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都,重慶的另一張名片

2020-12-15 上遊新聞

中新網重慶消息,山水重慶,中國橋都。重慶以橋之多、橋之奇、橋之魅,於2005年被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為「橋都」。這個稱譽背後凝結著精湛的橋梁技術,述說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蘊含著獨特的地理文化。縉雲蒼蒼,嘉陵泱泱,巴山巫水,三峽九曲,然而「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今天,我們從「橋都」這張名片去看看這座山水之城。

千廝門大橋

千廝門大橋與洪崖洞比鄰,周邊有最具巴渝特色的吊腳樓,也有極具現代風格的大劇院,古典建築與現代橋梁交相輝映,古今融合,盡顯重慶傳承經典與追求時代的魅力。

嘉陵江大橋

「千裡嘉陵江水聲,何年重繞此江行。」1958年建造嘉陵江大橋時,外國專家臨時撤走,國內三年的自然災害來襲,但重慶最終克服了技術與自然等各種困難,使其橫跨嘉陵江,連接兩岸。如今,日暮下的嘉陵江大橋顯得如此靜謐,卻又堅挺不屈。

朝天門大橋

高高聳起的拱門是朝天門大橋的特色,建成時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橋。被譽為江上城市之門的它,巧妙地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穿過這扇城市之門,可觀渝中半島景象。

菜園壩長江大橋

2010年榮獲「第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的菜園壩長江大橋,主墩Y型鋼構伸臂大,無平衡約束體系結構設計新穎,技術難度大,結構複雜,彰顯著山城交通的特色與技術水平。

黃花園大橋

黃花園大橋是重慶直轄後主城興建的第一座橋,使兩江、四岸、三區緊密連成一片,加快了重慶人流物流。正所謂:「鐵龍臥波氣如虹,天塹從此變通途。」

一座座橋宛如一條條玉帶,環繞在山水之間。清晨的微光蕩漾在橋上,歲月像過濾的篩網,篩去記憶中的泥土,留下的都是關於美的記憶。「橋都」,獨屬於重慶的名片。

圖:王雲飛,陳朝君,袁志強,李銀飛

文:劉燕

原標題:橋都,重慶的另一張名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繼中國高鐵後,我國另一張「名片」橫空出世,你知道是什麼嗎?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非常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也驚人,特別是在高速鐵路建設中, 現在中國高鐵的運行總裡程已經佔世界總量的二分之三,到2020年底中國高鐵的行駛裡程將突破3.7萬公裡,但現在我們並不滿足於此,事情有新進展,中國還正在開發「超級高鐵」,不得不說,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 重慶橋都:重慶有多少座橋?你知道哪些
    重慶的橋讓外地人很頭暈,這是很多人第一次去重慶時最深刻的印象。重慶是座山城,有它獨特的地形與地貌。大家都知道的重慶的橋比較出名,重慶橋都建設可謂日新月異,這其中免不了架橋修路,大大小小,形式各異。視覺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現。
  • 重慶長江第一橋,「橋都」的第一代記憶
    重慶 ,多江河而多橋梁,所以他還有一個名字「橋都」。 重慶 境內橋梁就有四千多座,主城區因於長江和嘉陵江兩江間夾存,如今也有近30座大橋。每每經過這些大橋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欣賞過他們的模樣?每一座橋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定位,擁有了五個世界之最。橋,是 重慶 必不可少的靈魂。白沙沱大橋長江, 中國 的母親河之一,對於我來說也是非常有感情的,畢竟我所出生的 上海 也位於長江的下遊。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橋都」重慶的暢通之橋為何變為擁堵之橋的局部微觀分析?
    曾幾何時,重慶不知不覺從全國有名的「霧都」變成了「橋都」。橋已經成為重慶人每天必須經過的路,成為重慶人過江的主要通道。朝天門的索道已經成為景點和老一輩重慶人的美好記憶,而成百上千座跨越長江、嘉陵江的大橋成為新的風景,有的橋儼然已經成為火熱的網紅景點,比如毗鄰洪崖洞的千廝門大橋,橋已經成為重慶和重慶人的驕傲。不過,作為每天上班的重慶人心中也有一個關於橋的痛,就是開車逢橋必堵。過橋堵其實大家都知道,因為橋就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瓶頸路段。
  • 兩江四岸核心區如何打造成重慶新名片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一直以來,夜景、火鍋、橋都、溫泉等都是名聞遐邇的「重慶名片」。兩江四岸核心區這張城市新名片,「新」在哪兒?如何打造?最終將呈現出何種模樣?
  • 中國唯一的「橋都」:有1.4萬座橋,創17項世界之最
    特別是在橋梁建設方面,一座座「中國智造」的橋刷新著世界橋梁史記錄。重慶作為長江邊的山城,橋梁對城市的交通起著重要作用。重慶橋梁的數量、規模、技術水平和影響力強,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無疑是最出色的。早在2005年,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重慶為中國唯一的「橋都」。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遊地區。
  • 重慶的橋,連接現在與未來
    今天我們掰扯掰扯重慶的橋。都說重慶是世界橋都,對大多數難以身臨其境的人而言,只是個大而化之的概念。為什麼能稱為橋都卻不甚清楚。就像秋冬迷茫之霧常罩城市,怎麼也看不分明。如果一個重慶人語氣平淡地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他真沒有譏諷誰的意思,而是一本正經地表述著事實。
  • 武漢是當之無愧的橋都,規模、數量都超過重慶主城區,非常了不起
    武漢成為橋都是當之無愧的。重慶之所以被認定為橋都,就在於數量多、規模大、品種齊全。這些,武漢基本都做得到。先說數量。武漢已經建成的長江大橋有11座,漢江大橋也有11座,長江公路隧道兩條,這些加起來就是24座。
  • 一碗豆花是簡餐便飯,亦是很多人認識重慶美食的名片
    而重慶,大概是所有城市最值得尋覓美食的地方了。重慶的夏天最離不開的不是空調,不是涼茶,而是街頭巷尾的美食小吃!重慶仟味臣火鍋燒烤食材超市老字號的吳抄手超級經典,已經可以算是重慶小吃的一張重要名片。他的店面從開張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六十年的時間,製作抄手的手藝從清朝光緒年間傳承至今。
  • 重慶是橋都,但中國橋梁武漢造!武漢是建橋之都,可以一條龍服務
    重慶是茅以升橋梁委員會唯一認證了的橋都。重慶橋梁數量確實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一萬多座。重慶橋梁規模比較大,主橋長度500米以上的橋梁比比皆是。重慶橋梁技術水平高,朝天門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桁架拱橋,跨度達到了522米,通車11年來,依然沒有被超越。重慶橋梁樣式很多,梁橋、斜拉橋、懸索橋、鋼拱橋等常見類型,在重慶基本都可以找得到。除了水上的橋,還有陸地上的橋。重慶的一個立交橋,上上下下有30多條線,在別的城市不可想像。
  • 「橋都」重慶有個「橋城」光城區就有108座橋
    微萬州消息,萬州一共有多少座橋?具體這麼一問可把不少人問懵圈了!都說萬州是橋城,你知道萬州有多少座橋嗎?包括江南新區、經開區以及近年新建橋梁等都納入統計,摸清了城區橋梁的最新家底:連同5座跨江大橋,萬州城區範圍內已經有108座橋!是不是很震驚?
  • 江小白獲選「人民新國貨」,重慶新名片上桌國人年夜飯
    重慶有了一張新名片——江小白!由人民日報與騰訊兩家機構牽頭認定,江小白被選為「人民新國貨」和「重慶新名片」的代表企業之一。12月16日,由人民日報數字傳播與騰訊共同發起的「人民·新國貨——城市品牌計劃」項目,首站落地重慶。
  •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2020-10-05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江新區三洞橋風情街:重慶提升城市品質的新名片
    在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城市提升的進程中,兩江新區江北嘴投資集團積極探索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之間的平衡,注重融入本土文化基因,在江北嘴三洞橋原址著力打造的「山、水、城、橋」相融合,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三洞橋風情外街,已於2018年正式開街運營。
  • 又一城市名片!福安這座大橋橋體已初現規模
    12月21日,記者在福安市棲雲橋工程建設現場看到,大橋橋體初現規模,工人們正在繼續施工。 建成後的棲雲大橋集「民生、人文、科技、品質」定位於一身,是展現福安現代化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具有標誌性重大意義。
  • 重慶主城最「低調」的軌道橋:高家花園大橋,連接沙坪垻與江北
    作為兩江環抱的「橋都」,重慶市內有不止一座跨江軌道橋,比較熟悉重慶的人會地數出東水門大橋、千廝門大橋、朝天門大橋、鵝公巖大橋與菜園壩大橋五座大橋。但這並非全部。雖然建成投用的時間(耗時5年)比起菜園壩大橋、東水門大橋等橋更長,但考慮到其修建難度,還算是正常,畢竟紅巖村大橋2012年就開建,至今還沒有合龍。
  • 從一座橋認識一座城,在千廝門大橋,飽覽重慶兩岸一江的絕美夜色
    山城重慶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大都市,如今,人們一提到「網紅、3D、魔法、網絡朋克」,就會聯想到重慶,讓這座城市充滿夢幻色彩,然而,誰能描繪出重慶的本色呢?在我看來,欣賞山城重慶的美麗始於日落之後。除了山城和霧城,重慶還有「橋城」之稱,嘉陵江和長江上的許多橋梁,就像這座城市的血液,把兩河四岸連接在一起,其中最紅的是橫跨嘉陵江的錢西門橋,如果你剛到重慶,想了解這座城市,建議你先在橋上走一走。
  • 重慶建設一座軌道專用橋,連接渝中區和江北區,長約650米
    重慶是我國西部地區大橋數量很多的城市,也是整個西部地區中綜合實力很強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經濟產業表現上看,競爭力是比較大的,而且隨著重慶的發展,也就更需要不斷建設新的交通線工程,因為隨著城區交通的日益完善,也促使了多個城市在發展上變得更具價值的了,而這座大橋的建設就是重慶很重要的代表性工程
  • 鵝公巖,重慶率先脫單的大橋
    橋都重慶山城重慶,依山傍水,山谷河流之間,自然需要橋梁連結。如今,重慶各類的橋梁已經超過了一萬座,當之無愧的「中國橋都」。 九龍坡和南岸兩區,本應猶如牛郎織女,隔江而望。 對此,其實並不難理解,鵝公巖大橋在修建之初,其初衷便是一座車軌兩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