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宋仁宗:一個庸常君主御宇的時代為何「鉅公輩出」?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以宋仁宗為主角的電視劇《清平樂》最近開播,這大概是仁宗皇帝第一次在文藝作品中充當主角。

事實上,中國曆朝帝王之中,宋朝第四任君主——宋仁宗趙禎可謂是在位時間很長、存在感卻極低的一位皇帝。

趙禎在民間文藝作品中的存在感低,是可以理解的。他沒有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沒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正德皇帝那樣的鮮明個性、乾隆下江南那樣的戲劇性經歷。

他是一個庸常的君主,居於深宮,生活平淡如水,當然沒有一個民間文人願意將他平庸的人生演繹成人間傳奇。

然而,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蘇軾說:「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以為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於今賴之。」

明代李贄也感嘆說,仁宗一朝,「鉅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眾多民間演義故事取材於宋仁宗朝,大概也是因為那個時代人才濟濟。一個庸常君主御宇的時代,為什麼會湧現出如此之多的傑出人物?

《宋仁宗:共治時代》,吳鉤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北宋嘉祐八年(1063)三月二十九日,五十四歲的趙禎走完了他庸碌的一生。北宋著名的大學者邵伯溫當時才七歲,與父親邵雍居住在西京洛陽。

多年之後,邵伯溫仍記得清清楚楚:當趙禎龍馭上賓的消息傳到洛陽時,「城內軍民以至婦人、孺子,朝夕東向號哭。紙菸蔽空,天日無光」。宋人感嘆地說:「嗚呼,帝上賓既久,都人與虜主追慕猶不忘,此前代所無也。」

那個時代的人為什麼會如此深情地悼念、紀念、懷念一名庸常的君主?

宋仁宗安葬於河南鞏義永昭陵。南宋初,金人曾立劉豫為傀儡皇帝,管轄中原,劉豫卻幹起盜墓的勾當,「置河南淘沙官,發掘諸陵,上代陵寢,民間冢墓,無得免者」,位於鞏義縣的北宋諸皇陵悉被盜掘、毀壞,「惟昭陵如故」,盜墓賊居然沒有對趙禎的陵墓下手。

不知何時,也不知是哪一位宋人,經過永昭陵,看著眼前物是人非,觸景生情,在壁間題下一首深切懷念仁宗時代的絕句,此詩有數個版本,差異只是個別用詞,或云:「農桑安業歲豐登,將帥無功吏不能。四十二年歸夢想,春風和淚過昭陵。」

或云:「農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夢覺,東風吹淚過昭陵。」或云:「農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吏不能。四十二年如夢過,春風吹淚灑昭陵。」

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宋人回憶起仁宗時代,感覺那是夢一樣的美好而易醒。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柳永寫過許多首描繪仁宗朝如夢繁華的詞作,其中有一首《望海潮》,對宋時杭州之「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一個庸常的君主為什麼能夠給後人留下「四十二年如夢」的集體回憶?

有意思的是,趙禎在位之時,士大夫對於仁宗之政其實談不上十分滿意,比如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即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表達了他對時局的深切憂慮:「顧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而風俗日以衰壞,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趙禎本人也沒少受士大夫批評,如嘉祐六年(1061),蘇轍參加制舉考試,在回答御試策問時,便毫不客氣地對皇帝提出措詞強烈的批評。

毫無疑問,仁宗朝的士大夫並不認為趙禎是一位完美的君主。然而,在趙禎逝世之後,宋朝士大夫卻將宋仁宗塑造成君主的典範,推崇有加。趙禎時代也被譽為「盛治」,是治世的楷模。

一個顯然並不完美的君主及其時代,為什麼卻得到宋代士大夫眾口一詞的稱讚?

趙禎廟號「仁宗」,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廟號為「仁宗」的君主,宋朝名臣王珪撰寫仁宗輓詞,特別說「廟號獨稱仁」。朱熹的老師劉子翬認為:「仁宗之仁也,三代而下,一人而已。笑言承恩,咳唾為澤,薫酣沉浸四十餘年,所以維民者盡矣。」

元人修《宋史·仁宗本紀》,給出一段評贊:「《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明代內閣首輔張居正給年幼的萬曆皇帝編撰《帝鑑圖說》,擇上自三代聖王、下迄兩宋君主「善為可法」者,集成「聖哲芳規」八十一則,其中來自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的「善為可法」事跡最多,也就是說,在張居正看來,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無疑是最值得後世君主效仿的聖君。

明末大學者王夫之對宋王朝的整體評價並不高,但他卻不能不承認:「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帝躬慈儉之德,而宰執、臺諫、侍從之臣,皆所謂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一名存在感很低的宋朝君主,為什麼在改朝換代之後仍然一再獲得後人的讚頌?

歷史上的宋仁宗趙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一位怎樣的君主?這些問題,讓我對這位既庸常又仁聖的宋朝君主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吸引著我去接近他,嘗試探訪他的精神世界與歷史世界。

趙禎既是人子、人父、人夫,同時又是一國之君主。我想講述作為人子、人父、人夫的趙禎,希望能夠寫出他的性格與命運,他的尊貴身份與無趣生活,他的少年老成與暮年孤單,他的善良與懦弱,他的仁慈與寬厚,他的愛與哀愁,他的進取與退縮,他的堅持與妥協,他的任性與克制,他面對宿命的無可奈何。

但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因為趙禎並不是一名個性張揚、經歷豐富的人,他的一生太平淡了。宋人筆記中倒收錄了不少仁宗軼事,可以一窺趙禎的性情,遺憾的是,筆記的記錄多有訛誤。

我更想講述作為一國之君的宋仁宗。從本質上講,君主是一種制度,所以,我用了比較多的篇幅記述發生在仁宗朝、能反映制度運行的事件。

仁宗未必是這些事件的主角,但這些事件構成了作為君主的宋仁宗必須面對的制度環境。

正因為君主是一種制度,仁宗往往被當成這一制度中的一個符號、一種象徵——至少對於宋朝的士大夫來說,他們顯然更希望君主成為制度的符號,因而,君主不應該表現出過於明顯的個性,不應該流露出個人的愛憎。

換言之,作為君主的仁宗,與作為個人的趙禎,有時候這兩種角色是相衝突的。我們發現,當發生角色衝突時,仁宗常常選擇克制自己的個人情感與偏好。仁宗之所以為後世士大夫所稱道,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公元2020年,恰值仁宗誕生1010周年。謹以《宋仁宗:共治時代》,作為宋仁宗誕生1010周年的紀念。

(作者為知名文史學者)

原標題為《宋仁宗為何被士大夫所稱道》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吳鉤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的考究與遺憾:宋仁宗時代,天才為何成群而來
    吳鉤所力圖還原的是一個常人與君主的合體,他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宋仁宗的偏愛。他指出,這樣一位開創「慶曆、嘉祐之治」的帝王,不僅被宋代後世的士大夫推崇備至,提出「專法仁宗,海內晏安」的主張,更受到張居正、王夫之等明清人士的讚揚。「正是因為宋仁宗的萬事不自由,才成就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時代。」
  • 「五一」翻翻書丨《宋仁宗》:「狸貓換太子」的「太子」,是被歷史...
    在《宋仁宗:共治時代》中,吳鉤用生動的文字,刻畫了趙禎作為兒子、丈夫、父親和君主四重角色的所作所為,既有他作為平凡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慾,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也描述了他作為宋朝第四代皇帝所面臨的重重考驗,刻畫出生而為宋仁宗作為帝王者所要經歷的無奈、克制與權衡。
  • 沒有雄才大略為何評價很高?其實宋仁宗想不仁都難
    他是一個庸常的君主,居於深宮,生活平淡如水,甚至沒有一個民間文人願意將他平庸的人生演繹成人間傳奇。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
  • 宋仁宗是被忽略的「巨星製造機」?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他是一個庸常的君主,居於深宮,生活平淡如水,甚至沒有一個民間文人願意將他平庸的人生演繹成人間傳奇。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
  • 對話宋史名家、《細說宋朝》著作人虞雲國,告訴你一個《清平樂...
    前段時間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讓觀眾對宋仁宗時期的政治清明、濃鬱的市井生活畫卷、高雅的審美情趣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宋代文人才子晏殊、歐陽修、範仲淹、蘇軾等紛紛「入鏡」,皇帝仁厚,君子滿朝,讓人感慨。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個「黃金時代」,真實的宋朝是怎樣的?近日,宋史名家虞雲國攜新作雲直播,帶網友穿越「宋朝」,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 《清平樂》熱播,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宋史專家開口了
    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下,必定是才俊如雲;但有時,在一個平易而寬厚的家長下,子弟倒也頗有出息。」在人治文化的大背景下,宋代由君主、宰執、臺諫組成制衡態勢,有相對健全的制度與程序。因而有觀點認為宋代是「皇帝與士大夫、官僚共治天下」。「這個說法在宋史學界比較盛行,大體上沒錯,但一般大眾也容易誤解,認為這種政治生態會永遠好下去。
  • 宋仁宗:他創造了我國歷史上輝煌的四十年,卻為何不被世人知曉?
    還有就是前不久大火的《清平樂》中描寫的富康公主的愛情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並不為世人所知的帝王——宋仁宗的一生。公元前11年出生。8歲的時候,哥哥們不幸夭折,他有幸被封為太子,賜名趙禎,12歲繼位,5歲時去世。在宋朝,他是第四位皇帝,也是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時間:2020-09-24 13:5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宋仁宗為何顯得一生庸碌無為,而他的臣子卻是個個大名鼎鼎?
    宋朝整個朝代,除了開國的宋太祖趙匡胤,篡位的宋太宗趙光義,以及成為了金人階下囚的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還有南宋開國之主宋高宗趙構之外,其他的君主,似乎存在感都非常低。不過,宋朝經濟繁榮,有錢;人口增長迅速,人多。這是宋朝的優勢,也恰恰符合「無為而治」的結果。
  • 宋仁宗去世後,後輩君主都是怎麼對待曹皇后和公主的?
    宋仁宗的曹皇后,在仁宗去世之後要比在仁宗生前過得舒坦;而宋仁宗所寵愛的福康公主,在仁宗過世之後,有點悲涼。不過,宋仁宗之後的宋英宗和宋神宗,對她們至少態度上都是很好的。曹皇后宋仁宗在廢了由先太后劉娥指定的郭皇后之後,下詔迎娶了大宋第一良將、開國功臣曹彬的孫女曹氏為皇后。只是,不知道是因為相貌問題,還是秉性問題,曹皇后一直不受寵,甚至得不到宋仁宗的完全信任。宋仁宗曾在一次重病中,大喊:「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
  • 智者仁心的宋仁宗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威名遠揚的帝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等,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位時間長,只有他們執政時間長才能夠保證政令能夠一直貫徹,才能將王朝帶入強悍之巔。
  • 《清平樂》郭皇后離奇去世,宋仁宗為何不願調查死因?司馬光:死的很...
    有一個叫王蒙正的蜀地商人,通過託關係把自己的才貌雙全的女兒送到宮中備選,被宋仁宗看中,但劉娥認為王氏太過妖豔,對年少的帝王不是好事,於是便把王氏賜給了劉娥的侄子劉從德為妻。
  • 《王國兩位君主》幕府時代怎麼解鎖 幕府時代解鎖指南
    導 讀 王國兩位君主又被稱為雙王,這個雙王裡面有個幕府時代的模式可以解鎖,不過遊戲沒有提示該怎麼解鎖,那麼王國兩位君主幕府時代怎麼解鎖
  • 齊雲軻:《清平樂》中,宋仁宗器重的範仲淹等人為何皆以悲劇結果?
    雖然,兩次上書均未達到預期目的,範仲淹的行為卻贏得了宋仁宗的好感,在宋仁宗那留下了個好印象。 親政後,宋仁宗將範仲淹召回京城,出任右司諫。 樹倒猢猻散。這個時候,劉太后已經不在了,許多人開始攻擊她,認為她垂簾聽政執掌神器十餘年,是非法的。
  • 宋仁宗的曹皇后不受寵愛,為何還能穩坐中宮28年?不單單是家世好
    有這麼一個傳奇皇后,一生沒有寵愛、沒有子嗣,卻依然穩居中國28年,這個皇后有著怎樣的獨特手段能夠讓宋朝三代帝王為之尊重。她的一生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二:思想獨立、敢想敢做在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中,曹氏一族追求男女平等,給曹皇后提供了一個自由生長的空間。由於家世顯赫、曹府門庭若市、人員密集、與各方人員往來密切,她在耳濡目染中深諳官場之道。
  • 宋仁宗能坐穩江山,安享太平,是因為他有一個「武曲星」
    狄青是宋仁宗時代的名將,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屢立奇功,宋仁宗對狄青,做出了古代對將軍的最高評價:「朕之關張」。而在北宋民間,老百姓給予的評價更高: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可見狄青得到了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的一致認可,宋仁宗在位42年,政通人和、經濟繁榮、百姓富足,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被稱為"仁宗盛治"。
  • 比宋仁宗低調得多的宋朝皇帝,敢向特權宣戰,離成功僅一步之遙
    這部電視劇讓宋仁宗趙禎成為了「網紅」!而部分宋史學者或歷史愛好者還將宋仁宗在位的42年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40年」。 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正面意義看。宋仁宗統治時期人才濟濟,唐宋八大家當中就有六位成就於宋仁宗時期。
  • 宋仁宗與曹皇后,一個仁義之君,一個賢德之後,緣何感情破裂?
    宋仁宗廢掉郭皇后明面上的原因是郭皇后在與尚充儀(嬪妃等級)發生爭鬥時傷到宋仁宗,在呂夷簡的遊說之下,宋仁宗才下決心廢了郭皇后,其實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針對劉娥。宋仁宗自乾興元年(1022年)繼位以來,均由劉娥垂簾聽政,宋仁宗形同傀儡。劉娥太強勢,宋仁宗肯定不喜歡。更重要的是當年選後之時,劉娥曾先選出的兩個候選人都是將門的女兒,分別是郭清悟和張氏,讓宋仁宗自己做主選哪個。
  • 《清平樂》宋仁宗冊封最興來,苗娘子大哭跪求,我們才不做皇太子
    《清平樂》正在持續熱播,宋仁宗中年再一次遭遇失子之痛,精神崩潰,直喊這是報應。劇中最慘的角色當數男主宋仁宗,歷代帝君的子嗣都很多,唯獨宋仁宗一輩子子嗣稀少,生一個夭折一個,最後繼承皇位的竟然是養子,一個親身骨肉都沒有留。
  • 宋仁宗無子的背後,是身體欠佳還是禍起宮廷
    而在宋朝,也出現了一位古往今來堪稱最仁慈的帝王,宋仁宗趙禎。 而宋仁宗這位仁兄恰恰是一個非常拼命的主,無論他在幹什麼,只要有大臣求見,他必定出來相見,還沒有任何脾氣,古今第一仁德之君不是說說而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