是一部實實在在的「較真劇」,瀰漫著理性思辨,卻也感性得如同偷翻了誰的日記,讓人無所遁形、赤裸透明。那些年,那個他或她曾經絕望傾吐的心碎告解,也仿佛在耳畔悄然響起。

然而,《誰是被害者》實現的製作佳績並非一蹴而就,不僅奠基於臺劇多年的沉澱累積,更仰賴逐漸成形的閱聽市場。在鎖定本劇前,我們不妨先來較一下臺劇那些年的「真」。

一、臺劇二十:歷史脈絡的「較真」

本劇推出前,臺劇在這個世紀已走過二十載。曾經光芒萬丈,也有風雨低谷。

2001年,青春校園劇《流星花園》紅遍大江南北,也拉開臺灣偶像劇的序幕。此後,《鬥魚》(2004)、《王子變青蛙》(2005)、《惡作劇之吻》(2005)、《放羊的星星》(2007)等相繼推出,妝點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2008年,《命中注定我愛你》寫下收視記錄,將臺灣偶像劇推向高點。

此後《敗犬女王》(2009)和《下一站,幸福》(2009)等相繼接棒,前者主打「小狼狗與大齡剩女」,後者罕見將單親母親寫入設定,也意味著臺灣偶像劇開始褪下偶像標籤,走出傳統公式,嘗試更深刻的情感挖掘。但在那之後,臺劇雖不乏佳作,也漸步入收視低迷。

2010年,小三話題作《犀利人妻》引發現象級關注,次年,《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再以其對「好朋友變情人」的有感書寫,吸引觀眾目光。然而,話題熱度仍舊難以挽救萎靡的臺劇市場。2015年,《植劇場》集結金獎編導和視帝視後,推出四大系列迷你類型劇,不僅為行業培育新人,也敦促臺劇類型化。

此後,一批質感劇集也自各方而來,陸續走入觀眾視野,包括深度職人劇《出境事務所》(2015)、醫療推理劇《麻醉風暴》(2015)、時代歷史劇《一把青》(2015)等,可見臺劇在格局上的拓深,關注社會趨勢,重視在地連結,尤是在嚴肅題材和職人刻寫上表現亮眼。也正是在2015年,Netflix宣布將在隔年正式進軍臺灣市場。

當Netflix尚蓄勢待發,《通靈少女》(2017)、《花甲男孩轉大人》(2017)等劇的成功,已為臺劇收編一批年輕觀眾。2019年,更將臺劇推向高峰:《我們與惡的距離》、《噬罪者》為關注社會議題的嚴肅戲劇立下高標;《想見你》、《我們不能是朋友》再定義觀眾對傳統愛情劇的想像;《俗女養成記》、《用九柑仔店》延續恬靜詼諧的土地溫情,《魂囚西門》、《靈異街11號》實踐簇新的類型嘗試,《生死接線員》、《烏陰天的好日子》揭開醫療職人劇的新篇 等等不勝枚舉。

沉潛多年,臺劇在題材上漸展現出多元開花的樣貌,也育養了一批更加成熟的閱聽觀眾。值此之際,Netflix陸續推出幾部原創華語劇集初試水溫,雖不可避免地經歷了陣痛磨合期,我們也終於等到這部「正合時宜」的《誰是被害者》。

二、人物拔河:劇中角色的「較真」

情感絕緣的亞斯伯格鑑識員與幹練圓滑的孤獨冷豔記者,《誰是被害者》在故事開篇,就成功樹立了兩個極具張力的角色。方毅任的出場不通人情,徐海茵的出場手腕世故。於是看方毅任如何碰撞人間,看徐海茵怎麼遊戲百變,也成了觀眾對兩人的熱切期待。而這事實上,也是這兩個人物所要面對的終極課題——卸下虛忙的現實偽裝,直視被塵封的真實創傷。

他們都是執著的人,各自對生命懷揣著揮之不去的困惑,也讓兩人為尋真相,不約而同踏上「較真」之旅。而走到後來,不善表達的方毅任,也會嘗試以一字不漏的數字記憶的「真」,與候在門外殷殷等待的「真」,喚回女兒對自己的接納信任;不擇手段的徐海茵,也會以袒露自我的「真」,感同身受安慰受害者家屬;以新聞追求的「真」,堅持忠實報導的初心;以直面過往傷痛的「真」,回懟執迷的歧路人。這,正是人物的成長。

對亞斯伯格症患者的相關書寫在影視作品中並不少見, Netflix成長喜劇《非典型少年》(Atypical,2017-)、改編自韓劇的醫療美劇《良醫》(The Good Doctor,2017- )都是口碑極佳的近例。

《誰是被害者》雖然在病症描刻上並無太多著墨,但依舊聰明地以此設定,鋒化了方毅任作為一名鑑識員和一名父親的身份衝突,更讓在人際應對上遊刃有餘又親和力十足的徐海茵,適時填補了方毅任製造的尖銳空白。兩人因而形成一種為達目的,彼此利用較勁,卻又合作無間的緊密關係。從後座換到前座,《誰是被害者》也可說是一場見證兩人關係漸進的公路旅程。

方毅任是為了女兒,徐海茵是因於父親,兩人之於彼此的情感代償關係,雖然在劇中呈現得並不鮮明,但是這隱隱然的內在關聯,也讓這個組合更顯魅力。

同樣的,在鐵漢刑警趙承寬(王識賢飾)身上,也能找到前述的「較真」脈絡。只可惜礙於篇幅,他的家庭背景在劇中表達得極為隱晦。一樣緊扣「自殺抑鬱」議題的親子衝突,也未能在最後收線,而是將敘事重心更多地落在他重情義的溫暖形象上。但無論如何,他與方毅任從相抗到相知的過程,依舊清晰可循。

不僅是幾位主角,《誰是被害者》在每集片首,也特別為每位「被害者」安排了不為人知的前史追憶,帶觀眾重新認識這些在逝去時面目失真、甚至被錯認的人,記述他們企圖以死控訴的「真」。或是為性別認同,或是為自我實現,或是為公義,或是為贖罪,這些形形色色、透明渺小的個體,在劇中集結成一組殘破鮮活的強大群像。

雖然在連環自殺的套路逐次揭發後,劇情也難免疲軟,而畫家莊氏兄弟(鄭人碩分飾兩角)橋段的懸浮感,也與劇集前後的寫實性略有違和,但不可否認,這一系列的人物串聯,還是有力地形塑了整部劇的人文關懷。

三、故事田野:主題情節的「較真」

如同那些以社會寫實為基石的臺劇,《誰是被害者》最難得可貴的,或許正是它以素冷的基調,毫不避諱地呈現暗流湧動的真實社會:警察黑白兩吃、媒體趨利嗜血、政商利益勾結,多方牽動角力下,最後被犧牲的,總是無權無勢的弱者。而舉凡酒店、賭場,這些現實中的晦暗地帶,也在劇集中一一現形。

攤開《誰是被害者》的片尾工作人員名單,詳列諮詢顧問的姓名,也可見本劇在創作過程中所做的紮實田野功課。本劇在每集布下的資訊量確實很豐富,不僅串聯了臺灣犯罪史上的重大命案,更埋下眾多社會熱點議題,如教授倚借權勢性騷擾、勞工長期過勞、照護體系超負荷運轉等等。

當然,劇中如周洋(尹昭德飾)對人權的吶喊,或許依舊流於口號式的疾呼,在表意上稍顯剛硬直白。但值得肯定的是,本劇無一不是在挪借小人物的際遇,反思社會積久的頑症與痛點。

而對「自殺」議題的辯證,同樣貫穿劇集始終。活著與放手,哪個才更勇敢?《誰是被害者》未以天真口吻貿然給出解答,更未輕易指責那些選擇奮力一搏後結束生命的人,而是耐心地為觀眾回溯爬疏他們磕磕碰碰走不出的生命迷霧。

唯有一點值得探討的是,本劇安排由遠嫁臺灣、操一口廣東話的印尼籍清潔工李雅均(林心如飾)作為與主角對抗的鋒利視角。這一選擇固然有其令人激賞的積極意義,那些活躍於臺灣社會前線卻屢遭不公待遇的外籍勞工,正是最熟知臺灣社會底層真實景況的人。但何以反派必須由外籍勞工擔當?

林心如的出演或許多少消弭了一些質疑,但在設定上或許依舊可議。但不可磨滅的,本劇的核心意圖,還是引領觀眾與劇中人一起,尋找存在的解答與生命的出路。

四、故事呈現:製作風格的「較真」

收在每集播畢後的幕後紀實,向觀眾詳實展現了團隊的製作過程和創作理念。尤其是力求畫面逼真,由特化、美術、火效等多部門合作重現的極端案發現場,其精密細緻度也可稱為犯罪劇的典範。

而《誰是被害者》在鏡頭呈現上同樣不馬虎,從劇集一開始即展現出強烈的「細節控」特質,以堆砌的特寫蒙太奇與數據分析畫面,嚴謹描繪鑑識人員的工作過程。導演對空間的風格運用,更是別具意義。鏡頭時而手持緊跟人物,闖入犯罪現場,時而靜置門框之外,遙視主角。

於是,觀眾既成了參與者,也成了旁觀者,或跟著鏡頭感受浸入投射的真實,共感那些靈魂無處安放的痛苦與脆弱,或處於一種旁觀的不安中,進而促發更深沉的自省。

值得一提的是,一場重現綁架案兇手劉光勇(夏婧庭飾)當年施暴的戲,棍棒落下,鏡頭卻沒有一刻停駐在被打的人身上,或是企圖以血腥的暴力展示奪人眼球,而是時時刻刻都聚焦在劉光勇這個人身上,捕捉他的每一寸肢體與神情。

於是我們知道,這個故事說的終歸是人的故事。看似華麗的連環命案推理,都是為述說一個父親如何學習去愛,與兩個女兒如何理解釋然的故事,更是為那些曾經掙扎、或如今依舊痛苦的靈魂,奉上一劑不妄言感同身受,但絕對理解尊重的治癒療方。當然,現世紛亂瘋狂,若真有人不曾在人生中有一刻感到沮喪迷失不平,那該是多麼幸福無憂的人哪。

雖然偶爾還是能窺見《誰是被害者》在內核表達上的文青生澀,但不可抹煞的,還是那份嘗試撫慰、渴望溝通的溫暖初心。這部劇真實沉重得就宛如那迷霧裡的一束光,讓負重的靈魂無所遁形,卻也開始有了溫度。任這個喧囂嘈雜的社會如何變形失真,願我們的靈魂都能如那劇裡勇敢頑抗的人們,對生命永遠較真。

相關焦點

  • 網飛自製的大尺度臺劇《誰是被害者》,Netflix華語劇新翻身之作
    如果說《罪夢者》的底層意義是「走好人生岔路」,那麼這部的底層意義我認為是「珍愛身邊的人」近兩年,網飛始終在不遺餘力地拓展華語劇市場。遺憾的是,結果卻並不理想。最近,又有一部網飛出品的華語劇來了,萬萬沒想到,它竟然實現了口碑逆襲,為網飛打了一場翻身仗。4月30日上線的《誰是被害者》一舉扭轉了華語劇出師不利的局面。截止目前,豆瓣評分8.1,是網飛目前出品的華語劇最佳。該劇上線後,在Netflix站內迅速問鼎,成為首部在國際流媒體平臺佔據頭名的華語劇,此前是美劇或者韓劇長踞此位。
  • 網飛最好的華語劇,豆瓣8.1,林心如除了紫薇,居然也有這一面?
    2019年,網飛播出了首部華語劇《罪夢者》。剛剛憑藉《我們與惡的距離》收穫影后的賈靜雯聯手性感小生張孝全出演,劇情懸疑燒腦,開篇就是爆款的勢頭。可惜最終高開低走,虎頭蛇尾的程度,讓粉絲覺得網飛到了華語區是不是有點水土不服?俗話說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爬起來,2020年網飛推出了又一部華語大作《誰是被害者》。
  • 網飛最高分華語劇:林心如素顏演反派,張孝全挑戰高智商自閉症
    去年一部爆款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高達9.5分,讓臺劇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此後的《罪夢者》、《想見你》等電視劇持續發力,除了脫去以往偶像劇傻白甜的設定,話題更深刻以外,也讓華語劇看到了新希望和新方向。
  • 豆瓣8.1,尺度與高度齊飛,網飛的華語劇這一次終於給力了!
    《誰是被害者》今天就來說說最近被大佬們各種吹爆的網飛「試水」華語新劇《誰是被害者》。用「試水」兩字,是因為之前網飛一直未能打造出一部口碑上佳華語劇,從《罪夢者》到《極道千金》,再到《彼岸之嫁》,評價一部比一部慘,如果說《罪夢者》尚且還有些噱頭可看的話,《極道千金》和《彼岸之嫁》可以說連最基本的「噱頭」都沒有,爛到我都懶得打開。
  • 網飛華語劇又出爆款,而我只注意到了這位「禁慾系」男神
    近兩年,網飛在亞洲市場砸了很多的精力,並打造了許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華語劇。《罪夢者》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雷聲大雨點小」,設定過癮的好劇最後還是爛尾了。就在兩周前,網飛再次推出一部華語劇——《誰是被害者》。本以為又要再次落寞星辰之中了,萬萬沒想到一開播,就打了一場口碑逆襲的翻身仗。豆瓣評分穩定在8.1,是目前網飛出品華語劇中評分最佳的一部。
  • 一口氣刷8集,網飛的華語新劇果然炸了!
    近幾年,Netflix平臺(以下簡稱「網飛」)正在積極地拓展亞洲市場,除了韓國、日本等地,中國臺灣地區也在其中之列,其中不乏佳作。但接連在網飛上映的臺劇《罪夢者》、《彼岸之嫁》等均質量一般、口碑平平。對於網飛和臺灣地區的再合作,難講有什麼期待。
  • Netflix三部華語劇將上線,海外巨頭如何「鏖戰」華語地區
    日前,Netflix國際原創總監Erika North宣布,由Netflix推出的首批華語劇集將陸續上線。其中,由張孝全、賈靜雯領銜主演的《罪夢者》率先上線,將於10月31日開播;首批上線的三部Netflix華語自製劇,還包括12月6日開播的《極道千金》,以及2020年1月份開播的《彼岸之嫁》。劇集正式上線後,可在全球190個國家(地區)同步觀看。
  • 血腥、暗黑、尺度大開,網飛華語劇終於揚眉吐氣
    對華語市場垂涎已久的Netflix,曾在一年內推出3部自製華語劇:《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雖然構思不錯,可惜內容貨不對板,最後淪為「掛羊頭賣狗肉」之流。好在,網飛是個越挫越勇的選手。因為,這劇尺度實在太太太大了。前方高能!開場就是一幕「溶屍戲」,血肉模糊的屍體、隱約可見的白骨,看得我目瞪口呆。不僅如此,該劇還有很多驗屍的特寫鏡頭。劇中的法醫,熟練的解刨屍體。
  • 感謝網飛,救我狗命!
    網飛出了什麼新劇或是新電影,我的公眾號就跟著更新什麼(我可是專門買了網飛會員的正版付費用戶哦)而網飛的好則在於,人家最近確實一直有話題劇或是話題電影推出,值得寫,可以寫,這才是更重要的。同樣是韓劇,還有豆瓣8.9分的《鬣狗式生存》,我們同樣寫過,也是很好的一個高分韓劇,感謝網飛爸爸賜我選題。很好的一個劇,喜歡的可以去看看哦。
  • 網飛版《變形金剛》動畫即將上線,這是不是你熟悉的變形金剛呢?
    由Netflix聯手孩之寶打造的變形金剛系列動畫片《變形金剛:賽博坦之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圍城》暑假即將上線了,那這是不是你熟悉的變形金剛呢? Netflix和孩之寶(Hasbro)合作的這部《變形金剛》
  • 網飛自製的這部大尺度臺劇,真能代表華語劇集新高度?
    作為一部臺灣劇,父女墜崖及和解難掩我們熟悉的肉麻之感,有失內斂更有失真實。方毅任作為一位亞斯伯格症患者,遠離妻女的決定或許可以得到理解,但他在不給與任何生活資助的情況下轉而甘願為女捨命,這樣的矛盾完全說不通。
  • 網飛神劇什麼意思 確實有不少優質高分劇
    網飛神劇什麼意思 確實有不少優質高分劇時間:2019-12-30 16:48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飛神劇什麼意思 確實有不少優質高分劇 如今的影視劇有個越來越明不遮掩的特點,篇幅再長的電影,也都會儘量剪出100分鐘的院線版。
  • 這一次,華語劇把「大尺度」打在了公屏上
    而這其中,又以網飛(Netflix)最為積極。當其他團隊還在遵從「感性思維」,拍劇基於審美傾向——網飛已開始切換到「理性思維」,主攻起了大數據分析。它的這套模式,總是能精準地抓住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三部劇圍繞關鍵詞,陣容華麗,噱頭十足。可這些仍難抵文化差異暴露,帶來的水土不服。儘管曾播下龍種,收穫跳蚤,但網飛並沒有放棄攻入華語市場的決心。今年,它帶著新劇《誰是被害者》再次來襲。
  • 盤點2020春季美劇新劇 奈飛再推華語"神"劇
    原標題:奈飛再推華語「神」劇《彼岸之嫁》   新京報製圖/陳冬   2019年打響的「流媒體之戰」在「大製作」、「現象級」、「最終季」等吊人胃口的宣傳賣點之後,真正成為高分爆款的劇目卻寥寥無幾。
  • 美劇春季檔眾星歸位 奈飛推華語「神」劇《彼岸之嫁》
    美劇春季檔眾星歸位  奈飛推華語「神」劇《彼岸之嫁》 2020-01-30 11:50:46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2019年打響的「流媒體之戰」在「大製作」、「現象級」、「最終季」等吊人胃口的宣傳賣點之後,真正成為高分爆款的劇目卻寥寥無幾。
  •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下面,小編就幫你盤點三部豆瓣高分國產電視劇,拯救劇荒的你們!第一名:《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已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這第一部,也是評分最高的一部,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豆瓣評分9.5分,五星好評高達77%。
  • 《甜蜜家園》,網飛最新原創高分喪屍神劇,上線8.3分!
    《甜蜜家園》為2020年網飛上映的原創韓劇,改編自同名熱門驚悚漫畫,播出後評價獲得空前好評,短短10集內容,是網飛繼《王國》後又一部超高討論度神劇。可以得知的是它們幾乎是不死的狀態,即使頭被砍了一半仍然會復活繼續行走,且它們的身體能任意變形或延展,目前可知能有效減緩它們的是採用電擊的方式,但僅能讓它們暫時失去行動力,片刻,依然完好如初的繼續食人肉。
  • 網飛6部豆瓣高分美劇推薦,最後一部真人改編
    網飛Netflix年產百部原創劇集,雖然平均水平都很高,但偶爾也會踩雷。今天,就會大家推薦6部網飛自產的豆瓣高分劇集,大家一起來看一看。TOP 6 — 8.4分《夜魔俠》(Marvel's Daredevil )網飛的漫威劇集製作雖然精良,但劇迷們認可的卻不多。而《夜魔俠》則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上乘之作。
  • 變形金剛:網飛準備重啟超能勇士了
    1984年,最早只是能變形的機器人玩具,而卡通系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配合玩具的銷售。從那以後的幾十年中,《變形金剛》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品牌,不僅包括玩具和卡通,還包括漫畫,小說,視頻遊戲以及可賺取數十億美元的真人電影。在大銀幕上,離我們最近的電影便是麥可·貝(Michael Bay)的系列電影《變形金剛:最後的騎士》和《大黃蜂》的衍生作品。而小屏幕上也推出了幾個版本的新動畫片,並且將再次與網飛(Netflix)合作,即將推出的《變形金剛:塞伯坦三部曲之戰》7月30日上映。
  •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三體電視劇版什麼時候上線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三體電視劇版什麼時候上線 9月1日晚上,網飛(Netflix)正式確認將拍攝《三體》電視劇版,並且還公布了部分主創人員名單,這份主創人員的名單可以說是十分的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