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腫瘤,你知道多少?
據世衛組織2018年發布的《全球癌症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1810萬例癌症病例,死亡人數達960萬,全球癌症負擔進一步加重。癌症,橫亙在人類健康道路的一座大山。
「腫瘤用藥是個複雜的問題,過去腫瘤治療一般採取的是循證醫學模式,即患者可能會用多種腫瘤治療藥物驗證療效和副作用以期找到適合患者的藥品,療效難以保證而且耽誤治療,萬一產生不良反應的話,那就麻煩了。」「豪仕醫學」總經理廖敏告訴36氪南昌。
「豪仕醫學」是一家專注於精準醫學檢測、診斷試劑研發和大數據整合應用的高科技公司,致力於以分子診斷技術推動臨床精準用藥指導、疾病早篩和疾病輔助診斷等精準臨床應用。「精準醫學」是廖敏對醫學檢測未來發展方向的預判。
「什麼是精準醫學?精準醫學是由歐巴馬在2015年美國國情諮文演講中提出的一種診療概念,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認為,精準醫療是將個體疾病的遺傳學信息用於指導其診斷和治療的醫學。我國的詹啟敏院士則認為,精準醫療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和診斷,制定具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廖敏介紹道。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詢證醫學時代即將結束,精準醫學時代正在到來。2015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提出了中國精準醫療計劃。會議指出,到2030年前,我國將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推動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
據廖敏介紹,近年來醫療行業「輕治療、重診斷」的發展趨勢,加之國家大力推行「治未病」的觀念轉變,使得體外診斷行業迎來空前的大發展。目前,生物診斷和免疫診斷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分子診斷行業則方興未艾,全球分子診斷市場的規模不斷增長。面對這塊肥肉,資本早已開始湧動,分子診斷市場前景大好。
「特別是對腫瘤患者來說,不論是前期的臨床輔助診斷還是診療用藥指導,分子診斷技術都能提供精準的臨床信息,幫助醫生作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廖敏對於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分子診斷主要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的技術。
據了解,在腫瘤用藥方面,個體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都會影響藥物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遺傳因素。而且在藥物領域,沒有一種藥物對所有的人群都是安全有效的,通常情況下,全球重磅級藥物的有效性也不過40%-60%。因此,選對藥物既利於減少患者醫療成本,更有利於延長患者生命周期。用分子診斷對患者基因進行檢測,可在感染初期識別病毒或者提早確認基因缺陷,從而提供個性化的醫療診斷服務。目前,分子診斷不僅僅應用於用藥指導方面,還在遺傳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疾病的檢測與診斷方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豪仕醫學」主要從基因和細胞兩個層面設計公司產品,滿足市場健康需求。主要產品和服務集中在腫瘤線,如腫瘤組織細胞層面的FISH檢測(ALK融合,HER2擴增等),單細胞層面如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等,此外還有基因檢測服務,通過易感基因檢測幫助檢測群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健康飲食習慣。截止目前,「豪仕醫學」檢驗已和南昌及周邊地區數十家三甲醫院及其科室建立合作關係,給醫院及患者提供分子診斷報告,輔助臨床精準治療。
在醫學檢測方面,由於各個醫院之間數據並不互通,患者換一家醫院往往會重新進行檢查,加重患者負擔且耽誤時間,而醫學檢測中心是獨立於醫院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數據報告更加全面、準確,而且被各個醫院認可,對患者來說更加方便。因此,第三方專業醫學檢測將會是一種發展趨勢。
「隨著眾多資本入場,體外分子診斷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從企業戰略層來講,只有全力投入識別、選拔和培養未來高潛人才的企業,才能夠應對來自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的雙重挑戰,持續保持領先。」廖敏說道,當前國內體外診斷行業呈現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等特點,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後,體外分子診斷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前景廣闊,而對於醫療行業來說,人才永遠是第一資源。
目前,「豪仕醫學」已在細胞層面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做到中國人群大樣本驗證,樣本達數萬例,在各癌種都有相應的檢測數據。未來,「豪仕醫學」將會繼續大力引進人才,從腫瘤患者臨床檢測到醫生關注科研平臺合作共建,打好循環腫瘤細胞檢測與基因檢測兩張精準檢測牌,構建腫瘤檢測、診療一體化的生態鏈,為推進精準醫學盡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