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NBA、CBA球迷除了觀賞精彩的比賽,暫停期間和中場期間的表演也都非常喜歡,尤其是整齊成排的啦啦隊員的熱舞,歐美啦啦隊的舞蹈動作浮誇、熱情四溢,而且都是清一色的超短褲短裙、比基尼表演服裝,碰上聖誕節、復活節等秀場還有特別的主題節目。
而且去現場看比賽的球迷都知道,啦啦隊的表演很多時候不只是跳舞這麼簡單,還有互動環節、遊戲設置,加上燈光、舞美的渲染,現場氣氛比夜店還要嗨。而且NBA的現場DJ都是即興發揮,卡點非常勁爆,這一點在CBA是享受不到的,多數CBA比賽都是現場放音樂。
不過CBA的現場音樂也很有特色的,客隊輸球一首周杰倫的《千裡之外》送你離場,主場狂歡動不動來一首《在你頭上暴扣》活躍氣氛,又一次郭艾倫在客場運球倒地,造犯規失敗後現場DJ直接放了一曲《演員》,哈哈,這畫風你能想像到嗎?
當然還有一個細節相信大家也都發現了,那就是無論CBA還是NBA,球員在賽場上很少與拉拉隊員互動,甚至是打招呼也很少。而拉拉隊員和球員一樣都是籤約幾個賽季,每個隊的拉拉隊員也都是固定的,難道就這麼陌生?
其實並不然,拉拉隊員的管理不比球員鬆懈,就拿NBA來講。拉拉隊員都是經過大學、社會選拔脫穎而出,不僅對每個隊員的舞蹈功底、身材顏值有嚴格篩選,而且學歷、工作經驗等等也都有嚴格要求,訓練也非常辛苦。
而且NBA的啦啦隊受聯盟約束,不僅私下不能隨意接商演,而且不能與球員之間有親密關係,一方面是防止影響球員發展、發揮,一方面是防止洩露隊內交易或者商業信息等等。當然這一點在CBA是比較放的開的,CBA的許多啦啦隊都是當地合作的舞蹈團或者社團,隊員既可以從事其他工作,也可以組團接商演。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畢竟CBA的啦啦隊收入和NBA差距還是很大的,對於啦啦隊大家更多的理解是「氣氛組」,那麼除了活躍現場氣氛,那麼這麼拉拉隊員的加油助威真的沒什麼效果嗎?
此前林書豪在參加綜藝節目時就曾被主持人問到,在比賽中拉拉隊員這麼性感,這麼有吸引力,真的對球員沒什麼影響?
林書豪在CBA、NBA都有豐富的經驗,但是針對這個問題,林書豪笑了笑,其實大家都注意力集中在比賽上,哪有心思去看這些,林書豪很直白的笑了笑表示其實沒什麼效果。
NBA尤物成擺設?林書豪揭秘NBA的啦啦隊,對球員沒啥作用
本文由藝兔體壇原創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