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在汜水關,囂張無比的華雄接連斬將,當時身為諸侯盟主的袁紹就嘆息自己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區區華雄他算個毛線啊!之後關羽以馬弓手的身份出場,秒殺華雄,雖然大大的提升的盟軍的士氣,但讓諸侯們頗沒面子。而以袁紹的性格,他不會認為關羽是真的強,而是會覺得俞涉、潘鳳太弱,所以從這個事件中,袁紹根本不會把關羽當回事。
當然,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回合就斬殺了華雄,而華雄本身有能打的江東猛虎孫堅狼狽不堪,證明其也不是混子,所以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認為華雄在接連斬將後有些目中無人,關羽本身又無軍銜,自己的潰亡多少有輕敵的成分在。後來袁紹和劉備的成長路線差別巨大,袁紹一直在裝裝裝,而劉備一直在逃逃逃。縱然這期間關、張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二人在尚未正式為敵之前,袁紹根本不會專門去研究關羽,所以曹操能發現關羽是個「寶藏男孩」,而袁紹則永遠不會。
關羽與劉備走失後,劉備一直在打聽關羽的下落,直到袁、曹硬剛時,劉備頗為「不合時宜」的讓顏良留意下可能在曹營中的二弟。顏良也不是什麼不近人情之輩,對於皇叔的請求也是欣然應允。顏良也頗為幸運,發現曹營中的敵將還真是皇叔要尋的人,所以顏良怎麼做了,我們來看原文:「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
請注意,當關羽拖刀奔襲時,袁軍是主動為關羽開的路而不是關羽衝陣殺出的血路,也就是說顏良根本就不認為關羽有殺氣,等到關羽跑到其面前時,顏良還想著問關羽話,可惜關羽目的很明確,顏良也就因為自己的疏忽送了命。
其實在羅貫中最初的設定裡,顏良被關羽所斬的確是屬於意外,因為後來關羽陣亡後冤魂在玉泉山遊蕩,關羽覺得自己死的不值,普淨為其解惑,說了這麼一句話:「向日白馬隘口,顏良並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此人於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今日呂蒙以詭計害公,安足較也?公何必疑惑於是?」此話一出,關羽、關平、周倉、赤兔的冤魂也就得到解脫了。
當然,顏良完蛋了,袁紹才真正意識到關羽才是高手啊,可惜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