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兔》讓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槍響以後,沒有贏家

2020-12-14 白茅如玉

文|白茅如玉

《喬喬兔》在我眼中是一部「另類影片」,由塔伊加·維迪提執導,它以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解讀戰爭。

二戰期間,小男孩喬喬(喬納斯)和媽媽一起生活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10歲的喬喬從小接受納粹的洗腦教育,是希特勒的狂熱支持者,甚至他把希特勒當成了假想中的摯友,為自己解決難題,加油打氣。

喬喬是希特勒青年團的積極分子,由於在訓練中,他拒絕殺死一隻兔子,因此被人嘲笑,取了個外號叫「喬喬兔」。

喬喬和媽媽相依為命,她的媽媽羅茜美麗、善良、聰慧、勇敢,是反法斯西組織的一員。一次偶然的機會,喬喬發現媽媽在樓上房間的牆壁裡藏了一個猶太女孩,這顛覆了他的認知。

為了保護媽媽,喬喬決定不去告發猶太女孩。在與女孩的相處中,喬喬的思想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戰爭主題的電影,大多是沉重的、灰暗的,但這部影片卻色彩斑斕。因為是以孩子的視角,所以整個影片的基調也是荒誕中藏著悲劇,氛圍輕鬆又發人深省。

喬喬的成長過程透露出民眾對戰爭的態度

小男孩喬喬只有十歲半,因為從小被洗腦,他既是納粹的支持者,同時又膽小、善良。

由於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父親的陪伴,喬喬只能假想出希特勒是他最好的朋友,在精神上給他支持和建議。

在青年團的周末特訓中,喬喬在假想希特勒的鼓勵下,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氣被手榴彈炸傷,從而無法再參加青年團訓練,這給了喬喬離開洗腦教育,獨立思考的機會,也為他的成長、成熟提供了條件。

在喬喬轉變思想的過程中,四個人起了關鍵的作用:

1、媽媽——日積月累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

喬喬的媽媽,是反法西斯組織的成員。但她從不強迫喬喬接受反法西斯的思想,而是引導喬喬自己去認識法西斯的反動性。

在喬喬受傷後,她以保護喬喬的面子和自尊心為由要求讓喬喬在青年團做義工,不再參加訓練,幫助喬喬擺脫洗腦教育。

在街上,喬喬看到被絞死的人,表示「噁心」。這說明喬喬的內心是抗拒殺戮的,媽媽讓喬喬正視這些犧牲的人,告訴喬喬他們所做的事情沒有錯。

她教育喬喬,人的心中要充滿愛,這是美好的情感,還要尊重和保護家人。影片後半部分,媽媽的犧牲也讓喬喬品嘗到了戰爭帶給他的痛苦。

2、猶太女孩——讓洗腦教育的謊言被戳穿。

剛發現猶太女孩時,喬喬心存敵意,但更多的是恐懼。洗腦教育讓他以為猶太人是惡魔,他因恐懼而抗拒。

但喬喬本質是善良的,在與女孩的相處中,他發現猶太人並不是以前學到的那樣。他們也有家人,有愛人,是戰爭的受害者。

3、克上尉——顛覆喬喬對接納猶太人的認知。

克上尉是喬喬青年團的教官,他槍法如神,曾上過戰場,後來因為一隻眼睛受傷而無法再上前線,變成了教官。在納粹檢查喬喬家的時候,他幫助了喬喬和猶太女孩脫險。

在喬喬原本的認知中,克上尉代表了教育理念,是反猶太的,他還曾為了反猶太,上戰場殺敵。但克上尉的行為又與他所說的不一致,引發了喬喬對其中緣故的思考。

雖然克上尉表面上宣傳的是洗腦思想,反猶太,但其實作為成年人,尤其是在經歷戰爭後,他的內心也是趨向和平的,這是他保護猶太女孩的動機。

4、朋友約克——讓喬喬徹底看清戰爭的殘酷。

喬喬的朋友約克和他一起是青年團的隊員,稚嫩,懵懂,甚至比喬喬還笨拙。影片的後半部分,只有11歲的約克也成為了士兵,要上戰場,穿的還是紙制的軍服,一切都顯得那麼荒謬,也顯示了德國納粹那時已經瘋狂了,面對戰爭即將失利,納粹喪心病狂。

約克是導演安排來代替喬喬經歷戰爭的,如果喬喬不受傷,他就會和約克一起繼續接受洗腦教育,然後被慫恿上戰場。

喬喬擺脫了洗腦教育後,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到自己的朋友穿著紙衣服,拿著真槍,在他眼中太不可思議了,他覺得不合理,不應該。

最後,約克告訴喬喬希特勒拋棄了他們,自殺了,他終於認清了一切謊言。

經歷了這四個人的影響,喬喬重新看待納粹,看待希特勒,看待戰爭,尤其是在母親去世後,他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帶來的傷害。

在喬喬的成長過程中,已經隱約透露出民眾對待戰爭的態度——嚮往和平,渴望戰爭結束。

喬喬和媽媽一起出遊,看到去參加戰爭的新兵都是群情激奮,而從戰場上回來的傷兵則是一臉失落,說明戰爭並不能使人高興。

克上尉和喬喬的媽媽羅茜又分別代表了軍人和百姓兩個群體,都在渴望和平。

喬喬在納粹青年團的訓練中受傷,臉上永久地留下了傷疤,被人取笑,這是在時刻提醒觀眾,戰爭只會給人帶來傷害,讓人面目可憎。

謊言掩蓋不了戰爭的殘酷

在影片中,納粹對孩子的洗腦教育中的謊言令人印象深刻:

1、把猶太人描述為非人類、惡魔,意圖堅定樹立孩子對猶太人的敵意。

喬喬在青年訓練營中被教育猶太人都是惡魔,有犄角,身上有異味,住在洞穴中,會對人精神控制,讓喬喬一開始對猶太人充滿了恐懼和敵意。因而喬喬剛發現家裡的猶太女孩時,以為自己見了鬼,以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怪物。

2、讓11歲的孩子穿著紙軍裝上戰場,卻騙孩子衣服是新型材料製作的。

3、在孩子的身後綁上拉了引線的手榴彈,騙孩子去擁抱美軍(當人體炸彈)。

在這些看似荒誕的謊言背後,是納粹險惡的用心,為了發動戰爭,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歪曲事實,犧牲孩子們年幼的性命。

當喬喬眼看著美軍和俄軍攻進城市,稚嫩的孩子和弱小的平民端著武器在前線成為炮灰,喬喬害怕了,這是對戰爭的恐懼。那些謊言是脆弱的,終究掩蓋不了戰爭的殘酷。

看完《喬喬兔》這部電影,再一次體會到戰爭對人的傷害,感受到民眾內心對和平的渴望,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在二戰中發生的真實的故事。

一個特殊的聖誕夜

1944年,二戰期間,一個名叫弗瑞斯的12歲德國男孩和他的媽媽伊莉莎白·維肯生活在德軍一方佔領的許特根森林深處。

那時歐洲戰局出現了逆轉,諾曼第登陸後,盟軍對德軍發起反攻,德軍節節敗退。

希特勒不甘束手就擒,背水一戰,於12月16日命令德軍在比利時的阿登地區發動一場突襲,意圖切斷盟軍供給。這場戰役持續了一個多月,雙方傷亡慘重。

弗瑞斯和媽媽原來生活在城裡,家裡還有一個糕餅店,但都在盟軍轟炸中被摧毀,他們只能躲到了森林的小木屋裡。

聖誕之夜,弗瑞斯和媽媽在木屋裡期盼著爸爸能回來團聚。他的爸爸在鎮上工作,為德國民防消防隊服務,會定期給他們送來食物。

不過大雪封山,父親回家的機會很小。

突然,木屋外傳來了敲門聲,小弗瑞斯興奮地跑去開門,他以為父親回來了。他還沒跑到門前,媽媽已經把門打開了。

門外是三名士兵,兩名戴著鋼盔站在門前,另一名躺在雪地上。

美國兵!

從他們的穿著上,伊莉莎白迅速意識到這是敵軍。

這三人是美軍第8師第121步兵團的士兵,由於風雪太大,他們與自己的部隊走失,只能一邊躲避德軍的追擊,一邊尋找己方陣地。

在森林徘徊了三天三夜,他們饑寒交迫,身上滿是凍傷,其中一名士兵還大腿中彈,失血過多,已經失去了意識。

儘管傷痕累累,生死迫在眉睫,他們仍禮貌地敲門,請求小木屋的主人留宿。

雖然聽不懂對方的話,但伊莉莎白明白美國兵的意思。

短暫的思考後,她請他們進屋。

伊莉莎白將傷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又把床單撕開做成繃帶為他包紮傷口。她讓兒子去弄一桶雪,為凍傷的士兵揉擦手腳,還讓他去把雞捉來殺了,要做聖誕晚宴。

不久,小木屋便瀰漫著烤雞的香味,聖誕氛圍漸濃。伊莉莎白發現她可以和其中的一位美國士兵用法語交流,緊張的氣氛立刻緩和下來。

這時,又傳來了敲門聲,小弗瑞斯開了門,四名德國士兵就站在門外。

弗瑞斯太清楚納粹德國的規定了——一旦被發現收留敵軍,格殺勿論。他愣住了,不知該怎麼辦,恐懼瞬間席捲了他。

媽媽伊莉莎白冷靜地出來向德國士兵問候「聖誕快樂!」帶隊的德國下士彬彬有禮地說他們與自己的部隊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希望能借宿一晚。

「歡迎進來暖和身子,也歡迎和我們共享聖誕晚餐,不過我們還有其他客人,這些人不是你們的朋友,希望你們容納他們。」伊莉莎白說得溫和而又鎮定。

「裡面什麼人,是美國人嗎?」下士警覺了,不自覺地端起了槍。

「是的,今天是聖誕之夜,誰也不準在這裡動幹戈,請將武器放在門外。」伊莉莎白說。

德軍士兵們盯著伊莉莎白的眼睛,伊莉莎白的目光真誠而又堅定。僵持了一會,他們放下了武器,走進小木屋。

小木屋裡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敵對雙方都繃緊了神經,一名叫拉爾夫布蘭克的美國士兵甚至已經亮出了手槍,伊莉莎白喝住了他們,她用法語說:

「今晚是平安夜,不準殺戮!把槍給我。」

伊莉莎白從美國人手上收繳了手槍,安排德國士兵和美國士兵一同坐在餐桌旁。因為房間狹小,他們不得不緊緊擠在一起,肢體碰撞,更加僵硬,仍然不放心對方。

伊莉莎白面帶微笑一邊和他們說話,一邊準備聖誕晚餐。小木屋的溫暖,食物的香味,和主人的熱情,讓對立的兩方緊繃的神經慢慢鬆弛下來。

美國兵率先將自己的香菸盒掏出來,請德國士兵抽菸,德國兵則從背包中拿出一瓶紅酒和一塊麵包與大家分享。其中一名曾學過醫的德國兵看見受傷的美國兵,甚至走過去為他檢查傷口,並為他處理槍傷。

在餐桌旁,伊莉莎白開始做飯前祈禱,她含著眼淚禱告:

「感謝主的恩典,讓大家能在這場恐怖的戰爭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這個聖誕之夜我們承諾不分敵我,友好相處,分享這頓並不豐盛的聖誕晚餐;我們祈禱儘早結束這場可怕的戰爭,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鄉。」

伊莉莎白的禱告讓士兵們淚流滿面,戰場上結下的仇恨已經煙消雲散,他們心中思念著家鄉和親人,充滿著對和平的嚮往。

晚餐過後,暴風雪停了,曾在戰場上互相殊死拼殺的7名士兵在一個屋簷下同床共眠,度過了溫暖舒適的平安夜。

第二天早上,伊莉莎白給美國傷兵餵了雞蛋湯;德國下士用地圖告訴他們陣地的所在地,並特意告訴他們不要去蒙夏鎮,因為德軍已重新佔領該地區,他們還做了一副擔架給美國傷兵使用。

雙方再三感謝伊莉莎白和弗瑞斯之後,握手告別,朝不同方向離去。

後來,弗瑞斯長大後移民到了美國夏威夷,他將這個故事寫出來投稿給了雜誌社。1995年,美國電視節目《未解之謎》將他的故事製成視頻播出。

2002年,好萊塢出品了一部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電影,片名叫做《寂靜的夜》。

不論在戰爭中處於什麼立場,人心真正的嚮往始終都是和平。

影片中色彩的隱喻作用

在《喬喬兔》這部電影中,為了配合兒童視角、兒童題材,導演還採用了比較飽滿的色彩,迎合童趣審美。

這些色彩在影片中不僅僅是為了貼合題材,更有其深度的隱喻作用。

1、戰爭——黃色、黑色——落日餘暉

在影片的開始,喬喬兔還是狂熱的「小納粹」,畫面顏色以黃色和黑色為主,仿佛落日餘暉,這是一種讓人感覺壓抑和蕭條的色彩,隱喻戰爭給人民的生活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毀滅。

2、和平——彩色——精彩

喬喬的媽媽是反法西斯人士,嚮往和平,所以只要媽媽出現,畫面就是五彩斑斕的,媽媽身上色彩總是很飽滿的紅色、綠色和藍色。媽媽性格活潑、幽默,她帶來的總是歡樂、祥和的氣氛,隱喻和平才能給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

3、喬喬的轉變從他的著裝上也能體現

崇拜希特勒時期,總穿著青年團的制服;

德軍即將失敗,喬喬穿著卡通衣服上街徵收鐵器,還有約克的紙軍裝,隱喻即將戰敗的希特勒是可笑的、脆弱的;

戰爭後期,美軍攻進城市,喬喬脫下軍裝,穿上了自己的大衣,說明喬喬和那些端著槍衝上前線的青年團孩子們不一樣了。尤其是在戰場上,女老師(代表頑固的納粹)強行給喬喬套上軍裝,後來克上尉(和平派)又為喬喬強力地脫下軍裝,隱喻了喬喬的徹底轉變。

結語

導演在這部影片中,以德國普通兒童的視角來闡述納粹不僅在禍害別的國家,同時也在本國帶來了災難。

不論在哪個時期,戰爭總是殘酷的,無論代表了哪個陣營,槍響以後,沒有贏家。只有和平才能帶來共贏。

-end-

(本文系白茅如玉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轉發。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聯繫即刪。)

白茅如玉,80後二孩寶媽,創業者,願意和你們一起分享身邊的故事,探討生活的奧秘。關注兩性話題、婆媳關係、婚姻生活,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動,你們的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喬喬的異想世界》:如何解救「籠中之兔」
    相較之下,《喬喬的異想世界》風格輕鬆,「兔子」的現實與宏大願望之間的反差製造了全片的笑點。影片跟隨著喬喬的視角,展現了二戰末期的德國,在納粹主義的洗腦灌輸之下,行將戰敗但幾乎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非理性「集體狂歡」中的荒誕場景。它並沒有著力於展示暴力本身,而是指向了暴力的根源——存在於大眾頭腦中的法西斯主義。這形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互文。
  • 喬喬異想世界 不僅是納粹與猶太相遇的故事也是男孩與女孩的故事
    影片以元首對即將入營的喬喬發表的一番並不激動人心的動員演講開頭,伴隨著一首激昂的德語版《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和民眾"Heil Hitler"的歷史片段,喬喬的好朋友阿道夫訓練喬喬該如何正確地,中氣十足地"Heil Hitler"。《喬喬兔》改編自基調更黑暗的小說《Caging Skies》,而原著中是沒有這個想像朋友希特勒的。
  • 《狩獵》電影裡的龜兔賽跑,兔子永遠是贏家
    在電影裡,主角雪球講述了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這是一個很值得人沉思的故事。兔子跑得很快,比風還快,作為成功人士中的成功人士,他總是贏家,永遠不會輸,並且在森林裡到處挑釁別人,並打敗了幾乎所有的動物,直到再也沒有動物願意接受兔子的挑釁。而烏龜作為一個龜爬者,毫無疑問是個失敗者,兔子根本就不屑於跟烏龜比賽。可是,烏龜不服氣啊,聽說兔子跑得快,就去挑釁兔子,這就是老壽星吃砒酸,找死嗎?
  • 《兔嘲男孩》喬喬的自我探索之路
    電影改編自《CagingSkies》,原著中是沒有電影裡想像的朋友-希特勒的。導演加入了這個角色,並應大眾公司要求親自擔綱此角。《兔嘲男孩》有趣和特別的地方在於他不急著為希特勒的歷史地位和事非對錯定調,而讓我們藉由這個想像的希特勒和喬喬的互動,先建構了喬喬第一種窺看世界的方式,再從喬喬和艾莎或媽媽的對話中,去輻射出另一層有別於自己內鍵、卻隱然鬆動他根深蒂固價值觀的另層愛的世界,讓喬喬自己去思考和揀擇,去悟出他生命真正要的東西,觀眾對納粹和希特勒不會只有一種萬惡的形像,因為視頻依然有像山姆克洛威爾在關鍵時刻守住人性最後一道良善底線的軍官
  • 喬喬的異想世界:我10歲那年,最好的朋友是希特勒
    今年爭議不斷、話題度超高的奧斯卡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寄生蟲》出人意料地成為了最大贏家今年爭議不斷、話題度超高的奧斯卡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寄生蟲》出人意料地成為了最大贏家。其實作為難得的電影「大年」,今年奧斯卡提名的多部作品都非常值得說一說。
  • 《喬喬的異想世界》十歲德國小男孩喬喬夢想成為最完美的法西斯
    今天,要和大家推薦一部我看了三遍、由於疫情影響延期近半年、今日終於順利上映的高分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喬喬的異想世界》是我和朋友一起看的,看完後朋友評價在故事情節上有的地方「有點突兀」, 我個人倒覺得從劇情來講,這部電影問題不大,至少能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剪輯,在整個故事的完整性上沒有太多可質疑。比起故事,我更在意的是,一部好的電影是不是能傳遞更多的情緒和信息。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戰爭下的童年故事,少年成長的悲傷喜劇
    《喬喬兔》卻把視角放在了二戰尾聲時期納粹德國一個小男孩的身上,從戰敗國的孩童眼中去看待戰爭中的世界,講述他表面歡快實則殘酷的童年。這部電影既是有著鮮明反戰意義戰爭片,也是一個戰爭中的少年破繭成蝶的成長故事。
  • 《喬喬的異想世界》:愛、舞蹈和真實世界
    一次訓練中因為沒有殺死一隻兔子,喬喬被嘲笑為喬喬兔,也是本片的英文名,為了證明自己,他搶過教官的手榴彈扔出,卻失手被炸,變成了一個破相的瘸腿,不得不退出青年團。這是喬喬的異想,也是他的成長經歷,母親庇護下的他跟隨潮流信仰納粹,卻不知道它的黑暗。艾爾莎看出納粹制服下喬喬內心的孤獨和虛張聲勢,喬喬也發現被灌輸的都是謊言,和艾爾莎相處的過程就是重構思想的過程。艾爾莎告訴喬喬,「其實你根本不是一個納粹,只是一個想被接納的十歲男孩」。
  • 「觀影推薦」《喬喬的異想世界》:一個不太喜劇的喜劇故事
    文丨胖了幾圈@bigfun社區(圖片做的有點拉胯)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滲入《喬喬的異想世界》——一個不是很喜劇的喜劇故事。和它一起競爭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還有《極速車王》、《愛爾蘭人》 、《小丑》、《小婦人》、《婚姻故事》、《1917》、《好萊塢往事》以及《寄生蟲》。最終由《寄生蟲》奪得了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但與《寄生蟲》相比,我個人還是更喜歡這部《喬喬的異想世界》。
  • 編一個色彩斑斕的美夢,碎給你看——《喬喬的異想世界》
    《喬喬的異想世界》是一部色彩明快、喜氣洋洋的原聲預告片,一個大眼睛男孩站在海報中間,英雄主義的形象——一個又一個可愛的元素都暗示著這部名為《喬喬的異想世界》的電影可能是一部嚴肅殘酷的反戰電影,帶來了一種新的樂觀氣氛。而觀眾也會像我一樣,放下戒心,以為這至少是一部快樂溫馨的電影,願意進電影院取樂。畢竟,生活已經夠殘酷了。誰想承受更多的痛苦?
  • 《兔嘲男孩》與其他
    隔了近20年《兔嘲男孩》再度以舞步趕走陰霾,儘管故事設定在二戰的希特勒陰影中,飾演男孩喬喬母親的史嘉莉喬韓森,在貧乏的戰爭生活中,她仍然在堤岸旁輕輕漫舞,來告訴自己的孩子不忘熱情地活下去。而《兔嘲男孩》的喬喬總系不好鞋帶,又因為太瘦小,總被同齡人嘲笑,他跟著當時的德國風潮,把希特勒當偶像,甚至把希特勒當成隱形朋友,沒有父子輩也缺少朋友的他,因為隱形朋友讓他解脫了孤獨。因此在電影一開始時,在街上忍不住隨著披頭四的音樂歡快地跳起舞來,以為可以免於孤單且被認同,何嘗不是許多大人盲目崇拜政客的原因,再也不用因為與眾不同而焦慮。
  • 《喬喬的異想世界》:戰亂之下,一個孩子的成長覺醒歷程
    從幫喬喬繫鞋帶可以知道,她對自己的孩子很有耐心,雖然教了喬喬很多次,喬喬依舊會犯這個錯,並且因為喬喬對納粹的狂熱和對猶太人的痛恨,她並沒有把收養愛莎的事情告訴他。喬喬媽媽的這些舉動像極了《美麗人生》的那個老爸,把一切殘忍粗暴的的事情,編制一個善意的謊言,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美好的遊戲之中。
  • 《喬喬的異想世界》:誰能幫幫喬喬?
    喬喬:他們都幹了什麼?媽媽:他們做了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吳玫「哦,又是一部通過少年視角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開始了10分鐘後,我聽到後排有一位觀眾在感嘆。我猜,他想起了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
  • 《喬喬的異想世界》選擇自由舞蹈的希望
    《喬喬的異想世界》是由塔伊加·維迪提導演的一部戰爭喜劇片,講述了二戰期間喬喬和母親羅茜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生存的故事,以喬喬怪誕的成長為主線展開。「我為德國生了18個孩子,這是作為女孩的光榮的年代。」喬喬作為一名狂熱的納粹分子成員,希特勒一直存在於他的心裡,影片中有一幕採用大量的特寫鏡頭,隊友起鬨讓喬喬徒手殺死兔子,喬喬卻選擇放跑兔子,以此為線切開了喬喬與純粹納粹的劃分。希特勒的出現讓沮喪的喬喬決定對隊友的嘲笑進行反擊,最終誤傷自己,這是導演有意向我們展現納粹黨最終會失去民心,也為脫離納粹埋下引子,結尾處通過好友對喬喬講述戰況,以這樣的聲音促使引子發展。
  • 《喬喬的異想世界》:一部催人淚下的戰爭童話
    影片故事很簡單,二戰期間一個德國少年戰時到戰後的經歷,起源於也結束於美好的人性,中間到最後都有意料之中但改變故事走向的轉折。如果《鐵皮鼓》是透過孩子純真的眼睛看待沉重的歷史,形式和內容做足厚重感,想要讓觀眾感受到沉甸甸的歷史,那麼《喬喬兔》則完全是一次對沉重歷史的溫柔觸碰。
  • 豆瓣8.4分,《喬喬的異想世界》:純孩童視角記錄戰爭下的謊言
    電影改編自小說《Caging Skies》,原著的風格偏暗黑,但改編電影卻是一個可愛的童話故事,當然童話在殘酷的戰爭下最終破滅。故事最終又回歸現實,小男孩從最初崇拜希特勒,到最後夢碎家破,喜劇的開端並沒能延續到最後。小男孩視角的二戰電影之前還有一部《穿條紋衫的男孩》,純孩童視角記錄的戰爭卻截然不同。
  •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豆瓣8.7 荒誕故事下的真善美
    《少年喬喬的異想世界》在豆瓣評分8.7分。這是一部以二戰時德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少年如何從盲從,到擁有獨立思想的能力過程。整體的感覺是笑中有淚!這一部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二戰,德國。少年喬喬與母親相依為命。父親在外打仗。
  • 電影觀察室:引人深思的喜劇戰爭片,喬喬的異想世界
    《喬喬的異想世界》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喜劇戰爭片,由塔伊加·維迪提執導,羅曼·格裡芬·戴維斯、斯嘉麗·詹森、塔伊加·維迪提、託馬辛·麥肯齊聯合主演。該片故事設定在二戰時期,講述了男孩喬喬和母親生活在納粹德國統治下,而母親卻秘密幫助無辜的猶太女孩,因此,也改變了喬喬世界觀的故事。
  • 《喬喬的異想世界》因疫情遺憾撤檔,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喬喬的異想世界》就像《安妮日記》。兩個故事講的都是猶太女孩藏在牆裡,躲避一個幾乎毀滅的世界。但故事帶來的感受不是悲傷,而是壓抑後莫大的釋放。安妮在生日那天收到日記本作為禮物,她對日記本說的第一句話是: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不論對誰我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無所不言,但是我卻希望在這裡對你能夠如此,我還希望你能夠成為我取得慰藉和支持的很大源泉。
  • 《喬喬的異想世界》定檔 講述愛與包容的故事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近日,由中影、華夏發行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宣布將於7月31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喬喬的異想世界》由《雷神3:諸神黃昏》導演塔伊加·維迪提自編自導,「寡姐」斯嘉麗·詹森、奧斯卡最佳男配得主山姆·洛克威爾等群星出演,溫情演繹一個用愛與包容治癒殘酷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