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其印其書

2020-12-22 醉牛堂

作者:葉立群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取名璜,字瀕生,別號白石山人、老萍、木居士、杏子塢老民、借山翁、寄萍、三百石印富翁等。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省湘潭縣)。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書工篆隸,行書饒古拙之趣, 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

齊白石對自己的篆刻與書法評價頗高,他在與胡契青和于非闇的交談中分別提到:「我的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我的篆刻第一、詩第二、書法第三、畫第四」。雖然這種自評僅為一說,事實並不盡然,而且齊白石的篆刻與書法在接受與影響上確不如繪畫,但也能從一個側面印證他的篆刻、書法的成就之高和他自身對印和書的重視。

星塘白屋不出公卿 大匠之門

篆刻在齊白石的藝術世界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他是繼吳昌碩之後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篆刻大家。若論在吳昌碩之後對中國篆刻影響最大的大師級人物,當首推齊白石。如簡而論之,齊白石在篆刻史上所做出的最為突出的貢獻是:開宗立派,膽敢獨造。

三百石印富翁

齊白石初學篆刻,應在而立之年,最初隨黎松安學刻印。繼而在黎松安的提示和指導下,學丁、黃二家,又學趙之謙,由趙而上溯至漢印秦璽。他在《白石印草》中記述:「我的刻印最早走的是丁龍泓、黃小松一路,繼得《二金蝶堂印譜》乃轉攻趙撝叔的筆意。後見《天發神讖碑》刀法一變,又見《三公山碑》篆法也為之變;最後喜秦權,縱橫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變。」

寄萍堂

齊白石的篆刻,無論在刀法、篆法還是在章法上,均創出了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的新格。這種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反映了齊氏藝術膽敢獨造的勇氣和理念。齊白石曾說:「刻印,其篆法別有天趣勝人者,唯秦漢人,秦漢人有過人處,全在不蠢,膽敢獨造,故能超出千古」;「餘刻印不拘前人繩墨」。

故鄉無此好天恩 一息尚存書要讀

單刀絕妙,是齊氏篆刻刀法的核心特色。單刀衝刻,以刀代筆,以意趨刀,盡生自由、別致、痛快之感。他將前人很少使用的單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刻出的線條,視覺對比強烈,一面光滑,一面生辣。加之他的腕力充沛,收放自如,刻出的線條老辣、爽利,形成了雄健、恣肆的風格。齊白石的篆法同樣別開生面,呈現出「縱橫平直一任天然」的風格。如楊增銘所論,齊白石「吸取《祀三公山碑》精華,將圓筆篆書改為方筆,博採秦權、詔版、漢將軍印的精神,在篆法上採取老實為正、疏密自然的手法,將傳統碑帖、工具書之篆字,在符合篆書準確性前提下加以改造」,體現了齊派篆法的獨到之處。

悔烏堂

齊白石篆刻的章法,在後世印界有著一定的爭議,有人認為其「雜亂無章」,但多數研究者認為,追求縱橫參差、窮極變化恰恰是齊白石篆刻章法的獨特性所在。如郞紹君所認識的那樣,齊白石「斜欹取勢的大膽放縱」,「拉大和強化疏密對比,而不是求平勻對稱」,「以敲邊製造殘破效果」等做法,應當是一種突破,一種破格。

白石

齊白石學習書法,始於青年時代,初學「館閣體」,很快放棄,改學何紹基,學魏碑。後學李北海、金冬心,師法《天發神讖碑》《三公山碑》等,深入研究篆書。又學鄭板橋與吳昌碩,尋覓行草書變化之路徑。經師法借鑑和大膽獨照,齊白石在書法的風格、意境、氣息和格調上均創出了自我面目。楊增銘概況其書法藝術風格為:「一曰風格遒健,力能扛鼎;二曰氣勢恢宏,排奡縱橫,三曰入古出新,妙造自然」。

齊白石傳世的書作多為篆書、行草,二者成就最高,也最能反映其書法的特色。齊白石的篆書,形式獨造,他筆下的線條,已無小篆的痕跡,擺脫了傳統篆書婉約通透的審美標準,雄強大氣,古樸稚拙而不失天趣。齊白石篆書的用筆,以骨力取勝,線條產生出強大的衝擊力與感動力。

齊白石行草的最大特點同樣是超越了傳統模式,抓住書法的「力、勢、氣」等要脈,創造了嶄新的面目。如陸璐所論:「其行草用筆中側並舉,輕重粗細疾馳曲直方圓大小疏密虛實黑白等對比相宜,墨色濃淡枯溼幹潤渾然一體」,「於古雅拙樸中得書卷氣、金石氣」。

(註:本文第一幅書法作品圖片選自「南吳北齊的藝術世界——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

本文作者葉立群在瀋陽美術館「南吳北齊的藝術世界——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現場

文章作者簡介

葉立群,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主任。多年來致力於地域文化、文學和藝術理論研究。已出版著作《當代遼西的文學世界》《地域文化視域下的遼寧現代作家創作》《張成思美術創作研究》《晚清寓華傳教士的跨文化傳播》等多部。在《小說評論》《名作欣賞》《中國藝術報》等國內重點報刊發表文化隨筆、文學評論、藝術評論等近百篇。編著《又見大唐——唐代文化藝術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謝!

相關焦點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趣談:齊白石畫贈張鎮《高立千年圖》的故事
    30,000,000-50,000,000成交價:RMB 80,500,000節選自:《齊白石畫集·鷹》《齊白石畫集·鷹》裡記載了齊白石老人平生繪事以花鳥為工,在他留下的數以萬計的畫作中,松鷹圖無疑是其最為經意的畫題。
  • 筆愈簡而神愈全——齊白石花鳥畫欣賞
    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餘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
  • 吳昌碩:「後海派」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長,齊白石是他得意門生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與同時代藝術大家比,吳昌碩是承前啟後、比較全面的一位巨匠。」
  • 緣,妙不可言——齊白石與內江
    除此之外,《齊白石篆刻作品集》中載,齊白石還為胡競寰篆刻有白文「胡銳之印」「競威將軍」「胡銳」3方印。齊白石篆刻作品「胡銳之印」「胡銳之印」為方形,邊款是「乙亥十一月之初,競寰先生來平視餘,言治園好篆刻,能佳作,並索餘刻此石。白石山翁。」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詳解齊白石精心哺育的藝術園地是什麼?
    書法是齊白石藝術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白石老人精心哺育的「詩、書、畫、印」藝術園地的奇葩,我們從北京畫院秘藏的白石老人作品中遴選出50餘幅書法作品,輔以具有長跋和故事情節的40餘件繪畫作品,梳理白石老人在書法領域的探索和追求,展示了老人在書法方面的探尋。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解味王闓運與齊白石的師生交誼
    書中齊白石自陳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張仲颺介紹齊白石去拜見了王湘綺先生,此次齊白石便帶了詩文、字畫、印章,請先生評閱。湘綺先生說:「你畫的畫,刻的印章,又是一個寄禪黃先生哪!」《自述》中齊白石覺得湘公名聲很大,一般趨勢好名的人,都想列入門牆,遞上一個門生帖子,就算做王門弟子,在人前賣弄賣弄,覺得很光彩了。
  • 誰畫的蝦有收藏價值 齊白石後人樸喆作品 栩栩如生
    隨著人們收入的提升,字畫收藏也成為了一項很受歡迎的投資項目,在當今收藏界中,齊白石的作品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隨著齊白石大師的作品屢創拍賣記錄新高,齊派藝術也備受世人矚目。同時,齊白石的後人也成為了投資收藏的熱門之選,樸喆作為齊白石眾多後人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勢必成為未來拍賣市場的一匹「黑馬」,演繹非同一般的升值神話。
  • 「藝惠藏」範曾、吳昌碩與齊白石的藝術成就更高一些?
    作品熔山水花鳥人物於一爐, 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在繪畫語言上有創新,功力不凡。他的古代人物畫,識者謂其氣韻生動,神彩飛揚,精湛嫻熟,筆力遒勁,線條簡括,形象生動。一幅作品六千萬吳昌碩是清末民初的藝術大家,他集詩、書、畫、印之大成。他被譽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和「石鼓篆書第一人」,吳昌碩的花鳥畫在那個時期是最受歡迎的。齊白石曾有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迴。」
  • 為齊白石背書的「省部級」高官:慈禧太后紅人、文壇領袖樊樊山
    為逼雲南戰亂,繆嘉蕙投靠在四川西充做官的哥哥繆嘉玉,仍以賣畫為生,並小有名氣,四川督撫接到慈禧的詔書後,便推薦其進宮。此後慈禧所賞大臣花卉扇軸等物,均出自其手筆。叄 樊樊山的另一身份:晚清文壇領袖據網絡資料顯示,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薛翔在其位於南京天渡樓,收藏有三頁樊樊山所書的《齊白石潤格》。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談2020年上海天衡都拍賣了齊白石那些畫
    印鑑:老木鑑藏印:漱平藏畫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2019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裡詳細記載了齊白石為了畫蝦,還曾專門在水盂中置水蓄蝦,對蝦的生活習性和形狀動態瞭然於胸,進而恰當地取捨提煉如畫。
  • 齊白石傳人著名書畫家李亮原版親筆再現巨作《山水十二條屏》
    近日,在北京保利秋拍上,齊白石創作的《山水十二條屏》以4.5億元起拍,在經過近70餘次的競拍後,最終以8.1億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億元成交,成為目前最貴的中國藝術品。作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畫家,齊白石的作品既為國人所推崇,也在國外獲得了廣泛讚譽。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趣談齊白石《大富貴家風圖》的淵源
    齊白石(1864-1957)此幅齊白石《大富貴家風圖》是北京文物商店舊藏,原裝綾裱,紙本設色。白石老人不愧為偉大的人民藝術家,其所創的「紅花墨葉」大寫意風格獨領風騷,且牡丹表現最為豐富,以書畫明心傳道,詩書畫印造詣精深,深受藏家和世人的青睞。
  • 曹錕舊藏齊白石書畫現身了,快隨齊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看看吧
    「我家歡喜」為著名收藏家姚仲康(1919-2006)鑑藏印。姚仲康,山西永濟人。1936年參加革命。生前曾任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離休前在解放軍總參某部工作。通文史,尚讀書,長於詩詞。對於書畫鑑定頗為用心,收藏明清書畫尤其近代齊白石、黃賓虹、吳昌碩等名家作品,質優量豐,有名於時。
  • ...在111年後再「來」廣州炫藝「美意延年——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書、畫、印全能齊白石於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星鬥塘,原名純芝,字渭清,號蘭亭。桂花綬帶蜜蜂提起齊白石,人們都知道他畫蝦厲害,但其實,齊白石是20世紀中國最負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詩、書、畫、印全能。
  • 齊白石怕人見笑的四川之行,無詩無畫,究竟是為什麼?
    1933年齊白石就讓三子齊良琨前去重慶,其實是以此作推廣宣介,以擴大知名度打前站的。在1936年齊白石來成都,因為先有三子齊良琨到四川的以畫、印廣泛交友,推介面廣,故前來求購書畫印章者絡繹不絕。重慶的胡開文店的宣紙、畫料、筆墨也是應有盡有地提供了方便。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分享「大匠之門-齊白石」專題作品賞析來啦!
    齊白石的藝術人生以其標誌性的「衰年變法」為分水嶺,前期受前人影響甚巨,所作雖多有別出心裁之處,如其山水之作,但整體風格沒有完全跳脫傳統窠臼而形成領異標新的獨特風貌。「衰年變法」之後,齊白石從前人尤其是青藤、白陽、雪個三家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以其驚人的膽識和魄力對自己的藝術進行徹底的改革變法,開始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藝術面貌,並以其獨創的「紅花墨葉」大寫意花鳥畫法而獨步天下,蔚為一代宗師。針對木匠出身地位低微的世俗偏見,白石老人曾刻過「魯班門下」、「木人」等印,引以為自豪。
  • 人間至情寄筆墨|齊白石_網易財經
    近幾年讀白石畫作比較過癮的除了2010年江蘇省美術館的「南北二石(齊白石與傅抱石)」大展,大概就要數北京畫院的齊白石系列展覽了——得天獨厚的收藏保證了北京畫院每年一個齊白石系列展覽的質量,從「草泥鄉裡——齊白石筆下的水族意趣」到「清白傳家——齊白石筆下的蔬果情愫」「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的金石心跡」等,只要抵京,總是要抽出時間前去親近一下白石老人的。
  • 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
    梅蘭竹菊作為傳統文人畫常用的題材,齊白石在自傳裡提到過,早在雕花木匠時期,他便開始接觸這幾種帶有特定含義的傳統類題材。隨著齊白石一生的藝術探索,每一個時期這些題材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其作品中,同時這些固有的概念在齊白石的作品中被一一置換、升華或改換形式以嶄新的含義再次出現。其中尤以梅、菊兩類創作的數量尤為豐富、變化尤為顯著,貫穿其整個創作生涯。
  • 齊白石畫了只鳥價值1000萬,網友斥其為兒童畫,專家:看看鳥眼睛
    雖然近些年藝術品的確成為了炒作的上佳選擇,但是能夠炒起來的,也確實有著其本身的巨大價值。眾所周知,齊白石畫的蝦可謂是名聲顯赫。但是從拍賣價值來看,齊白石的畫作中,其他題材的繪畫價值遠高於畫蝦。在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中,被拍賣出的齊白石畫蝦作品,價值最高的那一幅尚未超過千萬。但是,他其他題材的畫作例如鷹、山水、花鳥、人物等,拍賣的價格從千萬到數億還真是不少。
  • 「再讀」朱屺瞻,「再寫」《梅花草堂冊》與白石印緣
    今年恰逢其開館25年,在經過一年多整修後,澎湃新聞獲悉,朱屺瞻藝術館在10月16日重新對外開放,並重點推出了「『再寫』梅花草堂:朱屺瞻藝術與文獻展」。此次展覽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朱屺瞻與齊白石的「印緣」,展覽展出了10方借展自上海博物館的齊白石為朱屺瞻所治印,其中包括7方「梅花草堂」印章和2方體現朱屺瞻藝術所向的「開生面」「心遊大荒」印章。