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戲外說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是虛構?關羽在曹營到底待了幾年?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中國歷史上,關羽是一個地位非凡的人物,尤其在民間受到歡迎。千百年來,與關羽有關的故事廣為流傳,衍生出了影響深遠的「關公」文化。關羽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與戲曲演繹大有關係,正是因為有了豐富多彩的「關羽戲」,人們才會對關羽的故事爛熟於心。

然而,戲裡戲外的關羽,又有什麼不同呢?

▌明代關羽坐像 新鄉博物館藏

「關羽戲」為什麼廣受歡迎

在京劇舞臺上,有兩個「老爺」,一個是關羽關老爺,一個是嶽飛嶽老爺。關羽是「義」字的化身,嶽飛是「忠」字的典範,故而受到尊敬,甚而臺上不報其名只報一個姓,可見其被人崇敬的程度。京劇曾經湧現出四十多出「關羽戲」,還創造了新行當——把演關羽的演員稱為「紅生」。

▌《千裡走單騎》劇照

這四十餘出關羽戲含金量有所不同,其中有一出大戲,寫關羽從曹營出走,千裡尋拜兄劉備,過五關,斬六將,歷經艱險,九死一生,最後兄弟重聚古城,再扶炎漢。這齣大戲由幾個折子戲連綴而成,包括《掛印封金》《灞橋挑袍》《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會》,帶「訓弟」結束,總名《千裡走單騎》,或叫《曹營十二年》。

《千裡走單騎》情節頗為引人入勝。戲從暫歸曹營的關羽,在得知劉備去向之後,決意辭曹尋兄,曹操已知其意,避而不見。關羽乃掛漢壽亭侯印及所贈金銀留柬辭別,保二嫂衝出許昌。曹操得知,急率文臣武將趕去送行。眾人擬將關羽殺死,曹操大度放行,並道:「志不可奪。」追至灞陵橋,關羽橫刀立馬以待。曹操說明來意並贈錦袍,關羽於馬上以青龍刀挑錦袍披身上,拱手而去。關羽一行人出許昌奔河北,一路經過東嶺關、洛陽城、汜水關、滎陽城及黃河渡口等五處關隘,先後刀劈劍砍曹軍守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六員曹將,置死地而後生,成功脫險,行近劉備和張飛盤踞的古城。秦琪的舅父、曹營大將蔡陽率軍追來要殺關羽報仇,關羽急命馬童向古城報信。張飛以關自曹營中來,恐其有詐,將其拒之關外。此時蔡陽大兵追至城下,關羽奮力斬蔡以自明,張飛釋疑,迎關羽進入古城。張飛負荊請罪,關羽訓誡張飛胡亂猜疑,後經劉備勸解,三兄弟和好如初,再圖大業。

▌清代張玉亭制古城訓弟彩塑 天津博物館藏

此劇取材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回,還參考了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以及《關雲長義勇辭金》《壽亭侯五關斬將》《關雲長千裡獨行》等元雜劇,又汲取了明人《古城記》傳奇的一些情節。戲演得精彩紛呈,關二爺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若據歷史事實來看,這齣名戲的許多情節都是虛構的。

「過五關、斬六將」實為虛構

歷史上,關羽是否像京劇中所呈現的那樣神勇無比,力敵萬人?這是真實的。關羽確是武藝超群,有萬夫不當之勇。據《資治通鑑》《三國志》等史書所載,關羽和張飛被曹操手下大謀士程昱等稱為「萬人敵」,周瑜更稱這弟兄倆為「熊虎之將」。出自敵方謀臣和主帥之口,更從側面證實了關、張二人之勇。

然而,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卻非史實,而是藝術創作。因為關羽是被曹操送走的,關羽走得很從容,並非險象叢生。

《三國志·關羽傳》載:「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生於袁軍。」

這時的曹操是什麼態度呢?「(曹營)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五》)既然曹操是這個態度,對關羽這種不忘舊主的「義氣」非常欣賞,並且在關羽告辭離曹奔劉時,命令左右文武不許追趕,所以「過五關、斬六將」是虛構的。當然,關羽過關、斬將,寫得極為生動、鮮活,令人讚嘆!但所謂過的這「五關」,選址也是有問題的。

當關羽解白馬圍斬顏良後,得知劉備在袁紹軍中,欲前往投之。這時依《武帝紀》所載,「(曹)公還軍官渡,(袁)紹進保陽武。」也就在這時候,「關羽亡歸劉備」。官渡故址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陽武故址在今河南省原陽縣,與官渡故址相距僅四十裡,實無五關阻隔。兩軍相距僅四十裡之遙,關羽尋兄不過快馬瞬間的路程。

還有一說與這四十裡稍異,《三國志·先主(劉備)傳》與《三國志·武帝紀》所載為:「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兵與闢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

據此,關羽尋兄需要去汝南劉闢的軍中方能相會。汝南治所在今河南息縣,距官渡稍遠,但關羽若自官渡奔汝南尋兄,也僅有六百裡的路程。如果按照戲裡所說,從許都出發去汝南,只有三百裡的路程。所以不管依《武帝紀》還是《先主傳》,都遠沒有劇中所說的「千裡」,更沒有「五關」,這完全是成功的戲說。

▌清代盧湛輯《關聖帝君聖跡圖志全集》

關羽在曹營到底待了多久

此劇的另一戲名《曹營十二年》可否是史實呢?這就更是人為創作了,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且聽筆者道來。

關羽在曹營到底待了多久?據史載,半年而已。「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擊劉備,破之,獲其妻子,進拔下邳,擒關羽……」這是正月的事,而到了「夏,四月」,曹操和袁紹大將顏良戰於白馬坡,關羽隨曹操出徵參戰。「(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關羽寫下書信,辭別躲而不見他的曹操,而「奔劉備於袁軍」,這又在何年何月呢?「建安五年……秋,七月,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操應袁紹,紹遣劉備將兵助闢……劉備略汝、穎之間,自許以南,吏民不安……」(以上均見於《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五》)

再查《三國志·先主傳》:「曹公與袁紹相拒於官渡,汝南黃巾劉闢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兵與闢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說明關羽逃亡回劉備軍中之時,是在建安五年秋七月。以此計算,關羽在曹營自建安五年春正月到是年秋七月,半年而已。再說,關羽被東吳所害為建安二十四年,按《三國演義》,享年五十八歲。他被曹操所擒時是三十九歲,如果真在曹營十二年,關羽出尋劉備時應為五十一歲。而後面那麼多的大事,如投劉表、赤壁大戰、鎮守荊州等這二十來年的事,還剩七年時間,能做得完嗎?可見「曹營十二年」是演繹出來的。

再說《古城會》,史書不載,僅有「亡歸劉備」四字。考如今舞臺上動人肺腑的弟兄相會之源流,早在《三國志平話》中便有此故事:「十鼓斬蔡陽」「古城聚義」,以及元雜劇《關雲長千裡獨行》和《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還有明傳奇《古城記》,講的也是這個故事。京劇舞臺上這齣戲,是較多地根據《三國演義》並又廣泛吸收平話及戲曲的精華創作而成。雖然關羽未曾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但是關羽身上體現的「義」是真實的。當時在曹營的關羽受到曹操優厚的待遇,一到曹營便封官贈銀,可當關羽得知故主劉備的消息後,儘管曹操故意避而不見,但關羽留下一封書信,說明原委,並盡封曹操所賜之金銀,保護著劉備的二位夫人去袁紹軍中尋找那個無兵無將更無一寸土地的劉備,如果曹操真的派兵追趕,關羽和劉備的二位夫人也是有去無還的。這既說明了關羽的義薄雲天,同時也展示了曹操大政治家的寬闊胸懷。

▌王鴻壽

北派的數位演關羽的名伶,如「京劇鼻祖」程長庚以及他的弟子汪桂芬,也包括「伶界大王」譚鑫培,還有再傳弟王鳳卿、劉鴻聲、高慶奎等,所演的關羽戲,不過《白馬坡》《破壁觀書》《漢津口》《華容道》《臨江會》《戰長沙》等五六出而已。雖然也講究工架、身段,但以唱工為主。而把這齣唱做並重、昆亂兼容的佳劇《千裡走單騎》搬上京劇舞臺的是久在長江之南的名伶王鴻壽。他刻畫的關羽有血有肉、八面威風,武技超群卻又頗富人性美!難怪觀眾把王鴻壽譽為「活關公」。以後地無論南北,凡是演關羽戲的 ,皆是王鴻壽的門人弟子傳承存緒,故此王鴻壽毫無疑問的做上了「紅生鼻祖」的交椅。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張永和

編輯:白杏珏

流程編輯:劉偉利

相關焦點

  • 三國志2017:過五關斬六將很難?看關羽的真正實力
    「過五關斬六將」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裡,關羽在得知了劉備的消息後,馬上想擺脫曹操的控制投奔到劉皇叔身邊。但是曹操怎麼會輕易讓這名大將從自己身邊輕易離開,所以就在曹營出口的東嶺關往後的五個關口派遣了六位大將駐守,想著武聖即便再強,想要突破六員大將的包圍也不太現實,然而關羽還真就突出重圍,一舉擊潰了五關六將!
  •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要斬殺夏侯惇,卻沒有那麼容易了
    在有了兄長劉備的消息以後,關羽決意放棄在曹營的高官厚祿,辭別曹丞相不得見,就掛了印授,帶上兩個嫂嫂,走上了千裡尋找兄長的艱辛之路。 由於關羽等一行人走得匆忙,未取得相府頒發的通關文書,據守五關的文武官員,自然要攔阻關羽等人的通關,在不得已的前提下,關羽斬殺了據守關隘的六員曹營將領。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實錄
    《關羽傳》是《三國志》中的分篇,記錄關羽:羽盡封其(曹操)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記錄曹操: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武帝紀》是《三國志》中的分篇,記錄:關羽亡歸劉備。綜上所述,關羽過關斬將未曾出現在當時史錄。而關羽流傳下來的: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根出自《三國演義》(約1350年注)。僅供參考與娛樂。
  • 若關羽投降了曹操,在曹營中能排第幾?第一的位置不會是他
    關羽被後世尊奉為「武聖」,那自然說明了當時的關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麼的崇高。當年曹操在捉拿了關羽之後,對他是非常的喜愛,為了讓關羽能留在曹軍陣營為自己做事,他是寶馬,美女,財富,權貴都給了關羽。可是關羽卻仍然在官渡之戰後離開了曹操,倘若當年關羽也死心塌地地跟了曹操,那麼他能在曹營之中排在第幾呢?關羽以關羽的武力和忠義來看,必然是前列,可是這第一的位子到底是不是他的,這還有待商榷。
  • 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何卻唯獨放過了他?
    關羽想要帶兵去救劉備,結果被曹軍圍在了一座孤山上!張遼向曹操建議,他與關羽關係甚好,若我們直接攻上去他必定會死戰不降,不如讓我自己上山去勸降關羽! 關羽到了曹營之後,曹操是經常大肆宴請關羽,就連平時吃飯也不會忘記給關羽送去,連兒子曹丕一直跟他要的赤兔馬都送給了關羽,關羽是一直惶恐不已,感覺羞愧不已!
  • 關羽在曹營中的好友,張遼和徐晃,在關鍵的時刻為何對他不講情面
    張遼也是一樣,對於關羽的情誼投桃報李。在徐州之戰的時候,關羽被曹軍困在土山上,是張遼出馬勸降了關羽。關羽說的三個條件,使得曹操也感到為難。多虧了張遼相勸,曹操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在曹營中,以關羽的脾氣,也多虧了張遼多方回護。尤其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引起了曹營的公憤。在黃河岸邊,夏侯惇就要和關羽決一死戰。
  • 《三國演義》裡關羽有走單騎美談,但事實上關羽真的有走單騎嗎?
    美髯公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也一直膾炙人口,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也是戲曲、年畫、廟字壁畫中常見的題材。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的後半段《關雲長掛印封金》和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說的是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之後,曹洪在汝南中與黃巾軍劉闢、龔都等部交戰不利,請曹操派兵去救援。關羽自告奮勇帶兵前往。
  • 關羽在曹營歲月中功績如何?戰功不小,史書評價很高
    下面就來說一說關羽在短暫的曹營歲月中的表現既然講的是歷史,那麼我們就拋開小說《三國演義》,講一下歷史上這段時間關羽的表現。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被劉備擊敗,曹操大怒親率大軍出徵,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最後投降曹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關羽為偏將軍。
  • 曹操對關羽的偏愛,眾所周知,但關羽寧死不進曹營,背後真正原因是...
    在剩下的幾路人馬(劉備,孫權,劉表,呂布)之中,呂布有勇無謀,雖有謀士陳宮相助,但是呂布卻欺辱部下,聽不進良言,此一路可除也! 為何關羽寧可死都不進曹營呢?其實,真實答案,曹操和呂布是最清楚的!這跟呂布又有什麼關係呢?為何呂布卻成了最清楚的人?這,說來可就話長了。 關羽,和呂布的武力其實相差不遠,二人也有共同的愛好。對於武將來說,他們最喜歡什麼?一是武器,二是兵略,三就是美女了。
  • 關羽要是留在曹營,他在軍中可以排名第幾?程昱郭嘉這樣評價
    在三國之中,關羽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都說他特別,是由於關羽的兩個特點,也正是這兩個特點才讓關羽這個名字廣為流傳。即使千年之後的今天,關公廟和關羽的崇拜者無處不在,幾乎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關羽的存在。
  • 孫權要殺關羽的時候,如果張遼在場,會不會為關羽求情呢?
    張遼是曹操陣營裡的人,孫權殺關羽的時候,張遼是不可能在在現場的,求情的事也無從說起。假如張遼在的話會替關羽求情嗎?我們來分析一下。關羽講義氣,他的義氣包含了很多傻冒的成分,關羽在曹營的時候,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張遼,一個是徐晃。
  • 赤壁之戰前,關羽能擊敗許褚徐晃,為何卻拿不下另一位曹營名將?
    在赤壁之戰前,關羽跟曹營很多悍將都交過手,並且絕大多數時候都取得了完勝,只有一個人,跟關羽打了三次,卻都沒分出勝負。這時候我們就禁不住要問了:當打之年的關羽能擊敗許褚徐晃聯手,為何卻拿不下另一位曹營名將?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這位曹營名將其實是被大家低估了:他曾經在濮陽之戰中單挑呂布不敗,跟關羽對戰三次也沒輸。
  • 關羽趙雲典韋有機會戰呂布:呂布敗了還要快,但呂布仍能逃之夭夭
    但卻從不存在什麼,兩軍打仗前,將軍之間先打,將軍打敗了,那個陣營就輸了,這也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打仗都是兵不厭詐,各有計謀,或者說套路,只要打贏就行。 既然小說作者創作了小說《三國演義》,之所以大多數讀者喜歡看,而不喜歡看根據史料記載的《三國志》,原因無非就是前者有武將之將之間打鬥回合數的描寫,比如三英戰呂布、張飛挑燈戰馬超、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等精彩的橋段
  • 關羽在曹營有摯交張遼和徐晃,在曹營論交朋友,張飛才是重量級的
    劉備、關羽、張飛和曹操集團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羽在曹營呆的時間最長,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張遼、徐晃和關羽並肩作戰,有過共同生死的感情經歷,而且都是同鄉,所以關係處的特別好,可以說是摯交,但是關羽太傲,他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性格讓他在曹營中交朋友受到了限制。
  • 過五關斬六將,換成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關羽能成功嗎?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堪稱《三國演義》的經典之一,為了與劉備見面,關羽辭別了一直優待他的曹操,拒絕了曹操的挽留,最後過五關斬六將與劉備匯合。這個故事一來體現出關羽對劉備的忠義,為後人所敬仰,二來也能體現出關羽武藝高強,能連闖五關殺六將,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 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武聖關羽的幾件英雄事跡,竟都是假歷史!
    但是三國那段傳奇時期的人和事,人人都能說上幾件,這主要得益於小說《三國演義》在後期的廣泛傳播。但也正是因為小說太深入人心,以致於很多人把演義中的故事都當成了真實的歷史。殊不知《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並不是史書。很多我們熟知的名人事跡,真實的情況卻並不是那樣。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關公關二爺。關羽,字雲長,是劉備陣營的重要大將。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這其中是哪五關哪六將,誰又更讓關羽忌憚一些
    如果說關羽擒于禁,滅龐德,「水淹七軍」是他人生中最為高光的一刻,那麼過五關,斬六將就是他真正為世人所敬重的開始。每次提到這個典故,筆者都覺得有一絲熱血上湧,因為忠孝勇武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崇拜的核心意義,而一般人能做到四字中的一字都已經實屬不易,而關羽卻憑藉自身的能力而將四字全部佔齊,這又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好了,我們也不多說這些閒話,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下今天的正文主題,即五關六將分別在哪分別是誰?其中誰又更讓我們的「武聖」關羽更為忌憚一些呢?
  • 夏侯惇追殺關羽,如果張遼沒有來阻止,能不能分出勝負呢?
    夏侯惇追殺關羽,如果張遼不來阻止的話,關羽可以戰勝夏侯惇。在公元200年,衣帶詔東窗事發,曹操親自率軍東徵劉備。最後,劉備不敵而北投袁紹,關羽當時因為要保護劉備的家眷,是以不能走脫。在屯土山之戰後,關羽和曹操約三事,最後才暫時依附在曹操麾下。
  • 《三國演義》中,顏良真是被關羽秒殺的嗎?看看關羽自己怎麼說
    之後關羽以馬弓手的身份出場,秒殺華雄,雖然大大的提升的盟軍的士氣,但讓諸侯們頗沒面子。而以袁紹的性格,他不會認為關羽是真的強,而是會覺得俞涉、潘鳳太弱,所以從這個事件中,袁紹根本不會把關羽當回事。
  • 94版《三國演義》演員現狀,猛將張飛已拄拐杖,關羽入獄1年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相信有許多人對它非常喜愛,不僅是對書本很是喜愛,改編成電視劇也深受眾人的喜歡,特別是一九九四年版的電視劇,可以說是佔據了很多人的童年和少年時光,而且裡面的配樂也讓大家很有感覺,歌聲一起,仿佛帶我們回到了戰火紛飛的三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