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苦行僧」釋正弘:三步一拜走遍四大名山,腳底老繭比鞋底厚

2020-12-24 風蕭品史

雪萊:「信仰是一種感情,這種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種感情一樣,恰好同激動的程度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有信仰的人很多,但真正有著大信仰,並且願意為了自己的信仰去努力實踐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的。我們無法幹預任何人自己的想法,但我們都知道,信仰的存在其實是能夠讓人們更加堅定決心,尤其是面對一些困難和挫折,面對生活中的大風大浪時,以信仰之名,我們就能夠一直保持著勇往直前的信心,保持著永不後退的決心。

一. 僧人在現代社會的改變

談到信仰,可能有不少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僧人,畢竟他們選擇出家為僧,是因為看透世俗生活,同時對於這個世界心生善念,希望用另外一種方式難為世人祈禱。出家人在我們的心目中大多都是慈眉善目,和藹沉靜的形象,他們每天都要學習佛法,研究佛經,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將佛家的思想傳遞給世人。更何況,僧人自己修學佛法,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造詣。尤其是現代以來,隨著人們生活與工作中的壓力越來越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最後都選擇出家為僧。寺廟成為人們擺脫困境的避難所,也成為讓人們的心靈得到淨化的一個場所。

但也同樣因為現代社會的存在,人們的物質需求越來越大,欲望也同樣無法得到滿足,這也就導致那些出家為僧的人,他們無法遵守戒律清規,最後甚至看起來與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隨著這樣的僧人越來越多,人們對於僧人似乎也有了一個固定的印象,那就是他們雖然披著一身僧袍,但過的生活卻與世俗當中的人一樣。有的時候還是會有例外的存在,浙江「苦行僧」釋正弘:他三步一拜走遍四大名山,腳底老繭比鞋底厚,就是為了能夠為國家與人民祈福,為了讓自己心中關於佛法的信仰得到踐行。

二. 大信仰

這位來自浙江的苦行僧,並不是口頭上說說罷了,他的確是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同時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詮釋了一個苦行僧真正的模樣。這位僧人名叫釋正弘,最初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僧人罷了,他雖然身份渺小,心中的信仰卻非常大,他有著堅定的信念,也有著為國為民的心。相比起每天都只能留在寺廟當中,真正的走出寺廟,去尋找更好的方法為天下百姓祈福,才是釋正弘一直想做的事情。

他最開始其實也沒有想到這個方法,後來還是被另外一個僧人的行為所點撥和感化,才會決定從浙江動身,用三步一拜走遍四大名山,通過一路的朝拜,一直到佛祖面前,最終為這個天下與百姓求來安康。自從下定決心之後,釋正弘就背著他的行囊動身。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釋正弘並沒有帶任何的金錢,甚至連換洗的僧袍都沒有,可以說是身無分文的上路。因為他認為,如果自己朝拜的這一路上過得太過輕鬆,佛祖並不會被他的行為所感動,他所做的這一切也將沒有任何意義。

三. 十八個月的朝拜之旅

一個人如果心懷信仰,其實會有著非常巨大的力量。釋正弘就是如此,這條朝拜之路,用風雨無阻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不論春夏秋冬,不論天晴下雨,釋正弘永遠走在朝拜的路上。而且為了真正體現出自己的虔誠態度,釋正弘不僅身上身無分文,甚至腳上連一雙鞋都沒有穿,就是為了用自己雙腳踏在土地上的行動,來向所有人證明他這顆真誠而又真摯的心。

釋正弘無疑是一個心懷天下蒼生的僧人,當初他會選擇出家,就是希望能夠向更多的世人普度佛法,希望能夠用自己的佛法來感化更多的人,讓他們走出生活的困境。但這一步註定要經歷很長時間,在這之前釋正弘,只能夠待在寺廟當中做一個承擔小事的僧人。釋正弘其實並不願意如此,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也為了能夠為更多的人們祈福,釋正弘最後才決定開始朝拜之路。

從浙江到四川,釋正弘是真正的三步一叩,用了18個月的時間,終於用自己的雙腳完成了這趟朝拜的旅程。雖然這一路的經歷,對於釋正弘而言可謂是困難無比,但是身體上的痛苦都比不上心靈上的滿足,他的信仰終於得到了見證,而他的願望也一定會實現。

相關焦點

  • 浙江苦行僧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途徑萬裡,腳上繭比鞋底厚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但許多人卻不再那麼純粹,信仰不再那麼堅定,所以也更顯得那些苦行僧們的純真與可貴。他是來自浙江的一名苦行僧,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途徑萬裡,腳上繭比鞋底厚,在他的心中又有怎樣的信仰呢?苦行僧這種說法來自於印度,指的是那些通過嚴苛的方式來潛心修行以達到超脫凡心的僧侶。
  • 中國一定不能黑的和尚,三步一拜走完四大名山,腳上繭比鞋底還硬
    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從13年9月開始從大隱寺出發,用「三步一拜」的方式瀏覽了四大名山,沒有借用任何交通工具,期間的時長就達到了20個月。這個和尚叫做釋正弘,本來人家只是一位普通的和尚。在一次機遇巧合中受到苦行僧的啟發,決定採用苦行僧的形式遊覽佛教的四大名山,這樣不僅可以鍛鍊自己的修行,同時可以讓佛祖看到自己祈禱國泰民安的決心。
  • 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指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 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 甘岸街頭驚現苦行僧,三步一跪五步一拜……
    網友爆料:甘岸107國道街頭上發現三個身著僧服的人,只見他們每走幾步就會跪下叩拜,隨後小編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苦行僧,他們這是用摧殘自己的方式修行。
  • 浙江一座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南海聖境」之稱
    說到那裡的佛教名山,很多人估計第一感覺就是安徽的九華山了,的確,從旅遊的名氣和山川景觀的吸引力上說,到山的可欣賞價值很高,其中在很多時候都獲得了一部分遊客的讚譽,而且也獲得了城市的管理與重視,像是始山就堪稱是浙江的預定名山,它在當地所擁有的發展作用很大,更是局部區域中歷史文化意義很高的一座山
  • 像「雞眼」又像「老繭」,腳底有這種疣別忽視
    男孩才 6 歲,腳底卻像老太太的腳,長滿了老繭。皮膚科石紅喬主任湊上前拿出簡易皮膚鏡查看,便發現了問題。小男孩嬌嫩的腳底板多處汙灰色的丘疹連成片,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較大一處皮疹上有數枚小黑點,仔細檢查腳趾間隙還有散在細小發亮的丘疹,石主任解釋,這些也都是蹠疣的早期,後面還會逐漸增大。
  • 解決腳部老繭最好的3個方法!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自己的腳,以防止由老繭引起的感染或嚴重併發症。老繭通常呈圓錐形,多出現在腳趾的上部。此外,老繭指的是更為廣泛的表現,特別是在腳底。■原因:如前所述,腳上的老繭的原因有:·防止摩擦。·在拇外翻患者中,由於鞋的摩擦,他們身上的老繭很常見。·腳趾和腳骨結構的異常(錘狀趾,拇囊炎)。
  • 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定型和由來,信佛信了這麼久,你可全知曉?
    佛教四大名山,是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在長江流域,四大名山佔了兩個,除了黃河流域的五臺山和東海的海島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都在長江流域。但佛教四大名山的說法,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明清以來才逐漸形成。
  • 佛教四大名山,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這裡面大有原因
    如果對佛教有了解的朋友,都聽說過本土佛教中,有著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的說法。這四大菩薩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而四大菩薩所在之地,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都在我們的國土內,山西忻州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浙江舟山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四川眉山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安徽池州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那麼這四座山又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呢?這其中的因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在山西五臺縣東北四十裡,因為有五峰相對,相距各數十裡,頂峰平廣如臺,所以稱之為「五臺」。
  •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供奉四大菩薩
    中國有很多名山。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先說普陀山。這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浙江舟山。既是佛教聖地,又是海島景區。在中國很少見。站在山上,從任何角度看海都很美。在古代,這裡的寺廟數量達到近百座。除了一些佛教文化雕塑,這裡還能看到一些僧人。山上主要有三座寺廟,分別是法雨、惠濟和普濟。
  • 普陀山和九華山是怎樣擠進佛教四大名山的
    佛教的名山大剎是佛教在民間的重心。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江南佔其半,那就是位於浙東的普陀山和位於皖南的九華山。這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國千千萬萬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因此是中國佛教作為宗教存在於民間的四大支柱。這些名山的形成也是佛教更加中國化,更加民間化的標誌。其一半在江南,說明江南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
  • 四大名山,四大菩薩帶您領略人生四重境界!
    國內四大佛教聖地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名揚天下,是自古以來眾多佛教徒朝拜的名山聖地。也因美麗的景色,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遊客。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又因唐代詩人李白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花」,故更名為九華(花)山,又稱「蓮花佛國」。九華山的聞名與地藏菩薩的化身——新羅國(韓國)王子金喬覺有關。唐貞元十年,金喬覺來此落腳修行,圓寂後人們將其認定為地藏菩薩的應化,尊其為金地藏。
  • 中國四大名山到底是指哪4座?你有沒有去過?看完漲見識了!
    中國四大名山到底是指哪4座?你有沒有去過?看完漲見識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句話說的應該是山不在高,有文化底蘊咋出名,而我國自古以來具有四大名山,當然了,如今也是有很多人去一次大明山旅行,那你們可知道中國的四大名山到底是指哪四個四周呢?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僅排第三,第一位更是聞名世界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國內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和四川峨眉山,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4. 九華山九華山,它位於我國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陽縣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首批公布的重點風景旅遊區和國家5A級景區。
  • 走遍三山五嶽的你,知道它們中哪個最高?
    「山」和「嶽」都是指山,「三山五嶽」是泛指華夏名山,但是「三山五嶽」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具體所指。今天我們所說的「三山五嶽」指的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山東泰山、湖南衡山、陝西華山、山西恆山、河南嵩山。
  • 「漏水」拖鞋上腳體驗,EVA鞋底巨防滑!網友:給父母回購
    一般我們在挑選居家拖鞋的時候,會格外留意它的材質和鞋底設計,特別是浴室拖鞋。材質關乎腳感體驗,穿起來舒不舒服全由它決定。而鞋底設計直接影響防滑能力,這個細節似乎不要緊,但是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一雙防滑能力出眾的浴室拖鞋,可就很有必要了!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坐落於山西省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不僅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它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你知道哪幾個?
    道教是起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濟世度人,佛教有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今天看看四大道教名山。武當山擁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它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的發源地,其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當山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的稱號。武當山離仙界很近,離塵世不遠。
  • 四大佛教名山,做個簡單梳理,拜山或者旅遊有個大致參考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各有殊勝,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文殊菩薩(大智)、觀音菩薩(大悲)、普賢菩薩(大行)、地藏菩薩(大願)。
  • 中國道家四大名山原來是這四個。你去過幾座呢?
    四大名山自東漢開始建觀修道場,現如今都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中國道教四大名山為: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四座山分別供奉廣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護道天尊。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漢代陰長生,唐代呂洞賓,明代張三丰等均在此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