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夢夢和漫畫之間非說不可的故事——一個非典型性80後的漫畫之路(小學篇-上)

2021-12-21 三吉舍

收錄於話題 #章夢夢的漫畫故事 8個內容

我出生的年代其實是我最懷念的年代,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不斷地衝擊著人們的生活。我是懂事之後才知道我出生的年代其實是國內連環畫(俗稱「小人書」)最輝煌的時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後期,中國的連環畫風光無限,那時,全國的圖書市場有1/4是連環畫(這一點倒和現在的日本很像,現在日本的圖書市場也是近1/4的出版物是漫畫)。

但是到了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形勢突然急轉直下,連環畫的市場突然一蹶不振。這裡面當然有出版社一擁而上導致市場過剩、粗製濫造追求利益的作品充斥市場以及連環畫製作周期長等原因,但我覺得當時的日本漫畫帶來的衝擊也是不容小覷的。當然也有學者說日本漫畫衝擊國內市場是在90年代初,那時候連環畫早已衰弱,日本漫畫的出現只是阻止了連環畫的再次復興。但不管怎麼說,當時的日本漫畫,那種新型的、電影分鏡式的故事漫畫確實給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帶來了相當大的震撼。而我,就是其中一個「深受其害」的「無知少年」。

我人生第一本看的漫畫和時間由於年代久遠已經記不起來了,但根據自己模糊的回憶大致應該是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也就是差不多91、92年,作品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哆啦A夢》,當然,當時還沒有這麼洋氣的名字,那時還叫《機器貓》呢。很多人名的翻譯和現在的也大不一樣,哆啦A夢叫阿蒙,大雄叫康夫,胖虎叫大熊,強夫叫小孬……

剛接觸日本漫畫沒多久,學校裡就颳起了一陣漫畫旋風,可謂是盛況空前,同學們爭相傳閱,生怕錯過任何一本可以看到的作品。那個年代社會貧富差距還不算太大,大部分同學的家庭經濟條件都比較一般,而那時的盜版漫畫基本都是以5本一套的形式出版,長篇的就一套一套的連續出版,單本都比較薄,單本價格差不多都在1塊9到2塊3之間,也就意味著一套怎麼也要10元,這對於當時的小學生來講還是有很大壓力的。所以大家往往是你買這套,他買那套,然後交換著看,有時候換著換著也不知道自己買的那套在誰手上了。家裡條件好的同學這時就特別受歡迎,大家都爭相去他家看漫畫,一套一套的擺在書架上,甚是羨慕。

那時市面上流傳的這些漫畫自然都是盜版的,畢竟那個年代版權意識還不是特別強,市場經濟之風掀起的時間也不長,很多人都是唯利是圖,估計就算知道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市場需要什麼,什麼東西掙錢就去做了。

小學時候我個性相對比較內向,所以從數量上來說,看過的漫畫和一些同學相比並不算多,也有一些看了一半因為不喜歡或者看不到而草草結束的。當時最先流行的漫畫80後的朋友們應該都會有共鳴,就是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早期出品的三大暢銷作:鳥山明的《龍珠》(那時候叫《七龍珠》)、車田正美的《聖鬥士星矢》(那時書名為《女神的聖鬥士》)和北條司的《城市獵人》(那時候翻譯成《俠探寒羽良》)。

這三部漫畫當時實在是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三個漫畫家也是當時在學生中知名度最高的。當然同時在流傳的還有藤子不二雄的《機器貓》和手塚治虫的《緞帶騎士》(那時候翻譯為《藍寶石王子》)等其他知名漫畫家的作品,但就我身邊的同學們的反應來看,還是沒有這三部那麼火。事實上手塚和藤子在日本漫畫界的地位是要高於鳥山、車田和北條的,但大家當時可能還是更喜歡刺激性強的作品,那種熱血、戰鬥,或者散發著青春荷爾蒙的作品。

那麼對於我呢?這就要說到標題中的「非典型性」了,這三部當時這麼紅的漫畫我竟然只喜歡其中前半部七龍珠,剩下的都是看了沒多久就棄了。這完全不夠典型嘛!自命清高?小小年紀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所以這「非典型性」真的是天生的。後來回過頭想起來,自己之後為啥為喜歡上青年漫畫確實是有苗頭的,似乎我從小就不是很喜歡那種太過熱血,充滿個人英雄主義,動不動就像打怪升級似的故事。這樣就很容易理解我為什麼不喜歡《龍珠》的後半部和《聖鬥士》了,《龍珠》前半部多少還延續了鳥山明在前作《阿拉蕾》開創的風趣幽默、無釐頭的風格,但到了後半部可能是因為市場原因一直未能完結,導致落入了打怪升級的怪圈。《聖鬥士》就更別提了,動不動就小宇宙爆發……這得報廢多少個宇宙啊!宇宙不是你想爆,想爆就能爆~扯遠了,反正我不是很喜歡這種風格的作品,主角光環甚是強烈,哎哎哎!太刺眼了!看不下去了!劇情可以說是相當套路且不科學,這也導致我對車田正美的其他作品也是敬而遠之……工作後我還試著強迫自己認真看一遍聖鬥士,看了半本就不行了……別逼我!小心我小宇宙爆發!

那麼《城市獵人》呢?這作品總不像聖鬥士那樣的吧?畫風美型,尤其是裡面的女性(口水~),多少男生看的愛不釋手,有的還得偷偷看怕被爸爸媽媽看到。這個可能只能用我GET不到北條司的幽默感這點來解釋了,因為他其他的一些相對比較正經的短篇我就很喜歡,尤其是那本《那年的夏天很笛子》

那剛開始看漫畫不久的章夢夢童鞋喜歡的是什麼作品呢?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鳥山明的《阿拉蕾》和三條陸原作、稻田浩司作畫的《龍之謎》了。

先說說《阿拉蕾》,這部漫畫在我心目中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可以說它是我最喜歡的搞笑漫畫,沒有之一!不管是從畫風、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上來說都是無可挑剔,可以說是鳥山明的巔峰作品。當年它是我唯一用零用錢買過整套的漫畫,翻來覆去看了無數遍。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阿拉蕾拿著竹竿挑著大便,和小夥伴們奔跑在企鵝村的場景,還是會忍俊不禁。早期盜版的阿拉蕾同樣是「著名」的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後來國內出了正版的中少版,開本比較小,但印刷質量還是不錯的,再後來臺灣東立出了25K大開本的完全版,我也是第一時間入手,一度絕版被炒到3000元一套,後來又幾度再版,可見喜歡的讀者還是很多的。

再來說說《龍之謎》,如果從小喜歡玩遊戲的小夥伴應該對這個封面上的LOGO很熟悉吧?

是的,DRAGONQUEST,RPG兩個世紀大作之一《勇者鬥惡龍》啊!這部漫畫其實就是當年這個遊戲的衍生品,有這麼個暢銷遊戲加持,銷量自然是不用愁,而且它還帶個副標題——達伊大冒險,你看看,副標題,多洋氣!劇情當然和遊戲有點類似,講述了一個少年在冒險中成長,最後打敗魔王的故事,聽上去挺老套的是吧?但是當時的我就是喜歡!總覺得這樣的冒險故事比龍珠後期的那種套路式的打怪升級要高級……當然,如果你不認同也沒事,我自己喜歡就行,哈哈。

本章節最後再說一部少女漫畫,我本人其實一直對少女漫畫有點偏見,儘管現在有所改觀,但看的數量確實是少之又少。當時的男生們都對少女漫畫嗤之以鼻,如果哪個男生在看少女漫畫,肯定會有人嘲笑他「娘娘腔」。

有一次,可能是出於好奇心,課間從女生那邊借來一本少女漫畫看了一會兒,很快就有一男生湊了過來,「哦~這是那個《尼羅河女兒》嘛,啊~我好愛你~~~哈哈~~~~」如此這番莫名其妙的被嘲笑了,當時我就有點蒙了,尷尬的合上了書。但是事後一想,他肯定是模仿了書裡的一句對白,這顯然說明他也是看過的嘛!我靠!

說到這部《尼羅河女兒》,這翻譯估計是盜版商胡亂取的,因為原作的日文名是「王家の紋章」,這麼簡單的翻譯不會?五個字裡面四個漢字,這也能……真是無語啊,真不知道他們咋想的,僅僅是因為故事發生在古埃及嗎?所以2007年5月,日本秋田書店正式授權臺灣長鴻出版社出版,原作者強烈要求恢復作品的原名《王家的紋章》,棄用曾經的盜版名《尼羅河女兒》,如果不答應這條,隨時收回版權。

小學時代的漫畫之路就此展開了,最高潮的事件即將到來,那就是在1993年,出現了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雜誌,一本我們國內自己的漫畫雜誌,如果不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過早的夭折,說不定它也能成為和日本的《周刊少年JUMP》一樣的存在。敬請期待下集!

相關焦點

  • 章夢夢和漫畫之間非說不可的故事——一個非典型性80後的漫畫之路(小學篇-下)
    相對於名氣更大的《天子傳奇》,我當時更喜歡看《超霸世紀》,這次「非典型性」的原因是當時我除了漫畫,還迷上了打遊戲機,包括街機和紅白機,當時街機上的街頭霸王(簡稱「街霸」)這款遊戲火的不行,而《超霸世紀》就是「借鑑」了該遊戲的人物設定創作的,所以看這部作品時有比較強的代入感
  • 80年代日本美食漫畫:更看重故事而非食物本身
    所以接下來我將通過不同時期的經典美食漫畫來為大家呈現80-90年代,日本美食漫畫的變遷與其背後象徵著的社會變化。80-90年代,一個交流與競爭的年代:對於日本的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很多人可能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那就是富裕或者說非常的浮誇,玩過遊戲《如龍》的人應該印象更深刻。
  • 《蒸汽女孩與不死貓》· 非典型浪漫科幻
    為了躲避追捕,艾薇兒和父母、爺爺,躲在巴黎近郊的一個煤倉裡。他們的使命,是研製出富蘭克林家族傳承下來的「終極血清」,以結束一切死亡、疾病和痛苦,為此他們已經失敗過100次。蒸汽女孩艾薇兒的冒險之旅繼承了父母遺志的艾薇兒長大成人,無數次失敗後,她仍不放棄潛心研製血清。在唯一的貓朋友達爾文將死之際,艾薇兒痛感悲憤無力,但當達爾文誤食了「雪球」中的水後,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達爾文竟然奇蹟般的重回年輕了。
  • 荻野真走上漫畫之路、被媽媽說沒出息爸爸也火上澆油的曲折之路
    在日本漫畫網站的分類中,荻野真的《孔雀王》基本上被歸類為宗教漫畫,其實這部漫畫以驅魔師孔雀為主角,通過孔雀明王轉生這條主線,講述了驅魔師與神鬼共生的世界中,萬物相互依存又互相對抗的故事。漫畫中既有玄奇的密宗,也有恐怖的妖魔,更有輕鬆幽默的瞬間,如果非要下一個定義的話,《孔雀王》更像是一部帶有玄幻色彩的神秘主義神鬼漫畫。
  • 《深夜食堂》導演談選角 改編依據是漫畫而非日劇
    一手將他們拉攏而來的導演蔡嶽勳說選角標準不會考慮人氣,更重要是「演員和角色的契合度。」他還強調,這次翻拍的依據是原著漫畫,而非日劇,為此還原創了12個中國故事。他上周末受訪時做出解釋,「我翻拍的依據是原著漫畫的核心價值,而不是日劇。」為了讓這版《深夜食堂》與日劇區別開來,更加貼近中國觀眾,蔡嶽勳在原著的基礎上又另創了12個故事。說起這次創新,導演十分自豪:「我們的《深夜食堂》是最有溫度的,我希望藉由這24個故事給觀眾們展現出不同的人生歷程,帶給觀眾更為溫暖的體驗。」
  • 超可愛漫畫《非援助計劃》,潔癖炸毛醫生和霸氣野人酋長
    最近應粉絲的評論去看了推薦的《非援助計劃》,真的是發現寶藏了。在這裡也想安利給大家,同時也帶來我的一些觀看的體驗感受。各位也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你最愛的作品,下次看到的也許就是我種草你心頭的白月光了。閒話不多說,正片開始吧。
  • 《非黑即白》爆概念海報和預告片 熱血漫畫風「荷爾蒙炸裂」
    原標題:《非黑即白》爆概念海報和預告片 熱血漫畫風「荷爾蒙炸裂」   由搜狐視頻出品、上海銀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陝西藍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12集熱血動作網劇《非黑即白》今日發布概念海報和先導預告片。
  • 那些性轉了的漫畫人物裡,有你心水的嗎?
    一、花子君《地縛少年花子君》在日本的校園傳說中,花子往往是作為女性惡靈出現的,典型形象是那種娃娃頭紅裙子的女孩子。但在這部漫畫裡,花子顛覆了往日的形象,變成了一個男鬼。所以,花子不再是花子桑而是花子君了。這麼一來,說花子是一個被性轉的二次元角色不為過吧?性轉後的花子,不僅長得不可怕,還很帥氣。
  • 《第一頭牛》:非典型性的雷查德電影
    Cookie來到荒蠻的西部碰運氣,遇到了同樣前來尋找機會的中國移民King Lu,兩人借一頭奶牛合夥做生意的故事。西部,作為一種符號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物,因而雷查德電影裡的人大都帶有西部人的特色,他們看起來疲憊、迷惘和無聊。但《第一頭牛》在敘事上不同於以往雷查德的電影。什麼是典型的雷查德電影敘事方式?拿《昨日歡愉》和《第一頭牛》做個對比,《昨日歡愉》是明顯的沒有前因後果的片子。
  • 非韓國本土的中國漫畫《單挑吧王爺》首次被Naver平臺推薦
    體育和娛樂、影視是韓國文化輸出的重要領域,尤其在動漫方面,韓國抓住了網際網路的轉型期機遇,成為韓國又一張「名片」,「條漫」(韓國稱為webtoon)更是成為了網際網路漫畫的一股流行風,而韓國對於本土文化的保護有目共睹。在這個背景下,7月30日一部中國漫畫《單挑吧王爺》被韓國Naver平臺推薦,就顯得意義非凡。
  • 那些年看過的經典動漫,所有80後的回憶最後一個沒看肯定後悔
    許多人說,80後是看著日本動畫長大的一代,不可否認,日本動漫產業確實發達許多。那時侯,80後的我們圍著老式黑白電視機一個勁地找動畫片看,那些伴隨我們成長的動漫,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我們的生活因為它們的存在而更加豐富多彩,現在想起來依然很開心。
  • 從80後到延伸至10後,這部作品貫穿四代人,中國漫神實至名歸
    導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搞錯了,今天的主題雖然也是和尚,但和這三個和尚無關。如果你是一位80後,你的童年應該還會有它的影子,如果你是90後,你的書架或者其他地方可能還收藏著它,如果你是00後,應該對它記憶猶新,這部作品就是《烏龍院》。
  • 從80後到延伸至10後,這部作品貫穿四代人,中國漫神實至名歸
    導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搞錯了,今天的主題雖然也是和尚,但和這三個和尚無關。如果你是一位80後,你的童年應該還會有它的影子,如果你是90後,你的書架或者其他地方可能還收藏著它,如果你是00後,應該對它記憶猶新,這部作品就是《烏龍院》。
  • 那些連載於周刊《少年Jump》的「非典型性作品」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非典型性作品」。《阿拉蕾》,黃金時代的前夜《阿拉蕾》是從1980年5&6合併號連載至1984年39號的漫畫作品。故事講述了企鵝村天才博士則卷千兵衛與他的機器娃娃阿拉蕾之間的生活日常,是部典型的喜劇作品。
  • 看了《月刊少女野崎君》,才知道似乎非你不可丫……
    番劇總概括而言的話就是一個女追男的愛情故事。高中女生佐倉千代鼓起勇氣對同年級——身高一米九、男子氣概十足的野崎梅太郎告白,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女主告白的結果得到的結果卻是野崎的親筆籤名。正當千代為自己的告白臺詞「我是你的粉絲」引起了誤會而感到苦惱時,男主卻直接邀請女主「要不要來我家?」。
  • 終極鬥羅漫畫:稀奇古怪vs小雨初晴,原恩輝輝非贏不可
    稀奇古怪戰隊vs小雨初晴戰隊,小雨初晴戰隊是由唐雨格帶隊,此人實力不凡,而且還有鬥鎧,原恩輝輝當初七連勝就是被她終結,這一場團隊賽原恩輝輝非贏不可,這也是第一次看到原恩輝輝有這麼強的好勝心。大鬥魂賽上,稀奇古怪戰隊在藍軒宇的帶領下,戰無不勝。
  • 變臉渣男:為什麼說「非撕不可」,才是真正的抄襲之王?
    在渣男創立非撕不可後,許多當年的大學同學,都站出來和他對簿公堂。在早期,大家都是本著鬧著玩玩的心態,互相交流技術心得。但是,林子大了就什麼鳥都有了。早期基於同學間的信任,大家都熱情高漲,也就沒有考慮合同之類的東西。
  • 邪道漫畫的巔峰之作,JUMP少有非王道臺柱,《約定的夢幻島》
    邪道漫畫的巔峰之作,JUMP少有非王道臺柱,《約定的夢幻島》。之所以說《約定的夢幻島》是邪道,其實就是因為多年來JUMP中所連載的漫畫種類。在這麼多年以來,凡事能夠在JUMP上佔據一席之地甚至成為臺柱級別的,基本上都是王道熱血類型的漫畫。而《約定的夢幻島》這樣的作品,無疑就是JUMP中的一條邪道。
  • 瓜子花生備好,看《非你勿擾》漫畫海報如何花式虐單身狗!
    瓜子花生備好,看《非你勿擾》漫畫海報如何花式虐單身狗!
  • 非死不可!遊戲秘史
    以中國網路遊戲市場早期的《熱血傳奇》為例,玩家死亡後,會隨機掉落身上的裝備和物品。於是,有不少玩家會因為眼饞對方的極品裝備,故意去PK,希望對方遊戲角色死亡之後,能夠將其極品裝備掉出來。所以在後續很多遊戲中,雖然會有死亡後掉經驗的懲罰,但是在遊戲等級上一般都設定了相應的保護,即便是死亡再多次,把當前級別的經驗都清零,也不會影響到玩家的角色等級。 後面,為了讓玩家感受更加輕鬆和娛樂的方式,遊戲中死亡的懲罰也就越來越低了,比如撿回屍體、修理裝備等等,都已經算不上什麼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